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教育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设计

教育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1-19 17:04:18

『壹』 中学是教育知识与能力中要考教学设计题么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型:单项选择题、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中学《综合素质》题型: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写作题。

『贰』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数学的教学设计题目,写教学过程一定要用材料上面的内容吗

  1.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设计时一定要体现对教学目标、教学专任务和教属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及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不一定要用材料上面的内容,但是要结合材料来答题。

  2. 教学设计题在教师资格考试中是小学段的特有题型。小学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卷满分150分,最后一道教学设计题40分。

  3. 教学过程(五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练习、小结、作业布置

『叁』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是语文,面试的时候也要报考语文吗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并非是语文,是当教师的基本功。面试也是测试当教师的基本能力(表达能力)和形象,并非什么语文、数学的。

『肆』 教师资格证中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多少分

40分,一道大题,分值占分还是挺大的,希望可以掌握,

『伍』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案设计

综合素质
考核内容: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专阅读理解、语言属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能力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写作题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初高中)
主要考核: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考核内容:考核拟任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能力。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诊断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

『陆』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设计题怎么答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之简答题备考指导
一、考情分析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总共三题,每题10分,总分30分,占总卷面的的1/5。难度适中属于记忆性题型。具有以下特点:题目涉及广泛,答题知识点明确,较单一。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点记忆能力,因此,需要大家对于所学知识点能够熟练掌握。
根据最近几年的简答题分析发现在以往试题中出现过的简答题基本不会出现。考试内容主要分布在: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与反思这几大模块;并且随着教师资格考试的发展,小学教育学知识与能力的简答题考查的知识点会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越来越广范。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应该有所侧重点,合理复习。同时在作答时应该注意书面书写的作答规范要求:分条列点、条例清晰、字迹工整。
二、真题分析
【2017上小学】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分析:本题属于教学评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以多维度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因此在作答时只要答出该理论的提出者以及其基本理论即可
【参考答案】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一:语言智力,二:逻辑-数学智力,三:视觉-空间智力,四:音乐智力,五:身体动觉智力,六:人际智力,七:自知智力。每种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不同。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我国新课改“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2017上小学】简述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主要内容。
分析:本题属于班级管理,考生在作答时要考虑全面,可以从学习,品德,家庭,心理等方面分析。
了解学生个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体的思想品德、个体的学习、个体的身体状况、个体的心理、个体的家庭。
对学生群体的了解包括:对正式群体的了解、对非正式群体的了解。

『柒』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目二选一

首先写教学目标,现在是课改阶段上课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识、能力专、情感态度价值观属。 然后分析教材:重点和难点 三 教具 四 教学方法 五 教学过程,可分详案和简案,详案要设想每句话怎么讲比较麻烦,简案只要写一下时间安排,和每部分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 六 板书提纲 七 教学反馈 这样的教案就比较完整,也能及时地总结问题。 我认为写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确立教学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万不能小看了这部分,否则上课就会漫无目的,效果比较差。

『捌』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没有涂卡

没有分。

教师资格考试最终审卷用的是答题卡,答题卡没涂就意味着审卷人员根本就看不到答案。所以在考试中一定要细心一点,可以提前把答题卡涂好。

在有答题卡的情况下,会优先以答题卡上的信息为标准。也就是说,如果答题卡没有涂,这道题就会被认为是空答,不会再有人看试卷的。

(8)教育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设计扩展阅读: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教育教学人员的基本要求。它也是公民获得教师职位,从事教师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教育”和“教育法律”明确规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组织,必须有相应教师资格,没有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不能雇佣一名教师。法定教师资格证书是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教师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教师资格及申请学历:

1、幼儿园教师:幼师以上学历;

2、小学教师资格:中专以上学历;

3、初中教师资格:高师专科或其他大专以上学历;

4、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师范大学或其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5、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经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以上,具有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中级以上工人技术水平;

6、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研究生学历或者学士学位;

7、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大专以上学历。

在校学生(二、三、应届毕业生)可持学生证或有关证件申请考试。

『玖』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教案怎样编写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读准“漓、阑、澜……”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赏、感、扩……”9个生字,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细读文本,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了解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重点掌握排比的运用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桂林山水的美,养成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桂林山水的美,养成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了解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重点掌握排比的运用技巧。
教学方法:
谈话法,合作探究法,情境创设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桂林山水
导入:出示桂林山水的图片,让学生赏析,尔后让学生谈谈感受,让学生对桂林山水之美有直观的感受。
整体感知:
1: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自由阅读课文,并思考两个问题:a:自行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字词,并把重难点字词圈点勾画出来;b: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师生交流重难点生字,教师投影出示重难点生字,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3:“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主要写了桂林的山、桂林的水、桂林的山水想间。”
深入研读:
1: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a:给学生2分钟自读课文,思考:漓江的水有哪些突出的特点?从文中找出能概括特点的词作记号。
b.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2:给学生3分钟小组讨论第三自然段,自行学习桂林山的特点。
(特点之一“奇”。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 “奇峰罗列,形态万千”。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 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特点之三“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4.作者把桂林山水写的这么美,运用到了那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
5.投影出示教师改写第二自然段的句子,让学生对读两者的不同,并说明那个好,好在哪?
(改写: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静、清、绿的水。
原文: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 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排比表达效果:更生动、形象。
6.根据课文,请学生总结排比的使用要点有哪些?
要点:至少三个分句;句式一致;主语一致。
拓展延伸:
请学生选取家乡或校园一景,运用今天所学排比的修辞手法,仿写一段300字左右的片段。
小结作业:
小结:今天学习了桂林山水一文,体会到了桂林山水的美,学习了排比的使用技巧。
作业:搜集家乡相关美景,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幅介绍家乡美景的手抄报。

阅读全文

与教育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