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育活动和教学活动有什么区别吗
1、教育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活动,教学活动通常指的是以教学班为单位专的课堂教学活动。
2、教育属活动包括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践活动;而教学活动只是在学校课堂内进行的指导。
3、教育活动包括有管理者的活动、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活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
⑵ 教育与教学的区别
教育与教育学区别是其包括的范围的大小不同。教育注重过程,教学注重结果。
教育与教育学的联系是:教育包含教育学。
拓展资料:
真正的“教育”,不是从传授考试技巧,转为传授人文知识而已。
教育的本质
子思在《中庸·第二十章》有一句关于治学的名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在知识入口稀缺的年代,能否有“博学之”的机会至关重要,因此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传授知识。
但在信息和知识泛滥的今天,治学的侧重点应该在于“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教育,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
但同时,人有着自我意识上的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教育也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⑶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区别
1、定义不同
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的要求,反映的是教学主体即教师的需要。
教学目标是指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性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教学目标也成为行动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2、指导范围不同
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对各级各类学校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教学目标只是对特定的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
3、特点不同
教育目的具有稳定性,体现了社会的意志和客观要求,是以指令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更多地带有强制性,不具有可测量性。
教学目标较多地体现了教学活动主体的要求,带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可以由教师根据需要加以调整、变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3)教学教育区别扩展阅读:
二者的相同点
1、提出或制定的依据相同
无论是“教学目的”的提出还是“教学目标”的制定,都必须以课程标准所限定的范围和各科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都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教育目的。
2、对教学所起的作用相同
无论教学目的还是教学目标,都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对落实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⑷ 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有哪些区别
1、网络远程教育对学习时间没有限制。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尤其是在职人员工作繁忙,很难挤出大块时间继续深造。而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可随时共享,因此摆脱了传统教育对学习时间的严格要求,求学者可根据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
2、网络远程教育对学习地点没有限制。网络远程教育为求学者提供了平等享用教育资源的机会,它使学校教育突破了地域的界限,大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3、网络远程教育对办学条件没有限制。传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很大程度上受到办学条件的牵制,而网络远程教育则不同,屏幕课堂可使学生人数不再受到限制;师资力量也空前壮大,不同学校的老师可以联合授课;课本则以图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出现,可大大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优点:以学生为中心;资源丰富;学习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协作性、情境性。
⑸ 教育和教学有什么区别
在赫尔巴特之前,有一些教育家如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从人的和谐发展的思想出发,提出了教学应该具有教育性的观点,但大多数人都是将教育与教学有关的问题分开来研究的。赫尔巴特明确地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德性,而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教学。所以,教学必须具有教育作用。他声称:“我想不到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只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赫尔巴特将“教学”概念置于从属于“教育”概念的地位。在他看来,教育与教学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手段应该服从目的,所以他提出的原则是“教育性教学”。
2.教育性教学的作用
赫尔巴特通过自己的思想、亲身的经验以及实验,使他深信教育性教学具有惊人的效果,通过教学获得“全面发展”的个人,将来会很容易胜任任何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心”去做的一切事情。他能时刻想到明确的道德理想,能满怀欣喜地去学习更多的东西,并能依靠“自身性格的力量”不断进步,实现理想。
赫尔巴特在瑞士当家庭教师时就决心不仅从理论上而且要从实践上来证明“通过教学进行教育”的可行性。他是通过美学和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教学来实现的。赫尔巴特向学生们传授了完美的语言技能以及历史、古典文学方面精湛的知识,还给学生提供深入地数学训练,甚至还通过实验向学生介绍新兴的自然科学。不过,这些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事实上他所探求的是通过刻意安排的教学作为最重要的道德教育的手段来教育学生。文学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他人情感的切身关注。而数学教学不仅是因为数学有实用价值和技术上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应把数学当作训练思想集中的一种手段,即数学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培养性格。通过实验赫尔巴特认为数学似乎永远是在增强性格方面行之有效的唯一途径。所以他在《美学表现》一书中表明:脱离了教学,教育一般不会取得成功。那么教学怎样才能更有助于美德的培养?其关键是教学方法,大量有用的知识、技能的传授方式必须适宜,避免伤害学生的个性,这些传授才能有助于美德的培养。赫尔巴特又是以其“兴趣”的心理学理论来解决教学方法的。兴趣对于教育性教学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教育性教学的中间目标,只有多方面的兴趣才能够给予意志以必要的内在自由,学生才可以用正确的观点去支配自己的行动。其次兴趣还是教育性教学的重要手段,只有持续的兴趣才能使人不断地、轻松地开阔思维,接触世界并能真诚地与自己的同胞共命运。兴趣是教育性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这样,赫尔巴特就将教育性教学相应地建立在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使之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思想反映了知识与道德、智育与德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他强调通过教学进行德育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就是至今也是正确的,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他没有认识到德育与智育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教学并不是实施德育的惟一途径。在这一方面,他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论儿童的管理
赫尔巴特把教育分成三部分:管理、教学、训育(即德育)。他将管理放在最前面,体现其管理先行的思想。他指出:管理要放在整个教育过程的最前面,是一项独立的任务,它不等于教育过程本身,而是顺利进行教学和道德教育的首要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在他看来,只有通过管理建立外部条件,维持外在的秩序、执行纪律,才能使教育性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他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去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在教学前先进行管理?他认为儿童生来就有一种“盲目冲动的种子”,“处处驱使他的不驯服的烈性”,管理是制止儿童盲目冲动和烈性发展的强有力的手段。这种手段是强制性的,它并不要求在儿童的心灵上产生什么目的,只是用强制性措施去约束儿童,如果对这种“烈性”、“冲动”不从小加以约束,不仅学业难成,而且有可能在将来发展成“反社会方向”。
⑹ 在线教学和传统教育有哪些区别
一、时间不同
在线教学:即为在线教育,在线教育对学习时间没有限制,求学者可根据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
传统教育:传统教育是在机构进行教学和补习,路程花费较多,复习时间受限制。
二、教学方式不同
在线教学:在线教学是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式学习。求学者可以利用网络工具向老师提问、与同学讨论问题,教学方式多样化。
传统教育:传统教育是在机构进行教学和补习,以教师和以课堂为中心,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三、办学条件不同
在线教学:在线教学不受办学条件的限制,以图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出现,可在网络上进行资源共享。
传统教育:传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很大程度上受到办学条件的牵制。
⑺ 教育活动和教学活动有什么区别吗
1、教育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活动,教学活动通常指的是以教学班为单位的版课堂教学活动。
2、教权育活动包括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践活动;而教学活动只是在学校课堂内进行的指导。
3、教育活动包括有管理者的活动、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活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
参考资料:教学活动-网络
教育活动-网络
⑻ 教育、家教、教学、的区别
教育包括的范围非常广,任何促进个体成长的活动都可以视为教育,是指育人方面,家教主要是指家庭教育,教学主要是指课堂教学。
⑼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三者的区别!
1、定义不同
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19世纪末,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了20世纪中期,心理学才有了相对统一的定义。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
2、起源不同
教育学:从起源上看,英语国家的“pedagogy”、法语国家的“pedagogy”和德语国家的“pedagogik”(教育学)均源于希腊的“pedagogue”(教仆)一词,意为照看、管理和教育儿童的方法。
心理学: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在十九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历史上的许多教育家已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根据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3、研究对象不同
教育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
心理学: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反映正常个体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一面。
认识过程即认知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包括感知觉、思维、记忆等。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⑽ 你认为教学和教育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