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舞蹈或教育书籍读后感
教育书读后感 书,是我们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之一,谁都有许许多多的书。,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你就会发现,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其乐无穷。这个寒假我就读了一本好书——《爱的教育》,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让我受益匪浅。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部著作。这部书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一个个很小的故事,却令我非常震撼。其实,我在七年级的时候也写过一年的日记,记录了在学校的点点滴滴,也写了自己的感受,当时只是想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直到我读了《爱的教育》后,与之相比,自愧不如。这本书真正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 《爱的教育》一书中还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和对亲友的真挚之情,令人很感动。这本书的亮点非精神讲话莫属,每个月老师都会给他的学生读 “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受到了教育。我想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一位作家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的。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这本书我百读不厌,其原因就是我每读一次就有一次心灵上的洗礼,精神上的震撼 。 读后,仔细想想,这本书不就是告诉了我们一个字——爱吗?“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就如同父母的爱,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我想,这就是与父母的代沟吧!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对爱了解多少,我们生活在众人所包围的爱中,可是我们又是如何报答众人对自己的爱的呢?是的,也许我们都应该问问自己。读完这本书,我又收获了很多,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又收获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种境界我们又能体会多少呢?学海无涯,让我们趁着年轻,去书的世界里好好领悟吧!或许我们又会收获不少。
Ⅱ 请推荐关于舞蹈产生、发展、形成各种流派的历史书籍。
《中国传统文来化与自舞蹈》、《西方舞蹈文化史》、《 舞蹈概论》都是不错的关于舞蹈产生、发展、形成各种流派的历史书籍。
《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是由金秋编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这本书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中国古代舞蹈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共分六章:先秦时期的乐舞,论述了旧石器、新石器以及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舞蹈;秦汉时期的乐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舞;隋、唐、五代时期的乐舞;宋辽金西夏元时期的乐舞;明清时期的乐舞。本书是舞蹈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试用教材,亦可作为舞蹈艺术工作者阅读参考用书,具有较高的学术文化价值。
《西方舞蹈文化史》是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瓦尔特.索雷。是迄今为止仍是西方舞蹈文献中资料性、理论性及权威性最强,部头最大的史书,并在舞蹈的比较研究上具有示范意义。
《舞蹈概论》是由约翰.马丁编写,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书从当代舞蹈等多视角出发,剖析了欧美舞蹈的历史脉络。作者自成-派的理论,一直得到西方舞蹈与哲学界的赞同和引用。
Ⅲ 有什么学舞蹈的书
自己学我是舞蹈老师地面素质训练(压腿、踢腿、下腰等等)、把上练习(把杆练习)、把下练习(也叫“脱把训练”或“地面练习”)等等。
地面素质训练地面素质训练包括坐在地上做勾脚背、盘脚压胯、仰卧吸腿、侧卧旁吸腿、俯卧后吸腿、腰部训练、仰卧前大踢腿等动作。这些动作可以打开肩部和胯部关节韧带,加强腰的柔韧性,增强腿部和后背肌群的弹性和力量(解析:压腿、踢腿、下腰主要是“开软度”的项目,是学员软度练习的必要手段。而“开软度”,就是趁学员韧带和腰部在发育前的柔软期把韧带和腰部的关节的发育走向按照艺术要求发展,从而达到舞者的要求。这就是为什么学习芭蕾舞要“从娃娃抓起”的道理。由于7—11岁的儿童自我约束能力比再小一点儿的孩子强,再加上生理条件处在青春期之前,因此,此阶段学习芭蕾舞〈其实包括京剧、杂技、体操等等,各项肢体艺术的学习年龄由行业特点和学员自身条件而定〉比较适宜。压腿,就是把两个腿敞开,渐渐到达最大的幅度。软度开得最好的演员两个腿敞开时能基本呈“一”字型;踢腿,相信大家比较熟悉。它是两腿灵活自如的关键要素之一。踢腿的标准是瞬间高度越高越好,而学员的“控腿”〈就是把腿抬到额前时定住不放下,时间越长越好〉也是为踢腿的“本领”打下坚实基础。
