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小学古诗所见教学设计

小学古诗所见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3-16 15:37:46

1. 所见一年级古诗

《所见》描写的是:夏天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到手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奇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

2. 古诗所见的教案怎么写

一、课文概述
《所见》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是一首古诗,属于精读课文。袁枚的《所见》写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它简短的文字中蕴含着无穷的意境,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回味无穷。它贴近学生的生活,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夏天的情趣,与本单元 “快乐的夏天 ”主题相吻合。
二、教学理念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立足诗词,放眼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淡化诗意,品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多元教学,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
三、学生认知基础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在学前就有一定的古诗积累,诗歌特有的韵文形式利于学生朗读,教材为诗歌选配的画面生动、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内容的难度。诗句中的文字注音,对于有一定自读能力的孩子来讲难度不大。但教者应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以利于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感悟。古诗词源于生活,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用古诗词进行表达,也能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感悟。
四、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1)会认10个二类字,能正确认读书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以学定教,引导学生读通古诗。鼓励学生用动作,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生字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古诗的学习,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面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4、学习重、难点:学会生字,有感情的吟诵古诗。
五、教学方法
1、课前准备,搜集一些赞美夏天的小诗。
2、强调课前预习,了解古诗 ,认读生字 。
2、谈话法、合作交流法。
3、感悟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的过程中,营造学诗氛围。
4、诵读法:多形式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4、想象法:让学生开启想象的闸门,进入古诗意境。
5、联系生活法:将课堂与生活有效整合,知道夏天是美好的,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从而热爱夏天,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设计
13、古诗《所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第二册第四组教材:《所见》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诗、林”等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激发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
重、难点:学会生字,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方法:1、强调课前预习,了解课文,认读生字,并学会组词。2、谈话法、合作交流法。3、阅读感悟法: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交流的过程中感悟课文内涵,提高语文素养。4、学习探究法。5、想象法:让学生开启想象的闸门,揣摩作者内心,产生情感共鸣。6、联系生活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导学生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师:小朋友,你们会背有关春天的古诗吗?谁来背背?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夏天的古诗。板书:古诗)
(设计意图:激发起学生对再次学习古诗的兴趣)
2、(出示课文插图):古时候有个大诗人叫袁枚,他在一个夏日去树林里,树林里的画面吸引了他,于是他把他所看见的画面写成了一首小诗《所见》(板书课题)
(请大家伸出小手跟老师一齐来写课题《所见》,并齐读两次。)
(设计意图:揭题,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所见》的情境。)
二、初读古诗、识字
1、引导学生看课文情境朗读视频后说话:
诗人看到了什么?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牧童 黄牛 林 蝉
2、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所见》。(播放音乐,师范读课文)
(多么有意思的一首小诗呀,你们想读吗?请小朋友打开13课,自由读课文《所见》)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接触课文、感受课文。)
3、学生自由读古诗,遇到不会的生字多读几次,要求将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在教学中,初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读题质疑,围绕课题提问题,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及时地去梳理,整理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初读课文之后,交流解决问题。着重体现自主与探究式学习,增强学生读书的目的性。)
4、(看到同学们读得津津有味,生字宝宝也跑出来跟你们见面了。看,它们来了)
学习生字词(出示课件):
古诗、所见、林樾、牧童、黄牛、闭口、立正
自由拼读--看拼音个别读--去拼音读--开火车读--齐读
(字词理解指导:“牧童”、“蝉”出示蝉的图片、“闭口”、“立正”用动作来表达)
5、学会了生字,那我们有什么好办法把生字记下来呢?
出示生字:诗、林、立、童、黄、闭)
让学生两人一组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识记较难的生字。
(1)同桌说 (2)指名说
6、写一写:(出示课件:把我们写漂亮:诗、林、立、童、黄、闭)
(1)、 师重点范写“林”、“童”、“黄”三个生字,生书空。然后生在书上描1个。
(2)、同学间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尽量使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因此,主要采用多媒体直观展示法,读字、读词、读句到读文的渐进式语文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训练。在词语教学中,首先抓住课文中的新词和重点词让学生反复的认读,对难写的字给予适当的指导,容易写错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和比较,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并辅之以认字方法,以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辨别、理解能力。)
三、图文结合,再读感悟
师:生字学会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古诗读得更好。
1、课件出示画面: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快乐地唱着歌儿。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动情地)你们看,小牧童坐在黄牛的背上走来了,他摇呀,晃呀,就像坐在摇篮里,真舒服呀!小牧童忍不住地放声歌唱,响亮的歌声传遍了整个树林。我们来读一读这两行诗。
出示第一、二行古诗:“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越”,引导学生读
(学生自由练读──点读──点读──男生读 齐读)
师:牧童骑着黄牛的心情怎样?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情来读?
(1)学生自由练读一到两次──(2)指名读后,师:“牧童的歌声响亮吗?他响亮的歌声传遍了整个树林,所以振字要读得重些”。(出课件解释:传遍了树林)──(3)师范读──(4)齐读──(5)师:牧童骑着黄牛的心情怎样?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情来读?──指名读──(6)(师:你们都是快乐的小牧童,那么牧童骑在牛背上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呢?──男生读 (7)请同学们一起来读第一、二行古诗,)有感情、配以动作齐读。
2、师:牧童唱歌这么高兴,他有没有一直唱下去?有没有,(引出课件古诗: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学生齐读
师:牧童唱着唱着,他的歌声突然停止,“嘘!他想干什么?”
(1)你从第三行诗哪一个词哪个看出来牧童很想捉蝉?(师:对,“意欲”就是心里想要的意思。并出示课件解释:“心里想要”)
(2)指导学生读好此句:意欲捕鸣蝉 师:要用怎样的心情来读?
3、师:我们读第四行时要小声点,千万不要惊动树上的蝉。引导学生读好第三、四行古诗。
指名读--女生读--男生读--配动作齐读
4、师:你们能根据古诗描述的画面,说说诗意吗?
看图,指名学生说说诗意--师再引导全体学生看诗句说说诗意。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
5、想像说话:
牧童有没有捉到树上的蝉呢?
6、课件出示全诗 (师:你们喜欢这个小牧童吗?那我们记住这个可爱的小牧童。把这首古诗读熟)
(1)师范读
(2)两人一组互读
(3)齐读
(设计意图: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以读代讲、层层深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突出教学重点、抓准探究点,拓展教学深度,让学生经历强烈的情感体验。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7、背诵古诗:
1、师:看来小朋友把古诗读懂了,现在你们能看着板书,老师读前一句,你们接后一句吗? (结合板书,师生合作背诗句)
2、引导看图,练习背诵。 引背--自由背--齐背
四、知识延伸:
1、为课文插图配上古诗。
2、学唱古诗。
(师:你们为插图配上了小诗,真了不起!那我们现在也来做一回快乐的小牧童,听着音乐做做动作吧!)播放课件音乐
3、搜索有关夏日的古诗。
(设计意图:在学生记忆古诗、深刻体会古诗的基础上,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设拓展思维,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

