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管理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管理

发布时间:2021-01-03 19:34:02

❶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个人教学质量措施

一、小学科学课教学常规管理1、备课认真研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安排好教学进度.深入钻研教材,阅读教师用书等相关资料,弄清教材编写意图及思路,明确“观察”、“实验”、“思考”、“制作”等活动要求.
2、上课科学课的教学不再是把知识简单地向学生灌输,而是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中,通过搜集事实、整理事实、形成概念的科学过程中获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技能与方法,并逐步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课堂教学要体现科学课程特点,坚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探究的一般程序是: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操作实践、收集信息、思考整理、得出结论、交流表达、拓展应用.
(2)、坚持“用教材教”的原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适时进行教材内容调整、教学材料替代,但不得随意提高、降低标高,不得随意增加、删减教学内容.
(3)、教学中认真做好观察、实验、制作等项活动的组织工作.
(4)、教师教学力求语言准确、生动、简练、富有感染力.努力让课堂好玩、有趣,启发学生积极探究.
3、作业(1)、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适当布置一些作业.形式包括材料准备、观察、记录,制作或课后延伸学习等.布置课内、课外的探究活动作业前,要强调安全.
(2)、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检查,认真批改和评价.
4、辅导1、课堂上的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渗透于教与学的各个环节.既要有集体辅导,又要有个别辅导.
2、辅导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或科技创新大赛活动的学生,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内容,讲求实效.
5、考核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教师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2、进行单元检测,以学论教,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式.
二、教学教法及教学研究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一门学科,它涵盖了科学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新课标理念下,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改变教法,创设恰当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探究的环境中学习科学.同时,采用媒体教学,鼓励学生课外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一)、注重科学课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向全体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快乐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教学实践中,课前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导入新课,对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激发儿童学习的好奇心和上好本节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引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不竭动力.因此,教师备课要精心设计好导入激趣这一环节,通过猜谜语、故事和游戏等活动,给学生以悬念和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
(二)、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实践与探究的空间.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一片自主学习的天地,真正使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锻炼.
(三)、灵活选用教法,优化课堂教学.
科学课的主阵地仍是课堂教学,合理、灵活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更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科学课的教学方法很多,但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活动中认识活动的特点进行分类,科学课中主要有观察、实验、考察和讨论等基础认识活动,相应地就有指导学生认识这些活动的教学方法.而科学课教学活动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每一节的认识活动都有明显阶段性,每一节课的学习都要经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过程,所以要根据每一节中认识实践活动的阶段来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获取知识的结果.
(四)、采用电教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应运而生,多媒体也走进了小学的课堂,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它能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形画面,通过媒体使形、色、美、光、静、动有机融合,更快、更准确、更形象地传递教学信息,使潜藏的形象显现出来,变得更生动、更直观,强化了感知,促进了理解,有效地把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五)、自制教具,促进实验教学.
科学课是教学质量好坏,还取决于是否做实验或实验能否成功,需要做的实验不做或实验不成功,不能观察到实验现象,也得不出实验结论,一味的空洞说教,学生难以得到感性认识,更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每一种现象都必须通过成功的实验来实现.要实验就必须有相应的教具或仪器,而农村小学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只配备了部分仪器和教具,加上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改,使相当一部分实验无法开展,严重影响了自然教学质量,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可以利用各种废旧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制作出简便有实用价值的教具学具,来弥补实验教学仪器的不足,确保实验教学的开展.
三、中小学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衔接
小学科学是科学教育的启蒙课程阶段,初中科学是入门课程阶段,两者存在着相互依靠、前后延续的关系.由于中小学教师相互之间缺少沟通,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些学生进入初中后感到很不适应.近年来也有部分地方的教师开始关注中小学科学衔接问题,然而,势单力薄无法进行区域性的真正意义上的衔接.不管怎样,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认为应该在科学教学中注重学生良好科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这将对学生适应初中的新环境大有帮助.科学学习习惯包括很多方面.小学阶段重在良好习惯的初步养成.初中则要求学生将学习习惯内化,重在实验的规范操作、问题的自我思考和解决、自觉记录学习要点、自觉预习和复习、独立完成作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形成个性化的趋势.形成稳定、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中小学科学学习习惯的衔接点.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能够自觉有效地学习研究.学生进入初中后就能更快适应任务繁重而节奏快速地学习.小学科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科学习惯时,特别要注重:假设、猜测、理由、证据、假说、实证等过程,给学生一种严谨的科学探究习惯.还有两次实验法等,我们在小学阶段就树立良好的实验习惯、良好的调查习惯、正确的探究程序,对于初中的科学教育开展是很有益处的.

