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法制教育教案
我这有网址,看看吧!很版准的!权
http://..com/question/25836412.html?si=1&wtp=wk
㈡ 2014年法制教育教案及活动记录
安全法制教育教案
活动内容:预防陌生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内儿不随便接受陌生人容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准备
1.图片1幅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一这是谁?你认识他吗?我们把自己不认识、不熟悉的人称为陌生人。
二观看课件,提问幼儿:一画面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小姐姐为什么摆手?
三教师进行小结: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她怕陌生人会伤害她。
二、学习儿歌《陌生人》
一告诉幼儿老师有一首关于《陌生人》的儿歌,请大家一起欣赏。
二教幼儿学习这首儿歌,鼓励小朋友把这首儿歌说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三、引导幼儿讨论:陌生人为什么会送礼物个小朋友?我们为什么不要陌生人的东西?
㈢ 《陈涉世家》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能理解人物的语言体现的人物性格。
3、能背诵精彩语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语言的含意。
【课前准备】
查字典,给不会读的字注音;熟读课文;收集作者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疏通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斩木为兵”这个成语典故,是用来描写秦朝末年农民,不堪忍受朝廷的残酷剥削和严刑苛法,在陈涉、吴广领导下,在大泽乡举行起义的。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它揭开了推翻秦王朝革命战争的序幕。这一场农民起义是怎样爆发的?陈涉、吴广是怎样谋划和组织领导的?星星之火又怎样成为燎原之势?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生动记载了这场农民起义情况的课文──《陈涉世家》(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请学生介绍作者、文体。
参考:
作者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汉武帝元封八年(公元前108年)继承他父亲司马谈的官职,任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他博览皇帝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后国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官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他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