A. 泰国传统舞蹈叫什么名字
泰国的传统舞蹈,也就是泰国的国宝,叫做孔剧。
孔剧是泰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融合专舞蹈、音乐、诗歌、绘画属、武术和皮影等各种艺术形式于一身,被看作泰国最美丽的舞剧艺术。孔剧中的猴王形象,就像中国的孙悟空一样家喻户晓,是泰国人民机智、灵活的象征。
资料及视频:http://hi..com/%C4%BE%CD%B7%C8%CB%D0%A1%C6%F8%B0%FC%B0%FC/blog/item/281214079941c2720208819e.html
B. 泰国舞蹈高校是怎样教育的
泰国文化部艺术发展学院是泰国文化部直属艺术院校,在泰国传统艺术保护与发掘、文化艺术教育与推广方面名列泰国前茅。在2014年泰国大学综合排名中,玛希隆大学综合排名第一,清迈大学排名第三,布拉帕大学排名第五。这些学校都与广西艺术学院缔结了姊妹高校关系,谱写了稳固合作和密切交流的新篇章。其中泰国文化部艺术发展学院的舞蹈课程设置以泰国传统舞蹈,泰国东部、北部、南部民间舞蹈为主要内容,拥有专业的传统舞蹈教师和专业的舞蹈表演团体,学校在教学、表演、科研等方面有着很好的发展,是一所较为全面的高水平的泰国舞蹈教育大学。泰国文化部发展艺术学院对泰国传统舞蹈的学术研究以“天神apsorn壁画的创新表演研究”为主题,访谈和观察佛教圣地的壁画后,在泰剧中刻画了圣殿壁画中祭祀仪式的女神apsorn的形象。该校结合这一学术主题编排了这段舞蹈,舞蹈是受传统的泰国戏剧的影响并结合印度风格创新出的组合,表演用的音乐是在泰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根据该舞蹈组合动作运动观念而创作的新型音乐。舞者的服饰是在泰国传统服饰设计的原则下,根据壁画中的女神形象而设计的。表演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舞蹈展示每个apsorn女神的具体动作,以舞姿造型为主;第二部分,apsorn女神形象在舞者的队形变化和神情交流中表现出来;最后,由舞者扮演的apsorn女神手持鲜花散落地面,把她们的祝福给予在场的所有人。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舞者一直手持香炉,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充满神秘的色彩。此外,泰国文化部艺术发展学院曾在广西艺术学院进行工作坊的教学交流活动,由泰国传统舞蹈教师瓦莉通·踏卡女士和演员为广西艺术学院的师生教授了泰国南方的民间舞蹈组合,学习该舞蹈组合的男女两个角色的舞蹈动作:在腿部半蹲和膝盖微微颤动的状态下,以手臂动作和队形变化为主,进行两人互动表演,手部动作复杂多变,但都具有一定的寓意,并且始终保持着“三道弯”的曲线体态。在东盟舞蹈展演晚会中,泰国文化部艺术发展学院的师生展示了其独具特色的传统舞蹈,舞者表演的传统舞蹈已不是印象中华丽的服装和缓慢的动作而已,他们表演时像佛像般平和庄重的表情充分体现出舞者对本国艺术的敬畏和热爱。
泰国高校对泰国舞蹈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贡献,通过与泰国高校的舞蹈艺术交流,中泰两国互相展示了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促进了中泰舞蹈艺术教育的合作与发展。人们对泰国舞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和感情,在师生交流、教育合作、师资培训等方面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拓宽了合作与交流的领域,提升了中国与泰国舞蹈教育合作交流的质量与水平,促进了中国与泰国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泰高校联合演出
C. 泰国曼谷有没有中国人办的舞蹈班
不知道你想学什么舞蹈,在中国文化中心好像是有类似的班,可以自己查查看。中国文化中心和泰国文化中心挨着,那儿有一站。很方便!
希望可以帮到你!
