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教学质量报告范文

教学质量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20-12-15 09:56:43

⑴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报告

相关教研活动,开阔视野,给大多数老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以减少教师之间版发展不权平衡的现象,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加强备课。集体备课不要流于形式;真正做到挖掘教材内涵,把握课程标准,科学合理的运用好的教学方法。个人备课时,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多积累本学科与生活相联系的知识来充实备课内容。
5.要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课件、网站制作,博客应用),教师也应积极主动在这方面加强自学,以更好完成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6.积极提倡课堂教学的开放,让社会广泛的重视。好的教学应该敢于面向社会展示,让社会、家长和关心教育的人士都来关注课程改革,听听他们的呼声,这样更有利于促进教育的改革。从调研情况看,敢于这样开放的教学有,但不普遍,还没有形成这样的风气。
7.完善目标管理评估体系 ,发挥其导向、 激励的杠杆作用
鉴于以上情况,作为主管副校长校长,我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全校教师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积极寻求有关问题的解决办法,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实际,切实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专题教育和培训活动,使学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改革,教学质量更上层楼!

⑵ 怎么写教学质量自我评估

自评报告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学校概况、评建工作情况、学校教学工版作的主要成绩权与经验、学校教学工作的特色、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
(一)自评报告的撰写
院系自评报告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院系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根据评估指标体系撰写自我评估报告,其撰写格式如下:
一级指标:1.办学思想
二级指标:1.1院系目标定位
主要观测点 评估标准 自评
结果
A C
院系办学定位与发展规划 定位准确,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定位基本准确,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A
自评依据

(正……………文)

主要依据材料

(正…………文)
(二)自评报告的装订。自评报告按照A4纸型双面打印排版后,用硬皮封面装订;封面有标题,内附目录。

⑶ 初一数学月考质量分析报告范文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好的加50

2003学年第一学期初一数学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学期末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
1. 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主要参考华师大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上)的教材和教师用书。
2. 命题针对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充分体现数学新课程的理念: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 注重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探究能力、对学科思想方法的理解能力;试题应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时代性、教育性和人文性。
4.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全面提高初一数学教学质量,以体现素质教育。
二、 试题的基本特点
1. 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导向;
2. 立足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考评价值;
3. 关注学生发展,重视数学核心内容与基本能力;
4. 重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5. 设计一定的结合现实情景的问题和开放性问题;
6. 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有效区分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试卷结构和题型
初中一年级(七年级)(上)的数学期末试卷分开卷部分(20分)和闭卷部分(80分),其中开卷部分分自主部分(12分)和合作部分(8分),在期末统考前一周完成;闭卷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分填空题(1~10)占20分,选择题(11~20)占20分,解答题(21~25)占40分。
四、 试题难度分布
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试卷的难度分布为容易题约占60%、稍难题约占30%、较难题约占10%。试题总难度系数控制在0.70以上。
五、 闭卷部分双向细目表

六、 试卷定量分析

说明:(1)其中各分数段下限分数:

(2)动态系数α的计算公式为:
α=[A等人数×6+B等人数×4+C等人数×2+D等人数×1+E等人数×(-1)]÷总人数

七、 试卷抽样分析
参加本次考试的考生全县共计8935人。在阅卷中,随机抽取了实验初中100份试卷、洪桥逸夫中学100份试卷和后洋中学100份试卷进行统计,全县难度值为0.763,各题的得分情况见下表:

