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
(1)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我们的英语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习得上, 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回养学生语 言运答用能力.本研究所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法” ,能极大地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和 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语言感知能力,为学生拥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 础. (2)适应深化课堂改革的需求.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分析将为实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 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3)适应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需求. 本研究的最终理论成果将会促进部分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适应新课改要 求,逐渐实现课堂“以生为本”的理念. 2.实践意义 (1)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 通过对师生教与学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对任务型教学 法的指导策略研究、 以及对任务型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为当今小学英 语教学提供一手资料, 有效促进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设计相应的任务型教 学方法,从而极大地提升学生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
❷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我让学生拿出上节课画自己画的水果图片,两人一组,用上节课学过的句型一问一答,练习对话;也可以按照班级分的四人一组,一个学生问,其他学生抢答进行对话。这样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就在合作中复习旧识。为教师后面进行新课教学做好准备。
二、Play games(做游戏)
:这是小学英语课机械操练环节中普遍开展的活动。为了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参加到游戏中去,我们可以把游戏放到小组中,让学生们在小组里展开游戏活动。如五下英语第四单元Part
A Let’s
Learn的现代分词短语教学,为了让每个同学熟练掌握这五个短语,我在机械操练时安排了“我说你做”的游戏。先让基础好接受快的并且善于表现自己的同学发指令,其他的(性格内向或基础差的学生)完成听指令做动作的任务。然后逐个替换发口令,这样循序渐进安排活动使组内每一位学生都易于成功,也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Role
play(角色表演):在学完对话之后,我们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课文角色表演的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或类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掌握语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教学五下英语第四单元Part
A Let’s talk(打电话)时,对话中只有有两个人物:Amy和Chen
Jie在这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练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扮演哪个角色,在四人小组内打电话,反复几次,并进行角色互换。然后老师组织组与组之间进行打电话练习:如第一组的1号对第五组的1号,第三组的2号对第七组的2号,如此反复,这样组与组之间拨打电话,学生十分感兴趣,同时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最后师生共同评比,评出最佳通话员,选出优秀表演组。学生们都积极参与,每位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Make a survey
(做调查):小学英语教材中安排了许多调查活动。编者的意图是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时重点句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如在五下英语Unit 3 My
Birthday Part B let’s talk中,教材安排了一个“Group
Work”(小组活动),我先让小组内的一号学生当小记者,采访组内的其它成员(Is your birthday in March? What’s the
date?),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再让其他三个成员逐个出去采访相邻的三组成员。因为学生调查的内容是他们想知道的,在生活中许多同学还为自己相好的同学过买过日礼物,所以课堂上大家都愿意把这信息互相交流。学生分组活动时认真细致,很快就掌握了重点句型,同时学生为交际而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五、say by heart
(背诵):背诵,自古以来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要让学生在非英语语言的环境中学好英语,除了强化训练听、说、读、写外,背诵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可是对于我们农村学校,老师代课班级多,班级中学生人数比较多。一般来说,一个小学专职的英语教师要负责四个班,近二百个学生的学习与辅导任务。有的学校甚至更多。同时,现使用的PEP教材,教学任务重,时间紧,如何落实英语背诵任务?这是我们一直急于解决而无法解决的问题。而本学期各班开展的小组合作管理则较好地为我们老师解决了这一难题。我沿用各班已分好的小组,在每组中挑选一个英语组长,让组长在老师手里背书,各成员则在组长手里背书。这样每一个班老师只抓十一二个学生的背书,四个班加起来一共才五六十个学生,而小组长也只负责三个学生的背书监督任务。我每节英语课留给学生三到五分钟的背书时间。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课中就能完成,再加上一周一次的晨读,全班的背诵任务就迎刃而解。当然,对于英语学习特差生,我们只要求熟读课文。这样就不会增加小组长的过多负担!
当然,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方式远远不止这些。针对不同的内容教师要精心设计各项任务,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来合作完成,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发表评论
❸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英语作为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已越来越显得重要,世界上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国家也越来越多,因此,学习英语在我国当前的大发展环境下也显得更为重要。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英语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趣味教学模式的构建则显得很有必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英语,研究趣味教学模式也显得更有长远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趣味教学 策略
【Abstract】 With the fast speed of the globalization, English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whole world. The country who takes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has increasing all the time. Therefore, English is also important in our country. For pupils,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inspire the interest of learning English. Interest teaching method is very necessary for teachers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interest. Besides, it’s also meaningful for teachers to do the research about the interest teaching methods.