把上练习(也叫“扶把训练”或“把杆练习”)是指训练的时候扶着固定的物体进行的训练。包括擦地练习、蹲步练习及压腿练习等等。把上练习是塑造姿态美的主要手段,对发展下肢及躯干的力量、柔韧、灵巧、协调,增强对身体重心的控制、提高平衡能力都非常有效,同时使起到身体的姿态规范化的作用。包括基本手位和基本站位及半蹲、全蹲(比如“双手扶把蹲”、“单手扶把蹲”)及擦地(比如“双手扶把擦地”、“单手扶把擦地)”及小踢腿(比如“双手扶把小踢腿”、“单手扶把小踢腿”)和划圈等动作。单腿蹲和小弹腿、压前腿、压旁腿、压后腿也是相当重要的训练动作。这些训练动作可以使脊柱、臀、脚踝、臂充满活力,从而培养优雅和高贵的气质。
把下练习(也叫“脱把练习”或“地面训练”)难度较大,动作分为手位与脚位的训练,如手臂波浪形的舞动、脚做划圆等动作,还有步伐和足尖的训练。其中,步伐训练包括轻柔步训练、跳跃步训练、碎步训练等等。与前面的训练相比,增加的练习有跳跃练习。小跳还可以分为一位小跳、二位小跳、五位小跳。中跳是随后的训练,主要以原地跳为主,分为一位中跳、二位中跳、单起双落方法和双起单落方法。最后就是大跳了。以上训练,是将臂、腿、弹跳等舞姿造型组成的小组合,既能训练身体的基本能力,也调整了身体的基本姿态,并使其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到芭蕾额
Ⅳ 有什么关于舞蹈方面的好书
像《舞蹈知识手册》就是比较通俗易懂,介绍了世界的舞种,是十分全面的舞蹈丛书
或者是一些舞蹈的杂志
Ⅳ 推荐对舞蹈教学有帮助的书籍
舞蹈是跳出来的 最好的书籍就是视频和多跳。不是还是有各种舞蹈的教程书,但是好多用的是术语。
Ⅵ 有哪些关于舞蹈鉴赏/舞蹈历史的书籍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2011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琳琳。 内容介绍 陈琳内琳等编著的《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从地域分布出发,选取人口较多的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四个民族为主要对象,兼收傣、苗、彝、佤等其他少数民族,通过对各民族历史概况、舞蹈特征及其文化根源、舞蹈分类、舞蹈的主要表演形式以及作品赏析等方面的简明介绍,间以活泼的小网络,期待能够较为立体地为读者呈现我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艺术。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普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知识。
Ⅶ 幼儿舞蹈律动教学有关的书籍有哪些
教学有关的书籍有哪些
教师教学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它是教师内自身心理素质的反映,容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要保持教学是最佳的心理状态,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课前应认真仔细地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对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学各主要环节能历历在目,做到教学过程清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内容适度,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
Ⅷ 少儿舞蹈书籍
饿这个还真不知道,不过有本街舞书 你看看吧。书名:不羁的灵魂——街舞必版读之全档案
编著署名:秋山权
开本:1/24
字数:120千字
书号:ISBN 7-80218-055-4
定价:29.80元一般新华书店都有卖不行就网购咯
Ⅸ 求一些芭蕾舞方面的书籍
以下是一些芭蕾舞方面的书籍:
《飘逝的红舞鞋》 梁菲 著
《我的芭蕾生活》 季萍萍 著
《修炼芭蕾气质》 侯宏澜 著
以上为自传
下面是芭蕾书籍
《图说芭蕾》
《俄罗斯芭蕾秘史》
《西方芭蕾史纲》
《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
《芭蕾舞教学法》
《芭蕾舞——中国艺术教育大系·中专卷》
《中外舞蹈作品赏析(第二卷)中外芭蕾舞作品赏析——北京舞蹈学院 》
《世界经典芭蕾舞剧欣赏》
《西方芭蕾舞与现代舞简史》
《芭蕾舞及教学论研究》
《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
《发现·启示》
芭蕾,欧洲古典舞蹈,由意大利语ballet音译而来。芭蕾舞孕育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后半叶开始在法国发展流行并逐渐职业化,在不断革新中风靡世界。芭蕾舞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故又称脚尖舞。其代表作品有《天鹅湖》、《仙女》、《胡桃夹子》等。
芭蕾舞是用音乐、舞蹈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芭蕾艺术孕育在意大利,降生在十七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十八世纪在法国日臻完美,到十九世纪末期,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时代。芭蕾在近四百年的持久历史成长过程中,对世界列国影响很大,传布极广,至今已成为世界列国都全力成长的一种艺术形式了。女演员舞蹈时常用脚趾尖点地。
Ⅹ 推荐一本全面介绍舞蹈的书籍!