❷ 如何让小学科学实验室在科学课中发挥作用

让小学科学实验室在科学课中发挥作用:
1、任课教师应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实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2、只有搞好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才能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3、实验室充满创造的氛围 。
4、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❸ 如何对农村小学科学实验室的管理和使用

小学科学实验室是素质教育的基地,是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应走上器材配备、管理与使用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轨道.只有搞好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才能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合理利用实验室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让实验室真正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创新的乐园.[关键词]实验教学 实验室 仪器正文: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我们要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小学科学实验室是素质教育的基地,是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科学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科学教学的质量.管理是关键,使用是根本,效益是目的.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应走上器材配备、管理与使用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轨道,初步形成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为目的的“实验-教学-创新”的良好局面.下面,谈一谈我们的一些做法.一、实验教学得到领导、任课教师的高度重视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现代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实验室和仪器室,并配套了相应的教学仪器和责任心强的实验教师队伍.几年来,为了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素质,创造了许多教学方法交流的学习机会,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本校的科学任课教师都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自觉提高业务能力,真正地推进了实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目前,我们的实验管理能力比以往大有提高,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这些都是与领导的重视和实验教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二、实验室及仪器配备情况学校配有一间实验室和一间仪器室.实验室占地50平方米,实验桌凳三十套;仪器室占地60平方米,有六个仪器柜,一个危险品存放专柜.仪器设备管理科学合理.实验仪器设备全部入橱,分类存放,做到科学合理、取用方便.剧毒品和易燃品存入危险品专柜.还有一个透明玻璃作品展橱,分成多层,使其能放更多的物品,把教师在教学中的自制教具和学生在课上课下及科技活动中制作的小发明、小创造等科技作品陈列出来,让教师、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对培养创新精神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仪器室内设置工具箱,放置实验和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材料等.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利用,如气球、乒乓球、各种弹簧、石头、易拉罐、各种金属条、废钥匙、塑料瓶、吸管、各种纸、海绵、泡沫、木块、木炭、橡皮、硬纸板等都由学生自主筹备.发动学生不断为它“添砖加瓦”,使它应有尽有,充分施展学生自制学具的才华,为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实施开放式探究提供便利. 这几间室符合环保要求,排气效果较好,各室均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制度和规章制度,责任到人,管理安全.教学仪器按要求配备,不但管理得较好,而且使用率高,学生能按要求使用实验仪器,损坏现象较少.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能学会教材要求的各种操作方法以及简单的保养维护工作,并做好实验情况的记录.我们认识到,只有搞好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才能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三、让实验室充满创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氛围.实验室是为观察实验活动而设置的特定场所,因此,实验室的环境设置应当具有科学的氛围,使学生一走进实验室就如同来到发明创造的圣地.我们在实验室的墙上挂了一些科学家的画像、科学家的名言和一些实验操作常规挂图、实验制度,在实验室前面的一个角落摆放师生共同制作的生态瓶、水族箱(里面饲养青蛙卵);还可陈列饲养槽、饲养笼,让学生饲养一些小动物如:蚕、蜗牛、金鱼等;实验室门前摆放师生种植的各种各样的花让学生欣赏;窗台上可摆放“种子萌发”、“食物发霉”等对比实验;这些设置可根据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的变化而随时进行更换.学生利用课前课后时间尽情观察,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让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学会观察,感受到科学创造的氛围.四、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科学课堂具有开放性”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实验教师按教材要求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积极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方式、方法,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实验教学.在教学六年级科学《宇宙》,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学光碟,可以让学生欣赏到壮丽而遥远、神秘的宇宙空间;从中看到月球外部的构造,了解月球的地形特征;还可以从中观看太阳、星星、银河……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到宇宙空间的浩瀚无际.这种方法可以弥补课堂上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观察,形象直观,效果显著. 实验是学生检验真理的途径.我们在实验课时进行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空间,如:为他们设置工具箱提供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材料,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发展学生的多向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强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提出问题到做出预测或假设,然后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考之后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我在教学《导体与绝缘体》时,先让学生从工具箱中选择各种材料,然后提问:你认为哪些材料可以让小灯泡亮起来?这时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铁钉、铜片、回形针等可以让灯泡亮起来,有的说纸片、塑料、布料等不能让灯泡亮起来等等.教师把学生的这些猜想和假设板书出来,并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活动,在活动中得出结论,验证自己的猜想,发现新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探究的创造性发展.可见,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总之,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观察,实验、栽培、饲养、小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的阵地,成为展示学生探究活动成果的舞台和发明创造的乐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❹ 小学科学实验室各种制度有哪些内容

一、化学分析室工作制度

一、每日上班应对本室的仪器、试剂、水、电等进行检查,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

二、试验仪器、试剂放置要合理、有序、试验台面要清洁、整齐。

三、试验人员工作时要穿工作服,试验前后均应洗手,以免沾污仪器试剂或将有害物质带出试验室。

四、试验人员在试验前应熟悉每项试验的操作程序,做到有条不紊。

五、对有毒、易燃、腐蚀性药品应严格保管,小心使用,谢绝无关人员进入本室。

六、凡装过强腐蚀性,易爆或有毒药品的容器,应由操作者及时亲自洗净。

七、操作者应掌握一般的防火、防爆、防毒知识以及必要的自救常识,(特别要注意化学烧伤,一般可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再涂上适当药品)。

八、试验结束,应将工作台面及时整理,一切仪器、药品、工具要放回原处,有害废物及废液应倒入废液缸,并定期妥善处理。

力学室工作制度

一、每日上班应对本室的仪器设备、工具箱、水、电等检查一遍,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

