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怎样教学舞蹈

怎样教学舞蹈

发布时间:2020-12-15 05:28:15

⑴ 如何上好一节舞蹈课

如何上好少儿舞蹈课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在中小学校中舞蹈、音乐等艺术教育正在得到大力开展。怎样才能上好一节少儿舞蹈课呢,我从专业的角度和多年的教学总结了一点经验,供同行们参考。 7Z?埛 <一是要利用好音乐。在舞蹈教学中,音乐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有句成语叫“歌舞升平”,可见只有音乐和舞蹈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最美妙的效果境界。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舞蹈伴奏音乐节奏要鲜明强烈,动静停顿要突出,能引起儿童的动感,当孩子们掌握了所学的动作时,不要忙于合音乐,而是让他们先听整首舞曲,可以边听边略加分析,使孩子们对舞蹈音乐的基本旋律、速度、情绪等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而且重复听音乐是一种非常必要的方式,通过重复,使孩子们熟悉音乐,这将非常有利于教学、训练、和排练。7Z?$g?< 二是要用好示范带动。纵观平日的舞蹈课,多是老师讲,学生做,一堂课孩子们在老师的指挥下,大家一遍遍地做重复练习。这种简单反复、机械枯燥的教学训练方式不适合少儿教学的心理特点,难以实现舞蹈教育的目标。如果一节课内留点时间让孩子们自己做一做、想一想、调换一种学习形式,重新调整学习状态,或许能更好地促使儿童大脑活跃兴奋。让孩子们经过自己参与的体验和理解,会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如请个别孩子当小老师,领着大家做练习。有些孩子在得到这种机会时,会显得紧张或表现的平庸,应该允许他继续领着大家做,他可以在教别的孩子的同时学到不少东西,并得到能力上的锻炼。比较好一点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更加增强自信和对舞蹈的爱好,我们可以积极把他培养成为独舞或者领物对象。 7Z?$g?< 三是要利用好影像资料。影像资料因方便、实用,这时就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帮手。在课堂教学中,影像资料它有日常教学中不曾有的光、声、音感,更能吸引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外,我们可以将要学习的舞蹈练习或老师上课教授的内容刻录成光碟,让学生课后在家也能练习。7Z?$g?< 总的来说,少儿舞蹈教育对学生的艺术情操、体能技巧以及智力的提高和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要根据儿童心理特点,结合实际实施儿童舞蹈训练,充分利用好从教学训练中探索出的这些教学规律,相信一定能为少儿舞蹈教学有效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⑵ 怎样提高舞蹈教学效果

每个学习舞蹈的人,都有自己的长短,长处要保持,短处就是需要着力提升的地方专,提升了,属进步就快了。
有的人软开度的问题没有解决好,有难度的动作就大打折扣,加点儿软开练习,吃点儿苦,一下子就有明显的效果,给人的感觉动作舒展了很多;有的人体型比例不适合学习芭蕾,总是落在后面,掂量一下,改现代舞、中国舞,并不难,效果很快就出来了,而且,有过这种经历的人不少。
总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短板”,其实,解决短板问题,很多情况下就是进步加快的有效方法。

⑶ 如何进行幼儿舞蹈教学

教幼儿成品舞蹈啊.用的音乐是孩子熟悉的儿童歌曲,比如好爸爸坏爸爸,我爱洗澡,小叮当,蓝精灵等等,太多了.我在幼儿园带的就是舞蹈兴趣组. 一节课开始先谈话,讲上课的常规.然后点名站队.开始上课时先练习基本功,不要难度太大的,孩子小,骨头密度不够,不要做幅度太大的动作.可以练习勾绷脚,下腰,横叉,芭蕾...手位,中国古典舞手位等.然后教成品舞,一次教几个动作.

⑷ 怎样》舞蹈镜面分解教学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生活实际,他们更习惯于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展现出来。版在日常的权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布置一些与日常生活和学习有关的练习,努力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