关于书,能有很多,这里给你介绍一些
1,《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 金秋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6-9-1 / 39.0 元
这是一本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素质课教材,它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之下各朝各代舞蹈发展的概况,源远流长,内容丰富。
2,《太极文化与东亚舞蹈文化》 向开明 著 / 民族出版社 / 2006-08-01 / 32.0
“太极”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易学》的分支,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透过“太极”思维,《易学》将“一般知识学”或“科学”、“哲学”的崭新面貌,与现代各个学科展开会通。从“民俗学”、“气韵观”、“力学”的角度窥视和探索“太极文化”,它具有独特的思想观和气韵方式,而这种思想观及气韵方式与东亚舞蹈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内在联系。透过太极文化,我们了解到太极“气韵”和形成过程,始终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而阴阳、八卦之说,又是中国古典身韵建立其体系之思想观之一,特别是韩国,直至现在韩国的国旗仍用的是阴阳太极图和八卦图案。从“宗教学”、“文学“包括”美术、音乐学方面已有众多的研究和论述,而从“舞蹈学”的角度去认识太极文化还只是些单一方面的简论,更涉及不到与东亚舞蹈文化的系统性、综合性研究。
3,《民间舞蹈-民俗文化》 李北达 / 2006-09-01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13.0 / 平装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今天,我们将把民俗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民间舞蹈》,运用科学的方法论,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描述,把一个个晦涩难懂的理论融入在浅显易懂的语言中。详细介绍了中国民间舞蹈风俗。
4,《中国武术理论与舞蹈实践》 李北达 / 2004-09-01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20.0 / 平装
中国武术和中国传统舞蹈均深受中国文化的滋养,二者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分有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不断的分合中二者的“形”与“意”得以相互交融。本教材从无数的理论入手,通过对武术、舞蹈各层面的分析和比较,希望探寻双方相互补充和吸收的轨迹。教材的适用对象是从事舞蹈教育和表演专业的学生。
作者简介 李北达,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北京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满族舞蹈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武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会员,北极光内市武协理论文史研究会研究员。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曾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曾发表《美哉踏歌》、《倾城鼎沸闹秧歌》、《茶余饭后侃“奇观”》、《“球”的意识》、《试谈民俗和民间舞蹈》、《浅谈河北地秧歌和满族鞑子秧歌的异同》等文章。
5,《舞蹈编导学》 金秋 / 2006-2-1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3 / 平装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与同类书相比,本书充分结合了培养对象的特点和编舞工作需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本书十分注重总结国内外编导创作经验,反映了当前舞蹈创作思想潮流和编创技法的最新成果,使学习者能够以开阔的视野,系统掌握舞蹈编导的理论基础和技法。本书可供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社会舞蹈教学和舞蹈爱好者使用。
6,《 中国民族舞蹈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李廷海 / 2007-1-1 / 中央民族大学 / 23.0 / 平装
舞蹈是一门以人体动作为主要与众不同手段的艺术,但舞蹈绝不仅仅局限于人体动作本身。同任何艺术一样,舞蹈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产物,是人类的思想和情感在虚拟世界中的一种浪漫行为。不同民族、不同人群、不同时代会产生不同情感、不同形态、不同美感的舞蹈。当然,不同特点的舞蹈也会体现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不同美学观、不同文化心理以及不同的生活和情感轨迹。因此,研究民族舞蹈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民族、特定的人群、特定的社会活动以及特定的心理状态。自然,研究民族舞蹈艺术教育也不能离开变化中的社会和发展着的文化。
该研究的主要价值就在于他将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研究同社会文化变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社会文化的大视野看待民族舞蹈文化和民族舞蹈教育,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分析民族舞蹈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方针和方法。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发展的必须。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人类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蕴藏着对文化艺术的巨大需求。如何办好中国民族舞蹈高等教育?中国民族舞蹈高等教育应该造就什么样的人才?用什么样的思维去主导民族舞蹈教学?李廷海同志的这一研究很值得我们关注。