D. 泰国舞蹈
咕~~(╯﹏╰)b 我在泰国的时候有朋友教过我,不过我不知道怎么讲啦,看我问问他有视频不咯,不过你怎么会喜欢泰国舞蹈啊,我当时跳的都不想承认是我跳的,汗
E. 泰国中部有哪些舞蹈
泰国中部是广阔的平原,物产丰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米和水果种植版地区之一。这里的人民生活较权为富足,人民勤劳朴实、爽朗幽默。泰国中部有着丰富的舞蹈资源,舞蹈活泼幽默,如“丰收舞”、“特腾舞”、“兰达舞”等都表现了当地人勤劳乐观的精神风貌。
1.丰收舞
表演“丰收舞”的舞者头戴草笠,手持秧苗边歌边舞,表现秧农耕耘、播种、收割、打谷的景象,抒发人们在一年劳作之后喜获丰收尽情欢舞的欢悦情绪。
2.特腾舞
这个地区非常流行的“特腾舞”是模拟鼓声而取名的,也称“长鼓舞”。该舞蹈传自缅甸。跳“特腾”是泰国民间集会上很流行的娱乐方式,常在宋干节或欢庆的节日的各种游行队伍中表演。表演时,男子司乐,女子舞蹈,背着长鼓奏乐的男子和女子在游行的队伍中相对而舞。男子在奏乐时,也可用身体各部位撞击乐器,可以花样翻新打击乐器,可以挤眉弄眼,做出各种鬼脸取悦女子,节拍由慢而快,舞蹈动作也随之由慢而快,最后在高潮中结束。乐器以打击乐器为主,锣、钹、鼓等鼓乐伴奏使舞蹈十分热闹欢快。
3.兰达舞
兰达舞主要是对唱,舞蹈动作是配歌而舞,比如划船歌,男女各在一条船上,需一边对唱一边做划桨撑篙状的舞姿,主要是表现男女之间的情感交流。
F. 泰国的基本舞姿是什么
泰国的基本舞姿是:下体保持半蹲,身体及手臂每个关节都弯曲,形成“三道弯专”造型,动属作时,腿在半蹲状态上做重拍向下动作,节奏均匀地上下屈伸,身体上下颤动为其动律的主要特点。
泰国的舞蹈风格近似于印度舞蹈,舞姿富有雕塑性,情感内含,动作轻盈朴实。
G. 泰国舞蹈是怎样发展的
泰国的舞蹈华丽典雅、轻盈流畅、舞姿婀娜,风格自由开放。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泰国的传统舞蹈古典舞基本没变,可见泰国人民对宗教信仰的坚定。他们一直保持着舞蹈的本土气息。泰国人民和政府对泰国传统舞蹈有着较好的保留和继承,诺拉舞蹈同泰国传统面具舞剧、东北风格演唱、皮影戏一样,已成为泰国50项文化遗产之一,南部当地居民正在下一代中推广这种民间信仰和娱乐方式。为确保诺拉舞蹈作为国家遗产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泰国文化部门正加快申请该舞蹈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进程。同时,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泰国主动“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地加强与东盟各国文化界进行友好密切的交流与合作,泰国的舞蹈艺术以多种方式走进中国,并向中国人民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泰国高校的舞蹈艺术不断发展,近年来泰国高校的舞蹈教师与学生也不断加强与中国高校的联系并进行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合作。广西艺术学院坐落在中国西南部,占据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流的重要的地理位置优势,近年来与东盟各国高校开展如“中国—东盟舞蹈教育论坛”、“中国—东盟音乐周”等文化艺术活动,并多次与泰国高校舞蹈教师和演员进行交流。
泰国洛坤府皇家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泰国宋卡拉皇家大学、泰国文化部艺术发展学院、泰国阿育塔亚皇家大学、泰国布拉帕艺术大学等高校的师生们都曾与广西艺术学院开展过学术交流、联合演出、教育参访等一系列活动,成功的学术交流和联合演出等一系列交流活动使得中泰舞蹈专业的师生彼此加深了对中泰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进了友谊,提高了技艺。在中泰交流演出和工作坊教学活动中,泰国舞蹈艺术家向我们展示了由各校学者发掘、整理的18至19世纪的泰国传统乐曲、乐舞(如泰国洛坤舞)、北方舞蹈和南方舞蹈,透过舞蹈的服饰、舞步、手势、面部表情等舞蹈语汇,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泰国舞蹈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泰国高校的舞蹈专业课程设置大致相同,学生主要以古典舞“孔”和“洛坤”两种舞蹈形式来学习,此外,还会学习一些北方民间舞和南方民间舞,如南旺舞、象脚鼓舞、诺拉舞等。泰国高校非常重视对泰国传统音乐、舞蹈、美术的保护与发掘,舞蹈课程教学尤其重视对泰国国粹——“孔”剧的人才培养,其尊重本民族传统的态度令人叹服。