⑸ 舞蹈的基本教学方法是什么

一个好班级的教学贯穿着两种统一,事实上却又十分不同的教学要求。一方在教,另一方在学,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完整。一切生物,从跳蚤与植物到猴子与儿童,都可采用系统地反复训练方法,使对方能极大限度地按照教学意图做动作,虽然成功率是根据原材料的不同而互异,舞蹈演员的身体也不例外。在每天练功的期间内,他们的四肢和肌肉逐渐成形,并按动作的格式在活动,这是多年来受训的结果。无论怎么说,教学是传授有关科目的知识,它即使能缩短舞蹈演员所需的训练期限,然不能教出有素的身体。让我在这里举个小小的例子:假如先给孩子极详尽地解释大踢腿 (grand battment) 这个动作的用处、目的及功能,然后纠正他们的动作,使他们领会如何准确使用肌肉,如何控制好身体的关节来做这个动作。他们可能懂得该怎样做,但不会掌握好这个动作。相反地如果不讲解这个动作,而是让他们自己做这个动作二十遍或三十遍,老做这个动作的肌肉也会感觉到该怎样做,学生的体力还会获得增强,虽然动作可能做得不精确或对它理解不透。

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赋予学生以智力(与单纯用脑相反),然后使他们具有性能良好的躯体机器,并在这部机器上运用智能。

一个先进的班级的教学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扶把练习、中间练习与慢板动作、快板动作与小击腿 (petite batterie) 、最后才是大踢腿与其他表现勇敢的动作。做这些动作肌肉所使的力量虽然可能不一样,但是在不同程度上把这四种类别的动作或多或少地编进每个班级的教学是有益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把上述的最后的部分紧放在扶把练习之后进行。

课堂里紧张教学不能夹有学生的思想紧张,因为思想紧张具有使学生的肌腱收缩,身体各部位的天然协作失调而造成身体受伤的危险。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过分认真的学生由于肌肉和思想都很紧张地竭力做好动作,结果长出不符合要求的肌肉,而那些关节放松,肌肉松弛,不那么紧张的学生只要稍为加紧练功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笑声是绷得紧紧的精神状态的缓冲剂,在课堂里讲讲笑话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假如这种笑话能为全班分享,不是在作弄某一学生或者只是少数人在咯咯笑声中作乐的话。教师应当注意,孩子们都怀有在未成年之前能有所成就的愿望,因此他们在课堂受训之际就已对课堂教学给予极大的重视,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开玩笑容易伤害这些年幼学生的自尊心和尊严,但是可以引导他们,对他们指出在一丝不苟的艰苦学业中存在着多么大的乐趣。大多数的孩子都能够迅速领悟笑话,他们只要不怕教师责怪都会笑出声来,因此,良好榜样一树立,理想的教学气氛也就形成。

教师也应避免过多地卷入某一个学生碰到的难题,不然会分散对班上别的学生的注意力。需要解决别人的难题应留在课后进行。但个别辅导无论如何是必要的,所有的好教师都知道,学生如果觉得教师正在观察和帮助他们,他们会特别卖力。谁是最好的业务教师和管理学生最严的教师,学生无法预见到。但好教师应富有幽默感、耐心和逻辑性;他们必须向学生传播有关的各种信息,对他们提出告诫及劝告并鼓励他们,此外他们还必须学识渊博,为人真诚,浑身是劲,无限热爱舞蹈事业和学生。

⑹ 幼儿舞蹈教学基本步骤 (基本功和课程)

幼儿舞蹈教学首先是身体素质的训练 比如勾绷脚、腹背肌,接着是软开度训练 就是压腿、压垮、下腰、下叉这些,等这些基础都做完可以变排适合儿童的小组合 这个组合就看你是什么风格教学了 儿童舞、民间舞或者芭蕾舞都可以

