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教学质量评估及分析

教学质量评估及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14 17:34:30

Ⅰ 如何进行教学质量分析

一.进行教学质量分析的意义
学校之间的竞争,说到底,还是教学质量的竞争,而不在于学校大楼有多雄伟,场地有多宽阔,规模有多大。学校办得如
何,它在社会上的反响怎样,能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与信赖,关键在于这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与低。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老师讲:把育
人质量摆在办学第一位的学校才是好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质量、学生可持续发展上的教学干部才是好干部。
以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课题,将实践
行动与研究探索紧密结合的行动研究法,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其实,作为学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尝试着教学
行动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行动进行反思→意识到教学问题所在→拿出新的教学行动方案→再尝试教学行动”。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学行动反
思”一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发现并提出问题,明确今后行动研究方向,进而提高教学行动研究质量的前提与保证。
及时撰写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进
行全面的反思和分析,就是教学干部或教师对自己所分管的学校教学工作、学科教学成绩状况进行全面、深刻、系统地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而拿出新的具
体措施、制订出下一步行动研究方案的过程,就是不断接收、吸纳新的教学思想,不断调整教学改革方向的过程。可以说,它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校教学工
作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器”。
二.我区各小学质量分析现状
通过一次性检查、督导评估以及调研,我们发现如下情况:
1.只有不到10%的学校有比较规范的质量分析,每次大型考试后能及时进行数据统计,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质量分析,且分析比较规范,能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引起教师重视,为教学指明方向。
约有50%的学校每次考试后能进行质量分析,但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过程不够规范,分析不够具体,改进措施笼统。
还有一部分学校的质量分析只是为了迎接检查,将老师的分析进行堆砌,简单的复制粘贴,缺少数据统计,缺少提炼,更没有有价值的建议和措施。
2.质量分析报告质量高的学校的教学成绩属于全区同类学校中的佼佼者,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没有正式的质量分析,分析不规范的学校成绩明显居于后列。
3.具体问题是:
(1)不重视:学校领导没有认识到质量分析的重要作用,并不进行系统的分析;
(2)不全面:要么只对考试学科进行分析,对考查学科置之不理,要么只就数字分析,浮于表面,还有的是一篇教学工作总结,没有从成绩入手;
(3)不科学:数据统计不全面不科学,缺少全面的统计、横向纵向的比较、没有目标的达成度,分析不完善、不具体,没有与学校工作联系,没有指导意义,改进措施笼统,缺乏操作性。
三.教学质量分析的程序
教学质量分析是一个自下而上在自上而下的完整过程。一般来说要经历如下几个流程:
1.教师个人对任教学科成绩的统计和分析
2.年级组长对整个年级、教研组长(主任)对整个学科成绩的统计和分析
3.主管教学的校长对全校成绩的统计和分析
4.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全校——分学科——年级组学科组内——教师个人——班级学生
四.什么是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学质量分析报告或称质量评价报告,是一种大型正规性考试或检测以及考查结束后,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分析并对今后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或建议性意见的书
面报告。其作用是汇报教学工作,剖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指导学校教学工作,为学校强化教学管理提供依据,是教研员、学校管理者、广大教师常用的一种
文体。
五.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种类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从分析者的角度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校长或主管教学的副校长
2.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主管学科的主任或教研组长
3.教研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备课组长或年级组长(一般可以省略)
4.班主任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班主任(初中的经验)
5.教师个人质量分析报告——任课教师
6.学生个人的分析报告——学生(对于有能力的学生而言)
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特点
1.针对性: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是在某种考试或考查结束后,针对试题或考试效果所作的实事求是的分析,解决教师所关心的考得怎么样、今后怎么办这样的问题。
2.功利性: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指出的是学科教学中所出现的确确实实的问题,提出的是实实在在的改进措施,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帮助作用,对下一步提高质量有促进作用,是对考试的理性认识。
3.时效性:教学质量分析的目的是针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为进一步提高质量奠定基础,时间性很强。因此分析要迅速,报告要及时,如果时过境迁,就失去了指导意义。

4.指导性:质量分析报告不同于其它的应用文,它要求我们分析试题特点、教学效果时要抓准典型试题,典型问题。分析典型时,要与当时教育发展的形势、任
务、要求以及基层学校存在的倾向性结合起来,使分析报告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作用。一篇好的分析报告,能引起反思、引起改进、引起调整教学思路和学习策略。
当前,我们分析试题时,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指导作用强。
5.全面性:对于学期或学年的质量分
析报告来说,如果仅仅就考试学科进行分析,很明显就违背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其结果只能是导致师生只注重笔试,忽视音体美等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是片
面和狭隘的。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就数据说数据,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将考试结果与平日教学工作相联系。还要关注整个报告项目的全面。
七.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结构
1、考试及批卷组织形式介绍
这是数据是否真实客观的前提,对监考、批卷中出现的问题要客观的予以呈现,比如谁监考不认真、批卷漏洞多、数据统计不准确等情况都应进行总结,这既是为以后考试做好规范,也是为下一步分析奠定基础。
2、试卷出处及评价
主要有:
(1)创设试卷的策略思想;
(2)试卷考查的内容;
(3)试题分数权重;
(4)试题的难度及效度和信度。
如果是自己命的题,就更应该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即使是区里的命题,也可以进行客观的评价。不一定非要指出问题,对试题的难度、对教学的导向都应该有所分析,这也是下一步分析的基础。
3、考试整体的数据呈现及认识
(1)必须准确。这是一个重头戏,是所有老师最为关注的地方,所以首要的要求是准确。分析前必须经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校对,不容许出任何的疏漏。可以在分析前将表格下发给老师校对。
(2)呈现应该多层面、多维度。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的统计,全校总体成绩、年级组成绩统计,年级班级达标情况,与区均值比较统计,与前次考试比较统计等等。
(3)根据校长思路、学校传统、学校考核指标以及考试具体情况等因素确定数据的呈现形式。要重点突出、立场鲜明、不卑不亢。
(4)要对数据进行解读,从中得出学校教学质量的总体发展水平。
4、从考试中提炼的优势、经验及发现的问题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不同于向上级领导所作的教学工作汇报,也不同于教学工作总结和一般的教学论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是反思内容与反思过程的具体承载形式。重在体现“分析”、“反思”,这是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主要特点。也是最能体现分析者水平的地方。
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分析学生。学生的成绩与表现,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兴趣态度、学习习惯、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分析时,可以着重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考虑。
(2)分析教师。教师是学生的第一责任人。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学生。学生的学习成绩怎样,总能从教师身上找到根源与佐证。分析教师时,可以着重从备课、上课、批改、反思、辅导等方面去考虑。
(3)分析学校。教学干部是学校教学规章的制订者,教学实施的研究者、指导者和管理者。教学干部只要研究到位、指导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教师就能落实到位。可以着重从教学常规管理、课外校外活动、教科研工作、教师队伍培养等方面去考虑。
分析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优势与问题要并存,既要让老师充满信心,又要清醒地认识到问题。
(2)不能简单的罗列各学科问题,必须整合提炼。
(3)
既要综合,又要具体。所谓综合就是结合学校的管理来说,不能把所有责任都一揽子推到教师身上,从学校计划入手,结合学校目标,围绕学校主要工作来分析。所
谓具体,就是要分析到年级组、班级、任课教师,甚至分析到某一个学生。不仅要对考试的整体情况作出分析评价,还要对学生进行个体化的了解和分析。它包括:
a.分类比较研究与个别化评价

