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培智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

培智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1-03-14 15:39:00

❶ 幼儿园常用的八种教学方法有哪些

1、启发探索法

启发探索法的目的是依靠幼儿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启发其去探索并获得新的知识,这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2、游戏法

游戏法的目的是通过游戏引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游戏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和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

3、归纳演绎法

归纳法是借助已掌握的知识,概括出简单本质特征和规律,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演绎法是运用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推理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通过这两种方法幼儿可以获得初步的推理能力,并能运用之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4、比较法

比较法的目的是通过两组或两组以上物体的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按照比较的形式来分,可分为对应比较和非对应比较。

5、操作法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通过借助于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单纯地向幼儿传授讲解,既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又不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6、讲解演示法

讲解演示法目的是通过教师展现直观教具并结合口头讲解把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呈现出来。

7、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是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病治疗学有关知识和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境,通过暗示、联想与想象、智力活动、体力活动、练习、音乐等方式的综合运用,巧妙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学习的方法。

运用暗示教学法要注意,暗示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恰当的暗示手段。创设好暗示的环境,使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展开无需强记的无意识活动。暗示的内容必须具体,使幼儿的无意识心理活动能产生教师预期的效果。

8、发现法

发现法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只给他们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1)培智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幼儿园需要培养孩子以下能力:

1、锻炼生活能力。很多孩子在上幼儿园前,在家里吃喝拉撒睡只靠哭笑就有家长来服务。而进了幼儿园,孩子就要懂得照顾自己,掌握独立生活能力、安全常识以及各种动作要领。

2、养成良好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一个人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阶段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生活作息习惯、生活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等)和学习习惯(如良好的阅读习惯、倾听习惯,以及对新事物有探究的习惯等)。

3、社会化能力。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从家庭走向学校和社会的过渡期,孩子在幼儿园里以玩的方式成长,能充分地跟同学一起玩,互相模仿,彼此协助,建立规则,信息沟通等诸多方面获得发展,并在社会化过程中培养相应的心理品质。

4、培育学习兴趣。幼儿园里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都注重儿童能力的开发。孩子通过不断体验、经历,学习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以及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开发。

❷ 常用的八种教学方法

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

2、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3、直观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要和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4、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采用。

5、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6、参观教学法——组织或指导学生到育种试验地进行实地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本课程现场教学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主要应用于育种试验布局规划、试验设计、作物性状的观察记方法等项目的教学。

8、自主学习法——为了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给学生留思考题或对遇到一些生产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找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然后提出讨论评价。

❸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大多都伴之以讲授法。这是当前我国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谈论法
谈论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论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常用谈论法。
谈论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启发谈话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来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
3)演示法
演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
演示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记忆和巩固;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进行思维活动,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从生理机制上说,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以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练习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工具性学科(如语文、外语、数学等)和技能性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练习法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5)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固然有赖于教师的讲授,但还必须靠他们自己去阅读、领会,才能消化、巩固和扩大知识。特别是只有通过学生独立阅读才能掌握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6)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
7)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一般实验是在实验室、生物或农业实验园地进行的。有的实验也可以在教室里进行。实验法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兴起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的飞跃发展,使实验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实验法,可以使学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识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以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它是提高自然科学有关学科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
8)启发法
启发教学可以由一问一答、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所以说,启发性是一种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有的指导意义的教学思想,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贯彻启发性教学思想的教学法。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教学方法,只要是贯彻了启发教学思想的,都是启发式教学法,反之,就不是启发式教学法。
9)实习法
实习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实际的学习操作活动,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很好地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精神,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特别是实际操作本领具有重要意义。实习法,在自然科学各门学科和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方法和实验方法比较起来,虽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但它在让学生获得直接知识,验证和巩固所学的书本知识,培养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以及能力等方面,却有其特殊的作用。