作者简介 李廷海,朝鲜族。198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同年留校工作至今。1997年至1999年,在中央民大在职学习“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1999年4月至2000年4月,到日本岐阜圣德学园大学公派留学,研修教育学、比较教育学等课程。自2001年9月,师从著名民族教育家哈经雄教授攻读民族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4年7月毕业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参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西部大开发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之子课题;合作主持中央民族大学“十五”科研规划项目《西北生态环境及其传统生活文化对该地区少数民族长寿人群影响成因关系的研究》等研究。
发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教育——在日“韩国人·朝鲜人”教育个案研究》、《现阶段中国舞蹈专业教育的若干思考》等数篇论文。
7,《舞蹈资优教育的现况与展望》唐尔惠 / 2004-09-01 / 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 / 120.00
8,《美国的舞蹈》 副标题: 美国文化丛书
译者: 田景遥 作者: (美)沃尔特·特里 15.60 元 / 三联书店 / 1989年5月
本书上卷讲述美国舞蹈概况,从古代舞到十九世纪的美国舞蹈历史中卷讲述美国舞蹈的改革。介绍了邓肯等九位舞蹈家的贡献;下卷讲述美国舞蹈的现状,介绍了现代舞、黑人舞蹈、地区芭蕾舞等。
9,《日本舞蹈的基础》(日)花柳千代 / 2002-12-1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90.0 / 平装 / 郭连友等
日本舞蹈的基本介绍、上半身的基本动作、下半身的基本动作、基本动作、小道具的基本动作、应用编、资料编等。
这是一部继承和发展日本传统舞蹈的精髓,致力于日本舞蹈的系统化,并在此基础上超越各个流派的舞蹈理论著作。该书在日本具有广泛影响,至今已经再版了13次。在中国,该书是首次出版。作者在书中介绍了日本舞蹈的起源、历史、现状和各个流派的特点,传授了日本舞蹈中身体各个部位的基本动作要领,同时,还介绍了如何使用扇子、毛巾等小道具以及花柳本人独创的舞蹈动作。
10,《说舞-舞蹈学研究文萃》 资华筠 / 2006-12-1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25.0 / 平装
吴晓邦先生离开我们已十年有余。对于他的研究,他的亲传弟子和舞蹈界、文化界众多专家、学者已有不同视角进行过回忆与论述。本书是着重谈论教育思想研究方面的体会与思考,以表达对中国现、当代新舞蹈艺术的先驱、一代宗师吴晓邦先生的缅怀与感念。
11,《影响世界的中国乐舞》资华筠 / 2003-01-01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16.0 / 平装
本书包括:日本史籍中的唐乐舞;中化乐舞文化与日本交流传播简史;中国舞蹈文化传播漫说;中国文化对朝鲜乐舞文化的影响;古西域与中原乐舞交流及其相互影响等。
12,《舞蹈创作法》 江口隆哉 / 2005-7-1 / 学苑出版社 / 36.0 / 平装 / 金秋
21世纪,中国进入WTO的时代,舞蹈艺术也将接受新的挑战,随着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舞蹈艺术也必须以不断出新的产品占领艺术市场。怎样才能不断创造出新的作品呢?首先,就要求舞蹈者对时代、对社会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昆跟时代、反映时代。其次,要具备能够编创出反映现实生活的一些技能。过去,舞蹈界对编舞技法研究不够,即使研究了,也不够全面深刻。而且,有关编舞的书籍寥寥无几。于是,研究编舞法,翻译介绍编舞技法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江口隆哉先生从事现代舞研究,也是日本现代舞大师。但他著述的《舞蹈创作法》却是一部能够应用于创作各种舞蹈样式的实用性教材,或者说,是指导性的参考书。这本书可以成为广大编舞者、在校舞蹈学生、舞蹈研究者、舞蹈爱好者的案头必备之书。
13,《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 李雪梅 / 2004-11-1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35.0 / 平装
我们认为本书的研究,有助于学生了解民间舞蹈生成的地域和社会环境及其对舞蹈产生的基础影响作用,准确把握舞蹈的深层文化内涵,再现和反映舞蹈真实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对保护传统舞蹈文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本课题的研究还是对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丰富。
在本课题历经四年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积极讨论,青海玉树采风期间克服艰苦环境,跋山涉水于高原,寻经问典,走访民间,搜集资料,了解藏族舞蹈的文体本质,体验藏族民族的生存环境,参观赛马大会,使得我们对藏族文化及生成环境特点有了明确的感性认识,对藏族民间舞蹈有了本质的了解,对赋予这一切文化内涵的环境特征有了深刻的体会。这一切让我们对藏族民间舞蹈的特征风格与其环境特征的认识统一起来,提高和深化了我们对藏族舞蹈的本质的认识,对传统舞蹈的根的认识,是除亲身经历外谁都不能给予的,它对我们藏族舞蹈的研究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大量的实地采风学习帮助我们,同时也印证了我们的研究。
本课题以民间舞蹈文化研究为主,涉及到中国古典舞、芭蕾舞,以及文化地理等相关舞蹈艺术和其他相关学科,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大家始终精诚合作,探讨切磋,研究学习,提高认识和理论水平,为本书的完成奉献了智慧。
14,《作为艺术的舞蹈:舞蹈美学引论》 郭勇健 / 2006-06-01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21.00 / 平装
15,《碧娜 鲍许 - 舞蹈剧场新美学》 副标题: Pina Bausch-Tanzen gegen die Angst
作者: 尤亨.史密特 / Jochen Schmidt
译者: 林倩苇 / 96/07/01 / 远流出版 / 350.00
16, 《湖南舞蹈论文选》
另外介绍个网站
www.krmtv.com/bbs里面舞蹈板块里有大量教学视频,好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