3. 古诗《所见》怎么写

《所见》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释义: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3)小学古诗所见教学设计扩展阅读:

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

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4. 小学生古诗所见配画

q

5. 所见课堂实录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生动形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读《古诗两首》中的《所见》。

二、简介作者: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袁枚,清代诗人,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人。注意不要把“枚”和“牧”混淆。
三、初读:
1、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所见》这首诗,自己解决生字问题。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A、自己拼读;
B、指名领读;
C、生字描红;
D、交流书写注意点;
E、组词理解生字。
3、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四、品读古诗:
1、想象每一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师: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你能想象到哪些画面呢?
学生自由地读了一遍,然后停了下来。
师:多读几遍才能想象得更丰富更具体。
学生又读了几遍,然后渐渐停了下来。
师:谁来读读第一句?
学生举手,指名一学生读“牧童骑黄牛”。
师:读了这一句,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牧童骑着一头黄牛在向我们走来。
师:能说一说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吗?
生:这个牧童十岁左右,他戴着草帽,光着脚丫。
师:能说说是一头怎样的黄牛吗?生:是一头高大健壮的黄牛,它的肚子吃得饱饱的,全身的毛很光洁。
师:你看到牛在走的时候,身体的哪个部分在动来动去的?你听到牛走路的脚步声了吗?
生:黄牛边走边甩尾巴,脚步声是哧通哧通的。
师:能把刚才想象到的内容连在一起来说一说吗?大家可以先自由地练习一下。
学生练习后,有人举手,指名学生具体地描述第一句所表现的情景。
师:接下来谁来读读第二句?
学生举手,指名一学生读“歌声振林樾”。
师:知道“林”的意思吗?
生:是树林。
师:知道“樾”的意思吗?
生:指林中成阴的地方。
师:我们可以把“林樾”理解成是一片绿树成阴的树林。想象一下,这里都有哪些树呢?他们长得怎么样呢?
生:这是一片茂密的小树林,这里有挺拔的杨树,有婀娜的柳树,有像绿色宝塔一样的水杉,有正挂着一串串白花的槐树,还有些我们