【keywords】 The English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 interest teaching method; Strategy
教育心理学表明:当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时,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和技能,并表现出喜悦和求知欲望,加强对知识的探索力量。英语新课标中也提到,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通过听、说、读、唱、玩、演等方式,着重于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及学习智力,使之获得语言知识技能,形成初级语感、语音、语调,培养其简单英语语言交际的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小学生学习英语一般是在三年级至六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9岁至12岁
的少年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具有好奇心重、热爱课堂活动、课堂中爱表现、善于模仿表演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的语言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系列的特点,便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每个学生在刚刚接触英语的时候,都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极高的热情,甚至可以说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强烈的“学好英语”的美好愿望。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个小学生都是带着美好的愿望来上学的。” 但是就目前而言,由于我国小学英语教材的局限、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学设备条件有限,英语的教学质量提高的速度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缺乏兴趣。
根据上述特点,小学生学习英语要获得成功,首先就要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而激发与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有很多,如:坚持听说领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以及鼓励加奖励等方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有效实用的方法及策略。
一、 采用游戏法,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用游戏教学特别有用,学生由于年纪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中多采用游戏教学,有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同时,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笔者在教授湘少版三年级下册数字这一单元时,由于词汇量比较多,学生容易混淆,于是在课堂中采用了多种游戏,如大小声,猜一猜,拍苍蝇,埋炸弹等游戏,这些游戏比较简单,教师在课堂上也容易操作,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用游戏进行教学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对英语保持很高的热情,从而真正爱上英语,也为后阶段的英语学习奠定了基础。
1、 大小声游戏:教师大声读单词的时候,学生必须轻声读;教师轻声读的时,
学生必须大声读。如此大声、小声交替快速朗读,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能够很快地读准单词。
2、 猜一猜:猜一猜是有助于拓展孩子思维的游戏。比如在学习“Where is the
cat?”一课中时,笔者利用阴影遮住部分图片,然后让学生猜位置,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开拓了孩子的思维。
3、 看嘴型猜单词:教师只做单词发音的口型,不发出声音,学生看口型,猜
单词,并大声地说出来。比如教一些难识别的单词时,可以让学生看教师的口型,然后自己去辨别,这种方法不仅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清楚地看到教师发音的口型,更好地读准单词,也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在这个游戏中,教师也可以先示范,然后由一个学生做口型,其他学生猜,这样,更是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击鼓传花: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若干组,每个组各拿一张单词卡片或图片,
由教师发指令:“ Begin!”各组快速传卡片或图片,边传边读该卡片上的单词,教师说:“Stop!” 全部停下,拿到卡片的学生必须站起来,大声读出该单词。
如,笔者在教比较难读的单词时,都会采用这个方法,效果很好。
5、 找朋友:把单词卡和对应的图片发给若干个学生,由一个学生随意说出卡片
上的单词,拿着该单词和对应图片的学生迅速跑出来,站在一起,结成朋友,站对了,全班同学一起读出该单词,这样利于学生巩固单词,以便更好地记住单词的音、形、义。如笔者在教授四季的时候,就把单词卡片分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找到相应的图片,并大声读出该单词,学生在这一环节表现的特别积极,从而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 TPR教学法的应用
所谓TPR教学法,即教师“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缩写,是“全部动作反应”的意思。该教学法以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主张通过行为动作学习语言。小学英语教学要时刻牢记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教学中应该防止抑制儿童学习中的身体活动、感知活动和语言活动,尽量发扬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合作,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一种宽松的心理氛围。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碰到比较难的英语单词或句型时,容易降低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应灵活设计各种动作,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保持。如,笔者在教授湘少版三年级上册Body这一单元时,教师说口令,让学生指出相应的身体部位 head, face, eye, ear, arm, leg, foot等。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不仅操练了单词,又轻松地融入到了英语学习氛围中来。又如,笔者在教授湘少版四年级下册Unit8 Spring is warm and nice. 这一单元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每个单词都设计了一个特别且好记的动作,让学生带着动作去学习并识记四会单词: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这样,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动了起来,也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 巧编chant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巧编一些能让学生容易朗朗上口的chant,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掌握新知识并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笔者在教授五年级上册Do you have any hobbies?这一单元时,巧设了一个chant:I like swimming, swimming is my hobby; I like singing, singing is my hobby; I like skating, skating is my hobby, I like drawing, drawing is my hobby. 在这个chant中,不仅复习了已学句型I like …,同时又带入了新的句型…. is my hobby.