❹ 幼儿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幼儿园数学教学方法选用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优劣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1、启发探索法 启发探索法的目的是依靠幼儿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启发其去探索并获得新的知识,这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启发探索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 (1)启发探索法要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以及教师指导下幼儿进行积极思考探索的学习过程; (2)启发探索法应与操作法结合进行; (3)教师的提问要能起到引导幼儿思路、引导探索方向的作用; (4)在教师的启发下,鼓励幼儿独立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5)当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予以开导、鼓励,并给予帮助。 2、游戏法 游戏法的目的是通过游戏引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游戏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和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主要的游戏方法有:(1)有情节的游戏,如看电影按票号坐座位;(2)运用感官进行的游戏,如听鼓声说数;(3)口头游戏,如数数歌;(4)竞赛游戏,如倒数比赛等。

❺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那些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

2、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一般在高年级学生或成人教学中采用。

3、直观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要和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采用。

5、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6、实验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通过观察研究获取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方法。

❻ 培智学校的教学原则

1、补偿性原则
在智障儿童训练过程中,即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缺陷,又要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对于中、重度智障儿童,应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如:“先天愚”的学生,手指短,手掌厚,动作缓慢,协调能力差。针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有意识地让他们多做一些手的动作,像夹豆、剪纸甲、折纸、穿珠子等。还编排了手指操,以及利用“333”学具,让他们做一些手的精细动作,训练手的协调能力,达到补偿缺陷的目的。

2、激励性原则
在生活中智障儿童常常充当“残疾者”、“落后者”、“失败者”的角色,长期的角色使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激励理论,鼓励他们去尝试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让他们在生理、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其参与的欲望,形成巨大的内在动力。特别是当学生取得一点成绩时,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一时机给以鼓励,哪怕是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达到激励情感的作用。

3、个别化教育原则
智障儿童个别差异很大,他们接受能力、爱好、兴趣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生活技能前,要充分估计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目标,选择的内容和训练强度要适合每个智障学生的能力水平和个性特点。对于接受能力较强,体力较好,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学生,目标制定的就要高一些,让他们做一些有难度的训练。对于体力差,有明显动作障碍,手脚不灵便,理解较慢的学生,目标制定的就要低一些,让他们做些容易的事情,对于个别掌握不好的学生还可加强课外辅导,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进入社会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打下基础。

4、家校结合的原则
在对智障学生进行生活自理技能,家务劳动技能和简单的生产劳动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如果单靠学校单方努力肯定是收获甚微的。因此,培养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学校一方要积极作好家长的思想工作,随时与他们取得联系进行沟通,让家长明白提高孩子生活能力的重要性,配合学校给孩子创设实践的机会,督促鼓励子女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补偿其缺陷,开发其潜能。

