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幼儿园中班文学活动童谣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文学活动童谣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1-16 18:28:16

1. 中班《爱心杯》教学反思

小熊砍树活动反思 \r\n我为本次活动设置的目标是: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看图谱念儿歌;2、知道要爱护树木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儿歌图谱是幼儿第一次接触到,因此本次活动我将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怎样看图谱学念儿歌,将已往传统的跟读跟念转换为幼儿自己看着图谱帮助记忆诵读儿歌。 \r\n这是一个设计优美的课件,有着美丽的意境和悦耳的音乐,一开始孩子们就被课件所深深吸引,课件中憨态可掬的小熊,设计恰当的对话都能很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一步一步跟随课件层层深入,理解了儿歌的内容,为儿歌图谱的识读奠定了基础。在课件中结合了环保的教育,将没有树木的危害很直观的展现在幼儿面前,沙漠化的城市,风沙的侵略,死去的小鸟给了孩子强烈的心灵震撼!他们在课后都会自发的谈论没有树的危害,他们对我说:\“没有树木的世界太可怕了,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由此看来老师单纯的说教对比生动直接的视觉冲击来说显得那么的淡薄和无力,因此我了解到中班的幼儿心理还是以直观形象的刺激为主,我们应该多为他们准备的是直观形象直接的东西,他们能理解,能产生共鸣!在图谱的教学上教师通过简单的示范让孩子了解了图谱上的图片文字一起组成了儿歌的内容,可以帮助记忆儿歌。在这个环节中孩子由于地域的习惯,\“屋\”他们总是习惯的念为\“房\”,我在此进行了多次的纠正,课后有老师提出疑问:是否有必要为此进行多次的纠正能否就能按照孩子的习惯用语念成房即可。我的个人意见,儿歌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押韵的u,念成\“屋\”时能够体现儿歌的押韵的美,因此在这我产生了疑问。 \r\n本次活动的最大不足是由于使用课件造成教师频繁地在操作台和孩子座位前奔走,感觉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由于使用的不是自己制作的课件,在操作上不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来调整,我同时打开了3个课件进行操作,因此在衔接上也出现了小问题,这些是课件操作上的不足。

2. 阅读虫儿的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通过学习朗读儿歌,初步感受问答歌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
2.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并丰富有关昆虫的知识。
3.愿意和老师、同伴一起朗读儿歌,体验合作朗读的愉悦之情。
活动准备:萤火虫、蝴蝶、蜻蜓PPT。音乐:蝴蝶找花、小蜻蜓、圆舞板
活动过程:
一.认识昆虫
1."嗡嗡嗡"听,是什么声音?谁来了?(虫儿飞来了)什么虫儿飞到小一班来了?(蜜蜂图片)原来是蜜蜂飞来了!蜜蜂飞的时候会发出嗡嗡嗡的声音。(师拿着蜜蜂飞一圈)和蜜蜂打个招呼吧!(蜜蜂,你好!)大家好!今天虫儿要聚会,除了我,还有别的虫儿要来,你们欢迎吗?(欢迎欢迎!)
2.(点击萤火虫)这一闪一闪会发光的是什么虫儿呀?(萤火虫)看,萤火虫的尾巴会发光,一闪一闪像什么?(小星星,灯笼……)(出示灯笼)
(点击蝴蝶)什么虫儿来了?(这是一只漂亮的花蝴蝶)花蝴蝶在干什么?(花蝴蝶儿爱跳舞,请幼儿听音乐学一学)还有什么虫儿来了?(点击蜻蜓)你们看蜻蜓像什么?(飞机)我们小小班时学过小蜻蜓律动,听着音乐一起来飞一飞。(律动:小蜻蜓)你们知道蜻蜓有什么本领吗?(点击PPT,吃蚊子)蜻蜓最爱吃蚊子。
二.学习诗歌
1.虫儿们又漂亮又能干,它们要来考考小一班的小朋友,听好:什么虫儿嗡嗡嗡?什么虫儿提灯笼?什么虫儿爱跳舞?什么虫儿吃蚊子?小朋友你们会回答吗?
2.好,我再来问:什么虫儿嗡嗡嗡?蜜蜂飞来嗡嗡嗡。什么虫儿提灯笼?萤火虫儿提灯笼。什么虫儿爱跳舞?花蝴蝶儿爱跳舞。什么虫儿吃蚊子?蜻蜓最爱吃蚊子。
3.师生一起读《虫儿歌》。
4.边拍手边跟着节奏读《虫儿歌》。
5.给幼儿圆舞板,边打节奏边读《虫儿歌》。
6.老师问,幼儿回答。师生合作朗读《虫儿歌》。
7.幼儿分组合作朗读《虫儿歌》。
三.和虫儿再见
儿歌:虫儿的歌
什么虫儿嗡嗡嗡?蜜蜂飞来嗡嗡嗡。
什么虫儿提灯笼?萤火虫儿提灯笼。
什么虫儿爱跳舞?花蝴蝶儿爱跳舞。
什么虫儿吃蚊子?蜻蜓最爱吃蚊子。

3. 幼儿园儿歌《什么结子高又高》的教学反思

乐是幼儿的抄天性,幼儿园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小班儿歌活动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我遵循了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

