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本科学前教育,研究生考学前教育还是小学教育好
还是建议选择学前教育方向吧
一、专业介绍
1、概述:
学前教育学专业是一级学科教育学专业下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入小学前年龄段(0-6或7岁)儿童身心发展与教育、学前教育服务人员专业素质及成长、各种形式学前教育组织与活动、不同区域内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我国学前教育学科创始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逐步形成学科的雏形,近20年来,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
2、研究方向:
学前教育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02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应用
03学前教育政策与管理
04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师。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现代学前教育理论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与技术;熟悉学前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身心健康;具备在各种儿童教育机构、教育行政与科研部门、社会传媒机构、师资培训部门等从事儿童教育、科学研究、培训、管理、传媒、康复训练等工作的能力。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一,方向01可选203日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注:各大院校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5、与之相近的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
6、课程设置:(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
该学科的必修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国语、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外教育思想史专题、专业文献导读、学前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动态研究、学前教育课程专题研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
二、就业前景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哲学、人类学、生态学、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学科的发展,不断丰富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提高了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学前教育学进入发展的阶段。
在幼教领域日趋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对骨干幼儿园大专层次的教学、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大型幼儿园、幼教集团的职业化的园长、园长助理的需求日益提升,该专业学生有着相当广阔的就业前景。在未来二十年内,本专业人员将迎来就职的黄金期,从业范围将十分宽泛。
三、就业方向
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有:在幼儿园从事教师或儿童顾问的职业;从事学前教育研究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有关政府机关、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任儿童发展评估和指导人员、儿童教育和卫生发展政策制定者、儿童教育咨询专家等;在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工作任职儿童专栏节目的采编人员、传媒策划与制作等;从事与儿童相关的企业设计制作与营销,各类儿童用品开发的专业顾问或市场调查和分析专业人士等
2.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前教复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制容有:
1、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2、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应用。
3、学前教育政策与管理。
4、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师。
该学科的必修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国语、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外教育思想史专题、专业文献导读、学前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动态研究、学前教育课程专题研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
(2)学前教育教学科学教育文献是扩展阅读: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保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扎实的科学人文素养,掌握较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
具有较强的幼儿保育能力、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较强的实践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具有学前教育职业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潜质,善于沟通与合作,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教师或教育工作者。
3. 学前教育专业的主修课程有哪些
主干课程:
普通心理抄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儿童文学、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4. 简述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教育性内原则;
4、伦理性原则。容
意义
1、研究学前教育中体育的任务,分析幼儿园体育工作的内容,为儿童身体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保护儿童安全与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2、研究发展儿童感知觉、观察、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儿童对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3、研究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过程,论述德育的原则等。