5、实用性、实践性、适应性原则
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课除了体现以上几个原则外,还应突出实用性、实践性、适应性的原则。即教学内容要与学生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相适应,体现实用性。教学方法要以学生学得会,做得好为标准,体现实践性。教学效果要以学生会用,用得好为标准,体现适应性。只有遵循了原则,中、重度智障儿童所学内容才能学以致用,指导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❼ 简述智障教育有哪几个基本的教学原则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学活动与正常学生的教学活动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因而有许多共同遵循的教学原则,如全面发展教育原则、启发性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反馈性原则等是所有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但是,智力障碍儿童毕竟存在着身心发展障碍,而这些障碍又必然影响其学习的过程和效果,因此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教学还有一些特殊原则应该遵守。
(一)科学性原则
教学应力求科学准确,科学性原则就是为了保障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而提出的一项基本的教学原则。虽然该原则是在所有教学活动中都是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但是针对智力障碍儿童教学的科学性原则尤其重要。具体而言,针对智力障碍儿童教学的科学性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教学的设计者所选择的内容必须是科学的,即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和技能是符合科学精神的。其二,教育内容的组织形式、呈现方式和教学序列,以及教授方法是科学的,即教学方法既符合学科教学的规律,又符合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特点。其三,教学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也应该是科学的。
(二)功能性原则
功能性原则是根据智力障碍儿童身心障碍、教育限制的多寡,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要而提出的一个特殊的教学原则。功能性原则是指将分析、提取出来的适应环境生活所必需的、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教给智力障碍儿童,并帮助他们在具体环境中加以运用,以最终形成依据环境参与社会生活所需的功能性知识和技能。功能性教学原则要求教师在考虑教授学科知识的逻辑性时,要关注知识和技能在具体环境中的运用,包括运用方式、运用效果等。功能性原则更适用于严重智力障碍、多重智力障碍或年龄偏大的智力障碍儿童发展社会性技能的需要。
(三)补偿性原则
智力障碍儿童因身心障碍影响了其学习,而补偿性原则正是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缺陷补偿的需要而提出的一个特殊的教学原则。补偿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语言、记忆、行为、情感等缺陷,运用特有教学内容提供专业的教育训练。例如,智力障碍儿童的脑损伤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特别容易疲劳,因而无法长久地、注意力集中地学习;社会参与度低、认知水平差导致他们概念贫乏,而且概念与事物间难以建立联系,因而理解所学困难;语言障碍导致他们理解错误、言不达意,而信息交流不畅又反过来影响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手眼协调和手部控制障碍导致他们学习操作性技能困难,特别是书写困难;观察力、分辨力、记忆力差等又导致他们的学习难以推进。有鉴于此,教学中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障碍和补偿需要,除了教给学生精选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利用教学过程适时地提供补偿性训练,以促进智力障碍儿童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根据智力障碍儿童抽象思维能力低下的特点提出的。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借助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感受和理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直观性教学原则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因而该原则对所有学习者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学校教育中的许多内容是无法在日常生活中被直接感受到和观察到的,所以在学习这一类内容时,必须依赖学习者大脑中已有表象和概念,进行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如果学习者头脑中缺乏表象,逻辑思维能力又差,那么很可能导致学习者不理解所学内容。智力障碍儿童因认知障碍、社会经验不足、思维能力低下而在学习时常常表现出表象缺乏、逻辑思维受限、推理困难等问题,因此直观性教学原则正是通过直观的教具、语言、动作、表情,通过让学生接触、观察和模仿,丰富其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这为他们学习知识、形成概念、发展智力服务。因此直观性教学原则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该原则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应用价值非常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运用该原则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等,慎重选用直观教具。
(五)小步子原则
小步子原则是根据智力障碍儿童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力、记忆力差等学习障碍提出的。小步子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提供相适应的教学量。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学情特点,国家规定培智学校每节课为35分钟。但是障碍程度不同、年龄不同、兴趣和习惯等不同的智力障碍儿童具有不同的学习潜力,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障碍程度、注意与记忆的特点以及学习兴趣,合情、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的量。例如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将所讲内容设置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的若干个教学任务和教学环节,带领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学习和巩固知识、技能。另外,教师要根据每个儿童的接受能力安排教学的分量。特别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一定要坚持低起点、小步子的原则,并依据儿童的能力水平设计教学的难度和坡度,促进儿童的学习。
(六)个别化原则
个别化原则是针对智力障碍儿童个体差异大,绝大多数智力障碍儿童具有独特的教育需求而提出的一个教学原则。个别化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个别差异(特点),为每个儿童设计他们所能达到的基本的学习量,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促进其发展的一项教学原则。个别化原则的核心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儿童的不同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和学习需要。由于智力障碍儿童的障碍程度、认知发展水平、学习能力和情绪状态等均不相同,所以要想在同一个课堂上充分兼顾到所有儿童的教育利益非常困难。为此,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学必须贯彻个别化原则,并将其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练习和评价各个环节之中。所以,个别化原则实际上包括了教学内容、要求、手段和方法上的个别化。
(七)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又称充分练习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所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效记忆策略和反复练习等方法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加以内化、长久保持,并在需要时准确再现、正确使用。该原则正是根据智力障碍儿童识记慢、遗忘快、不善运用有效记忆策略的特点而提出的一项教学原则。记忆障碍和不良的记忆策略导致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效率低下,教师为阻止学生对所学内容遗忘的发生,必须加强巩固练习。

阅读全文

与培智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