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幼儿园妈妈线上教学

幼儿园妈妈线上教学

发布时间:2021-01-13 00:44:38

Ⅰ 幼儿园小班公开课白云妈妈优秀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中的语言,初步尝试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故事情节。 2、能够按照故事页码逐页翻看图书,并尝试与同伴合作阅读。 3、体验绘本中的猫从不开心到开心的情感变化,初步感知故事内涵。 活动准备: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的PPT;人手一本绘本资料;线索图。

Ⅱ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和妈妈在一起

发不了链接自己网络 儿讯网 每日更新上千个资料。资料包含小学到高中所有科目的课件、试卷、教案等。 如果找不到你想要的资料还可以在服务中心发布需求,网站将通过其它渠道帮助你寻找

Ⅲ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和妈妈走散了怎么办

你需要的应该是安全教育教案,为你奉上,请参考: 活动目标: 让孩子提高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手偶一支活动过程: 1、利用手偶为幼儿讲述“在公共场所与大人走散”的故事。 2、让幼儿帮助小主人公想办法找到爸爸妈妈。 3、为幼儿讲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1) 不要慌张,也不要哭泣,站在原地等一会儿,也许爸爸妈妈会来这里找你呢! (2) 如果等不到爸爸妈妈,可就近求助商场的工作人员或保安,告诉他们你和家人走散了,请他们帮忙用广播寻找。 (3) 不要漫无目的的在商场内乱跑,更不要随便找一个人就告诉他,你的爸爸妈妈不见了。 (4) 不要离开商场,更不要跟陌生人走,因为他可能是骗子。 (5) 要乖乖地听商场工作人员的话,站在他们身边,一起耐心地等待爸爸妈妈来找你。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附参考资料: 走散了怎么办?其实家长们完全可以在问题出现之前先打好"预防针", 1.教孩子记住爸爸妈妈的姓名.与家里的电话或手机,这样就算走算,孩子不会打电话.也可以通过其他人通知,(给孩子配手机是不现实的,不管家里有没有钱) 2.教孩子如果走散,就站在原地不要乱走,因为爸爸妈妈发现走散时一定会按原路找一遍,这是本能,如果当孩子意识到不见了爸爸妈妈,他肯定会很慌,会哭...哭也不是件坏事,呵呵...孩子哭能引起注意,特别是心急的父母此时会对孩子的哭声很敏感,当然也会引起其它行人的注意或一些不法份子, 3.教孩子不认识的人不要跟对方走,除非是警察,(当然要先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警察,呵呵) 4.教孩子不认识的人给的东西不能吃,虽然孩子都贪吃,但这点完全可以在家长平日里讲故事时吓吓他,让他意识乱吃东西后的后果,,,嘿嘿.这故事书嘛就慢慢找了...现在幼儿教育书很多妈妈该告诉孩子的话:在超市里和大人走散该怎么办呢? 1、不要害怕,也不要惊慌,并且不能离开超市。 2、不要到处乱走。你应该待在原来的地方耐心地等待,可能爸爸妈妈就在附近的地方找你呢。 3、请旁边的售货员阿姨帮你找到广播室,告诉阿姨,你和爸爸妈妈走散了,请他们帮你找爸爸妈妈。说清楚自己和爸爸妈妈的姓名。乖乖地和售货员阿姨一起等待爸爸妈妈来找你,不要哭,也不要闹。找到了爸爸妈妈,要向阿姨说声谢谢。

