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师必读的十本书
1、《复学记》2、《做一个制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3、《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4、《怎样读懂学生——心理特级教师的建议》5、《优秀教案》6、《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7、《致教师》8、《怎样读懂学生——心理特级教师的建议》9、《从平凡到卓越:25位优秀班主任的故事》10、《教育方法学》。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非常感谢!
Ⅱ 教育教学书籍有哪些
《玫瑰与教育》、《坚守讲台》和《我的教育苦旅》
《玫瑰与教育》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窦桂梅。本书为“大夏书系”丛书之一,分为四辑:清谈与忧患;在听说读写的背后;日本教育管窥;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
《坚守讲台》都是作者个人的读书心得与体会,包括讲台上先互动交流,有知识的融合,有情感的共振,有智慧的碰撞,有理性的探讨,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以自己的火点燃了学生,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关注和丰富情感世界的过程,成为智慧生成和人生态度、生活品质提升的过程。
《我的教育苦旅》为“大夏书系”丛书之一,分为三辑:精神的雕像,包括作者心中精神和教育的偶像;人就是目的,所收录的篇章都是谈“新教育之旅”中的学校教育和管理的;语文的诗意,是作者在中学语文教育方面思考和实践的记录。
(2)教育教学的书扩展阅读
《玫瑰与教育》内容提要
都为有关作者和教育的故事,记录着作者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
以自己的火点燃了学生,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关注和丰富情感世界的过程,成为智慧生成和人生态度、生活品质提升的过程。语言单纯,感情真挚。
Ⅲ 教育教学类有哪些好书
我曾经看过人大复附中教师王金战老制师编写的书《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受益匪浅。还有如《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基础讲义》、《教育教学技能讲义》。杂志类有《中国教育教学杂志》、《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读与写》。
Ⅳ 教育教学类的书籍和杂志
《陶行知文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回句话道出了陶答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魏书生的《 班主任工作漫谈》——本书涵盖了以班主任为主题的全方位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和实施方法。从班主任自身定位,以学生为主体到发展综合素质、科学民主的管理措施,从指导思想到工作细节,全面科学,实在又实用,是广大班主任、教师的必读教科书。
杂志类的有《教育界》、《天津教育》等,上面有许多当代教育家发表的许多著作,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Ⅳ 教育教学类的书籍哪些比较好
1.《老师怎样和学生说复话
2.《支玉恒课堂实制录》
3. 入门级的书: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张春兴《教育心理学》
4. 袁振国先生编写的《教育新理念》
5. 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6.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组织编写)
7. 施良方著的《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
8. 苏达礼的《救救孩子》
9.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10. 严元章(台湾)的《中国教育思想源流》
11. 钟启泉主编的《基础交易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这是本好书,大家不可不读。本书对这次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问题从国际的挑战、国内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一起教育发展自身的矛盾等方面对这次课程改革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大家读了这本书,可能对各位的对这次课程改革的看法有一定帮助。同时本书对纲要的六条目标进行了逐一的解读。
Ⅵ 有关教育的经典书籍都有哪些
1、《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2018年译林出版社重新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傅雷、朱梅馥,编者是傅敏。《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傅雷家书》的出版是当时轰动性的文化事件,三十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它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2、《亲爱的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是当代作家龙应台和其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结集 ,首次出版于2008年12月。
《亲爱的安德烈》共收录35封书信,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记录了两代人试图消除隔阂与冲突的努力,也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个清晰而生动的范例。
3、《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
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4、《夏山学校:《窗边的小豆豆》》
夏山学校主张尊重孩子的天性,以爱鼓励孩子自由发展。许多孩子来夏山之前厌学、自卑、叛逆,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儿童”;来到夏山后,他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觉自发地学习,独立自主地生活,充满自信,也懂得爱己爱人,每个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多年后,他们成为了杰出的艺术家、音乐家、设计师、演员、科学家和数学家。
5、《民主主义与教育》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创作的教育学著作,首版于1916年。
该著作全面地阐述了杜威在芝加哥实验学校,以及当时教育改革理论研讨中基本形成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建设新式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的和方法。
杜威特别强调教育的实用价值和人本价值,重视教育对人对道德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使教育摆脱了孤立的知识传授范围,把教育看做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使得教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获得了应有的地位。
Ⅶ 你平常看的教育教学类的书籍和杂志有那些
看的都是有关课程设置相关的书籍,有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实施以及科学教内育相容关的书等.而杂志呢,以前会看一下心理学报,教育研究,以及科学教育,大学物理等等
书籍:《教育学》,《师道》,杂志《人民教育》,《中小学教育》
希望对你有帮助
Ⅷ 求几篇关于教育教学专著的读书心得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寒假里我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受益匪浅,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 ”、“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具有许多现实意义。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六大解放,即头脑解放、手脚解放、身体解放、感官解放、时间解放、语言解放;二是“劳力的基础上劳心” ;三是“学做合一” ;四是“实验即创造” ,创造的本质是活鲜鲜的生命,是活生生的愿望,是在于火一样的热情,是在于探究的兴趣,创造来源于生活的活力、来源于生命的本身。
在 “创造的教育”一文中写到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去,白天到海边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没水喝,他想出了用软土制成的瓶子,再用火烧成,可以装水,这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了新价值。当今的学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不很多,教师的教法不新,学生学法不新。因此,现在的教育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适宜的土壤,良好的环境,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需要因材施教。我们也要像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让法拉第在电学上取得辉煌的功绩。
在读到“创造儿童的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解放,现今有许多学校还是靠牺牲儿童的时间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成绩”,这就使儿童失去了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创造儿童的教育,还在于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从头脑里解放出来的创造力,才能创造出辉煌的成就。
教育创新并非标新立异,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经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新时代的教学就是创新的教学,创新的学习。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效果,也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的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并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由此我们体会到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 的真谛。
我们想要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关键要有适宜的气候、一定的土壤、而这些条件要靠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去力行。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在实际教学中,我将从书上学到的做起,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以真正的创新理念去开拓自己的新天地。
Ⅸ 有关教育学的书籍
1、《教育研究方法导论》,1995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裴娣娜。本书主要回对教育答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研究的构思和设计,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2、《当代教育心理学》,作者陈琦,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和教学需要,在每章之前设立内容提要;每章之中突出重点概念;每章之后罗列关键术语界定与思考问题等。
3、《教育学基础》,2002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本书不仅可以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公共课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级各类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以及接受研究生课程班、教育学函授班培训的学员的教材。
4、《外国教育史教程》分为古代教育史、近代教育史和现代教育史三编,共25章。其中古代六章,分别论述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含教育的起源)、古希腊的教育等教育,客观地展示外国古代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发展的轨迹和古代世界教育的多元化。
5、《中国教育史》,2009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培青。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国传统教育发展史及对当下教育的启示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