育学理论和实际教育经验都告诉我们,同样的分数并不意味着同样的发展,同样的等级并不意味着有同样的答题结构和答题思路。因此,通过分析比较各个学生(特
别是尖优生和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学生)具体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答题时的个性特点和思维过程,了解学生的特殊才能与天赋或思维缺陷,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具
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b.学习困难学生的诊断分析
就是分析研究学生的试卷,了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从而找到学生可能的学习困难所在和
可能的先觉知识缺陷,并通过与学生面谈来验证,进而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有选择地研究那些学习特别困难且需要帮助的学生的试卷,结合平时观察和测验判断,
对学生因材施教,这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最具人文关怀的教育方法。
c.教学诊断分析
通过学生答卷进行分析,比如选择题的各个选项比例,有可能发现一定范围内共同存在的学习错误和教学薄弱环节,从而对教学存在的问题作出诊断分析,提出改进教学或教学补救的方案,这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有效措施。
(4)要用事实说话。不能高高在上,必须深入调查,亲自统计、阅卷。例如作文出现的问题,必须要有得分率的统计,具体案例的分析。
6、改进措施及意见
(1)要关注整体和个体.
(2)要针对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3)切忌空洞,要有可行性。
八.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一般形式与要求
1.题目要简练,揭示报告主题。为揭示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主题,同时体现文体特点,拟题时,可采用正、副标题的形式。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与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关键词要准确,亮明报告的重点与创新点。应以报告中多次出现的,突出学校教改、课改重点与亮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不要多,3-5个为宜,要抓住
特点、找准典型,不要面面俱到。每次考试,由于学生形形色色的都有,所以反映在答卷上千奇百怪,因此在写分析报告时,一定要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性问题
作为重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找准症结,提出对策。
3.结构框架要垂直升降,清晰有序。安排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结构框架,与报告前的分析思路
正好相反,可按照由此及彼、由教学管理到教学质量的顺序去考虑。一般可这样安排报告的结构框架:一、学校基本情况;二、主要教学成绩(报告重点之一)1.
学校办学目标;2.学校教学常规管理;3.学校教、科研工作;
4.内容要集中,突出教学工作重点。既然是“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就不宜过多地将德育、后勤管理等内容掺杂进来。
5.论述要客观,详实具体。
既要详细、实事求是地介绍学校或自己分管学科的“主要教学成绩”,进而总结成功教学经验、教学管理经验,又要全面、客观分析学校或自己分管学科教学存在着
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并拿出详实具体、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加强与改进方法”。对“主要教学成绩”谈得很清楚、具体,而对教学存在着的“主要问题
与成因”、“加强与改进方法”两部分内容却轻描淡写,示意性地一带而过,这样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反思的全面性、深刻性是不够的,对以后的教改、课改是不会
起到多大指导、促进作用的。
6.要将定性分析与量化展示有机结合。既要注重运用语言准确论述,又要注重运用清晰的数据来如实反映。如,学科基
本功(朗读、背诵、查字典、单词认读、数学口算、数量关系等)测查统计,学科作业良好率测查,写字规范、端正、匀称、紧凑测查统计,学科综合考试成绩(优
秀率、良好率、合格率、待合格率)统计。
7.语言要朴实、准确。“教学质置分析报告”属行动研究论文范畴,因此语言基本表达方式应以论述、分析为主。报告中要少描写、抒情,不使用夸张。
8.对事不对人,不怕得罪人。
9.优势要说够,问题要说透。