八、 试卷定性分析(学生答题的主要错误及原因)
(一) 填空题(1——10题)
第6、8、9题都出现漏解现象,出现错误最多的是第4和6两小题。
出现错误的原因:(1)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缺乏思路,出现错误的学生不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学生思考问题不够全面;(3)少量学生根本不能理解题意。(4)学生对题意的理解有偏差。
(二) 选择题(11——20题)
出现错误最多的是第15、16、17、18、20五小题。
第15小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1)学生对最高次项的理解有误;(2)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看错题意。
第16小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1)可能平时对这类问题的训练较多,学生对“数的表示”理解不够;(2)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把左右顺序颠倒。
第17小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1)由于试卷上实物图与三视图没有分开,学生只注意了三视图,而没有知道要去看哪一个实物。(2)学生平时只注意竖放的圆柱,而对横放的圆柱不够熟悉,有部分学生是按以往的经验来解题,根本就没看清题意。
第18小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1)学生对“利息税”不理解;(2)学生的计算有误。
第20小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整体代入法的掌握不够,特别是中下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确实困难较大。
各选择题错误选项情况统计如下:

(三)解答题(21——25题)
出现错误较多的是第23、24、25(2)小题。
第21小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计算中符号的错误是重点。
第23小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能发现规律,但规律的应用有些生疏。
第24小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第(3)题中加上一个条件的把握有些困难,关键是学生对平行线的识别与平行线的性质混淆,再加上与条件混淆,导致所加条件错误较多。
第25小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是:第(2)小题的第②部分找规律,虽然这题在学法指导中出现过,但中下学生还是不能得出有效的规律。
九、 对试卷的评价
本试卷较好地贯彻了新课标的理念,较好地体现了实验教材的编写意图,除了试题难度、广度极其合理以外,还在诸多方面作出了新的探索:
1、增加了开卷部分
传统数学试卷往往只注重考查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基本技能的模仿,不可能出现开卷。本试卷设计了开卷部分,完全符合数学教学目标的变化,从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巧转变为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包括学习数学的方法和学习上的合作交流能力。开卷部分中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两部分能让所有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发挥自主探索精神的同时,又能引导学生注意合作交流、获得信息等能力的提高。
2、联系了实际生活
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本卷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有经济问题(第18题),有涉及调查统计的(第22题),有涉及学习活动的(开卷的第3题),还有涉及祖国科技发展的(第3题),比较好地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以及试卷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3、增加了探索性、开放性问题的考查
本卷有些问题只给出问题情境,答案不唯一,使学生答题更富自主性、挑战性,考查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而且大大增加了此类问题的比重,这是过去数学试卷中所没有的。例如试卷的第9、10题,第22的第(4)小题,第24题的第(3)小题,第25的第(1)小题以及整个开卷部分。
4、注意了考查学生的情感、情绪体验
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本卷在这方面也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例如第10题:请你用一句话说说本学期学习数学的感受。另外卷末语句、题首语句的设计也较好地发挥了试卷的教育功能。
5、建议:
(1)试题中能不能放一些结合现代科技的问题;
(2)为了能体现不同学生的发展情况,试题的分布能否增设选做题、智能题等。
十、 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学习新课标,提升新理念
进一步认真学习课标新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新探索,特别要让所有的学生学到有价值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要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创建适应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要让课堂去“吸引”每一个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今后的的数学教学中,要从三方面入手:
(1)在进一步改进课堂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要掌握必需的数学知识,而且要学会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发现数学知识,把数学的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真正体现“从生活中学习知识,用知识联系生活”。
(2)为能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全体学生的学习,对程度不同的学生既要有共同的要求,又要有不同的学习方法的引导,特别是对一些程度不是很好的学生,要了解他们的学习“障碍”,使他们能及时跟上全体同学发展的脚步,不至于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3)以“双基”为主线,在课堂和课外适当多增加一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改变评价方式,以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整合教材和教学方法,使教师、同学、家长三方面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2、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把握好新课程标准和处理教材之间的关系
以课程标准为教学主线,尊重教材,不能迷信教材,教材不是教学的蓝本,它是我们进行教学的素材,是一种线索;在教学中,我们只是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而不是教教材。
(2)正确把握好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自己教学的目标,合理地安排和设置教学情境。教材不可能成为教案,在备课中,可根据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整合教材,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的教学目标,用好教材,但不必要也不能过分地信赖教材。
(3)正确把握好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的关系
教学要求要服从课程目标,但不能等同;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是最终目标,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阶段性的目标,不能把知识目标一步到位,也不能停留在现阶段水平,根据学生现有的能力和今后发展的趋势,循序渐进,逐步完成教学的最终目标。
(4)正确把握好接受教学与探究教学的关系
初一新课程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学生的发展,一般都以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但这也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也没有必要每节课都使用;有些不必要进行探究的,可直接进行接受性的教学,关键是在探究教学的基础上如何科学地进行接受教学,使这两种教学方式相互补充。
3、需要高度重视的几个问题
(1)正确认识课标、教材与作业
在教学中,不能一昧地让学生学习新课程中的内容,要适当地补充一些老教材中的知识,不断充实学生的数学知识,注意数学知识的科学性,但也不能以老教材的知识点作为标准,过分地强调知识的严密性,两者相互补充,让学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理解学习数学的方法,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别外,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方式。学生所用的教辅材料不宜过多,可让学生统一一种,这样可让学生同步进行学习。
(2)要注意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
在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几个学生,要同时关注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的时候有所变化,使全体学生都有所提高。
(3)课堂教学的评价要合理
上课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回答的问题应给予适当的评价,不必要每次都说“好”,在鼓励中带有一些促进,在否定中带有一些鼓励,给学生提出问题所在。
(4)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处理好知识与能力、智力之间的关系,促使三者协调统一发展。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问题意识、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数学教学过程实施为思维方法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能力。
(5)全面要求,严格训练,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
教师应按照新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解题过程和表达格式,要按照规范严格要求。
数学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因此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立足点。教师应做到,结合数学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对学生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一向根本任务。要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数学知识的本质及其相互联系,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理解数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着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情形;要结合有关内容适当介绍我国古今数学机家的伟大成就,通过实际的教学问题了解我国国情和建设成就。

