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1-01-16 07:00:22

1. 有没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分类

建议你分别选取几个精典教学案例,比较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对自己也是一个学习归纳版的过程。中国小权学教育网有大量的教学案例,供你参考:http://www.zgxxjyw.com/jxzy/yuwen/

2.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1到6年级的全部作文

小学作文-- 小学四年级作文 小学一年级作文 小学二年级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 小学五年级作文 小学六年级作文 小学生作文教学 小学优秀作文 小学生诗歌 小学生毕业作文
初中作文-- 初一作文 初二作文 初三作文 中考作文 初中作文写作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优秀作文
高中作文-- 高一作文 高二作文 高三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 高中作文写作 高考满分作文 高中优秀作文
英语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考研英语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 中考英语作文 六级作文 四级作文 英语作文写作技巧 小学英语作文 英语美文欣赏
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写作 小学话题作文 初中话题作文 高中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 感恩作文 青春话题作文 和谐作文
评论作文-- 观后感 读书笔记 写作技巧 听后感 家长心声
说明文-- 说明文 说明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 记叙文 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范文
议论文-- 议论文 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论据 小论文范文 小论文写作
作文教室-- 写作技巧 作文教学 作文构思 开头结尾 作文审题 小学作文讲评案例 初中作文讲评案例 高中作文讲评案例
专题作文-- 信件 环保作文 看图作文 想象作文 命题作文 科幻作文 中学生诗歌 散文 材料作文 美文欣赏 童话作文 续写作文 新农村作文 剧本 寒假作文 地震作文
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 话题作文素材 初中作文素材 小学生作文素材 感恩作文素材 专题作文素材 好词好句 高中作文素材 名人作文素材
日记-- 寒假日记 暑假日记 其它日记 英语日记
描写作文-- 描写动物的作文 描写春天的作文 描写夏天的作文 描写秋天的作文 描写冬天的作文 描写月亮的作文 描写战争的作文 描写生活的作文 描写国庆节的作文 描写人物的作文 描写中秋的作文 描写家乡的作文 描写静物的作文 描写植物的作文 描写亲情的作文 关于景的作文 描写社会的作文 关于军训的作文 关于励志的作文 关于国家的作文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 关于节日的作文 描写自然现象的作文 游记作文 关于祖国山河的作文 与我有关的作文 心理描写作文 关于奥运的作文 描写校园生活的作文
获奖作文-- 小学生获奖作文 中学生获奖作文
作文题目-- 高考作文题目 中考作文题 小学生作文题 初中作文题 高中作文题 英语作文题 话题作文题目 经典作文题目
写人作文-- 小学生写人作文 初中生写人作文 高中生写人作文 写自己的作文 写同学的作文 写父母的作文 写老师的作文
写景作文-- 小学生写景作文 初中生写景作文 写景散文 高中生写景作文
读后感-- 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英文读后感 小学生读后感 中学生读后感 教师读后感

3. 南京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中的课文教学设计是出自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吗还是从别的地方选课文

一般情况南京当地用的什么教材~就是从中挑选~最后的设计一般是挑选相应课文的小片段进行设计~~~考过一年~~语文的知识相对还是比较活~~孩子好运啦!

4. 如何在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论文,举一课例来说。

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从小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叶圣陶曾经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通过语文学科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学科渗透,巧妙地融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等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法制观念,知道法律可以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同时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否则就触犯了法律,要受到法律的惩罚。让学生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大有裨益的。

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当充分挖掘教材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适度渗透,从而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法制教育。语文教学在法制教育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学科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抓住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我结合实际,既深刻挖掘德育内容,又巧妙设计渗透方法。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三年级下册课文《李广射虎》,讲述了飞将军李广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拈弓搭箭,把一支白羽箭深深地射入老虎(石头)中的故事。我在带领学生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与神勇无比的同时,将问题深入一步,问学生:“老虎是国家珍贵的保护动物,我们是不能伤害它的。现在有些人铤而走险,捕杀老虎、羚羊等国家保护动物来谋取暴利。你们怎样看待这件事情呢?”学生经过讨论、交流,明白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懂得了捕杀野生动物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是犯罪行为,学生的法制意识得到增强。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讲述一个叫汤姆的孩子钓到了一条大鲈鱼,但是没有到允许钓鲈鱼的时间,后来在他爸爸的教育下,把钓到的大鲈鱼重新放回湖中的故事。我在教学时,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让学生感受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他父亲话语的含义,使学生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自觉遵守各种法律规章制度的思想。