4、研究学前儿童美感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研究游戏及其教学的基本理论及如何通过游戏、教学和日常生活等组织形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依据0岁~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学前教育的原则可概括为:
1、从胎教开始适应各年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教育;
2、促进学前儿童体、智、德、美的良好发展与个性的健康发展;
3、成人对学前儿童的照管与教育相结合;
4、以兴趣诱发,在游戏中成长;
5、创设适宜的环境,发挥其教育的功能。
5.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学习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好处:
第一,能了解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如研究的一般步骤、研究的类别、研究的基本原则等。
第二,能掌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常用方法的使用过程,如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作品分析法等;
第三,能学会科学地提出问题、阅读研究文献、形成假设、设计研究方案、编制和使用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方法、使用统计工具和程序分析资料、撰写规范的科研论文。第四,能形成科研兴教的意识和能力,为从事教育科研奠定理论和能力的基础。
(5)学前教育教学科学教育文献是扩展阅读:
在我国,相对来说,学前教育科学仍是一个不成熟的、薄弱的学科,理论和规律还远不能有效地指导学前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各种复杂的实践问题,要丰富和发展学前教育科学,就必须依靠广大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开展广泛的科学研究活动。
如果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都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掌握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了解当前国内外教育改革信息以及一定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独立开展或广泛地参与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逐步提高研究意识,逐渐养成认真的科学态度,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创新,将会极大地丰富学前教育理论,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科学的发展。
6. 学前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其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福禄贝尔的提出。
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首先是由德国教育家F.W.A.福禄贝尔提出的。他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思想家J.-J.卢梭的影响下,又接受了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的儿童教育思想。
他于1837年在布兰肯堡创设了一所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福禄贝尔系统地论述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内容和方法。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教育应适合儿童的发展,教育应以儿童的自主活动为基础。
(6)学前教育教学科学教育文献是扩展阅读:
弗里德里希·威廉·奥古斯特·福禄贝尔的人物成就:
1820至1824年福氏写了七篇论文,1826年出版了《人性教育》Menschen-erziehung,由本书可以了解福氏的教育思想,当时(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一般德国的思想,内容上尚未有如福氏这样的调和了宗教、哲学及艺术的思想教育。《人性教育》的基础论是提倡神、自然和人类的关系,人性教育目标及教育原理。
福氏的宇宙观是万物中有一永久不灭的法则,此法则乃万物赖以生存,并支配及统一万物,此统一者就是神。他的人生观“永久不灭法则”神所创造的事物──人、自然。能了解自然科学的法则,而制定法则者就是神。福氏认为宇宙乃是一个调和、伟大的有机体,把自然科学和基督教的神使之浑然一体乃福氏“人性教育”的基础论。
但福禄贝尔并不盲从,他辨别斐氏教育法的优、缺点,特别研究户外游戏,了解游戏是发展儿童精神、情绪、身体的强大力量,观察全神贯注做游戏的幼儿、儿童、少年、青少年,可以发现他们充满着高贵的神情和强壮的体力,游戏陶冶了优良的精神,在散步中发现大自然对人类的益处,培养人们高尚、安静、思考力各种优良的精神,所以,人类当常常和大自然共同生活。
7. 一,作为一位幼儿教师,为什么要学习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你好,尊敬的网络知道用户楼主,很愿意为你问题作答 一、 文献综述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交易。对巩固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查阅文献后我们知道了, 第 一,针对目前社会上热门的学前幼儿的双语教育问题展开了讨论,首先,以开展幼儿教育的背景入手:社会和个人的需要,接着分析了幼儿双语教育发展现状,并就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旨能尽快地让幼儿双语教育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第 二,阐述人类使用语言,都是从单语向双语发展。双语现象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一个民族或个人与另一个民族交往或为了向另一个民族学习而产生的。 第 三,幼儿大脑、语言和思维等的发展使双语教育成为可能,但这种可能性能否真正转变为现实,还取决于是否具备相应的外部条件,即自然的双语环境和适宜的教育。只有将两者密切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促进儿童双语发展的目标。但是,只是考虑到如何交、如何学和幼儿的发展阶段,都没有考虑到学前教育幼儿是主体, 因此在幼儿语教育时,正处活泼可爱、无忧无虑的学前教育幼儿是怎么想的,是怎么认为的,正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又称文献法。文献法是对相关的文献进行研究和梳理的研究方法。本论文查阅了来自青海民族大学刘艳的《青海藏汉双语教育实践研究》和学前教育研究期刊,作者陈琴; 庞丽娟的《幼儿双语教育问题探析》等等,对其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所以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 本文也主要采用了调查法。调查法包括问卷法和访谈法。 问卷法是一种以问卷作为工具和手段来进行资料收集的调查方法。向xxx幼儿园的幼儿发放调查问卷。 访谈法是以口头谈话的形式获取所需信息、研究资料的方法。为了了解学前教育幼儿双语教育是儿童的感受,我走访了贵阳的xxx幼儿园访谈了教师,还有几位幼儿的家长。
8.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都有哪些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基于案例的分析 ,实际调查分析,问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