⑷ 通过创新作业设计提高教学质量课题汇报范文

广大教师正对新课标英语的课堂教学进行着大胆的创新,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内令人耳目一新,学生在课容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英语作业的设计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使很多学生在课堂之外不知道如何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以提高英语素养。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感的淡化,普遍存在着“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出现“初学皆大欢喜,继学两极分化,再学没精打采”的现象,总有一部分学生掉队,英语作业的质量也就成了困扰人们的问题。2008年对全校学生完成英语作业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乐于完成作业的学生占28%,视作业为沉重负担的学生占67%;另有5%的学生不能完成作业,双休日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比例更高,为什么会这样?问题的症结是教师的作业布置存在许多问题:1、单调,枯燥。不是机械抄写词句,就是死记硬背课本。2、空洞乏味。作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形式的多变性、练习的趣味性。3、量多质滥。布置作业没有明确的练习目标,没有针对性,搞疲惫战,劳而无功。试想,面对这样的作业,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何而来呢?那么,如何设计英语作业,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英语,已经势在必行。

⑸ 质量报告怎么写

按照规定,在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工程报验单以后,应当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并经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由此,质量评估报告这份重要的技术文件,不仅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反映,而且也是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监理水平的一种直观展示。所以,质量评估报告应当引起监理单位以及监理工程师的高度重视。

写好质量评估报告,我们可以从工程的具体情况、主要设计变更、主要质量控制措施、质量评估的主要依据、工程质量评估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内容着手。而在这些内容中,尤其以工程质量评估为重。

在质量评估报告中,首先要对一个工程的质量进行评价,这个工程的基本情况应当明确,因为这个内容能够给人一个整体印象。其次,对工程来说,无论是施工还是监理的工作,其主要依据之一就是设计文件。所以,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就是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当然,是否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在工程验收时,设计单位也会提出相应的意见,但作为对建筑工程质量所作的一个全面系统的评价,质量评估报告中也应对与原设计文件不相符合的有关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作出说明。作为质量评估报告,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也应有一定的描述。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施工质量形成的过程中,往往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质量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参建各方建立一定的质量控制体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施工质量目标进行控制。质量控制措施可以从施工质量控制和监理质量控制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说明。前者,结合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来进行简要说明;而后者,是质量控制措施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应当与监理工作总结相区别,侧重于监理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另外,质量评估报告还必须涉及报告中所依据的标准、规范的名称及标准的代号,相关的法律法规名称以及有关合同。