⑺ 怎么教好舞蹈

怎样教好舞蹈基本功
——与青年老师的座谈
一、制定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就是指在规定的时间段(比如三年制中专、四年制中专、五年制中专或二年制大专、二年制高职等)每学年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教授的主要内容、主要动作,包括一些动作或技术技巧要达到什么程度的表述总纲。
越是正规的舞蹈(艺术)学校,对教学大纲的制定要求就越严,因为这是教学的具体任务和目标,也是上级主管对授课教师进行检查、考核、验收的标尺。当然,这也是授课老师自己随时检查教学进度的依据。
现在,在一些管理欠佳的舞蹈教育机构里,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教师授课想怎么教就怎么教,反正凭着自己以前在学校学得的那些知识,教起来再说。究竟在这个学期或这个学年,“我”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要给学生练哪些动作?解决哪些问题?练到什么程度?没有一个明确的文字依据。
总之,缺乏“大纲”指引的舞蹈教学,问题会是很多的。
教学大纲怎样制定呢?现在各个舞蹈(艺术)院校的办法都大同小异。但我认为表述方式和书写格式比较简洁明白的还是北京舞蹈学院的。这里强调一下:“大纲”的格式是完全可以模仿、照搬的,不外乎就是把你想教的内容表述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关键是“大纲”的内容要切合你的教学对象的实际。学舞蹈必须讲究选“材”。北京舞蹈学院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学舞蹈有天赋者,他们附中四年可以完成的任务,你面对的学生可能就完成不了。这就需要作适当的调整。
“大纲”可以是授课老师自己制定、书写,也可以是集体讨论的产物。
二、拟定教学计划
有了“大纲”,有了目标,怎样分阶段去实现这个目标呢?就必须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一般说来是每学期书写一份,它应当包括以下一些内容:1、对教学对象基本情况的简要分析。比如:这个班年龄是偏大还是偏小?身体条件如何?专业基础(或学前基础)如何?学生相互间水平差异很大还是比较接近等等。2、本期的基本任务要解决学生哪些问题?培养他哪些能力?或掌握哪些技术、技巧,掌握到何种程度等。3、要教授的具体内容以及预计会遇到的难点、问题的解决措施。
可以说,当老师通过认真的思考写出了教学计划,当他备课的时候,已经不那么盲目了。
现在,一般很正规的学校除了计划外,还要求老师写出每周的教学方案,即人们通常说的教案,这就更具体、更细化了。当然,教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两周或更长一点时间写一次。目的都是要求老师有备而来,克服教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提高教学水平。
三、备好第一堂课
这句话本来应当说成是“备好你的每一堂课”,但考虑到基本功教育的特点而改为“第一堂课”,因为你得试探性地进入。尤其面对新接手的班,你对学生不了解,就只能根据他的年级程度和“大纲”规定的内容,在动作的难度、节奏的难度上取个偏低或中等。通过1—2周的练习,看大多数学生能否按要求完成动作。大致有三种情况:不能完成;基本完成;轻易完成。你就可以在接下来的课中作出适当调整了。
即使是对自己教了数学期比较熟悉的学生或班级,在假期后刚开学时,内容也不宜太难,练习之间不宜接得太紧,要充分考虑学生基本软、开度及肌肉能力、体力的恢复。
四、怎样推课
“课”肯定是要往前推的。从形式上说,推课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期末考试的公开展示课。那时,你需要向有关的人汇报你通过这一学期或学年的教学,学生们对“大纲”上规定的任务完成到了什么程度?
有的老师喜欢用整堂课动作节奏全部改头换面的办法推课,这算办法的一种。另一种办法是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不时地加一点新东西进去。训练中,针对某一个特定的技术或技巧、或某个较难的组合,临时想办法加些辅助性的练习是常有的事,因此,课堂的内容呈动态是必然的。不管用哪种办法,目标必须紧紧锁定“大纲”上规定的任务。
一个好的老师就象一个好的厨师:他知道宴会上应当有些什么菜,大部份的时间都花在原材料的准备上。客人入席后,他上灶合成的时间实际上并不长。
好的老师知道自己期末考试时应当(或必须)有什么样的动作或组合,他一个学期的大部份时间必然花在为此准备“原材料”——能力的培养、毛病的纠正、组合的分解练习、单一技巧训练、合练等等。这个基础做扎实了,期末考试前4—5周组织考试课,时间足矣。