又如,笔者在教授湘少版四年级下册Peter is writing.这一单元时,巧编了一个chnat:sleep sleeping I am sleeping; work working he is working; cook cooking she is cooking; 先让学生练习这个chant,然后让学生依照例子自编一个新的chant,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学生的兴趣也大大增加。
四、 适当渗透跨文化交际内容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学生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或所教话题适当给学生渗透“跨文化意识”,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对新奇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他们对丰富多彩、充满浓郁异国色彩的文化了解越多,对英语和英语国家的兴趣也就越浓厚,这对他们学习英语有这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例如,有些单词的教学有些枯燥,学生学得也有些乏味。在三年级上册打招呼的单元里,笔者加入了西方人见面打招呼的内容,有的双手合十,有的亲吻脸颊,有的互相拥抱,学生学得特别感兴趣。又如在三年级下册学习颜色的单元里,笔者以“white”为例,介绍了白色在西方国家里表示“纯洁”,再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在中国,白色常与“疾病“或”“死亡“联系在一起,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知识,视野也得到了拓展。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目的就是以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主, 从而获得英语的感性知识,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进入中学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 是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 是学习英语的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真正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教师应该充分有效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化抽象为具体,化乏味为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主动轻松地获取知识。
❹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哪些基本环节
任务型教学——提出任务,示范引路,组织小组,小组活动,在达成任务的过程中实践语言,最终完成任务,达成任务目标,就是学到语言。教师的作用:组织者,引领者,指导者,帮助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❺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真实任务的驱动下,能有效地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许多收获和成功!而教师也同样享受到了学生进步的快乐和欣喜,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继续践行任务型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教中学,在学中作,和学生一起快乐地学习,成长。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之初探与初体会
一直以来,我对英语学习就很有兴趣,而现在,我已经由学生转变成为一名英语老师,角色的转换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有点不适应,但是我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方向和位置,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并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努力尝试,突然发现了看待英语的另外一种角度,那就是从以前单一地从老师那儿学习英语转变为自己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在教中做,而且发现这样英语更有魅力了,也体会到了初为人师的快乐,也就有了自己的一点体会。
刚参加工作,学校组织业务学习,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学习《英语课程标准》,也是在这次学习中我接触到了这个新名词:任务型教学。它深深地吸引了我。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我知道了《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任务型”的教学思想,并主张把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什么是“任务型”的语言学习呢?“任务型”语言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重要影响的学习理论。它有三个显著特点:①侧重语言的内容含义更甚于语言的形式结构,因此课堂语言活动更接近于自然的习得。②执行任务或任务的结果都离不开表达技能,即说和写的技能;③任务完成的结果为学习者提供了自我评价的标准,并能使其产生成就感。在教学中,我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 “任务型”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但获得语言知识,而且获得了语言运用能力。
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这一教学思想呢?我一边思考,一边在教学实践中寻找答案,通过这两个月的理论学习和在一年级和六年级两个年级的实际教学,总结出了两点自己的体会。
一、任务要贴近学生生活,真实而有趣味。