工程质量评估是质量评估报告的核心内容。如果是对单位工程质量进行评估,那么,这部分内容应当紧紧围绕单位工程质量合格的标准来进行评述,包括:一、逐一对每一个分部(子分部)的验收情况进行说明,得出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是否合格的结论;二、根据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表中的有关内容进行说明,得出质量控制资料是否完整的结论;三、对检测项目、检测程序、检验方法和检验报告的结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进行说明,得出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是否完整的结论;四、对于在单位工程中进行的主要功能抽测的项目、抽测的结果能否满足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说明,得出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是否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的结论;五、对建筑工程的观感质量进行评价,可以结合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表对检查项目、质量评价进行描述,并得出观感质量的综合评价结论。当这5个方面都肯定时,也就可以得出本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结论。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有些问题在过程控制中已经得到解决,有些则没有得到解决。对于这些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应当在质量评估报告中提出来。此外,在预验收过程中发现的有些问题,有可能不能一下子解决,监理单位的质量评估报告应当在竣工验收会上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向验收组报告,并对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

范文
2006年丽水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英语试题质量分析报告

作者:黄旭红 陈卫兵

一、试卷总体评价

2006年丽水市英语试卷依据教育部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和今年考生的实际情况命制。以反映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科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目标。全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试题具有亲和力和活泼性。2006年丽水市英语中考试卷在保留原试卷的基本题型外,体现了以下几点要求: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难题,不超纲;测验效度好,对重点知识的覆盖率高,注重突显义务教育的特点,体现激励性。既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也有一定的语言能力运用的考查;在突出学科特点的同时,结合新课程改革,体现素质教育的新观念,在听、说、读、写的考查中,渗透思维能力的考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今后教学中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良好素质的培养,其亮点颇多。如突出语境语篇,照顾知识覆盖面,重点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分析、领悟等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社会、人生,发现美、感悟美:在任务性阅读中既加大主观试题的开放程度,又体现了地方文化。在“写作”测试中设计了任务性的征文,根据中英文信息完成写作,选材贴近学生生活,且给出了提示语关键词,这样能使各种层面的学生都有内容可写,较大的降低了试卷难度,满足了绝大部分考生的需要等。所有这些对我市今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及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二、试卷的特点

1、立足基础知识,充分体现出教材的基础作用,深入挖掘教材的考评价值。2006年的英语中考试卷在考查目标、试卷结构、题型设置、考查内容、分值分配、难度系数等方面与2005年相比略有变化的前提下,更加突出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力争体现交际性语言测试的原则。

2、 注重学科内外的交融渗透,体现综合性。试卷选用的材料有来自实际生活的(如阅读理解B篇—联系自然科学与热点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话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社会性,有体现学生艰苦奋斗,积极向上及和谐师生关系和人文关怀,渗透思想性和教育性(如完形填空篇—Max’s present,阅读理解C Hong Zhanhui’s story),有体现中西方文化溶合和民族特色(如阅读理解D篇the United World School)、阅读广告信息的常识(如阅读理解A篇)等,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能体现时代精神。B篇中57题C篇中的64题,由于学生缺乏深入理解及D篇农村学生缺乏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有一定的难度,正因为如此,梯度也能够很好地体现。

3、 适当的增加了测试词汇量(如chemistry, conversation, cousin, expectation,等放在卷首小词典中),加强能力检测。另外还注重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阅读素材多样化,出现了篇章、文中对话、广告、图、信息栏等形式。