有些老师喜欢每天把一堂课全部内容都拖一遍,只能说明他不太会上课。
五、对舞蹈老师的基本要求
一个称职的舞蹈老师,绝不能停留在“我学过舞蹈,就可以教人跳舞”,“我练过几年功,就可以教人练功”这种低水平的自我满足上,应当不断地要求自己具备以下能力:
1、头脑清楚
你教学生练习的内容规格是什么?要领是什么?方法是什么?你要一清二楚。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容易。比如:学过舞蹈的人几乎都会知道“芭特芒. 唐久”(擦地)怎么做,“他”也会要求学生开始动作前把一位(或五位)站好,人站直,不准倒脚(脚掌平铺地面),内侧肌肉贴紧,肩怎样,后背怎样,腹肌怎样?都说到了。但动作腿开始往外擦出时,重心要从中心线,即两个脚跟的正中往支撑(主力)腿上稍作移动,他却没有告诉学生。学生完成时,由于重心没有完全用一条腿支撑,就只能用单手或双手暗暗帮忙了。再比如:抬正腿、旁腿、后腿时,头及肩颈部位要作相应的轻微调节,以保证重心的正确;腿环动时肩和胯不能跟着转这类基本的要领,课堂上简直数不胜数。有的老师,自己在舞蹈学校时基训成绩名列前茅,在剧团也是一位好演员,他自己给学生做示范时想都不用想就能到位,但面对学生的很多毛病倒象成了睁眼瞎,或者感觉到不对劲却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怎么去要求?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会做,不等于头脑必然清楚。一定要对教学内容作经常性的拆解、分析,归纳出它的技术要素,你才看得准问题,提得出要求。
2、练这个动作究竟是什么目的
我们基训中练的所有动作,不论是出自古典舞教材或芭蕾教材,有很大一部份是很少直接在舞蹈中出现的。比如“芭特芒.唐久”(擦地),“芭特芒.日代”(小踢腿),“芭特芒.风九”(单腿蹲),还有“皮利耶”(蹲)等等。毫无疑问,我们练它是因为它的功能性,这类动作的功能性即练它的目的性。一个优秀的舞者,需要软度、开度、力量、平衡、柔韧、敏捷、弹跳等多方面的良好素养——即人们通常说的“能自由支配自己肢体语言”的能力。
我们的舞蹈老师也应当经常动这个脑筋:“我”教的所有动作与一个优秀舞者必备的素养有什么关系?
3、目光敏锐,锲而不舍
有的老师,学生在他面前动作怎么看怎么不到位,不用太挑剔,从头到脚毛病可以指出一大堆,他却熟视无睹。这也许是他自己就不清楚完美的标准、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他目光不敏锐,发现不了问题;或者是他缺乏锲而不舍的精神:他要求过,但学生老不改,他已见怪不怪、麻木不仁。
诚然,学生有些毛病与其先天的某种不足有关:如耸肩、肋骨外突、软开度极差、伸脖子、扣胯、脚背不好、腿不直等等。最好的老师尽最大的努力,加上学生的刻苦充其量也只能改善它而无法彻底解决,这姑且不论。但象兰花手不好看,山膀手不好看,芭蕾手不好看,云手不好看,风火轮不圆顺(不用肩带动),小跳脚跟不着地,大跳手在空中乱抓,翻身手不打开肩先跑,这类问题3—5年的练习都不能解决吗?主教的老师无论如何恐怕都难以推却责任。
我的老师林莲蓉有一句话,多年了,我至今常想起:“你不照我的要求做,我让你没法活”。言简意赅,多强的责任心。我们学校有位俄罗斯老师米拉在授课中经常一个练习让学生做五、六遍,每遍做之前或后,她都要讲。在她看来,没达到她的要求,练十遍八遍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学生初上她的课,真是难以适应,很枯燥。但说来也怪,照这样练半个月,最不改变的学生也开始改变了。这样练法,看起来慢,实际上“快”,学生的基础会打得很扎实。
4、课堂语言
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太重要了。多数舞蹈老师在课堂上话都比较多。当然,我也见过那种只说动作名字、叫声“预备、起”,其它时间就象哑巴的老师。但课堂上常见的语言问题还是出在“多”上。多得不精练了,多得不生动了,多得缺乏针对性了。有的老师还养成个坏习惯,钢琴一起,他的嘴就停不下来:一会在吆喝,一会在哼哈,一会数节奏,一会象是自言自语,再加敲打与跺脚,这就严重到对伴奏音乐起干扰,破坏作用了。
不要忘了,钢琴伴奏承担着学生乐感、节奏感培养的重要使命。老师除非不得已,没有必要去干扰、破坏它在课堂上独特的美。
有这种毛病的老师,学生的反应几乎一样:对你的话他似乎成了聋子,烦你了,根本不理你,千百句话等于白说。
我认为,老师的讲解尽量放在动作前或动作后,而且话语要精炼,切中要点。学生练习时,尽量让他听音乐。带普遍性的毛病可作简短提示,个别的毛病,最好点名道姓提醒。不要瞎吆喝。低年级学生老实巴交,容易紧张,老师在语言中如果能带点风趣或幽默,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