4. 中班语言教学反思

小熊砍树活动反思
我为本次活动设置的目标是: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看图谱念儿歌;2、知道要爱护树木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儿歌图谱是幼儿第一次接触到,因此本次活动我将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怎样看图谱学念儿歌,将已往传统的跟读跟念转换为幼儿自己看着图谱帮助记忆诵读儿歌。
这是一个设计优美的课件,有着美丽的意境和悦耳的音乐,一开始孩子们就被课件所深深吸引,课件中憨态可掬的小熊,设计恰当的对话都能很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一步一步跟随课件层层深入,理解了儿歌的内容,为儿歌图谱的识读奠定了基础。在课件中结合了环保的教育,将没有树木的危害很直观的展现在幼儿面前,沙漠化的城市,风沙的侵略,死去的小鸟给了孩子强烈的心灵震撼!他们在课后都会自发的谈论没有树的危害,他们对我说:“没有树木的世界太可怕了,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由此看来老师单纯的说教对比生动直接的视觉冲击来说显得那么的淡薄和无力,因此我了解到中班的幼儿心理还是以直观形象的刺激为主,我们应该多为他们准备的是直观形象直接的东西,他们能理解,能产生共鸣!在图谱的教学上教师通过简单的示范让孩子了解了图谱上的图片文字一起组成了儿歌的内容,可以帮助记忆儿歌。在这个环节中孩子由于地域的习惯,“屋”他们总是习惯的念为“房”,我在此进行了多次的纠正,课后有老师提出疑问:是否有必要为此进行多次的纠正能否就能按照孩子的习惯用语念成房即可。我的个人意见,儿歌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押韵的u,念成“屋”时能够体现儿歌的押韵的美,因此在这我产生了疑问。
本次活动的最大不足是由于使用课件造成教师频繁地在操作台和孩子座位前奔走,感觉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由于使用的不是自己制作的课件,在操作上不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来调整,我同时打开了3个课件进行操作,因此在衔接上也出现了小问题,这些是课件操作上的不足。

5. 幼儿园儿歌小伞儿带着我我飞翔教学反思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的教学设计,摒弃了对课文内容作烦琐的分析讲解,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领悟课文,表达个性化的见解,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6.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大头大头教学反思

就是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比如说学生的接收效果,
或者是课堂纪律方面,
都是值得考虑的事情。

7. 求问语言活动:儿歌《伞可以做什么》教学反思

《伞》是人们生活中所常见的用品,雨天可以用来遮风挡雨,夏天可用它来遮住强烈的太阳光。所以,在活动的开始时, 1、我出示实物“伞”来提问幼儿,你在什么时候用过伞,伞可以做什么等引出主题,让幼儿在提问中学习儿歌的愿望,然后在黑板上布置图夹文儿歌,引导幼儿看图文阅读汉字“伞”,并鼓励幼儿大胆地阅读图夹文儿歌〈伞可以做什么〉。 2、其次,我有表情地朗诵儿歌,采用提出问题提醒幼儿掌握伞可以做什么?让幼儿用伞可以做什么的句型回答,再展示黑板上的儿歌,采用教师提问,幼儿回答以及教师回答的方式,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念儿歌。 3、进行图文匹配游戏,出示“太阳”图片,请幼儿帮它找汉字朋友,找到后就请幼儿把它放在汉字朋友的旁边。这样有利于幼儿形象地认识汉字“伞”字。教师再带领幼儿共同阅读图夹文儿歌。 4、仿编儿歌活动,让幼儿了解“伞”的用途后,再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用途,快速地画在黑板上,编成新的儿歌,并带领幼儿完整地阅读。 最后,通过以上多种形式,幼儿学习儿歌就会自然而然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轻松得记住了。所以,在每个活动中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尤为重要,幼儿学习的效果也为此姣好。本次活动还应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多关注“伞”的功能,多积累“伞”的经验,从而更有利于仿编和学习。

8. 中班语言教案《知了先生》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复1.了解知制了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知道自己遇到不懂或不知道的事,要老实承认。
活动准备:图片活动过程:
1.说一说:知了教师出示知了的图片。
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时候?
你们知道知了是益虫还是害虫?它吃什么呢?
教师小结:知了又叫"蝉",是夏天才有的一种昆虫。它一般生活在树上,靠吸食树的汁液为生,是一种害虫,但是它的壳却可以用来做药!
2.学习儿歌《知了先生》
教师朗诵儿歌《知了先生》,幼儿欣赏。
提问帮助理解:知了先生坐在柳树上说了什么?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知了先生回答对了小牛的问题了吗?它真的是世界上一切都知道吗?
如果别人问你一件你不知道的事,你怎么回答?
3.幼儿学念儿歌。
改编儿歌,将儿歌改编成故事,并续编结尾。
活动延续:手工"知了"儿歌:《知了先生》
河边柳树绿油油,知了先生坐上头。
知了、知了,高声叫,世上一切我知道。
小牛走来问知了,秋天何时才能到?
"知了、知了,我知道!春天过完秋来到。"

9. 儿歌我是一个棒小孩教学反思

首先是激发他们的“悦读”的兴趣吧!而儿歌无疑是孩子们最早接触、最多接触回,也是他们最感兴答趣的儿童文学形式,他们也是从儿歌开始接触祖国的传统文化。结合我校的“悦读”教育的开展,借助薛瑞萍老师的?日有所诵?,我想让一年级的孩子在“悦读”儿歌、表演儿歌、创编儿歌的过程中,体会“悦读”儿歌的乐趣,在读中训练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阅读全文

与幼儿园中班文学活动童谣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