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舞蹈形体教学内容

舞蹈形体教学内容

发布时间:2020-12-18 22:28:30

㈠ 什么是形体舞

形体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形体训练舞蹈,具有收腰、健胸、美腿的作用,能内让人在明快、优美的音韵中美化容身心、陶冶情操。

(1)舞蹈形体教学内容扩展阅读

使人们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收腰、健胸、美腿作用,并可修身养性,增强气质、风度、仪表,使您在工作的繁忙中摆脱紧张情绪,进入美的环境中。

舞蹈则是不但要做动作还要表达一定的内涵,就是所谓的舞蹈感觉和肢体语言,二者结合在一起就是形体舞蹈,显而易见就是动作一定不要很复杂,但又有一定的内涵,重在培养气质,就是当别人看见你,会给人一种高雅,舒服,很有活力的感觉。

㈡ 舞蹈形体动作的特点

舞蹈的形体动作是不一样的,各种舞蹈有各种舞蹈的特点~
舞蹈是一种时间、空间综合的形体艺术。 形体空间节奏的灵魂在于力的使用,即完成形体动作时的内在特殊运动形式及其状态。 形体节奏的本质是生命的运动,是感情的轨迹,是勾通内心情感与外部动作之间的桥梁。
力的使用方法,一般不说有以下几种值得重视的范畴:
力有延伸:其特点是强调肌肉的条状伸展。为了表现舒展、宁静、和缓、深沉、追求、向往等诸如此类的内以情感及其节奏,在训练中,应解决纵横方向的单向运动能力,以及肢体未梢的细腻牵引感和无限延伸感;在意念上,是一种由里向外无限发展的、呈射线状的肌肉用力方法。延伸用力是其它一切用力方法的基础和起点。
力的着重:是通过肌肉运动中有关和部位轻重缓急的协调配合来实现的,一旦重点突出,其余和部位就自然地降到了从属的辅助地位
力的发动:指动作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肌肉或肌肉群,引导着或波及着其他肌肉的运行,使之显示出一种有机序列性状态,这是形体窨节奏感的高级表现形式,也是较难掌握的一种用力方法。
训练应从柔韧、力量、技巧、细腻感觉能力、信息反馈能力五个方面进行。缺一不可。 为了获得理想的形体空间节奏能力,应重视两个问题:
一是学会放松:所谓放松,是在具备训练有素的肌肉能力的前提下,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和提高,使整个形体具有一种“在放松的状态下用力、在用力的同时还要保持放松”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张弛有度的轻重缓急之中,施展出形体空间节奏的魅力。
二是重视腰部:腰部要注意柔韧、力量、及腰部肌肉感觉的灵活的训练。要重视分析不同状态下动作的“动机”和内在感觉,在反复的比较鉴别中,找到自己神经系统中的“座标”,从而使腰部众多肌肉群,能够随心所欲的听从调遣。

㈢ 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基本站立姿势、步伐、手位、脚位练习,脚步动作舞蹈组合练习以及把杆垫上等一系列基本功练习。老师应针对不同的练习播放相适应的音乐,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更易投入的环境,使他们能自由而充满激情的享受练习过程。学好的组合、舞蹈分组编排表演,同学们一起观赏、交流评价。气氛愉快热烈,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另外一定要加强课后练习,由于形体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因此,仅仅依赖每周上课训练的时间是不够的,教师布置课外练习,引导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1、站立

站立是最基本的姿态,它必须安排在教学课的开始阶段。站立的基本姿态要求表情自然、明朗,收下额,闭嘴,挺胸,收小腹,腰部、颈部挺直。臀部略突出,两臂自然下垂,手略呈圆形。食指、掌指关节接近伸直,中指在裤缝处,但不触及;两腿并拢,脚跟靠拢,脚之间夹角位为 45 度,但如膝盖并不拢,可增至 6度。身体重心通过两脚中间脚弓前端的位置上。从侧面观察,假设靠墙站立,除脚跟、比目鱼肌和腓肠肌的肌腹(腿肚子)及臀部触及墙壁外,其余部分均不得触及。正确的站立姿势可防止驼背、扣胸。

2、 步法

步伐练习包括各种简单的走步、跑、跑步、跳步等。步伐主要介绍走步、华尔兹步,以便使学生学习正确的步伐及优美的华尔兹步。

3、手形、手臂的基本姿态

㈣ 形体礼仪课是学什么啊

形体礼仪课主要内容包括形体训练、初级艺术体操(包括“把杆”“芭蕾手位”“基本步伐”“华尔兹组合”等)、韵律操、健美操、垫上组合练习。

形体课是指一门通过引用舞蹈中基本功训练的方法为主要手段,结合音乐针对人的基本姿态进行的身体活动练习,主要目的是融健身、健心、健美为一体,塑造优美体形及姿态和加强形体美的审美教育课程。

