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师专业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专的教育信念。
2、具有良属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
(1)品德教育的教学设计扩展阅读
师德---教师素质的核心。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B.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思路怎么写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经过近一年来各方专家的研制,
现已正式颁
发。新课标在设计思路、基本理念、目标以及结构、体例、呈现方式等方面都有
了突破性的改进。新课标以横、纵坐标的设计方式来整合心理、道德、法律和国
情教育等内容,
完全改变了以往学科体系的逻辑,
并在学科知识和方法上作了跨
学科的整合。
与以往课标相比,
新课标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在课程
目标的表述上更为准确和科学;
以全新的设计形式呈现课程内容;
对改善学生的
学习方式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
“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教材编写建
议”为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创造的空间。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程标准
设计思路
特点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经过各方专家近一年的努力,
现已正式颁发。
新的课
程标准与以往使用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比较,
其体例、
结构、
表述与呈现方式
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事实上,
课程标准研制组的专家们在研制过程中最为
苦恼,也最费思量的问题就是如何既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
律,
又能够把党和国家的要求与学生的身心需要有机地统一起来,
素质教育理念
能够浸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
现在看来,
专家们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
本文试就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特点做一初步分析。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
道德、
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
以
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基本框
架结构如下表所示。
心理健康
道德
法律
国情教育
成长中的我
认识自我
自尊自强
学法用法
我与他人的关系
交往与沟通
交往的品
德
权利与义
务
我与集体、
国家和社
会的关系
积极适应社会的
发展和进步
承担社会
责任
法律与社
会秩序
认识国情
爱
我中华
作为对现行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重大改进,
使之既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
求,
又能体现学科建设与时俱进的思想,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上统
筹考虑了几大难点和重点。
C. 汉语言文学和小学教育专业哪个好,该如何选择
自考小学教育好还是汉语言文学好?多久毕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到底哪个专业更好?今天我们来说一下这两者的区别:
D.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有哪些
考试来日期为2020年10月31日,各科目考试时自间为120分钟,全部为纸笔考试。具体时间安排如下:网页链接
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对应教育部课程标准中相应层次学校课程。按教育部考试中心总体部署,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个学科; 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政治、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个学科。其他学科暂不开考。
报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人员,参加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一和科目二的考试,其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的考试纳入面试环节进行考察。
初中、高中、中职文化课类别“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学科笔试仅开考科目一和科目二,其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结合面试一并考核。
E. 如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教育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经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的内化。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又是生活中的人。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活,没有一个人能够独立于生活之外而存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也是师生生活的课堂,生活是课堂教学的源泉,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与学生的需求、愿望、情感、体验密切相联。
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有课前设计、课中设计、课后设计。本人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角度谈谈课前设计怎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要求教师要把教学融入学生自己的生活世界,使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情境性和生活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使教学内容、手段生活化:
创造性使用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一种主要的资源。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正确、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活化教材,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拓展道路,提供帮助。例如:讲到爱国,要把课堂中例举名人的爱国事例与学生周围发生的事件,尤其是本班学生的典型事例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其实伟大的人格、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不是高不可及,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实践高尚的道德精神原则,这样会使学生从认真搞好教室、家庭卫生,维护环境的整洁,节约一滴水、一张纸,帮助关心身边每个人的过程中,身心得到锻炼,精神得到升华。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还可以针对学生生活或社会实际的热点问题,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专题研究或课题研究,进一步拓展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已有的经验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态度及行为,我们在教学时,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感悟,注意将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如:在关于“挫折”这个主题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学生回忆、交流自己曾经碰到的挫折而产生的种种心理反应,如紧张、消极、烦躁、伤心、气愤等来加深学生对挫折含义的理解,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交流已有生活经验的过程,成为拓展和深化生活经验、提升生活经验和能力、引导学生创造和体验生活的过程。
联系社会实际。为了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我们还必须注意联系当地学生们的实际,及时把社会上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就、学生生活中新问题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主题时,我们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开展调查和访谈活动,看看自己生活的地区有哪些环境问题,想一想这些环境问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有什么危害,应该如何解决,并设计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通过这样一个参与体验的过程,一方面由于将社会的鲜活材料请进了学校小课堂,消除学生对学科知识的陌生感,从而真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统一。
教学手段生活化。在教学手段上,教师要不断进行改进和更新,改变以往自己全程讲授的模式,可以采用多种手段来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如播放一段音乐、舞蹈或者是新闻简报、生活片段等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引领下,迅速进入学习的天地,理解思想品德的内涵,掌握思想品德知识。比如,在学习“为坚强喝彩”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2012年伦敦奥运会刘翔单腿跳完110米栏的感人故事,让学生在类似故事中汲取人生的力量,正确认识磨难,练就坚强的心理品质。还可以开展热点讨论、演讲会、新闻发布、问题探究、小品展示、角色扮演、竞赛、报告会、案例分析、图表论证、调查汇报等等。
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在生活中所关注的话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与规范,重视个体情感的需求,激励学生勇敢地体验,勇敢地生活,在体验中生活,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体验中发展自己。
F. 急需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教育科学版!!!!!!
贵港教育地方教学资源网 >> 思想品德 >> 初二
网址:
http://dfzy.ggjy.net/sixiangpinde/ShowClass.asp?ClassID=142
我也是找了老半天才回找到的.
真正教答育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