泰国高校师生观摩广西艺术学院舞蹈课
H. 泰国舞蹈的风格是怎样的
泰国舞蹈是接受柬埔寨宫廷舞蹈影响而发展起来的,虽然它接受了柬埔寨回吴哥王朝时期的宫廷答舞蹈的影响,但由于本民族的审美思维定势的决定,泰国舞蹈呈现出与柬埔寨舞蹈风格的很大区别。泰国宫廷舞蹈显得活泼、轻盈、流畅,舞姿婀娜,风格自由开放。
I. 泰国南部舞蹈是怎样的风格
由于泰国南部与马来西亚接壤,因此舞蹈服饰装扮受马来西亚的影响。泰国南部的舞蹈欢快活跃。流行的舞蹈有诺拉舞、浪迎舞、玛努拉舞、差蒂舞、匕首舞、色叨舞等。
1.诺拉舞
诺拉舞起源于泰国南部,是泰国最古老的舞蹈形式。流行于南部的“诺拉”泛指泰国南部的所有舞蹈,狭义上是指“洛坤”舞剧艺术。最初,诺拉舞蹈只是单纯的舞蹈,后来逐渐包含了宗教经典、民间故事和文学作品等艺术形式的内容。这类舞蹈的舞姿优雅活泼,舞步多变且细腻,富有韵律感,造型具有雕塑性,动作幅度较大,可以做站立或地面上的动作,尤其是手臂动作千姿百态,并且要求舞者的腿部、腰部、手腕具有一定的软度技能。诺拉舞很受南部人民的喜爱。许多泰国古典舞蹈的表演程式是从“诺拉”中起源的,泰国哑剧“孔”和舞剧“洛坤”都受到诺拉舞的深刻影响。
2.浪迎舞
浪迎舞是泰国南部边境的舞蹈,该舞蹈源自马来西亚的宫廷舞,舞者全是女子,后来该舞传出宫廷,进入泰国南部,“浪迎”二字为泰语的音译。舞蹈开始前先奏乐,乐器有锣、单面鼓、小提琴等。然后,女演员按乐曲歌唱,邀请周围男子入圈共舞。男演员头戴黑帽,身穿长袖圆领衫、长裤,围一“纱笼”,女演员穿“纱笼”和开襟衫,男女可以眉来眼去,逗乐调情,边唱边舞,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动作节奏和舞姿变化。
3.其他舞蹈
南部著名的民间舞蹈还有玛努拉舞、差蒂舞、扇舞、割胶舞等。玛努拉舞是一种滑稽舞蹈,产生于泰国南部回教部落,表演时动作轻松滑稽,用对答诗词的方式来表达舞蹈内容。差蒂舞与玛努拉舞很相似,也是滑稽舞。泰国南部地区还流行西维猜舞,虽经王朝更迭,但此舞至今仍保留着马来舞蹈修长的舞姿造型和舒缓的踮脚舞步等固有的风格。
J. 泰国传统舞蹈是什麽舞
1、南旺舞
南旺舞即圈舞,是民间集体舞,原属泰国东北民间舞“笙”的一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全国广泛流行。南旺舞舞姿端庄,步伐轻盈,手势优美。舞时男女成对,一步一趋,女子以面颊、上身、手臂向男子作情致委婉状,男子则以双臂拱护女子,在其周围环绕而舞。
南旺舞的每套动作,各有相应的音乐和歌曲伴奏,较著名的歌曲有《好月光》、《嘿嘿哈》、《十二月月儿明》等等。南旺舞也是东南亚各国男女青年喜爱的交谊舞。
2、蜡烛舞表演者双手挂明烛而舞,身体弯扭蹲伏,手臂作方形屈伸,与缅甸舞相仿佛。
3、兰达舞主要形式为男女边对唱边舞蹈。如《划船歌》的表演者,需一边对歌,一边做划桨撑蒿状的舞姿。
4、特腾舞其名称取自该舞的鼓声,男舞者身背象脚鼓与女舞者对舞,由木琴、锣、钹、铃等打击乐器伴奏,情绪热烈欢快。
5、竹竿舞将竹竿平放或呈井字形置于地面,由握竿人碰撞竹竿,表演者在竹竿间隙舞蹈,竹竿夹击的速度由缓到急,舞步由简到繁,情绪欢快活泼。
6、“笙”为泰国东北部著名民间舞蹈,共19种舞蹈语汇。“笙”原意为“跳”,是民间舞蹈的统称。它包括捕鱼舞、饭篮舞等。表现农民田头送饭、河塘网鱼,采撷野菜等农村生活情景。
舞蹈开头是一段引子,由表演者随着象脚鼓、芦笙的伴奏边舞边唱,之后,男女结伴起舞,并随着小铙钹的节奏变化而改换动作。此舞节奏鲜明,舞步洒脱流畅,表演风趣滑稽。
7、诺拉舞是泰国舞蹈最古老的形式。广义是泛指泰南舞蹈,狭义是专指起源于南方的洛坤。诺拉舞舞姿婀娜妩媚,造型具有雕塑性,舞步细腻多变,富于韵律感,尤以手臂的千姿百态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