舞蹈老师可以话少,但不要像“哑巴”;可以话多,但不要成“话痨”。
六、怎么样组课
现在,教专业学生的舞蹈老师恐怕没有不知道怎么组课的。在学校时,他的老师就让他从地面练到把杆,再到离把,由小跳到中跳、大跳、技巧……一直到毕业,这顺序基本不变。就照着这样教行了,错不到哪里去。
我认为,这还不能算会组课。
这就是前面说过的,每天喜欢把全部课拖一遍的老师算不上好老师。
上课必须有重点。也许是每天,也许是每周,也许是每月。
即或是把杆上的动作,有时为了纠正一些毛病,某个动作也应重点练多次,由于时间原因而暂时“扔掉”另外一些动作。
学生到了高年级,组合难度增大,技术技巧增多,常常必须花大量时间给予侧重。希望我们的老师在执行教学计划时都能学会抓准重点。
当然,期末的考试(展示)课与平时的训练课组织上应当有所区别。平时的课要多注重实用性,解决实际问题,组合可以不必太复杂,花头不要太多。考试课则要考虑它的观赏性,在不降低“大纲”规定的技术难度前提下,把组合编得流畅些,调度上也多一点考虑。有的老师在组合间也用舞步或舞姿连接,一堂课既紧凑又清爽。
七、怎样编组合
基本功的训练,除了中专第一学期比较接近真正意义上的单一练习,从第二学期开始,从把杆到离把,动作的组合(也叫“短句”)形式就已渐渐显现了。越往后,动作、节奏、方位、“手、眼、身法、步”的配合越丰富,组合化特点越突出。我们在教学中说的组合,一般是指离把以后的非单一性练习。
这里只谈谈我们课堂组合中最常见的毛病:
1、动作不顺畅。它包括:硬生生改变动作的运动方向;不适合连接的动作强作连接;强度、幅度都较大的动作之间缺乏必要的转换与过渡;动作间不能互相借力。
2、动作塞得太满。一般的小跳组合就4个8拍(2/4)或者说16小节(3/4,3/8),中、大跳组合也差不多。有的老师不但把它塞得毫无空隙,甚至想把装不进去的动作也装进去。这种组合往往班上最好的学生做也吃力不讨好。
3、训练目的不明确。不长的训练性组合最好集中练习1—2种技术内容。宁肯多练几个组合而不要在一个组合里什么都有。
高年级的课可以让某些组合长一些,因为学生此时的能力、技术与表现力都与低年级不一样了,但仍要考虑动作的起承转合及强弱快慢的适度,让人既能欣赏到组合展示的技术难度、技术美感,又不感到学生在做超出他的自身能力的事。
性格性组合不同于一般组合,具有明显主观色彩取向与语汇选择,“编舞”的成分重一些,这适合毕业班或大专、高职的考试课。
八、谈谈教材问题
作为中国舞演员的基本功训练,是用芭蕾教材好还是中国古典舞教材好?抑或是“结合课”好?这个问题在我国舞蹈界已争论了几十年,仅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的有水平、有深度的文章已不计其数。但文字的热闹终归不如实际的选择。简单的事实明摆着:用芭蕾教材给学中国舞的低年级学生打基础并无不可,它在解决重心、体态、规范、肌肉的线条、身体的柔韧等方面的确卓有成效。芭蕾教材既系统又成熟,既科学且现成,我们实在找不出用它不行的任何理由。但话又说回来,完成同样的任务,现在的中国古典舞基训教材也同样做得到。什么原因?它俩在很多方面本来就象两兄弟。追根溯源,这涉及到中国古典舞基训教材究竟如何诞生、发展而来的?这里不去罗嗦它。仅只指出一点,芭蕾处处强调“开、绷、直”,古典舞难道随便可以“关、‘锅’、弯”吗?但古典舞中包含的身韵、身法、舞姿、翻身类、技巧类及其它很多语汇又确实是芭蕾里没有的,这一块内容对从事中国舞表演的演员绝对不能缺。“结合课”就是这样应“需”而生的:既要芭蕾的框架及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包括直接要练它的很多动作),又要补上它原本没有的“中国内容”。在各种讨论中,“结合”课受的诟病最多。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都喜欢指责它不纯粹。什么叫“纯粹”?是指那股地道的“洋味”吗?既然是中国舞演员,练“你”内容中对“我”极有价值的部份,可不是为了将来去跳《天鹅湖》或《吉赛尔》,我要那么“洋气”干什么?你能帮助“我”挺拔、规格、规范,掌握那些必需的技能就行了。
反之,人们在看一些以古典舞教材为主的课时,一旦出现了“绒德让.阿太尔”(划圈)或“西松.符尔美”(敞式分腿跳),“西松.哦尔特”(交叉式分腿跳)或“西松.风九”(双起单落擦地跳)之类的动作,便颇不以为然:“这些一看就是芭蕾的”。是芭蕾的又怎么样?这些动作对训练学生科学的弹跳方法如此有效,古典舞课堂里为什么不能出现?
想想我们天天给学生练功的目的,可否用这样一句话表述:把他培养成“能自由支配自己肢体语言”去完成各种作品的优秀舞者。学生毕业后到舞团,谁知道将来的编导会编些什么东西给他跳?我们凭什么要在课堂里按一种风格将其定型?
因此,我们的老师,只要你自己确实能驾驭两种教材,根据你的教育对象,完全可以在不同阶段里将两种教材交替使用,或结合着用。