Ⅳ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来当妈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穿脱衣服的方法。 2.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增强自我服务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活动准备] 故事《秋克的故事》,衣服(开衫,套头衫)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讲述故事——《秋克的故事》 2.师幼共同讨论,认为秋克的做法不对。 3.鼓励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 4.教师提出问题:“穿脱衣服应该自己做还是需要他人帮助?” 5.今天我们学习如何穿脱衣服。 二、学习穿脱衣服的方法。 1.教师展示衣服(开衫),带领幼儿认识衣服的领子,袖子,扣子,底边和衣服的里外。 2.教师展示穿脱衣服的方法。(边示范边讲解) 1)穿开衫“盖被子”就将衣服顶在头上;“小老鼠出洞”两只手分别从袖筒中伸出来;底边对齐扣扣子(从下到上)。脱开衫;“解扣子”“小老鼠出洞”衣服放平整。 2)穿套头衫:“宝宝钻进大洞洞,脑袋钻进中洞洞,小手伸进小洞洞”;两手抓住衣服的边,将头套进衣服内。脱衣时,“小手出小洞洞,脑袋钻出中洞洞”,整理好衣服。 三、穿衣服比赛 教师在每位小朋友的小椅子上分别放一件套头衫和一件开衫,请幼儿跑到小椅子旁边迅速穿衣服,先穿完的小朋友举手示意教师,然后教师让大家说一说哪个小朋友穿衣服方法正确?哪个小朋友穿得最整齐。 四、游戏:《我来做妈妈》 1.把幼儿分为两组,一组做“妈妈”,一组做“宝宝” 2.进行“妈妈”为“宝宝”穿衣服的游戏。 3.转换角色游戏重新进行。 [活动延伸] 1.平时指导幼儿正确穿脱衣服。 2.在娃娃家投放娃娃和符合节令的衣服,让小朋友扮演“爸爸”或“妈妈”,帮助“孩子”穿脱衣服。 3.请家长指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独立的穿脱衣服,能够将衣服穿戴整齐。 [活动反思] 1、经过教学活动和平时的引导,幼儿都能主动的自己穿脱衣服,有部分幼儿穿的不整齐,今后家园配合,逐渐提高。 2、穿衣训练,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提高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同时,特别是游戏《我来做妈妈》,渗透帮助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做妈妈的辛苦,从而产生不再麻烦妈妈的想法。 附:秋克的故事 秋克要去看外婆,妈妈怕他肚子饿,在他口袋里放了两个煮鸡蛋,让他在路上吃。 走了一会,秋克的鞋带散开了。他走回家,叫妈妈帮他系上,系好鞋带,跨着大步走了一会,秋克想起该吃鸡蛋了,有走回家,叫妈妈帮助剥鸡蛋。吃了鸡蛋,秋克大步走过电影院。哗!下雨了。秋克没带伞,又回家去拿。 妈妈帮秋克换上干净的衣服,撑着伞在路上走着。没过多久,雨停了,太阳出来了。秋克抬头看天空,脚一滑,又摔倒了,秋克爬起来,一阵风似的跑回家:“妈妈!我在外婆家楼下摔倒了!” [设计意图] 阳春三月好天气,这个季节孩子入园、离园时需加外套。我班大部分孩子没有积极主动自己穿脱衣服的意识,而是需要老师或家长帮助;个别孩子吃饭需要老师喂;鞋子穿不好……。他(她)们的年龄四周岁左右,应该培养他们自理能力,教育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Ⅳ 韩国幼儿园教妈妈如何表达爱

导读:爱不需要钱不要给孩子钱,而是给孩子爱的告白的方法。在所有的言行之后,请别忘了加上拥抱和“我爱你”这句话。 韩国的幼儿园定期会向家长发一些教育材料,我收到的就有:如何防止儿童食物中毒,孩子的视力保护和检查,免费儿童健康检查医院的名单,儿童打预防针的时间列表等等。 这次幼儿园又发了一份“父母教育”材料,题目是《爱不需要钱》!我一下子就被这份材料吸引住了,仔细阅读之后,突然有种想流泪的感觉。因为,这份材料上列出了父母对孩子表达爱意的种种细节和方法,是我从小一点都没有在我父母身上得到过的。 其实,这些繁琐的细节和言行,只要是对孩子有点儿爱心的父母,都可以做到的。我翻译出来,让大家看看。 爱不需要钱不要给孩子钱,而是给孩子爱的告白的方法。在所有的言行之后,请别忘了加上拥抱和“我爱你”这句话。 用语言:“宝宝呀,妈妈爱你。”“妈妈有了宝宝很幸福。” 用嘴巴:“妈妈爱你的眼睛”(亲亲孩子的眼睛),“妈妈也爱你的小鼻子”(亲亲孩子的鼻子)。 用眼睛:当孩子盯着妈妈看的时候,还给孩子一个带笑的眼神(比如接电话的时候);看孩子的眼睛,边看边说:“宝宝呀,妈妈眼睛里有谁呀?好好看看。” 用手:用手抚摸孩子的脑袋等;一边唱歌一边数着孩子的手指头,教孩子辨认“拇指、食指、中指”等;和孩子一起看剪下的胎发。 用脚:让孩子坐在膝盖上抖动,像骑马一样;让孩子踩着妈妈的脚,一边对孩子说“左脚、右脚”,一边走;妈妈躺着,用脚把孩子举起来,好像坐飞机一样玩儿。 用身体:让孩子贴在妈妈的胸前,听心脏跳动的声音;抱着孩子,边听音乐边跟着音乐的节拍跳舞,嘴里跟着音乐哼唱,旋转和举高高。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当孩子们接受到父母的爱的表示,看到父母爱的眼神,孩子的自信感就会增强。虽然现在孩子们还笨手笨脚,还很生疏,但是,请给我们的孩子小小的幸福和大大的快乐。