Ⅱ 如何进行教学质量分析

一.进行教学质量分析的意义
学校之间的竞争,说到底,还是教学质量的竞争,而不在于学校大楼有多雄伟,场地有多宽阔,规模有多大。学校办得如何,它在社会上的反响怎样,能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与信赖,关键在于这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与低。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老师讲:把育人质量摆在办学第一位的学校才是好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质量、学生可持续发展上的教学干部才是好干部。
以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课题,将实践行动与研究探索紧密结合的行动研究法,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其实,作为学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尝试着教学行动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行动进行反思→意识到教学问题所在→拿出新的教学行动方案→再尝试教学行动”。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学行动反思”一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发现并提出问题,明确今后行动研究方向,进而提高教学行动研究质量的前提与保证。
及时撰写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进行全面的反思和分析,就是教学干部或教师对自己所分管的学校教学工作、学科教学成绩状况进行全面、深刻、系统地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而拿出新的具体措施、制订出下一步行动研究方案的过程,就是不断接收、吸纳新的教学思想,不断调整教学改革方向的过程。可以说,它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器”。
二.我区各小学质量分析现状
通过一次性检查、督导评估以及调研,我们发现如下情况:
1.只有不到10%的学校有比较规范的质量分析,每次大型考试后能及时进行数据统计,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质量分析,且分析比较规范,能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引起教师重视,为教学指明方向。
约有50%的学校每次考试后能进行质量分析,但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过程不够规范,分析不够具体,改进措施笼统。
还有一部分学校的质量分析只是为了迎接检查,将老师的分析进行堆砌,简单的复制粘贴,缺少数据统计,缺少提炼,更没有有价值的建议和措施。
2.质量分析报告质量高的学校的教学成绩属于全区同类学校中的佼佼者,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没有正式的质量分析,分析不规范的学校成绩明显居于后列。
3.具体问题是:
(1)不重视:学校领导没有认识到质量分析的重要作用,并不进行系统的分析;
(2)不全面:要么只对考试学科进行分析,对考查学科置之不理,要么只就数字分析,浮于表面,还有的是一篇教学工作总结,没有从成绩入手;
(3)不科学:数据统计不全面不科学,缺少全面的统计、横向纵向的比较、没有目标的达成度,分析不完善、不具体,没有与学校工作联系,没有指导意义,改进措施笼统,缺乏操作性。
三.教学质量分析的程序
教学质量分析是一个自下而上在自上而下的完整过程。一般来说要经历如下几个流程:
1.教师个人对任教学科成绩的统计和分析
2.年级组长对整个年级、教研组长(主任)对整个学科成绩的统计和分析
3.主管教学的校长对全校成绩的统计和分析
4.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全校——分学科——年级组学科组内——教师个人——班级学生
四.什么是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或称质量评价报告,是一种大型正规性考试或检测以及考查结束后,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分析并对今后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或建议性意见的书面报告。其作用是汇报教学工作,剖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指导学校教学工作,为学校强化教学管理提供依据,是教研员、学校管理者、广大教师常用的一种文体。
五.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种类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从分析者的角度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校长或主管教学的副校长
2.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主管学科的主任或教研组长
3.教研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备课组长或年级组长(一般可以省略)
4.班主任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班主任(初中的经验)
5.教师个人质量分析报告——任课教师
6.学生个人的分析报告——学生(对于有能力的学生而言)
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特点
1.针对性: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是在某种考试或考查结束后,针对试题或考试效果所作的实事求是的分析,解决教师所关心的考得怎么样、今后怎么办这样的问题。
2.功利性: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指出的是学科教学中所出现的确确实实的问题,提出的是实实在在的改进措施,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帮助作用,对下一步提高质量有促进作用,是对考试的理性认识。
3.时效性:教学质量分析的目的是针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为进一步提高质量奠定基础,时间性很强。因此分析要迅速,报告要及时,如果时过境迁,就失去了指导意义。
4.指导性:质量分析报告不同于其它的应用文,它要求我们分析试题特点、教学效果时要抓准典型试题,典型问题。分析典型时,要与当时教育发展的形势、任务、要求以及基层学校存在的倾向性结合起来,使分析报告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作用。一篇好的分析报告,能引起反思、引起改进、引起调整教学思路和学习策略。当前,我们分析试题时,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指导作用强。
5.全面性:对于学期或学年的质量分析报告来说,如果仅仅就考试学科进行分析,很明显就违背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其结果只能是导致师生只注重笔试,忽视音体美等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是片面和狭隘的。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就数据说数据,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将考试结果与平日教学工作相联系。还要关注整个报告项目的全面。
七.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结构
1、考试及批卷组织形式介绍
这是数据是否真实客观的前提,对监考、批卷中出现的问题要客观的予以呈现,比如谁监考不认真、批卷漏洞多、数据统计不准确等情况都应进行总结,这既是为以后考试做好规范,也是为下一步分析奠定基础。
2、试卷出处及评价
主要有:
(1)创设试卷的策略思想;
(2)试卷考查的内容;
(3)试题分数权重;
(4)试题的难度及效度和信度。
如果是自己命的题,就更应该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即使是区里的命题,也可以进行客观的评价。不一定非要指出问题,对试题的难度、对教学的导向都应该有所分析,这也是下一步分析的基础。
3、考试整体的数据呈现及认识
(1)必须准确。这是一个重头戏,是所有老师最为关注的地方,所以首要的要求是准确。分析前必须经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校对,不容许出任何的疏漏。可以在分析前将表格下发给老师校对。
(2)呈现应该多层面、多维度。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的统计,全校总体成绩、年级组成绩统计,年级班级达标情况,与区均值比较统计,与前次考试比较统计等等。
(3)根据校长思路、学校传统、学校考核指标以及考试具体情况等因素确定数据的呈现形式。要重点突出、立场鲜明、不卑不亢。
(4)要对数据进行解读,从中得出学校教学质量的总体发展水平。
4、从考试中提炼的优势、经验及发现的问题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不同于向上级领导所作的教学工作汇报,也不同于教学工作总结和一般的教学论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是反思内容与反思过程的具体承载形式。重在体现“分析”、“反思”,这是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主要特点。也是最能体现分析者水平的地方。
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分析学生。学生的成绩与表现,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兴趣态度、学习习惯、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分析时,可以着重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考虑。
(2)分析教师。教师是学生的第一责任人。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学生。学生的学习成绩怎样,总能从教师身上找到根源与佐证。分析教师时,可以着重从备课、上课、批改、反思、辅导等方面去考虑。
(3)分析学校。教学干部是学校教学规章的制订者,教学实施的研究者、指导者和管理者。教学干部只要研究到位、指导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教师就能落实到位。可以着重从教学常规管理、课外校外活动、教科研工作、教师队伍培养等方面去考虑。
分析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优势与问题要并存,既要让老师充满信心,又要清醒地认识到问题。
(2)不能简单的罗列各学科问题,必须整合提炼。
(3)既要综合,又要具体。所谓综合就是结合学校的管理来说,不能把所有责任都一揽子推到教师身上,从学校计划入手,结合学校目标,围绕学校主要工作来分析。所谓具体,就是要分析到年级组、班级、任课教师,甚至分析到某一个学生。不仅要对考试的整体情况作出分析评价,还要对学生进行个体化的了解和分析。它包括:
a.分类比较研究与个别化评价
教育学理论和实际教育经验都告诉我们,同样的分数并不意味着同样的发展,同样的等级并不意味着有同样的答题结构和答题思路。因此,通过分析比较各个学生(特别是尖优生和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学生)具体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答题时的个性特点和思维过程,了解学生的特殊才能与天赋或思维缺陷,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b.学习困难学生的诊断分析
就是分析研究学生的试卷,了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从而找到学生可能的学习困难所在和可能的先觉知识缺陷,并通过与学生面谈来验证,进而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有选择地研究那些学习特别困难且需要帮助的学生的试卷,结合平时观察和测验判断,对学生因材施教,这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最具人文关怀的教育方法。
c.教学诊断分析
通过学生答卷进行分析,比如选择题的各个选项比例,有可能发现一定范围内共同存在的学习错误和教学薄弱环节,从而对教学存在的问题作出诊断分析,提出改进教学或教学补救的方案,这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有效措施。
(4)要用事实说话。不能高高在上,必须深入调查,亲自统计、阅卷。例如作文出现的问题,必须要有得分率的统计,具体案例的分析。
6、改进措施及意见
(1)要关注整体和个体.
(2)要针对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3)切忌空洞,要有可行性。
八.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一般形式与要求
1.题目要简练,揭示报告主题。为揭示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主题,同时体现文体特点,拟题时,可采用正、副标题的形式。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与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关键词要准确,亮明报告的重点与创新点。应以报告中多次出现的,突出学校教改、课改重点与亮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不要多,3-5个为宜,要抓住特点、找准典型,不要面面俱到。每次考试,由于学生形形色色的都有,所以反映在答卷上千奇百怪,因此在写分析报告时,一定要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性问题作为重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找准症结,提出对策。
3.结构框架要垂直升降,清晰有序。安排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结构框架,与报告前的分析思路正好相反,可按照由此及彼、由教学管理到教学质量的顺序去考虑。一般可这样安排报告的结构框架:一、学校基本情况;二、主要教学成绩(报告重点之一)1.学校办学目标;2.学校教学常规管理;3.学校教、科研工作; 4.内容要集中,突出教学工作重点。既然是“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就不宜过多地将德育、后勤管理等内容掺杂进来。
5.论述要客观,详实具体。既要详细、实事求是地介绍学校或自己分管学科的“主要教学成绩”,进而总结成功教学经验、教学管理经验,又要全面、客观分析学校或自己分管学科教学存在着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并拿出详实具体、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加强与改进方法”。对“主要教学成绩”谈得很清楚、具体,而对教学存在着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加强与改进方法”两部分内容却轻描淡写,示意性地一带而过,这样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反思的全面性、深刻性是不够的,对以后的教改、课改是不会起到多大指导、促进作用的。
6.要将定性分析与量化展示有机结合。既要注重运用语言准确论述,又要注重运用清晰的数据来如实反映。如,学科基本功(朗读、背诵、查字典、单词认读、数学口算、数量关系等)测查统计,学科作业良好率测查,写字规范、端正、匀称、紧凑测查统计,学科综合考试成绩(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待合格率)统计。
7.语言要朴实、准确。“教学质置分析报告”属行动研究论文范畴,因此语言基本表达方式应以论述、分析为主。报告中要少描写、抒情,不使用夸张。
8.对事不对人,不怕得罪人。
9.优势要说够,问题要说透。

