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公共教学楼(大学)设计有什么规范或是要求
以下条目摘选自《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1986)》供参考。
第二节 普通教室
第3.2.1条 教室内课桌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课桌椅的排距:小学不宜小于850mm,中学不宜小于90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于550mm。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120mm。
二、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三、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00mm,中学不宜大于8500mm。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600mm的横向走道。
第3.2.2条 普通教室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箱,“学习园地”栏、挂衣钩、雨具存放处。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
第3.2.3条 黑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黑板尺寸:高度不应小于1000mm,宽度:小学不宜小于3600mm,中学不宜小于4000mm。
二、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宜为800--900mm;中学宜为1000--1100mm。
三、黑板表面应采用耐磨和无光泽的材料。
第3.2.4条 讲台两端与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m,宽度不应小于650mm,高度宜为200mm。
第九节 合班教室
第3.9.1条 合班教室的规模宜能容纳一个年级的学生,并可兼作视听教室。
第3.9.2条 合班教室宜设放映室兼电教器材的贮存、修理等附属用房。
第3.9.3条 合班教室的地面,容纳两个班的可做平地面;超过两个班的应做坡地面或阶梯形地面。
第3.9.4条 合班教室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5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8000mm。
二、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三、座位排距:小学不应小于800mm,中学、中师、幼师不应小于850mm。
四、走道宽度:纵、横向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900mm;当同时设有中间和靠墙纵向走道时,其靠墙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550mm。
五、座位宽度不应小于450~500mm。
六、教室的课桌椅宜采用固定式。课椅宜采用翻板椅。
第3.9.5条 在计算坡地面或阶梯地面的视线升高值时,设计视点应定在黑板底边;隔排视线升高值宜为120mm;前后排座位宜错位布置。
第3.9.6条 当教室设置普通电影放映室时,放映孔底面的标高与最后排座位的地面标高的高差不宜小于1800mm;最后排地面与顶棚或结构突出物的距离不应小于2200mm。
第3.9.7条 放映白昼电影的合班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放映室的净宽度宜为教室长度的1/4~1/2。
二、安装透射幕洞口的宽度应为教室长度的1/6;洞口的高宽比应为1:1.34;洞口的底面标高与讲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1200mm。
三、放映室的墙面及顶棚面宜采用无光泽的暗色材料。
第3.9.8条 装备电教设施的合班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室前墙应设黑板和银幕。前后墙均应设电源插座。
二、室内应设安装电视机的设施和窗帘盒。
㈡ 大学教学楼建筑设计以满足哪些规范
大学建筑教学楼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其次满足上述规范条文外还需要满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外墙保温工程技术规程》、《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公共建筑设计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无障碍设计规范》、《建筑地面设计规范》,《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等和地方《民用建筑强制性条文》等相关规定
㈢ 建筑设计:教学楼与操场最小距离是多少哪本规范上有说明
考虑到运动场的使用情况,最好酌情设置缓冲区。《建筑设计资料集》第185页关于“中小内学校体育教室”的容内容中,风雨操场的适宜面积,活动场地边线与外轮廓之距离标为1000毫米。
虽然这是室内场地的尺寸,也可以作为室外运动场地的设计参考。如果有条件,在运动场与围墙之间至少留出1米的空间。
(3)教学楼设计规范扩展阅读:
在近代,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分离开来,各自成为专门学科。这在西方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萌芽,到产业革命时期才逐渐成熟;在中国则是清代后期在外来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所包含的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涉及的相关学科越来越多,材料上、技术上的变化越来越迅速,单纯依靠师徒相传、经验积累的方式,已不能适应这种客观现实。
㈣ 一般教学楼两个教室之间的窗间距有没有要求 建筑设计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
第5.1.8各教室前端侧窗窗端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版1.20m
如果紧邻的两个教室属于权不同的防火分区,还有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
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当水平间距小于2.00m时,应设置固定乙级防火门、窗。
㈤ 大学的教学楼建筑设计有相关的规范吗
有的,民用建筑通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会议室相关的影剧院建筑设计规范,和期刊室相关的阅览室设计和布置,关于教学楼建筑设计的地方性技术措施。
㈥ 如何进行教学楼标准教室的设计
首先要看教学楼是来小源学中学还是大学,而且还要看装多少人(每班人数)。这直接决定了每一排座位的间距,也就间接决定了教室的大小。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关于教室的内容:
普通教室
教室内课桌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课桌椅的排距:小学不宜小于850mm,中学不宜小于90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于550mm。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120mm。
二、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三、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00mm,中学不宜大于8500mm。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5600mm的横向走道。
普通教室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箱,"学习园地"栏、挂衣钩、雨具存放处。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
先计算人数,然后按照以上标准合适的装下这些人就行了。
㈦ 教学楼楼梯设计规范有哪些
1. 楼梯间应有直接天来然采源光。
2. 楼梯不得采用螺形或扇步踏步。
每段楼梯的踏步,不得多于18级,并不应少于3级。梯段与梯段之间,不应设置遮挡视线的隔墙。楼梯坡度,不应大于30°。
3. 楼梯梯段的净宽度大于3000mm时宜设中间扶手。
㈧ 大学教学楼设计规范中无电梯最多能做多少层
5~12层装一台电梯,13以上要两台。但没强制,所以一般教学楼最高是4层
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重要公共建筑”的条文解释里“较大规模的教学楼”怎么确定,多大面积算“较大规模”
按照规定,使用人数超过500人的中小学校或者其他未成年人的学校,使用人数超过200人的幼儿园就属于重要公共建筑!
㈩ 【楼梯设计】中学教学楼的梯段宽度和该层总人数有什么数值关系
据2011年起的《中小学校设计规范》,中小学校教学用房的楼梯梯段宽度应为人流股数的整数倍。
根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即2011年起的实施规范)中8.7.2-8.7.3的规定:
一、中小学校教学用房的楼梯梯段宽度应为人流股数的整数倍。梯段宽度不应小于1.20m,并应按0.60m的整数倍增加梯段宽度。每个梯段可增加不超过0.15m的摆幅宽度。
二、中小学校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级数不应少于3级,且不应多于18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类小学楼梯踏步的宽度不得小于0.26m,高度不得大于0.15m;
2、各类中学楼梯踏步的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得大于0.16m;
3、楼梯的坡度不得大于30°。
根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即2011年起的实施规范)8.7.2的说明:
多个学校发生的踩踏事故说明,当梯段宽度不是人流宽度的整数倍时很不安全。
2009年12月湖南省某校楼梯间的踩踏事故使8名学生死亡,26名学生受伤。该楼梯梯段宽度为1.50m(2.5股人流),课后急拥下楼时,会挤入3人,必然有人侧身下行,极易跌倒。惨痛的教训不可重演。为保障疏散安全,本条规定,中小学校楼梯梯段宽度应为人流股数的整数倍。
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的方法,并按本规范每股人流宽度的规定为0.60m计算楼梯梯段宽度。行进中人体摆幅仍为(0~0.15)m,计算每一梯段总宽度时可增加一次摆幅,但不得将每一股人流都增计摆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