4、 非常重视从教材中挖掘命题素材。如今年的中考试卷中单项填空中强调语言的情境性,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灵活运用知识,避免了单纯的语法知识的考查。情境的设置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涉及的语法基础知识,口语应用中的日常交际用语等,试题源于教材,又精心改造,不失新意。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应单纯地教师讲语法、学生背语法,而是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5、试题符合《英语课程标准》和现行大纲的相关教学要求及考试说明的要求,既有利于选拔人才,也能考查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中学英语教学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试题结合了初中英语课程改革推进的需要,着力反映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导向。

三、答题分析(卷二)

根据我县英语学科“卷二”部分的阅卷情况反馈和120分试卷抽样调查情况,对“卷二”情况作如下分析:

1、120份样卷得分情况及学生典型错误分析之一(单词拼写和任务型阅读)
题号

平均得分

错误形式

错误原因分析

71

0.75

tenth ,10,10th

基数词和序数词不明确

72

0.65

look, see, watched

不熟悉固定词组的用法

73

0.775

cut,eat ,cats

不联系上下文, 拼写错误

74

0.625

gree, grean

发音规则不清,拼写错误

75

0.72

mine , mysalf,my

不熟悉代词的用法,拼写错误

76

0.358

with,near,beside,outside

不熟悉next to的短语的意思用法

77

0.558

gone,went,go,reach

不熟悉have been to和have gone to短语的意思和区别

78

0.704

tree,

不熟悉how many修饰复数可数名词

79

0.571

find, hardly, harding

词性问题

80

0.592

cook, cooked, made,having,cooks

不熟悉在过去进行时态时态“做”的表达

81

0.842

选错了

缺乏对广告词的理解

82

0.9

选错了

缺乏对广告词的理解

83

0.508

选错了

缺乏对广告词和英语文化的理解

84

0.483

选错了

缺乏对广告词和英语文化的理解

85

0.652

偏离主题

对“浙江绿谷”广告目标词理解不够

单词拼写题得分率为63.03%,难度系数为0.6303;任务型阅读题得分率为67.775%, 难度系数为0.6775 (A题得分率68.3%, 难度系数为0.683; B题得分率为65.2%, 难度系数为0.652)。

单词拼写题据初步统计全县有40人出现空白现象。出现的常见错误详见表格,错误原因除上述表格分析外,有的考生审题不清,错填乱填。

任务型阅读题B据初步统计全县有160人出现空白现象。A部分错误的原因是题目中生词较多,没有注意运用好小词典,意思分不清,再加上广告词看不懂,四则广告学生最容易得分是第81,82题,83,84题失分较多,错误形式是答案互换。主要原因是对英语国家文化了解欠缺,另外图中信息容易造成错误引导。图C中有一条船,给考生容易产生错误提示,而图B中的桥看似乎象高大建筑物,学生不假思索,想当然去判断。B部分大部分同学都能或多或少写上几个词,如精彩语句:East or west, Zhejiang Green Valley is the best等,但由于有些学生对Zhejiang Green Valley的名称不明确,导致张冠李戴现象比较多。从这道题分析学生的薄弱环节还是同学们的审题不清,再加上词汇的掌握不够,而导致扣分现象较多。还有一点就是同学们组词造句能力有待于培养,教师也应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注意贯彻在用中学,学中用的新课程理念,注重开放性题目的训练。

2、学生典型错误分析之二(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旨在加强对学生初步写作能力的测试,今年的命题中给考生提供了中英文较多的写作信息,让考生有东西可写,知道怎么写,所以考生对此题不再会出现思路茫然,无从着手的现象。为此也减少了考生的失分;考生考出更好的成绩有了很好的保障。本题得分率为72.47%。在阅卷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考生都能按照所提供的信息书写,文章达意,表达准确;即使外语学习有一定困难的考生也能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考出较好的成绩。但由于书面表达考查学生对常用短语和结构的运用以及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查考生写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由于有些考生能力的限制,基础差不扎实,表达不妥当,导致语言表达不流畅或产生歧义还较常见。

(1)部分考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浓,书面表达仍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空白作文或抄写前面阅读文章段落和信息词,初步统计全县有42人只字未写。

(2)基础知识不落实,词汇缺乏,单词拼写错误百出,或用别字,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大小写概念模糊)eg. then写成than, early--earily等等。

(3)不能用英文正确表达含义,表达不地道的现象非常普遍。如:

①最基本的be动词代词乱用I get up →My get up./ I am get up.