说不出名字的树。
师:让我们置身于这样的小树林,感受一下,阳光怎么样?风又怎么样呢?生:这些树长在一起,枝繁叶茂。挡住了阳光,走在里面有

凉快的感觉。当风儿吹过的时候,树叶轻轻摆动。
师:牧童骑着黄牛行走在林间小道上,他的歌声在树林中回响。诗句中哪个字的意思与“回响”对应?
生:振。
师:我们一般在什么心情下唱歌?
生:高兴,愉快。
师:猜测一下,牧童因为什么而感到高兴呢?
生:他把大黄牛照顾得很好,大黄牛听他的话,所以他很高兴。
生:他在放牛的时候看到美好的景色,所以感到高兴。
生:今天要做的事情做好了,回家后可以玩了,所以他感到高兴。
师:总之,牧童高兴地唱着歌,骑着牛,走在林间小道上。可是,他忽然停下来了,是为了什么呢?
生: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意欲”是什么意思?“鸣蝉”又是什么意思?
生:“意欲”是想要的意思。“鸣蝉”是正在鸣叫的蝉儿。
师:蝉儿就是知了,蝉儿“知了知了”地叫着,你能把这个意思换一种比较生动的说法吗?
生:蝉儿在树上不知疲倦地“知了知了”地唱着歌。
师:牧童在唱歌,蝉儿也在唱歌,他们好象在比谁的歌声更好听。牧童在听到蝉的歌声后,想要把蝉捉回家跟自己做伴,他是怎样做的?
生:他从牛背上下来,把嘴巴闭得紧紧的,站到树下,等待机会。
师:你们猜,牧童能捉到蝉吗?
生:我猜牧童是个捉蝉的高手,他一定会捉到那只蝉的。
生:我觉得也有可能黄牛会发出叫声,惊动蝉,所以牧童不一定能捉到蝉。
生:……
师:牧童停止唱歌,或者大家想象黄牛发出叫声究竟对蝉有没有影响呢?请大家课后阅读《昆虫记》的相关内容,你会找到正确答案。
诗人袁枚看到这幅牧童行歌捕蝉图,诗兴大发,写下了《所见》这首诗。能把这首诗保存到我们的大脑中吗?

学生背诵这首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假如你就是诗人,你当时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请读出你的愉快与喜爱之情。
3、指名诵读并点评。
五、作业:
课后请大家把《所见》一诗所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6. 小学语文有哪些好的教学设计

我没有现成的教学设计,不过可以介绍将知识点设计进关卡里的教育类游戏给您,可以在应用商店找一下成语填字、识笔画、柳树醒了、菜园里、春雨的色彩、淘气的雨点、自己试一试、有趣的组合、自选商场、平搭积木、古诗连连看之村居、古诗连连看之春晓、同音字比拼、争分夺秒来写字、乐学古诗-所见、汉字真有趣、语文消消乐、成语猜一猜、叠词大猜想、区分比喻和拟人、我爱学生字、春天的声音、故事小火车山行、火眼金睛找错字、借生日、乐学古诗小池、巧辩多音字、生字闯关、消灭生字、小松鼠找花生、小熊住山洞、学习近义词、雪地里的小画家、雪孩子等,这些游戏都是趣动课堂开发的,旨在让学习有趣而互动

7. 所见这首诗是小学几年级学的

小学一年级的。
原诗内容: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越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8. 古诗《所见》

所见
【清】


牧童⑴骑黄牛,
歌声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鸣⑹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
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
下。

阅读全文

与小学古诗所见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