Ⅲ 怎样写对老师的教学质量评估

啊。。这个看你怎么感觉的了。。如果好的话就直接把怎么好。怎么教学的。平均每讲一次课。能有多少人能懂得。还有什么欠缺什么的。。应该能可以写的吧!~无论是什么按照你自己的理解,把能写的都写上就行了。。

Ⅳ 教学质量评价三类评估包括什么

教师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三个方面选择合理的考核指标:

1、教师的学术业务水平。如对教材内容的熟悉程度,对重点、难点掌握的准确程度,组织课堂讨论、选用编写教材、选习题及试题的水平等方面。

2、教师的教学方法。如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讲授方法是否恰当,是否结合学生实际,是否达到教学大纲要求及能否妥善组织各个教学环节,承前启后及启发式教学方式运用得如何,表达与板书是否清楚与有条理等。

3、教师的教学态度。如是否认真备课,是否执行教学计划,能否不断改进教学、更新教学内容,能否既教书又育人等。

对于评价教学效果的各项考核指标,可采用加权记分法。学术业务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三方面,如对基础课可用权重4:3,3;对专业课可用权重5:3:2。对于各项具体指标,也可用加权记分,由教师及学生组成评审组,得出一门课程教学的总得分。

(4)教学质量评估及分析扩展阅读

具体做法

(1)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出发,提出经过努力应达到的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各学科质量标准和综合教学质量标准;

(2)对教师的备课、讲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考核,学生的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小结等主要教学环节提出质量标准;

(3)对教学辅助工作,如各处室对教学活动的协调和服务、资料供应和数据统计等提出质量要求。衡量教学质量,既要有数量指标,如识字量,优秀生率,不及格人次占参加考核人次的百分比,领导和教师听课节数等。