1、基本姿态练习

人的基本姿态是指:坐、立、行、卧。当这些基本姿态呈现在人们眼前时会给人一种感觉,如:身体形态所显示的端庄、挺拔于高雅,给人的印象是赏心悦目的美感(包括日常活动的全部)。

由于一个人的姿态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也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通过一定的训练,可以改变诸多不良体态,如:斜肩、含胸、松垮、行走时屈膝晃体,步伐拖沓等。

2、基本素质训练

形体基本素质练习时形体训练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练习中可采用单人练习和双人配合练习两种形式。通过大量的练习,可对人体的肩、胸、腰、腹、腿等部位进行训练,以提高人体的支撑能力和柔韧性。为塑造良好的人体形态,改善形体的控制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形体基本功练习的内容较多,在训练时,应本着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同时也要注意自己和配合者的承受能力,不能超负荷,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3、基本形态控制练习

基本形态控制练习是对练习者身体形态进行系统训练的专门练习,使提高和改善人体形态控制能力的重要内容。是通过徒手、把杆、双人姿态等大量动作的训练,进一步改变身体形态的原始状态,逐步形成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提高形体动作的灵活性。

这部分练习比较简单,个别动作要求比较严格,训练必须从严要求,持之以恒。

(4)舞蹈形体教学内容扩展阅读

基本要求

1、课前必须做好准备活动。

2、上课时要穿有弹性的紧身服装或宽松的休闲服、体操鞋、舞蹈鞋或健身鞋。

3、上课时不能佩戴饰物,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4、课程要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切忌忽冷忽热、断断续续。要持之以恒,力求系统的掌握形体训练的有关知识和方法。

5、要保持训练场的整洁和安静。

6、在做器械练习时,要有专人指导和帮助,特别是联合器械的运用,要注意训练的安全。

7、在课前和课后要注意补充适当的水,同时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

㈤ 舞蹈形体训练基础的内容简介

王诗漪编著的《舞蹈形体训练基础》主要选择和运用了中国古典舞的身韵和身法训练,是为各大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师专业)提供的舞蹈课程中基本功训练部分的教材。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性决定了其舞蹈课程非专业性的同时而又要求学习内容严谨规范,并可以根据幼儿教育的需要具有传统特点和可变性,因而选取了以中国古典舞为主的训练方法,通过对专业?国古典舞训练素材的分析和筛选,通过地面练习,把杆练习,中间练习以及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基本练习循序渐进地训练身体各个关节的灵活性以及肌肉韧带的柔韧性,掌握基本的直,绷,开的要领,克服身体的自然体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学习有关舞蹈的基本知识,术语,常用舞姿,培养节奏感和身段的协调性。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地面素质训练、把杆素质训练、中间素质训练、古典身韵训练。

㈥ 形体课的基本内容

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基本站立姿势、步伐、手位、脚位练习,脚步动作舞蹈组合练习以及把杆垫上等一系列基本功练习。老师应针对不同的练习播放相适应的音乐,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更易投入的环境,使他们能自由而充满激情的享受练习过程。学好的组合、舞蹈分组编排表演,同学们一起观赏、交流评价。气氛愉快热烈,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另外一定要加强课后练习,由于形体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因此,仅仅依赖每周上课训练的时间是不够的,教师布置课外练习,引导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1、站立

站立是最基本的姿态,它必须安排在教学课的开始阶段。站立的基本姿态要求表情自然、明朗,收下额,闭嘴,挺胸,收小腹,腰部、颈部挺直。臀部略突出,两臂自然下垂,手略呈圆形。食指、掌指关节接近伸直,中指在裤缝处,但不触及;两腿并拢,脚跟靠拢,脚之间夹角位为 45 度,但如膝盖并不拢,可增至 6度。身体重心通过两脚中间脚弓前端的位置上。从侧面观察,假设靠墙站立,除脚跟、比目鱼肌和腓肠肌的肌腹(腿肚子)及臀部触及墙壁外,其余部分均不得触及。正确的站立姿势可防止驼背、扣胸。