Ⅵ 家长怎我是一名妈妈,怎样给幼儿园大班小朋友上一节课堂教学

您好,其实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孩子,一块儿玩,让孩子对自己信任,教育的目标就容易实现了。

Ⅶ 幼儿园妈妈进课堂该做些什么呢

意思是一个幼儿园的开放日,让妈妈们来观摩,对吗?如果是这样,那幼儿园需要准备的有: 一,准备欢迎条幅或主题条幅, 二,各班准备好这天的课程安排,可以是手工,游戏, 三,特别重要的是午餐,这个妈妈们关心的,宝宝在幼儿园的饮食是否卫生,有营养。这样,一上午差不多结束。

Ⅷ 幼儿园大班教案《春风妈妈》

教学目标
让幼儿知道是春天是各种果树开花的季节。
要求幼儿会专背儿歌。
要求幼儿认识的字属:春。
教学准备
春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春天来的时候大自然有哪些变化呢?(天气暖了,小草变绿了,小树发芽了……)
二、出示图片
老师和幼儿一起观察春天的图片,说出春天的变化。
三、引出儿歌内容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这一天,春风姑姑来到了果园里,你们猜一猜,果园里都有了哪些变化呢?老师有感情地朗读。
四、提问
春风姑姑来到果园里,果园有了什么变化呢?(小果树都醒来了,长出了花骨朵。)
五、学儿歌
1、老师领读一遍课文,幼儿跟读,要求手指点读
2、游戏:变声读儿歌。
3、教师带领幼儿根据儿歌中内容的创编动作,幼儿边做动作边学习儿歌。
4、幼儿和教师看图说儿歌,将儿歌还原到图片中。
教学延伸
带幼儿到大自然欣赏春天的景色。
教学反思
孩子们很喜欢带着动作朗读儿歌,既通俗易懂,又很有趣味性。才读了几遍,孩子们就都把儿歌背颂下来了。

Ⅸ 幼儿园(妈妈我爱你)的教案

你好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绘本故事感受妈妈的爱并且表达出来。
2、了解妈妈的辛苦,能够用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妈妈。
3、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对妈妈的爱,喜欢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
1、PPT绘本故事《我妈妈》
2、视频
3、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声音由弱到强,教师轻轻哼唱进入课堂。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2.听到这首歌词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情景?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3.谁能说一说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母爱的伟大、我们对妈妈的爱)
二、听绘本故事,说说我们的妈妈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绘本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不好?"
(小朋友们要竖起耳朵来听,等故事听完了老师会有问题问你们)
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
1、故事里的小朋友说他的妈妈是什么呢?老师先来说,故事里面说他的妈妈是个大厨师……是个神奇的画家……是个大力士……还有什么呢,请小朋友们举手回答。
2、现在让我们再回顾一遍故事,看看小朋友们说的对不对……(真棒,小朋友们给自己鼓鼓掌)
3、听完了故事,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妈妈。
4、最后我们要跟我们的妈妈说一句什么话呢?(我爱她,永远爱她)
三、看视频,用自己的行动表现对妈妈的爱
1、小朋友们说一说两个视频分别讲的什么内容。
视频一:小朋友的妈妈给他送牛奶
视频二:妈妈给奶奶洗脚,小朋友给妈妈洗脚,还给她讲小鸭子的故事
2、教师:"视频里的小朋友爱他的妈妈,所以给她妈妈洗脚,那我们也爱我们的妈妈,我可以为我们的妈妈做些什么呢?"……比如妈妈下班回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3、听歌做动作
结束语:今天我们从绘本故事还有视频里都知道了妈妈对我们的爱,那我们小朋友是不是也很爱自己的妈妈呀?可是我们有些小朋友的妈妈都不知道呢,所以我们也要大声说出我们对她们的爱。今天回到家看到妈妈,我们要对妈妈说什么呢?让我们大声说出来。