任务型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任务的设计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历,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兴趣越浓求知欲越强,参与意识越高,越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越能主动进行任务的学习。 例如我在教一年级的colours:red,green,yellow, purple, orange, blue, white, black时所设计的一系列任务就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感受语言,在生活中自然地运用语言。首先我在彩纸上分别出示这些单词,让学生对照相应的彩色的纸片对这些单词进行巩固(学生在幼儿园时已初步接触到了这些表示颜色的词),领读以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任务:A)猜一猜。我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香蕉,然后让学生猜一猜它是什莫颜色,课前我其实只想到了学生肯定会说是黄颜色的,It’s yellow,可是课堂上出乎我的预料,有个学生说香蕉还可以是绿色的,我当时一想,对呀,香蕉也可以是绿色的,我当时就表扬了那名学生,表扬他观察非常仔细,我顺势问他绿色用英语怎么说呢?他一脸自豪地说green,这下子学生的积极性可高了,他们让我赶紧再画一个物品来猜颜色,我当时想为何不让他们自己来画然后自己来说颜色呢?于是我又布置了下一个任务:B)画一画。我朗读red,学生跟读,然后画出他们心中的红色的东西,画完后一起来展示。学生们马上行动起来,我看到大部分学生画了红红的苹果,还有的细心的学生在苹果上画了绿色的苹果叶,当我走到马志强身边时,他还兴奋地说:“Miss Dong,apple, it’s red.还有叶子,it’s green.”我当时是一阵欣喜涌上心头,深深地体会到了老师的那种特有的乐趣,这可是任务型教学思想带来的活力呀!我还发现有的学生画了红红的太阳,还有一位小女孩她突然指着黑板的上方说:“Miss Dong, 看,国旗,it’s red.”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一双双小手举得高高的,有的说国旗上的星星是yellow,教室外面的树叶是green,我的衣服是purple,还有葡萄是purple,天空的颜色是blue,云彩的颜色是white…听着孩子们的话语,我也变得很兴奋,和他们一起交流我发现的各种颜色,当我说到老师的牙齿是白色white的时候,他们都变得很崇拜我,说老师观察也很仔细,很快就有学生说我妈妈的头发是红色的red,接着就有学生说我妈妈的头发是黄色的yellow,最让我吃惊的还是一名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说:“Miss Dong,同桌说我脸红的时候是粉红色的,是pink,对吗?”我微笑着拍拍她的肩膀点点头,她会心地笑了,就这样,九种颜色学生愉快地学会了,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快下课的时候我又布置了一项任务,学生回家后找找看家里面的物品都是什莫颜色,然后介绍给家人听,学生愉快地接受了。所以设计比较有趣的任务,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关键,而且和学生一起处在兴奋点上,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关怀,一种激励。
❻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设计教学任务
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几乎都是在课堂里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目前,在小学英语课内堂教学中,经容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究其本身而言,对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是起着巨大作用的。但,如果没有经过精心的策划,其效果可能就会与教师的设计初衷大相径庭,达不到预设的教学效果
❼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应当围绕特定自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书上的情景对话,换一些词汇,重新组织一个对话,并表演出来,这就是运用了任务型教学法。
❽ 如何抓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性教学
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注重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在教师引导下努力学习所获得的进步与发展。有效教学应该包括有效果和有效率两个层面。我们知道,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的。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的可靠保障。笔者认为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课堂教学活动要目标明确
新课程理念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能够用英语做事情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体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广泛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易于学生参与体验的任务型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 Unit 5“What would you like?”Part A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计了“ Menu”让学生到“餐馆用餐”的活动,让学生练习食物的单词 rice, fish, beef, soup, noodles, vegetable, juice, bread, milk, chicken, hot dog, hamburger和句型 What would you like?Can I have some noodles, please?Sure. Here you are。这个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学生表述食品和要求食物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有效的教学活动。
而有些活动的教学目标指向性不强,甚至指向错误的教学目标。如,在一次听课中,有位教师在教学单词 Chinese book, English book, math book, school bag, notebook的拼写时,让学生用身体的运动写出单词的字母,有的学生显得很兴奋,而有的学生纯粹是在那里乱扭,甚至连字母都不拼读,只是觉得好玩,好笑。这样的活动看似热闹,但不能起到真正强化单词拼写的作用。像这样不能指向正确的教学目标的活动我们不能认为它是有效教学。
二、情境创设要真实便于操作,合理分配时间
新课程提倡创设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和问题情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小学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小学英语教学中,主要有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文
具的词汇时,有的教师设计了利用 pen, pencil, pencil-case, eraser, ruler, crayon等实物或图片进行猜谜游戏,让学生猜书包中的物品;在学习“ At the zoo”话题时,教师设计了带学生参观动物园的情景,让学生口头描述他们所熟悉的动物,如 elephant, cat, dog, monkey, bear, tiger的特征,并能说 I like monkey。这些情境的创设都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教学活动目标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