教学《争论的故事》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道理:做事应抓住时机,不要因无谓的争论而浪费时间、贻误时机。故事中兄弟俩想射杀大雁,并争论如何吃大雁?到底是烤好吃还是煮好吃呢?这些问题虽然不是课文教学的重点,但是很有必要在思想上加以纠正。我于是及时引导教育学生:大雁等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随意捕杀鸟类是违法的行为。这样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法制教育。

二、让习作教学与法制教育结合

三年级下册《习作1》是看图写一篇习作。本次习作提供了两组图,其中第一组图说的是小熊劝小猴不要在文物古迹上乱涂乱写。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习作时,结合教材,顺水推舟,教育学生要养成爱护公共财物,保护名胜古迹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破坏文物不但在道德上受到谴责,而且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写日记也是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学生写日记是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同时,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自省,劝别人改过。我作为语文教师,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中不文明、不规范行为,乃至违法犯罪现象,通过日记这个载体进行内心的真实表露,接受深刻的教育。同时通过批阅,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针对性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

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缩短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从而巧妙地渗透德育、法制教育。

教学中,我积极开展“演讲、征文、讲故事、编课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信待人等良好习惯。比如开展“诚实与信任”演讲比赛,全班同学就这个议题收集了大量素材,较全面地讲述了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决心作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通过开辟法律专栏,组织开展知识竞赛、主题座谈会、法律宣传咨询、征文、演讲等系列活动,增强青少年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和全社会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意识。

加强小学生法制教育,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让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一起努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和法制观念,使他们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 苏教版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哪版好

