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课堂教学范式

课堂教学范式

发布时间:2020-12-18 13:05:35

『壹』 对活力教育的理解

学校教育需要活力。所谓活力,指旺盛的生命力,是行动上、思想上或表达上的生动性。山东省安丘市新安街道新安学校以课堂为突破口实施“活力教育”,从体力、情绪能量、认知灵敏性三个维度发力,使师生拥有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稳定的情绪、乐观的态度,敏捷的思维、高效的方法等,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活力文化引领活力课堂教学改革

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于校园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校师生创新创造活力,形成了鲜明的“活力文化”。

在“活力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开展了“活力课堂”改革:不推行一刀切的大破大立的统一模式,而是追求学校有整体的特色、学科有专业的特点、教师有个人的风格。

经过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确立了各学科“活力课堂”教学范式,实现了四个转变,即: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变教师主教为学生主学,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变学科教学为学科教育。“活力课堂”注重创设两种情境:一是师生同向,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是任务驱动,导学、自学、互学、伴学、践学五学一体,在知识建构、能力提升、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同步发展,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让“活力课堂”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师的具体行动中,学校设计了一套合理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从“目标达成有效度、流程设计科学度、课堂组织艺术度、生生互动参与度、资源整合黏合度、思维发展生成度、自主学习落实度”七个维度入手,制定了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观察量表,分别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反馈测评四个方面确定观察点,为教师实施课改提供了具体的操作规范和导向,同时,鼓励教研组、教师研究学科教学法,对于形成了学科教学特点的个性教学法,学校及时进行表彰奖励并予以推广。

三大“工程”激励教师专业成长

“暖心工程”聚人心。从2016年开始,学校开展为教师过生日活动。一句祝福、一份简朴而有意义的生日礼物,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集体的温暖。学校实施“健康计划”,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健康档案,落实教师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制度,开展“心灵鸡汤”教师心理健康服务活动,推进大课间活动,落实阳光体育;开展教师及家属生病必探望、女教师生育必慰问、教师父母满75岁必走访等暖心活动;开展全员阅读活动,唤醒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学校在开展好校本培训的基础上,积极为教师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这一系列举措营造出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的良好氛围。

“竞赛工程”同追梦。在新安学校,教学竞赛不只包含课堂教学、备课、优秀试题命制、辅导方案设计等,还扩展到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学科技能、个性特长等方面。教师参与竞赛取得的成绩最后会纳入个人的业务档案。根据教师发展情况,学校提出三个层次的要求:第一层次的要求是学会解读教材,把握课程标准,积极探索并改进教学方法,做教学的“熟手”;第二层次的要求是深入研究教学,形成有个性的教学法,带动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发展,做教学的“能手”;第三层次的要求是能够探索整体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让更多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做教学的“高手”。

“创新工程”生活力。学校由校长牵头协调,形成了教学、德育、课程、心育、信息化、后勤服务相互融合的工作机制,对创新项目的设计、立项、实施、评估、团队、经费等进行规范,结合学校短期或者中期规划,确定学校、部门和个人项目,制定项目研究的经费保障和绩效评估制度。通过名师工作室、学科教研交流中心重塑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了教师成长。名师工作室实行主持人负责制,成员通过个人申请、主持人邀请、校长推荐等方式产生。每个工作室有5人左右。通过“创新工程”,学校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错、条块融合”的大教研格局。

德育精细化,培养健康的活力少年

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破解了德育目标碎片化、德育脱离生活、校内外教育割裂等问题。

要让德育落到实处,家庭教育不可缺席。学校促使班主任、教师、家长融合,建立班级“德育合作共同体”,三方一起寻找德育的改进点和发展点。学校推广全员家访,摸清学生家庭的生活水平、家庭成员情况,家庭对孩子的重视程度及教育情况,学生阅读、健身、上网、学习情况,家庭周边环境及学生交友情况,并做好翔实的记录。学校将全员育人导师制、班教导会制度、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和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写入学校的德育工作章程,设置班主任团队奖,解决班主任唱“独角戏”、科任教师对德育漠不关心的现象。

为了提高家校合作能力,在教师层面,学校开展三个梯度培训。基础能力培训要求全体教师参加;专项能力培训要求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在完成基础能力培训的基础上完成;班主任必须参加校级专家的培训学习,培训不合格者不能担任班主任。在家长层面,开展三级课程培训。第一级是必备能力培训,主要解决家庭教育的共性问题,全体家长必须参加;第二级是特殊能力培训,主要解决家庭教育的个性问题,家长自愿报名参加;第三级是拓展能力培训,主要解决家庭教育的提升问题,校级优秀家长参加。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成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贰』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

1、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当今教育研究中运用广泛的定性研究方法,也是描述性研究和实地调查的一种具体方法。它主要通过案例方式考察教育现象,基本目的在于描述与解释,在描述过程中进行解释。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它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融为一体,将教育者和教育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研究。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大致分为循序渐进的四个环节,即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

3、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探讨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4、教育叙事: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


(2)课堂教学范式扩展阅读:

教育研究的方法: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 教育研究的基本是科学的方法,对教育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测试,研究教学的过程。

数据有两种类型,定性的和定量的数据。定性研究使用定性的数据。数据的特征是描述性的。教育研究者地定性数据包括:观察、访谈、文件分析、作品分析。(论文、日记、照片或者博客)

教育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地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言之,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规律,以发现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为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服务。

在教育研究中,包含了多个学科不同程度的交叉。这些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哲学。这些学科交叉为研究方法提供了很多可能性。教育研究的发现应该在特定的情境中解释,可能不适合其他的时间、空间。

阅读全文

与课堂教学范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