②上下文缺乏过度词。

③句子结构模糊。I like play basketball. My by bike go

④全文中时态运用混乱。过去时,一般现在时,进行时,将来时并用

⑤一些固定句型,习惯表达不会运用。

⑥母语痕迹明显,出现了一些chinglish现象。

a. My by bike go to school.

b.5:00 I play basketball.

c. I’m a sixteen years old.

(4)学生的书面表达中基本功不扎实,语句错误篇章不合理也较多,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的训练仍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四、对今后教学复习工作的几点启示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考对考生的能力的考查力度将不断加强(明年我市将用全省统一卷),试题已定位在语言意义测试这一层次上,并以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试题内容将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注重应用,注重语境,突出语篇,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品质,并将人文精神融入试卷。针对考生存在的问题,我们觉得今后的英语教学主要是教与学的方法必须有所改进,与时俱进。

1.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积极开展任务型教学,开展合作学习和多元的形成性评价活动, 加强“课标”的新理念学习,加强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进一步用好现有的教材, 词汇、短语、句型毫无疑问是学习英语最基础、最关键的,但不能只把课本作为唯一的教材,缺乏对一些形式多样、内容生动活泼的语言形式的了解、学习。

2. 注重基础,加强训练,培养能力。从初一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译的习惯,再把习惯变成能力。在全面训练方面,并不是每节课都要在各方面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在不同的阶段进行有所侧重的训练。全面发展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侧重基础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努力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特别要注意起始阶段的兴趣及兴趣的保持,最大限度的控制两级分化。使英语课堂教学从认知型转向能力型。

3. 积极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正确使用语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设法创设有效的交际情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 求真务实。不过早地结束新课,不以做模拟练习代替总复习。研究复习课课型设计,研究教师讲和学生练的关系。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多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因材施教。教师所选补充材料必须遵循有利有据的原则,即所选材料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能根据课标、考纲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材。

5.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做题的习惯。在写作训练时多强调篇章结构和语言流畅性的训练, 培养创造性思维,不必过于局限在语法点上,还应引导学生:

(1)熟悉背诵一定量的范句、范文,要有一个系统的安排。

(2)加强学习态度的教育,杜绝作文出现空白卷。

(3)加强对单词的识记和课文背诵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使学生愿学、乐学。

6. 做好农村学校英语教学的调研与指导,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指导工作。努力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实现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

五、思考的问题(来自教师的反映)

完型填空来自实际生活生动有趣的故事,既有趣味、易懂,又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一篇很好的素材。但它选自的语篇个别语句不够地道,eg题47:The card was nice, but Max was never expecting to get a toytoo. 另外,今年试卷作文题提示词较多,降低了难度,但反过来对考生有一定束缚,容易写成流水帐。