也要有程度标准,如教师讲课要体现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布置作业要考虑学生负担。学生听讲要理解教师思路,抓重点、关键和难点。实验要有记录和报告等。通过教学管理实践,不断总结研究,使教学质量具体化、科学化、标准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教学质量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教学质量评价

Ⅳ 怎么写教学质量分析

六年级数学月考质量分析
学校教育中,每个学科在向学生传授特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文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最新的课程标准和考纲为依据,以方法为主线,以思维为重点,以能力为核心,将基础知识、考试内容和能力提高融为一体。 2010年05月05日
一、相关统计数据
1、平均分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试卷的难度适中。全校平均分达82.56分,这是一个不够理想的分数,。其中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0分,;这一差距较大,但对于我们教学者来说,也是可以理解的。
3、优秀率(80分以上)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中我班优秀率达57.93%,总体情况比较理想。实事求是的说,优秀率不高是导致本次检测均分不高的最主要原因。这也再次提醒了我们在关注补差的同时,需要重视提优教学。要提高优秀率就要求我们老师重视数学思维教学。
4、合格率(60分以上)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中我班合格率达到90%,共有5名学生不合格。但这次70分到79分的人较多,也说明这些同学基础不够牢靠,这一差距相对较大,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补差。
5、低分率(60分以下)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中全校共有5名学生低分,低分率为10%,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数字。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实事求是的说,低分学生的出现有时是教师无法左右的。到了六年级低分的同学越学越糊涂。因此作为六年级数学教师,必须正视低分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注与关爱,帮助他们提高,努力减少低分学生人数。
二、失分情况分析
在本次检测中,生均失分为17.46分。
1、填空部分的失分主要集中于“半堆圆锥体的沙堆体积的计算”
2、判断部分的失分主要集中于"时钟分针走过的路程的计算)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这种表述方式与日常表述不太一样所致。。
3、选择部分的失分主要集中于"数学思考,比如第三题,第6题",因此数学思考与数学广角有待进一步复习。
4、计算部分的失分主要集中于两大题:一是计算繁琐的地方学生就出错。
五、操作题与应用题部分的失分较为分散,系统性失分较少。在应用题部分失分略多一点的是第3、5、三题。第3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审题时对关键的条件关注不够,仅完成了"一个水桶需要多少铁皮",而忽略了一对这个条件。
第5题是一道"开放性应用题",失分主要是因为学生对题意理解不到位所致,直接导致了算法上的错误。
三、对改进教学的建议
1、进一步钻研教材,合理使用教材。
备课级以集体备课活动为载体,引领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要求,提高自己科学运用教材的能力。教师在钻研教材、尊重教材的前提下,还应肩负起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重任,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问题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2、始终把数学思想方法放在重要的教学位置
从学生的试题解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是"看到哪做到哪",缺乏对问题的整体把握,不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选择、加工、处理,优化意识还比较淡薄,知识与应用"两张皮"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是学生还没有掌握数学的模型化方法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蕴藏于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努力为学生创造应用所学知识的条件和机会的同时,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在现实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努力实践。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直面的课题。无数事实在证明: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会有产生的学习效果。
从本次检测学生答题情况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审题不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书写不工整导致失分的,这些都是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后果,应当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4、平时教学要坚持做到堂堂清、节节清。
堂堂清即要做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任务要保质保量地完成,特别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既要有协作式学习,也要有独立思考与独立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要保证每一节课学生的练习时间,练习设计要精、要活、要有层次,要引导更多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教学反馈要真实、落到实处。节节清指每小结学习之后,要加强学习过程的形成性检测,及时了解每一节、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做好查漏补缺工作,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6、还要对学生的应考心理予以指导。
要提醒学生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去参加考试,既不能过于紧张,也不能过于马虎大意。考试中遇到难题不能着急,可以先跳过去,回头再来考虑。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考出应有的水平。
四、教学中的困惑
因为班级的学生基础、分析水平、思维能力都有着巨大的差别,培优与补差很难共同进行,特别通过近段时间的复习,强者恒强,弱者愈弱;我看不到补差后的曙光,想向同仁们讨教一下补差的好办法。