人教的出版社最好!例如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3、默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之后学生可简单谈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画一画你是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可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大家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他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我敢说,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学生可以通过“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从“村民的勤勉劳动”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是什么力量使一只只小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能理解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自己家的责任感,促使甲虫们如此勤勉的工作着。大家各司其职,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四)情感升华,感受写法:1、我们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可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将日常见到的小虫子写成这么美的文章呢?同桌相互讨论讨论。2、师生交流:(1)认真观察事物,特别是观察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小生灵,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视角;(2)能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3)喜爱小昆虫,有一颗关爱小动物的善良的心;(4)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3、大家分析的都很好,其实作者在文中也流露出了,我们来一起对读一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读出作者这份情怀。(五)将自己喜欢的词句摘录在采集本上。《观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顺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体会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摹状的写景方法。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的弄潮儿。【教学重点】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教学难点】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摹状的写景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下面请观看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涌潮”(课件展示“钱江涌潮”及观潮盛况)。同学们,钱江涌潮从海宁角度看最为壮观。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海宁涌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让我们去感受钱江涌潮吧!二、介绍作者和背景1.请学生介绍作者,教师补充。周密(1232—约1298)南宋文学家。家公谨,号草窗、四水潜夫等,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属浙江湖州)人。宋末曾任义乌令等职,宋亡不仕,以歌咏著述自娱。其词讲求格律,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他工诗能文,亦善书画。著有《草窗韵语》、《草窗词》、《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此篇选自《武林旧事》。《武林旧事》一书写于宋亡之后,书中缅怀先朝旧事,感慨世事盛衰无常,记载南宋岁时风俗、市井娱乐与游观之盛。2.介绍背景。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人们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三、初读,整体感知,通文意1.请同学听配乐朗读。听准字音和节奏,初步感知语言美,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气势。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3.四人一小组,将自己不会翻译的词、句在小组内讨论、探究,仍解决不了的可等会儿再提出。4.全班范围内提出在翻译课文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5.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文中的四段,依次描绘了什么画面?给它们起个名字。明确:作者描绘的四幅画面分别是海潮图、演习图、弄潮图、观潮图。四、研读,合作探究,知内涵1.课件展示研读目标。(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2)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颐和园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栏杆、佛香阁、金壁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玩赏”等词语。2、正确、流利和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4、初步感知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重点: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难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充分领略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准备:收集颐和园有关的资料及图片教学步骤一、检查预习导入1、颐和园在什么地方?(在北京西郊)预习了课文,记住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几个就说几个,互相补充)。2、用生字生词卡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读准平舌音(栽zāi,葱cōng)翘舌音(朱zhū),前鼻音(殿diàn),后鼻音(廊láng爽shuǎng葱cōng)。3、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错字的地方。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2、学生自学,师生交流。3、讨论分段,并指导概括段意。明确: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三、学习词语1、指导分段朗读2、提出词语,讨论词义⑴讲解词义琉璃瓦、横槛、宫殿、画舫。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清爽:清洁,凉爽。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举目远眺:抬头向远处看。葱绿:(草木)青翠。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形态各异:形状各不相同。(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正确、流利和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学习随着观察位置的变化有顺序地观察和抓住景物特点描绘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教学准备:教科书、多媒体课件、相关补充材料教学步骤(一)、理清脉络,把握顺序1、欣赏颐和园课件填空:颐和园是一个()的公园。2、今天作者会带我们去游览公园的哪些景点呢?默读课文(2—5)小节,用--------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并把线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3、生上台交流游览线路图。并完成板画。(1)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2)通过线路图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吗?小结: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览的先后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这种方法就叫移步换景,也叫作地点转换顺序或游览顺序。(二)、讲练结合,细品韵味1、作者是如何把这些地方的景物描写具体的呢?在听读课文、欣赏画面的基础上,你对哪个景点最感兴趣?自己再去细细品味。(用“”画出景物,抓住景物特点)▲长廊(1)小导游讲解长廊。(边讲边演示图片)(2)其他学生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3)长廊的长和美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通过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分成273间。)学习作者用数字说明事物的方法,理解这种方法的用处。(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描写长廊的长吗?(……)(5)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长廊的一头,会看到什么?(用向前看……向上看……向两旁看……的句式说一说)(6)漫步长廊,欣赏着五彩的廊画,闻着微风送来的淡淡花香,你会说:长廊真是世界上最廊▲佛香阁和排云殿(1)请学生介绍佛香阁和排云殿。(2)听完讲解你能感受到佛香阁和排云殿的特点吗(雄伟高大,金壁辉煌)(3)这些特点是从那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耸立、金壁辉煌、一排排)(4)指导朗读,读出气势。▲昆明湖(1)导游讲解昆明湖。(2)昆明湖可是镶嵌在颐和园的一块碧玉呀!作者是如何用语言表现的呢(打比方)出示句子: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3)品读句子,理解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句式练习:昆明湖真美呀,。昆明湖的水真绿呀,。(4)换词法体会“滑”字。(通过滑——划的互换,体会昆明湖的静,游船,画舫的慢,间接表现昆明湖的美)(5)背一背这句话。▲十七孔桥(1)导游讲解十七孔桥。(2)发散思维:十七孔桥上的狮子有哪些形态呢?(出示练习题: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子,柱子都雕刻着小狮子,它们有的()、有的()、有的()……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这17孔桥真()!(3)师小结: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三)读写结合,临摹章法1、一篇文章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叫叙述顺序。2、分男女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刚才我们学过的内容,想想这篇文章的叙述顺序。(指名答,归纳小结板书)3、学习《颐和园》这篇文章我们最重要的是学会作者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叙述、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四)布置作业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模仿《颐和园》的描写手法进行小练笔,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板书设计:18、颐和园美丽的大公园

6. 小学语文所有课文(苏教版)

五年级上复:古诗两首、去打开大制自然绿色的课本、金蝉脱壳第4/5段、成语故事的画龙点睛、在大海中永生、高尔基和他的儿子、黄山奇松第2段、莫高窟2/3/4段、少年王冕第5段、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清平乐 村居

六年级上册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船长》《爱之链》《生命的林子》《青海高原一株柳》和第六单元4篇课文
下册
《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聂将军与在日本小姑娘》《词两首》《学会合作》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6篇课文,。

7. 苏教版的小学语文,用什么教辅书最好,尤其是在理解课文内容上

我是个初一的,我觉得:
如果对照课本:
《小学教材全解》:解析全面,包括课文中专心,课后习题,我们毕业考属试『六年级』都用。
《教材1+1》:内容和上面差不多,但有图画,十分新颖。
《全易通》:内容很全面,还有课后练习。

课时练习:
1.有一种特别好,什么名字忘了,『封面画有仙人掌,小孩』,题目很经典,由易到难。

单元卷:
1.强推《期末冲刺一百分》,好多题目都考到了。

其它:语文教材知识点速记手册『上面画有小猴子』,便于理解课文,还很迷你。

8.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电子版,跪求

2545554 4hh2111trttyyhj的人同居亅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阅读全文

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