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七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七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1-01-16 15:44:18

1. 七年级掌上综素学习体验传统文化

写作点拨:首先可以写一写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喜欢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其次写通过此次体验,学到了些什么,有哪些方面的收获即可,例文如下: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
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

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
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
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

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
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
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

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
《道德经》和《弟子规》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
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


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
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

其概念广泛、内
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
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

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
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
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
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
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

所以我
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
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
道理。

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
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1)七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扩展阅读:

七年级掌上综素学习体验传统文化的内容摘抄:

这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在这个被西方的风俗习惯及
思潮日日侵扰的今天,在这个人人拜金的物欲横流的今天,在这个良心大大地被撕咬被刀割
被蒸煮的今天,我们拿什么奉献给我的家庭、社会、国家?

人生不外乎三情:亲情、爱情、友情。因为利益的鬼使神差,我们的友情变得有些刀光
剑影了,我们的爱情变得有些呼天抢地了,我们的亲情变得有些捶胸顿足了。

马克思说过资
本主义社会是个赤裸裸的金钱社会,那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记得新加坡有个作家说过我们对月亮上有啥有啥很了解,却对隔壁邻居姓甚名谁一无所
知。这是社会的整体的情感日渐冷漠、提防、猜疑造成的,今天学雷锋的人仿佛成了新新人
类,学习传统的优良的东西,渐渐被大家稀奇了。

2. 七年级上册《传统文化》中的全部内容,急

第一课 《周抄易》选读
第二课 《诗经》选读
【原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第三课 《左传》选读

3. 七年级传统文化

“风”指“国风”,是各个诸侯国的民间乐歌;“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专”,是周王室的宫属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注:《诗经》记录的诗歌都是西周到春秋间的乐歌。)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

4. 七年级中国传统文化

像这样学东西很不好,我不赞同初中生学道德经。年纪太小,又不懂社会,经历也少,理解不了道德经的深刻用意及其深厚的哲学含义。也许有些语文老师自己都不懂,教的糊里糊涂反误导学生。

5. 2017-2018年一年级上册 传统文化的教学计划和教案 (齐鲁书社)

目标正确就是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内教学目标是设容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终极回宿。如何制定出一个具体明确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呢?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数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要使学生把握哪些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技能技巧、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会用哪些方法解题等,这就是双基目标。其次是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这是思维能力的目标。再次是想一想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教育,培养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渗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后是考虑哪些地方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要求,这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6. 七年级传统文化《公孙丑》教案

大班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感受累加剪纸的特点,并初内步尝试用这一方法剪纸龙。

容2、能运用折剪、的方法进行操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剪纸艺术浓厚的情感。

中班活动目标:

1、通过看、折、剪的方法进行操作,从而感受纸的变化。

2、能独立完成折及剪出自己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创作能力。

阅读全文

与七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