Ⅵ 如何进行教学质量评价

一.进行教学质量分析的意义
学校之间的竞争,说到底,还是教学质量的竞争,而不在于学校大楼有多雄伟,场地有多宽阔,规模有多大。学校办得如何,它在社会上的反响怎样,能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与信赖,关键在于这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与低。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老师讲:把育人质量摆在办学第一位的学校才是好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质量、学生可持续发展上的教学干部才是好干部。
以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课题,将实践行动与研究探索紧密结合的行动研究法,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其实,作为学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尝试着教学行动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行动进行反思→意识到教学问题所在→拿出新的教学行动方案→再尝试教学行动”。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学行动反思”一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发现并提出问题,明确今后行动研究方向,进而提高教学行动研究质量的前提与保证。
及时撰写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进行全面的反思和分析,就是教学干部或教师对自己所分管的学校教学工作、学科教学成绩状况进行全面、深刻、系统地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而拿出新的具体措施、制订出下一步行动研究方案的过程,就是不断接收、吸纳新的教学思想,不断调整教学改革方向的过程。可以说,它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器”。
二.我区各小学质量分析现状
通过一次性检查、督导评估以及调研,我们发现如下情况:
1.只有不到10%的学校有比较规范的质量分析,每次大型考试后能及时进行数据统计,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质量分析,且分析比较规范,能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引起教师重视,为教学指明方向。
约有50%的学校每次考试后能进行质量分析,但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过程不够规范,分析不够具体,改进措施笼统。
还有一部分学校的质量分析只是为了迎接检查,将老师的分析进行堆砌,简单的复制粘贴,缺少数据统计,缺少提炼,更没有有价值的建议和措施。
2.质量分析报告质量高的学校的教学成绩属于全区同类学校中的佼佼者,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没有正式的质量分析,分析不规范的学校成绩明显居于后列。
3.具体问题是:
(1)不重视:学校领导没有认识到质量分析的重要作用,并不进行系统的分析;
(2)不全面:要么只对考试学科进行分析,对考查学科置之不理,要么只就数字分析,浮于表面,还有的是一篇教学工作总结,没有从成绩入手;
(3)不科学:数据统计不全面不科学,缺少全面的统计、横向纵向的比较、没有目标的达成度,分析不完善、不具体,没有与学校工作联系,没有指导意义,改进措施笼统,缺乏操作性。
三.教学质量分析的程序
教学质量分析是一个自下而上在自上而下的完整过程。一般来说要经历如下几个流程:
1.教师个人对任教学科成绩的统计和分析
2.年级组长对整个年级、教研组长(主任)对整个学科成绩的统计和分析
3.主管教学的校长对全校成绩的统计和分析
4.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全校——分学科——年级组学科组内——教师个人——班级学生
四.什么是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或称质量评价报告,是一种大型正规性考试或检测以及考查结束后,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分析并对今后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或建议性意见的书面报告。其作用是汇报教学工作,剖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指导学校教学工作,为学校强化教学管理提供依据,是教研员、学校管理者、广大教师常用的一种文体。
五.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种类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从分析者的角度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校长或主管教学的副校长
2.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主管学科的主任或教研组长
3.教研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备课组长或年级组长(一般可以省略)
4.班主任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班主任(初中的经验)
5.教师个人质量分析报告——任课教师
6.学生个人的分析报告——学生(对于有能力的学生而言)
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特点
1.针对性: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是在某种考试或考查结束后,针对试题或考试效果所作的实事求是的分析,解决教师所关心的考得怎么样、今后怎么办这样的问题。
2.功利性: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指出的是学科教学中所出现的确确实实的问题,提出的是实实在在的改进措施,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帮助作用,对下一步提高质量有促进作用,是对考试的理性认识。
3.时效性:教学质量分析的目的是针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为进一步提高质量奠定基础,时间性很强。因此分析要迅速,报告要及时,如果时过境迁,就失去了指导意义。
4.指导性:质量分析报告不同于其它的应用文,它要求我们分析试题特点、教学效果时要抓准典型试题,典型问题。分析典型时,要与当时教育发展的形势、任务、要求以及基层学校存在的倾向性结合起来,使分析报告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作用。一篇好的分析报告,能引起反思、引起改进、引起调整教学思路和学习策略。当前,我们分析试题时,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指导作用强。
5.全面性:对于学期或学年的质量分析报告来说,如果仅仅就考试学科进行分析,很明显就违背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其结果只能是导致师生只注重笔试,忽视音体美等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是片面和狭隘的。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就数据说数据,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将考试结果与平日教学工作相联系。还要关注整个报告项目的全面。
七.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结构
1、考试及批卷组织形式介绍
这是数据是否真实客观的前提,对监考、批卷中出现的问题要客观的予以呈现,比如谁监考不认真、批卷漏洞多、数据统计不准确等情况都应进行总结,这既是为以后考试做好规范,也是为下一步分析奠定基础。
2、试卷出处及评价
主要有:
(1)创设试卷的策略思想;
(2)试卷考查的内容;