2、 步法

步伐练习包括各种简单的走步、跑、跑步、跳步等。步伐主要介绍走步、华尔兹步,以便使学生学习正确的步伐及优美的华尔兹步。

3、手形、手臂的基本姿态

(1)芭蕾手指。从手腕到指尖为一圆滑的弧线,后三指轻轻靠拢,食指与中指相错靠拢,大拇指与食指平行,并在一个面上。

(2)掌。即手掌,在徒手操中五指并拢伸直手的姿势。

(3)拳。是拇指与食指、中指相接触成一环状,其他手指轻屈的自然姿势,也称半握拳。

(4)五指张开。五指用力伸张,并在一个面上,手臂上举时,手腕内扣些。

(1)手臂由 7 个基本部位,1~7 位(略)。

(2)常用的手臂位置包括侧平举、前平举、上举、斜上举、斜后举等。

4、波浪

所谓的波浪是身体各关节的依次屈伸,展现出柔韧连绵不断的波峰,传递推移。波浪运动,其运动特点有明确的发力点,并逐渐波及到终止点。通过反复练习,可以发展身体各关节的
灵活性,肌肉韧带的柔韧性及身体的协调性。波浪运动主要包括手指波浪,手臂波浪,胸波浪,髋波浪,躯干波浪,向前、向后全身波浪,侧波浪及波浪组合等。

5、 头部

头部姿态练习可在屈、伸、绕的基础上,采用与手臂练习相结合的合练习,以避免由反复进行头部运动带来的枯燥感。

6、胸部

胸部姿态练习是重中之重,动作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可以采用徒手操或器械进行练习。

练习一:徒手或持哑铃振臂扩胸,强调振臂扩胸时尽力挺胸收腹,还原时胸部放松。

练习二:俯卧撑,根据练习者的情况做难度不同的练习,女生可作跪式俯卧撑,男生可做俯卧撑。要求下落时挺胸、收腹,屈肘幅度视臂力大小自定。

7、腰腹部

练习一:坐在地上,双手斜后撑,做双腿交替上举动作,脚面、脚背绷直。

练习二:仰卧举腿,仰卧在垫上,双腿上举 45 度,然后还原,要求慢起慢落。

练习三:两人一组,一人俯卧,手背于腰,起上体,另一人坐在俯卧同学的后脚跟上。

8、腿部

腿部姿态是线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肢并拢时,大腿、双膝、小腿内侧应贴紧。实际上许多同学达不到这个要求,因此应采用一些针对性的练习。

练习一:矫正 X 型腿或 0 形腿的练习,用一条宽 10crn 的白带,沿线行走,要领同前面 2,2.1 走步的要求。

练习二:把杆压腿(前、侧、后)、耗腿、搬腿。

练习三:垫上半劈腿,纵、横劈腿。

练习四:行进间踢腿。

以上练习都可以在音乐伴奏下完成,通过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㈦ 形体课和舞蹈课的区别在哪去上了一堂形体课 感觉就是在上舞蹈课呀

形体课和舞蹈课的区别主要有4点:目的不同、学习方法不同、基本内容不同、学习的意义不同。


主要区别如下:

1、目的不同。

形体课:主要目的是融健身、健心、健美为一体,塑造优美体形及姿态和加强形体美的审美教育课程。

舞蹈课:舞蹈是以经过加工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塑造艺术形象的一门独立的艺术品作。

2、学习方法不同。

形体课:形体课是指一门通过引用舞蹈中基本功训练的方法为主要手段,结合音乐针对人的基本姿态进行的身体活动练习。

舞蹈课: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高难度的技巧能力,但是,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难度的技巧动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种手段。

3、基本内容不同。

形体课:形体课主要内容包括形体训练、初级艺术体操(包括“把杆”“芭蕾手位”“基本步伐”“华尔兹组合”等)、韵律操、健美操、垫上组合练习。

舞蹈课: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

4、学习的意义不同。

形体课:通过形体课的“动手动脚”,可以抑制学生,特别上是独生子女性格中的许多弊端弱点,在塑造健美的形体,提高了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节奏感合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与人交往、沟通、协调的能力,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潜在素质。

同时,可以加强学生从主观意识上进行自我形体锻炼的意识,掌握一些科学必要的锻炼方法。形体课的开设,是符合社会发展,学校体育与国际体育接轨等需要的。形体课在中学的开展必将得到重视,普及和完善。

舞蹈课:舞蹈可以让人身材曲线变得更美,大腿肌肉和手臂肌肉也更紧实。是纾解情绪的好方法。舞蹈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活动,增强体质,性格变得开朗,身体变得柔软,全面刺激肌肉。舞蹈对肌肉的刺激则是全面性、综合性的,它的动作兼顾到头、颈、胸、腿、髋等部位。

㈧ 对形体舞蹈课的建议

个人认为,大学的形体舞蹈课更多的应是注重对学生形体气质的培养。毕竟大学回生年龄都有20岁左右,特别是那些没有答舞蹈基础的学生,他们的柔软度相对来说比较差,不能对他们有太多的技术技能要求,向他们教授难度相对大的组合。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教学,可以教一些简单的基训组合、民舞组合,又或者是剧目排练。

㈨ 形体舞蹈的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八章,主要介绍了人体形态学的评价、形体与科学锻炼、身体局部练习、身体整体练习、体型异常的矫正等内容。

阅读全文

与舞蹈形体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