满意请采纳

Ⅹ 幼儿园社会科学跟着妈妈去做客教学过程

1、关于孩子: 场景一:各班幼儿排着长长的队伍。孩子们随意地拉着手,歪歪扭扭地走着,其中队伍中间有几个孩子走着走着就故意停下来,等到前面的小朋友已经离开一段距离,这才拉着旁边小朋友的手冲跑过去,有的孩子跑得急,被绊了一跤,摔倒在地上哭了起来。 场景二:队伍最后面的几个孩子跑到了队伍的外面,肆意地纠缠打闹起来。老师站在队伍前面,喊着后面几个调皮孩子的名字。由于隔得有些远,孩子又沉浸在与同伴的嬉闹中,根本不理睬。 场景三:有几个调皮的孩子趁老师不注意,转过身去张开双臂挡住后面的小朋友不让他们走,后面的孩子有的着急地喊着老师,有的企图从张开的手臂下冲过去。 2、关于教师: 场景一:两个班级的幼儿擦肩而过,这个班的老师叫住那个班的老师,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情低声交谈起来,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场景二:老师带着班上的孩子漫无目的地自顾自地向前走着,根本看不到后面孩子已经拉开了很长的距离,更理会不到个别孩子的打闹。 场景三:“你闹什么闹?居然还打架?好了,我们马上回去睡觉了,你要闹你就在这里闹吧!”老师终于看到那几个顽皮打闹的孩子,开始把他们拉到一边,气急败坏地批评着,其他孩子在静静的看着。与反思: 饭后散步是幼儿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它不同于其他教学活动那样组织严谨,具有很强的目标指向,因此更具备特有的自主性、开放性和随机性。别看它只有短短半个小时不到的时间,但是却是教师带领幼儿放松身心、交流谈话、开展随机教育的好时机。如果组织有效,它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意料不到的惊喜与收获,反之,就会出现如现状描述中的场景,成了安全隐患所在。 因此,组织好饭后散步活动,是教师班级管理智慧的集中体现,也就成为一项需要研究的课题。通过组织教师交流讨论,剖析现状,我们发现,当前的饭后散步的若干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原因: 1、没有目标性。教师认为开展了一上午的活动,饭后正是放松的时间,而散步无非就是带着孩子在场地上地走走,根本不需要目标。 2、缺乏有效的组织。正是有了随意、放松的想法,教师也就懒得再去实施有效的组织活动,自己和随行的老师东拉西扯,说说天气、聊聊衣服,分享时下的八卦新闻,有的甚至还拿出发信息,对幼儿不管不问、放任自流。 当问题和原因旗帜鲜明地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又组织每个班的老师积极开展探索和尝试。以下是我园正在实施的一系列有关散步的改革措施。 一、位置调整,打造平等自主模式 1、从“顺走”到“倒走”——给幼儿尊重的智慧 散步中我们经常看到,男孩女孩排好队,老师一只手牵着排头的孩子向前走着,孩子看见的总是老师的背影,老师也无法关注到身后幼儿的行为表现。所以我建议老师散步时两只手拉着排头的幼儿,面对着幼儿倒退着走。这样老师就可以看到所有的孩子,照顾到每一位幼儿。“顺着走”和“倒着走”,虽然只是一个细微的转变,却体现了教师对孩子的关注、平等和尊重,于细小处见大智慧。这正是:“教师倒走一小步,观念提升一大步。” 2、从“领走”到“跟走”——还幼儿自主的智慧 在实施中我们发现,无论顺走还是倒走,始终是老师在起引领作用,指挥棒始终掌握在老师手里,所以我们改变教师为主体的现状,而为幼儿架桥搭台,让他们来充当排头兵,把自还给幼儿,由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掌控散步的目的地和路线。教师则可以走在队伍的后面或者旁边,扮演引导和及时调整的角色。这样的“跟走”方式可以使教师更好地贴近幼儿,并根据他们的表现及时作出反馈,例如,队伍中有人掉队,或者“小火车”出现断节了,教师马上可以帮助这些孩子迅速跟上,而如果教师在排头就顾及不上。 从“顺走”到“倒走”,再从“领走”到“跟走”,是教师观念的再一次更新和提升,让孩子在散步中由被动变主动,身份也从追随者变为主人翁。 二、推陈出新,建立新型管理格局 除了天气原因,饭后散步是一件几乎每天要开展的活动,时间一长,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会有懈怠心理。当活动处于无组织无管理状态时,幼儿打闹嬉戏、脱离体现在就会自然发生,安全隐患也就随之而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又进行了调整。 1、“新老师”带“新班级”——调兵遣将的智慧 每天面对同样的教师和幼儿,大家都会觉得厌烦。有时,我们不妨玩玩“帐前换帅”的游戏,平行班之间或者跨年级之间更换教师,由“新教师”带一“新孩子”,必然会引发孩子的兴趣,他们会把新老师和自己班的老师作一番讨论和比较,因为有了新鲜感,幼儿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射在新老师的身上,而当新老师对他们提出要求时也会积极地响应。