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发挥信息化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一、 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激情引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由于现代教育媒体图文音像并茂,直观性好,感染力强,把静态的灌输变为动态的传播,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快速切入课题。
二、运用电教媒体突出重点、突出难点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点,去帮助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因此,我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增强演示效果,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有效地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之功效
三、运用电教媒体启迪思维,培养美感
在教学中,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合理运用电教媒体,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常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实现教育递质和传授方式的多元化,促进教育时空的多向组合,化抽象为形象。
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促进情感思维,开发创造潜能,使他们自由驰骋于想象的王国之中去感受美、享受美。
(1)三年级上美术教育信息化教学总结扩展阅读:
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在素质教育的实施和音体美的完善落实情况下,我们美术教育业被推到了最前沿。然而美术教育的根本引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新的教学大纲中有“充分发挥美术教学陶冶情感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美术教育者们应多方面探索素质教育的发展之路,当然也要根据美术教育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素质来促进素质教育。
一、正确认识学习美术的意义美术课程是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学生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能够促进学生的创造和技术技巧意识的形成,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发展。
学习美术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只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来学习美术,感悟美术、理解美术,才能真正体验美术的精髓,学好美术对于训练学生观察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好处。
还可以提高自己对艺术的修养和欣赏能力,很有美感地进行色彩搭配 (比如衣服穿着上运用色彩对比与和谐知识)等;通过绘画还可以表达事物的另外一种方法,也可以为留住少年时代记忆另一种方式;还有工艺制作,如制作贺卡可以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标志设计体验自己设计的成就感。
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对美的追求是人的天性,我们人人都是美的追求者。尤其是青少年阶段,对美的要求比其他阶段的人还要高。不管是对穿着、首饰、形象的搭配、就连吃的食物造型都要求有一定的美感。如同我们吃的蛋糕,冰淇淋等。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的“基本理念”中就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进行了说明 “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兴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