(3)试题分数权重;
(4)试题的难度及效度和信度。
如果是自己命的题,就更应该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即使是区里的命题,也可以进行客观的评价。不一定非要指出问题,对试题的难度、对教学的导向都应该有所分析,这也是下一步分析的基础。
3、考试整体的数据呈现及认识
(1)必须准确。这是一个重头戏,是所有老师最为关注的地方,所以首要的要求是准确。分析前必须经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校对,不容许出任何的疏漏。可以在分析前将表格下发给老师校对。
(2)呈现应该多层面、多维度。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的统计,全校总体成绩、年级组成绩统计,年级班级达标情况,与区均值比较统计,与前次考试比较统计等等。
(3)根据校长思路、学校传统、学校考核指标以及考试具体情况等因素确定数据的呈现形式。要重点突出、立场鲜明、不卑不亢。
(4)要对数据进行解读,从中得出学校教学质量的总体发展水平。
4、从考试中提炼的优势、经验及发现的问题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不同于向上级领导所作的教学工作汇报,也不同于教学工作总结和一般的教学论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是反思内容与反思过程的具体承载形式。重在体现“分析”、“反思”,这是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主要特点。也是最能体现分析者水平的地方。
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分析学生。学生的成绩与表现,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兴趣态度、学习习惯、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分析时,可以着重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考虑。
(2)分析教师。教师是学生的第一责任人。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学生。学生的学习成绩怎样,总能从教师身上找到根源与佐证。分析教师时,可以着重从备课、上课、批改、反思、辅导等方面去考虑。
(3)分析学校。教学干部是学校教学规章的制订者,教学实施的研究者、指导者和管理者。教学干部只要研究到位、指导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教师就能落实到位。可以着重从教学常规管理、课外校外活动、教科研工作、教师队伍培养等方面去考虑。
分析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优势与问题要并存,既要让老师充满信心,又要清醒地认识到问题。
(2)不能简单的罗列各学科问题,必须整合提炼。
(3)既要综合,又要具体。所谓综合就是结合学校的管理来说,不能把所有责任都一揽子推到教师身上,从学校计划入手,结合学校目标,围绕学校主要工作来分析。所谓具体,就是要分析到年级组、班级、任课教师,甚至分析到某一个学生。不仅要对考试的整体情况作出分析评价,还要对学生进行个体化的了解和分析。它包括:
a.分类比较研究与个别化评价
教育学理论和实际教育经验都告诉我们,同样的分数并不意味着同样的发展,同样的等级并不意味着有同样的答题结构和答题思路。因此,通过分析比较各个学生(特别是尖优生和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学生)具体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答题时的个性特点和思维过程,了解学生的特殊才能与天赋或思维缺陷,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b.学习困难学生的诊断分析
就是分析研究学生的试卷,了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从而找到学生可能的学习困难所在和可能的先觉知识缺陷,并通过与学生面谈来验证,进而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有选择地研究那些学习特别困难且需要帮助的学生的试卷,结合平时观察和测验判断,对学生因材施教,这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最具人文关怀的教育方法。
c.教学诊断分析
通过学生答卷进行分析,比如选择题的各个选项比例,有可能发现一定范围内共同存在的学习错误和教学薄弱环节,从而对教学存在的问题作出诊断分析,提出改进教学或教学补救的方案,这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有效措施。
(4)要用事实说话。不能高高在上,必须深入调查,亲自统计、阅卷。例如作文出现的问题,必须要有得分率的统计,具体案例的分析。
6、改进措施及意见
(1)要关注整体和个体.
(2)要针对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3)切忌空洞,要有可行性。
八.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一般形式与要求
1.题目要简练,揭示报告主题。为揭示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主题,同时体现文体特点,拟题时,可采用正、副标题的形式。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与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关键词要准确,亮明报告的重点与创新点。应以报告中多次出现的,突出学校教改、课改重点与亮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不要多,3-5个为宜,要抓住特点、找准典型,不要面面俱到。每次考试,由于学生形形色色的都有,所以反映在答卷上千奇百怪,因此在写分析报告时,一定要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性问题作为重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找准症结,提出对策。
3.结构框架要垂直升降,清晰有序。安排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结构框架,与报告前的分析思路正好相反,可按照由此及彼、由教学管理到教学质量的顺序去考虑。一般可这样安排报告的结构框架:一、学校基本情况;二、主要教学成绩(报告重点之一)1.学校办学目标;2.学校教学常规管理;3.学校教、科研工作; 4.内容要集中,突出教学工作重点。既然是“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就不宜过多地将德育、后勤管理等内容掺杂进来。
5.论述要客观,详实具体。既要详细、实事求是地介绍学校或自己分管学科的“主要教学成绩”,进而总结成功教学经验、教学管理经验,又要全面、客观分析学校或自己分管学科教学存在着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并拿出详实具体、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加强与改进方法”。对“主要教学成绩”谈得很清楚、具体,而对教学存在着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加强与改进方法”两部分内容却轻描淡写,示意性地一带而过,这样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反思的全面性、深刻性是不够的,对以后的教改、课改是不会起到多大指导、促进作用的。
6.要将定性分析与量化展示有机结合。既要注重运用语言准确论述,又要注重运用清晰的数据来如实反映。如,学科基本功(朗读、背诵、查字典、单词认读、数学口算、数量关系等)测查统计,学科作业良好率测查,写字规范、端正、匀称、紧凑测查统计,学科综合考试成绩(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待合格率)统计。
7.语言要朴实、准确。“教学质置分析报告”属行动研究论文范畴,因此语言基本表达方式应以论述、分析为主。报告中要少描写、抒情,不使用夸张。
8.对事不对人,不怕得罪人。
9.优势要说够,问题要说透。