同时,这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是对教师换班以后随机应变能力的一种锻炼和考验。 2、“大孩子”带“小孩子”——大兵小将的智慧 让大班的孩子和小班的孩子手拉手,共同开展散步活动。大孩子在小孩子面前俨然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自居,油然而升的自豪感和责任心让他们对小班的弟弟妹妹呵护备至。他们会自发地拉着小班孩子的手,关切地提醒他们走路要小心,还向他们介绍自己班上的好朋友,带领他们共同去探索发现的新事物。与此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管理压力,她们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提醒大班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引导他们带领小班孩子开展安全自主的游戏和活动。 三、打破常规,凸显多元化游戏组织 《纲要》中明确指出,游戏与生活的结合可以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的生活,在生活中快乐的游戏。而饭后散步总是以“走”的方式来呈现,长此以往,日复一日,大家都难免觉得呆板单一、墨守成规。于是我们改变固定的行走模式,变走为“玩”,在玩中体现趣味,在玩中开展教育。 1、排队也是玩 “要去散步了,孩子们,一定要排好,跟在前一个小朋友的后面。要不然,汽车开过来,你可是会撞飞的哦!”小朋友排好队站在楼梯口,老师手握方向盘做成一辆汽车的样子,快速地挨着孩子从排头开到排尾,遇到站在队伍外面的孩子就停下来提醒他:“快快快,汽车开来啦,快躲进队伍里去哦!”这个小朋友听了赶紧站进队伍里去。这样,“小汽车”两边一跑,队伍就很整齐了。这时,我们就可以出发去散步啦。 2、走路也能玩 幼儿园的场地是用色彩不同的大理石拼贴出的图案,每一道线都刚好是一双小脚的大小,在孩子们眼里,这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桥”了。站在“桥头”,老师说:“小心啊,要过小桥了,可不要掉下去哦!”小朋友小心地走上了“小桥”,慢慢地步子。走过了横线的小桥,再走竖线的小桥,还有斜线的,S形线的,横竖交错的。有时,老师还为孩子的行走设置一些障碍,如路中间放几块平衡木做小山坡、放几座拱形门做山洞,既增加了游戏情节的趣味性,也考验了孩子的耐心、挑战了孩子的好胜心。孩子们沉浸在小心翼翼的漫步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 3、民间游戏选着玩 由于是刚刚吃过饭,从孩子的身体健康角度出发,我们不主张带领孩子玩紧张、尤其是需要奔跑追逐的激烈游戏。但是一些具有轻微运动量的民间游戏还是可以开展的。如“我们都是木头人”“点兵点将”“猜猜在哪头”等等,无论是在草地上、花圃边、大树下、走廊里,只要游戏的儿念起来,我们就能玩起来。既不会导致幼儿由于过度奔跑而带来胃、腹的不适,又为枯燥呆板的饭后散步过程注入了趣味性、生动性。 4、跟着音乐一起玩 饭后散步的时间是轻松的,也是安静的。这时我们不妨利用校园音响播放一些舒缓、优美的轻音乐,引导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边走边根据音乐学一学模仿动作、做一做手指操。也可以播放孩子们学过的或者是熟悉的曲和儿,在无拘无束地低吟浅唱中不知不觉地度过这快乐的散步时光。 5、探索发现自主玩 大自然是孩子天然的乐园,向孩子坦露着真实,它以独特的神奇和奥秘吸引着孩子、呼唤着孩子,陶冶着孩子的情操,培养了孩子的探索意识,多元化地给孩子展示了一个动静交替、美若壮锦的世界。 我们可以利用散步的时间带领幼儿走进种植园、走进小树木、走进草丛里,捡一捡落叶、拾一片花瓣,去看看西瓜虫究竟为什么会卷成一团,去数数小竹笋到底穿了几件衣服,去仔细研究一下大树上那两个鸟窝究竟是谁的家,去沿着小蜗牛爬过的线追踪一下它的去向。在这里,到处隐藏着有趣的秘密,教育的契机随处可见。引导幼儿关注奇趣的大自然,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直接感知、学习,也算是散步过程的另类收获吧。结束语: 饭后散步的组织看似简单,却随处可见教育契机,蕴含着教育的大智慧。教师要及时进行自我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身份,从单纯的组织者、说教者变为幼儿学习、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推动者,让幼儿在“生活即教育”的活动中获得既快乐、又有意义的发展。而幼儿不仅仅是一个有能力的学习者,也是一个有能力的思考者,他们有自己面对问题的勇气和独特的解决问题方式。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孩子,而在认识的过程中,我们会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灵感和教育智慧。

阅读全文

与幼儿园妈妈线上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