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育学基础的内容简介
《教育学基础》由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现已被确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而且是惟一一本教育学公共课教材。全书共12章,即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课堂教学、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学生评价、教师的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与发展。
本书每一章均采用了全面的编写体例,如【内容摘要】、【学习目标】、【关键词】、【主要结论与启示】、【学习评价】、【学术动态】和【参考文献】,力图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教师的教学规律。
本书结构合理,内容充分反映时代特点及国外同类教材之优点,突出教材的科学性和研究性,反映理论的应用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注重提升教育学学科的公众形象。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公共课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级各类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以及接受研究生课程班、教育学函授班培训的学员的教材。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家、教师在广泛听取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又对编写提纲和体例进行了反复修改和完善,力图使《教育学基础》体系新颖、结构合理,内容充分反映时代特点及国外同类教材之优点,科学性、研究性、应用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有助于提升教育学学科的公众形象。
❷ 教育学基础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最本质的基础,那就是要教会孩子学习,教会孩子做人,先做人,再成才,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❸ 教育学基础知识
中国话通俗的讲:课程改革(新课改)之前的叫教学,课程改革后叫课程,叫法不同,但实内质不变。
理论上讲:容分别是大教学观和大课程观两种在教育学上有争论的观点。大教学观认为,课程是教学的一个内容;大课程观认为,教学是课程的一个部分。中国新课改可以看成是现在支持课程论,所以改变了叫法,但内容不变。
下面是新课改前与新课改后的对应关系(内容对应):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
教学目的——课程目标
记得观点的改变,就好理解这点了!
而课程是有组织的教育的内容,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蓝图”,是学校教育系统中最重要的“软件”,是学校全部活动的预定“程序”。
记得注意别把教育和教学弄混了
❹ 教育学基础知识教学视频教程 路清
你是需要考研教育学的相关的辅导视频么?这个可以有!
❺ 教育学基础(十二院校)该怎么看
教育学的五科到底怎么学?
教育学自从2007年实行统考以来,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只在个别知识点的表述上有不同。教育学学科统考的科目不变,仍然是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这四大部分。题型仍然包括单项选择题、分析题、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四种。
1主要科目的分析
01
(一)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在教育学原理在教育学考研中的分值是100分,占到了总分的1/3。从整体来看,包括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教学、德育、教师和学生等。
从这几年的考试趋势来看,教育原理部分主要是两个辨析题和简答题、一个论述题,并且论述题侧重于教育制度和教学的考查。教育学原理可谓是重中之重,这部分记忆的东西多。因此在教育原理的复习上,我们应做到大面积撒网,客观题的覆盖面很广,主观题则侧重于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育制度、课程、教学与德育等。
02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在教育学中也占100分。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住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教育实践史这三条主要的线索。然后,在这三个线索的基础上,进行纵向的历史梳理和横向的中外对比。
对于教育思想史的复习,要抓住主要的思想家和主要的思想流派,了解他们的主要著作和主要观点,以及他们思想的传播、影响和历史意义,甚至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共同思想主题的历史发展与演变。教育制度史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制度化的过程,包括机构史、政策史和立法史。中国制度史往往与朝代联系在一起,而外国教育史则与国别联系的比较紧密。教育实践史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和现象原生态的发展过程,这部分主要把握各个时期教育的主要特点和教育活动等。
从整体上看,中国教育史部分,主观题则会集中于私学的兴起于传统教育思想、近代教育改革、现代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外国教育史部分,重点考察近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改革,中外古代教育出选择题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03
(三)教育心理学
必答题占40分,此外还有一道选答题30分。教育心理学部分,基本每一章都是重点,但是辨析、简答、论述题还是偏重于与“学习”有关的知识点,比如学习及其理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从难度上讲,教育心理学的总体难度较大,这反映出科目本身相对较难理解,所以考生更要加大功夫掌握各个知识点,灵活应对考试。
04
(四)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占30分。教育研究方法部分,侧重于考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的知识点,如教育研究的选题和设计、研究报告的撰写、教育观察研究、教育调查研究、教育实验研究等。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学习应该达到三种水平:理解、运用、评价。
总之,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复习,建议采用“提纲法”。在复习每种研究方法时,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育研究的方法有哪些?每个方法的具体操作程序如何?每种方法的规范与原则有哪些?每种方法的优点与局限?复习时可以结合一些研究实例来学习和理解。
2对考生的建议
❻ 怎么复习教育学基础啊
复习方法:
1、以课本为本,以考纲为纲,把课本吃透。考题肯定是根据指定的教材回出,不是答根据某家出版社的教辅材料出。平常的考试题目,几乎百分之百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当然经过多层的综合和深化。
2、三遍读书法。第一遍应该以整体浏览为主,争取明白全书概要,不要求理解每个具体知识点;第二遍才细致的理清重点难点;第三遍就是重新梳理,记忆背诵知识点。这样三遍下来,这本书才算基本上看过了。
3、书看得差不多了,知识体系也整理好了,接下来开始做题。做题必须把握一个原则:先求精,再求多;先求慢,再求快;先求质量,再求数量。
4、背题。所谓背题,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并不是说一定就要把整个题目背下来。而是做了以后,把做过的练习册.试卷等等都保存起来,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一看。
❼ 教育学基础,教学理论概述有哪些
《教育学基础》引介绍了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院)根据回教育部高教司有关答高师课程改革的精神,结合公共课教育学的调查研究情况,于2000年底开始策划组织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材的编写工作。2001年6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家、教师在北京召开了“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研讨会。会上,大家认真交流了各校教育学公共课教材的使用现状,深刻分析了现有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的特色与不足,在充分汲取现有一些优秀教材营养的基础上,初步拟订了《教育学基础》的编写提纲和编写体例。
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既要研究教学的现象、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它既是描述性的理论,也是一种处方性和规范性的理论。
❽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的参考书目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的参考书目包括: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裴娣娜《教育科研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专业的考试科目:政治一、英语一、311教育学基础综合。
教育学属于国家一级学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教育学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它是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8)教育学基础教学扩展阅读:
教育学中学前教育专业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1、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学前教育专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教育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