Ⅶ j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包括哪些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运用系统理论的概念和方法,把质量管理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职能组织起来,对人才培养活动实行体制化、结构化、持续化的监控,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诊断,形成的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又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能够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稳定的、有效的质量管理系统。具体落实到高校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包括教学目标体系、高校的课程体系、高校师资体系、评价体系等。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就要保障这些子系统的有效和谐发展。目前,高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体现于对教学过程和质量的评价。在精英教育模式下,这种方法对加强高校的教学管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终身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潮流的到来,目前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学目标过于狭窄。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多样化、综合化,但目前的高校教学目标却仅仅局限于某一专业的范围内,忽视了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教学是培养人才的直接手段,我们应该在教学中确立多元化的目标,树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目标,以适应变化和发展的社会。此外,目前的很多高校在办学目标上没有明确定位,盲目跟从,实行一刀切,将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相混淆,这都不利于保障教学质量。其二,教学质量评价过于主观化。目前部分高校尚未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具体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往往忽视客观的评价指标。
在评价过程中主观人为成分重,对教学质量的评价难以达到科学化、客观化、公平化,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此外,在教学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单一化。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的通常是高校的行政人员,这就忽视了学生和专家的作用,导致很多教师例行检查与平时上课时状态的不一致,这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其三,教学过程监控的不平衡。目前高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偏重于课堂教学,而忽视学生的课外实践过程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活动监控得较为严格,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监控较为松懈;对学生课内的专业知识考核比较重视,而忽视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能力的考核。其四,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从“大教学,小课程”的观点来看,大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指高校各种形式的课程。从当今国内高校各专业的培养计划、课程安排、选修课列表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课程主要是集中于对学生专业课的训练、学业成绩的培养等显性课程中,而忽视了隐性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仅仅注重课程的分科性、专业性、文理分科等,没有利用课程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五,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高校教师是教学质量的直接负责人,然而很多高校教师凭借拥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只忙行政,忽视教学,或者终日碌碌无为却依然享受学校的高待遇。此外,还有很多高校为了节省开支,实行教师一岗多职,大班授课等,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我们认为,只有采用严格的赏罚升迁制度,不断引进新的师资力量,才能保障为高校的教育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二、构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诸多的不足,在构建和完善教育保障体系时应遵循体系内部自身发展的趋势特点,按照一定的原则来完成。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过程是全过程、全方位、全人员的科学管理的过程,具有系统性、协调性、动态性等特点,解决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遵循这些基本的要求和以下的几项原则: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指高校在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应系统全面考察与教学质量相关的各个要素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保障体系能包括对影响教学质量各要素、教学过程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的保障成分,并确保这些要素形成有机整体。贯彻系统性原则,主要把握三个方面:首先,一个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构成成分上是完备的,能包括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要素,体系中的制度规范也应该是明确的、全面的;其次,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是孤立或是简单的叠加,而应该是相互联系的,应该使各组成部分相互补充完善;最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具有通用性,一所高校所设置的院校、专业都比较多,且教学过程还具有动态性特点,因此在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要提取共同要素,使其具有公用性。
目标性原则。目标性原则指在构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要紧紧围绕质量控制进程,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来实现教学目标。目标性原则是全面构建实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首要条件。为此,一方面在质量保障体系中,要建立具体明确的定位机制,并制定相应的评价反馈机制,以预防目标的偏离;另一方面,要落实管理,从领导层、监督层到执行层,要层层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权责分明,确保达到教学质量目标。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指的是高校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以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把握教学质量不断改进、持续发展的本质,建立能及时反应教学质量需求和质量发展变化过程的质量体系。贯彻持续性原则,首先要坚持持续提高质量的发展管理观,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永恒的主体,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定任务。其次要注重教学的持续性,在教学过程中,各个阶段、各门课程甚至各个教学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中,不能割断彼此之间的联系,应将各要素纳入质量保障体系中,形成教学质量的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构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策略
从以上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概念界定来看,高校的教学质量不仅仅包括教学,还包括其他的子系统。所以,要构建全面完善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就要抓住高校教学保障体系中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师资体系、评价体系等子体系。
(一)高校教学目标体系的建立高校教学质量的目标体系不但受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还受到高校在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办学宗旨、办学条件、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在制定教学质量的目标体系时,一方面要将终极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在遵循国家的方针政策时,要考虑到一定时期内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走势对高校培养的人才的特殊需要。所以,我们应根据学校的定位和性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全面、科学、合理的终极目标,然后再根据学校具体的教学计划和发展规划以及学校现阶段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的可用性、经费的投入将终极目标分割为不同时期的阶段性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建立详细的目标评价体系,及时反馈目标的实施运行情况,纠正偏离目标的教学行为。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运行,最重要的是将阶段性的目标具体化,即制定各项目标所要达到的具体分目标。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抓好教学质量的基础建设,例如教室、师资力量、课程、科研项目等,应对各项目各阶段应达到的目标进行分组责任制,使各阶段的分目标有效落实,进而最终完成终极目标。
(二)高校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的生命线,课程体系是教学质量的重心,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应建立高质量的课程保障体系,笔者认为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的:首先,改革课程目标。在设置课程目标上,将基本的学科知识与实践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相结合,改变以往片面强调学科知识的观念,有效开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专业学科知识,也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修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次,改革课程的组织方式。传统的高校课程模式一般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马哲思修组成。我们看到,这些高校在课程的内容设置上只关注专业技能的培养,没有顾及其他。另外,理工类大学的课程设置也没有考虑人文、社会方面的课程,人文类院校也有忽视科普类课程的设置。在这种课程模式下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的偏离使其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对大学生应具备全面知识的诉求。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要避免文理分家的局面,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相结合;还要设置较多的选修课,实行学分制的课程模式,专业学科应精选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课程,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学会将所学内容服务于生活实践。
最后,现行的高考制度也影响着高校的课程模式。不可否认,高考制度的建立为我国选拔了一批批的优秀人才。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也日益凸显。考试标准单一、录取标准单一等都阻碍了素质教育的进程。改革现行高考制度的关键是改变单一的考试标准和录取标准,实行多元化综合性的考试录取方式。这样的录取模式应该充分考虑到高考分数以外的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专长等,充分考量各层次、各类型学校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性的需求。只有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和各省、市、学校自主考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进入高校的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高校教学师资体系的建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是否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高校教学质量师资体系的建立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办好大学,大楼需要,但关键是师资,是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近年,大学扩招以来,师资队伍越来越紧张。据统计,我国高校的师生比例是18:1,而世界标准的师生比例是14:1。如果按这个标准计算,我国高校还有近10万专职教师的缺口。可见,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教师数量,培养专业教师是当务之急。积极鼓励副教授以上的教师进讲台上课,鼓励在校硕士、博士生兼任辅导员协助教学,大力开展继续教育,采取函授、自考等形式培训在职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是有效措施。此外,要强化教师责任制,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教师考核评估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励他们高质量完成教学科研任务。教学工作的领导建设。教学工作是整个高校工作的中心。高校不仅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教学的有效开展,更重要的是学校的管理者、决策者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建立主管领导负责制,院系、处室、科研部门都要责任到位,一切工作都要与教学质量挂钩,树立“教育教学质量是第一要务”的理念。
(四)高校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维度的,教学质量的评价包含教学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成绩的评价制度。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学质量是通过所培养学生的质量来体现。学校对各类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实践活动课等)从选题、试卷送印、考试安排、成绩评定管理等都应作出明确规定,以确保考核成绩的公平公正。结合课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考试方法,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中注重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我们还应对全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进行统计,对一些课程进行重点分析,横向和纵向进行比较分析。此外,对于研究型的院校,学校每学年应该按照学科的分类组成专家组,到各院检查和验收科研成果。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体系。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兴趣,培养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关系。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内容应该是多元化、多方位的,不仅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专业基础知识科研能力等硬性指标,还包括教师的道德素质、人格魅力等。对于评价方式,可以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评价、学生评价、网上评价等形式,综合考评教师的教学工作。我们建议,评价的结果直接与教师的工薪、岗位聘任相挂钩,使评价体系直接与实际相结合,而不是一纸空文。“国运兴衰系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学”,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线与发展的源泉。高校的教学质量不仅仅是指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包括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发展、教学设备的完善、师资力量的充足等。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最关键的是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目标、课程、师资力量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改革,改革传统落后的部分,以保障高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阅读全文

与教学质量评估及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