2006年6月

⑹ 如何提高初中教育教学质量汇报总结

一、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创设和谐氛围
学校的组织领导机构是实施学校管理的决策者、管理者,一支团结协作、廉洁自律的领导机构,有利于凝聚广大教职工,有利于协调在学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二、完善制度保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
学校要制定完善各种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应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地方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制度。如备、教、辅、批、考、评、奖等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制度,这些制度不仅使教学工作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还能使教学质量有机的渗透到各学科所有教学环节之中,体现于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之中。这些制度将整理汇编发至每位教师手中,使大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便于教师主动、自觉的将教学质量扎扎实实落到各自教学活动中去。以制度管人,实行民主管理,可增强学校管理的透明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提出合理性建议,对学校领导和办学行为实行民主监督。
三、关注常态教研,提升教师素质
为了有效实施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切合学校实际,实施“集体备课”制度。培训、学习、管理,分年级、分学科进行集体备课,确定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负责再组织学习,选定备课题目,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制订出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坚决克服集体备课中的“两个误区”(假备课和浅备课);建立“三种机制”(①明确目标,依章行事②现场研讨,行政督导③跟踪研究,层层打造);强化集体备课中的“六个流程”(①个人研读,形成初案②集体研讨,形成预案③个人品读形成个案④做课听课,教学实践⑤集体评议,总结经验⑥个人反思,形成理念);搞好“四个结合”(集体备课与日常备课相结合、文本教案与电子教案相结合、集体备课与业务培训相结合、拿来与创新相结合);达到“五会效果”(会备课、会做课、会听课、会评课、会反思课)。参与区域教研的教师必须思考:①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②如何加强现代教学思维运用的实效性?③如何根据本校的特点上好一堂完美的常态课?④如何缩短市县教育教学的差距?⑤校本教研与外出培训有何不同等问题,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去思索、探究和解决。
四、抓好年级两头,形成良好学风
要在学生头脑中牢固树立“学习是一种乐趣”的思想,形成良好的学风。对初中新生而言,主要做好入学教育,引导学生热爱新环境,尽快进入角色,驶向理想的彼岸;对于初中毕业班来说,一是狠抓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要质量,逐渐走上精讲精练、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精心备课,备足课标、备足学生,联系好本单元、本章节中知识的系统性和各学科间知识的渗透性。三是用心上课,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去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提炼考点,及时评析疑点,查缺补漏,不留死角,和学生一同备好丰盛大餐,教学有乐、乐有所得,用最少时间收获最大效益。四是加强同学科教师的合作、交流、讨论、互补;加强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学科吻合度。五是认真组织学习好一年一度的中考备考会,反思讨论,达到知彼知己,有的放矢,精讲精练,归类评讲,举一反三。六是分层教学,分类推进,团结协作,目标一致。
五、深入研究中考,深入研究学情
中考通过教材主干知识考查学生的基本素质,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及社会实际的情境材料及问题考查学生的能力。由此,我们要真正弄清楚哪些是主干知识,书面考试能考查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不仅是初三备课组,初一、初二老师也要研究中考试题,特别是近三年的试题,至少要认真做一遍,逐条分析,看每道题是怎样出的,答案究竟是怎么做的,平时练习题与中考题的差距何在。但目前多数老师处于滞后者与同行者之间,我们要通过深入研究中考,促使自己成为中考导向的同行者,直至成为引领者。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有多深,学生与老师的配合就有多真。学生并不天然拒绝与老师的配合,而是天然具有配合的欲望。我们要真正把握学情、班情,就要了解、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知识水平能力、内在心理需求。只有适合学情的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取得效益的最大化。学生的基础起点水平存在差异是客观的,无法避免的,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学生,想方设法鼓动、发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鼓足学习的信心,确立积极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并为之而实实在在地去做。要努力总结出适合本校学情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检测方法等,以促进学生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六、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热情
教育局的评价体系是指挥棒。学校能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也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产生活力和效率的保证。要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就应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与关心人、尊重人相结合。提倡奉献精神与尽可能满足师生的合理需要相结合。即要重视精神激励,也要重视物质利益的激励。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开展,学校必须逐步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管理的组织系统,形成以学校管理系统为依托,以一线教师为主体,以评价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质量活动体系,形成人人必须关注教育质量的校内组织环境,调动教职工尤其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的新机制。
当然,教育质量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总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看你的思想、行动是否到位,是否处理好教与学关系;教研形式是否多姿多彩。只有全力以赴,拼博创新,教学质量才能真正提高。

阅读全文

与教学质量报告范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