⑻ 教舞蹈的流程

教舞蹈的流程
舞蹈动态的形象示范,要经过两个过程:

一、第一过程要全面示范,全面把动作做出来,手、脚、身体和面部都同步进行,它给学生的印象应当是美好的总体印象。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对舞蹈动作有全面的理解,同时,也对老师产生尊敬喜爱的心理,使教师的威信一开始就牢固的树立起来。

二、第二个过程要使动作逐步简化,有时可以用手比划。这样做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对学生智力的提高具有极大好处。开始是模仿,要求学生模仿得越象越好。当学生逐步掌握了身体运动规律后,模仿的对象开始淡化,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想象。当教师逐步过渡到很简化的示范时,学生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理解去塑造他自己了。
--------------------------------------------------------
口传教学方法:
口传,即口头传递的方式,包含讲述,解释,语言渗透等多方面涵义,这种口头传递包括

三个方面的内容:

1、讲解动作。无论是教授新动作,还是复习老动作,舞蹈教师都要通过讲解或伴以讲解。如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动作规格和标准。做这个动作容易犯的毛病,怎样克服与纠正这些毛病等等,这里面包含许多解剖学,动力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也有语言方面的知识。

2、传递知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师免不了有许多提示和讲解。甚至在学生动作过程中,舞蹈教师也会不时发出许多指令,提示或评论。学生把教师的话连同音乐一起接受过去,这不仅是对学生感观的全面锻炼,同时还是传授各种舞蹈种类的知识,也包含与其它舞蹈种类的比较,还有关于对音乐的理解与感觉等等。

3、渗透思想。所谓思想, 包括世界观,品德,艺术观和为人的标准等等。这方面往往不是教师有意准备的,而是下意识的外露,比如在学生发生迟到,不按规定穿戴练功服,舞鞋,不听老师讲话等违反纪律的现象时,教师会说出许多不同的话来。并会同时流露出许多表情。在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争吵等情况时,教师会把不同的言语说给学生听。这种时候,教师本人的品格、为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处理方法,甚至是习惯语言,都会渗透给学生。学生会情不自禁的模仿老师的言行。

--------------------------------------------------------
舞蹈老师教学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准备:无论讲解动作还是传递知识,舞蹈教师的语言最怕似是而非。
一个学生完成其动作时长期不得要领,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常常是因为在最初教学时教师的语言不准确,从而学生产生错觉和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越努力越糟,如果教师的语言准备够充分,不仅可以避免误解,而且有助于完成学习进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否准确,除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善于使用语言外,还要学好舞蹈教学法课。

2、生动:语言的生动性对舞蹈教师来说是非常需要的,因为它可以唤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减少舞蹈训练中的痛苦成份。舞蹈教师语言的生动,主要是要善于运用形象性语言。比如,舞蹈时,要学生手形漂亮,不要太僵硬,常用“枯树枝”来形容僵硬的手,学生们一听到“注意手”的话时,就会想起“枯数枝”,谁也不愿自己的手像“枯树枝”那样难看,当然在形容难看的动作时,切忌挖苦,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假如学生的情绪不好,特别是与教师有某种对立情绪时,更不能挖苦学生。

3、精炼:教师的话要尽量准确、简单,不能啰嗦,否则学生的兴趣就会降低,兴奋不起来,影响教学质量,而且,当学生运动后,热身变冷,肌肉便开始收缩,对训练是十分不利的。

4、亲切: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不能过于严厉,过于生硬,学生易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老师要有耐心。
身授:即示范的方法。示范,是由教师亲自塑造让学生可以尽量容易效仿的形象,舞蹈教师的手法,含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舞蹈的动态形象,一是舞蹈老师本人的形象。

阅读全文

与怎样教学舞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