二、试验人员应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性能完全了解,包括配套的仪器及配件如何正确使用,试验机、万能机应尽可能在基量程的20~80%范围内操作。

三、试验人员在试验前应熟悉每项试验的操作程序,避免在试验过程中查阅操作规程。

四、在操作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如发现仪器异常,应立即关机,切断电源,并查明原因。

五、仪器使用完毕,应做好使用记录,清理压板上的试验残留物,使机器恢复原状。

六、仪器设备定期保养,压力机、万能机定期检定。

七、试验配件等使用完应擦干净后放回原处,无用的试验废料应于当日清理完毕。

水泥砼室工作制度

一、试验人员必须熟悉各种仪器设备的性能,使用后应做好使用记录。

二、试验人员在操作前应熟悉试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做到有条不紊。

三、使用拌和机前,应先用少量砂浆刷膛,并制出刷膛砂浆

四、拌和机应经常检查拌和铲与边壁的空隙不能太大,以免拌和不均,加料应按顺序加入石子、砂、水泥,开动拌和机后,再徐徐加入规定数量的水。

五、试模在使用前应检查螺丝是否拧紧,试模是否发生变形。

六、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声响,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查明原因。

七、试件成型后,在脱模前,不得搬动和碰撞。

八、拌和机、振动台及其它工具,使用完应立即清洗干净,试模需涂抹一薄层矿物油脂后放好。

标养室管理制度

标养室为试件养护的重要场所,为保证试件正常养护,尽可能减少外界因素对试件的影响,因此制定以下规定请大家遵守:

一、本室由专人负责每日的温度、湿度记录,以及仪器的操作使用,保证室内符合规定的温度和湿度。其他人员不得擅自开启温、湿度控制装置或改变已有的设置。

二、送、取样品时,应注意随手关门,试件摆放应有规律,不许随意堆放,试件间距至少保持3~5CM,不得叠放在一起。

三、每个试件都有标有号码及成型日期,取样前必须认真核对号码、日期,避免出错。

四、如发现温、湿度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并作好记录。

五、实验人员在本室的停留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是与外界温差较大时,易引起人体不适(尤其夏季)。

六、谢绝无关人员进入本室。

试验的记录、分析、复核及审核制度

一、原始数据的记录及数据处理。试验人员应使用规定的表格,认真填写原始记录,内容详细、完整、准确,字迹清晰工整。

二、原始记录用钢笔圆珠笔填写,不准使用铅笔。

三、原始记录的数字,不允许随意涂改,如需涂改需按规定办法进行。

四、原始记录应填写完整,并对数据认真审查,并有记录人、校核人签名,作为编写试验报告的依据。

五、原始记录应交资料室保管,作为技术资料存档备查。

六、试验、检测报告由项目主办试验员整理填写,签名后连同原始记录送试验技术负责人审定签字批准,最后由室主任加盖试验报告专用章和交通工程工地试验专用章后出试验报告。

七、试验、检测报告连同原始记录由档案负责归档保存。 二、试验室管理制度

一、试验工作按照国家标准及交通部颁布的标准进行。

二、试验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服从试验室负责人的统一安排。

三、爱护仪器、设备,保持器具的完好精确。

四、维护试验场地的整洁,试验每告一段落,必须清理场地。

五、定时对贵重的仪器设备进行保养、检查。

六、化验试剂、有毒物品、易燃品、放射性试验仪器应存放在安全的地方,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七、末经计量部门认可的及超期限的仪器具不得使用。

八、在试验操作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不允许吸烟,应禁止无关人员随意靠近机器,以免发生意外。

九、每天下班前,应做到关紧门窗,关好水、电开关。对需要昼夜运行的机器,应检查其运行状态及保险装置。特殊情况应留有专人值班。

十、试验人员应实事求是,严禁修改伪造试验数据。

土工集料室工作制度

一、每日上班对本室的仪器设备、工具、水、电进行检查,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

二、试验人员应对所使用仪器设备性能完全了解,做好使用记录。

三、试验人员在操作前应熟悉该试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应避免一边试验一边查阅操作规程。

四、土工击实应在专用的击实台上进行,筛分试验应注意筛孔尺寸,应根据材料用途确定方孔或圆孔。

五、使用天平称量或进行细料筛分等试验时,应避免吹风,必要时应关门窗及电风扇,以免造成称量不准或细颗粒损失。

六、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仪器异常,应立即关机,并查明原因。

七、试验完毕,应将所有的仪器擦干净,配件放回原处,较精密的仪器应入柜内或套上防尘罩,试验废料当日清理。

水泥室工作制度

一、每日上班时本室的所有仪器、配件、水、电等进行检查,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

二、试验人员应对所使用的仪器及配件性能完全了解,做好使用记录。

三、试验人员在试验前应熟悉每项试验的操作程序,避免在试验过程中查阅操作规程。

四、试样、试模及水温度与室温相同。试验时应记录室温。试验室一般不宜通风。

五、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仪器异常,应立即关机,并查明原因。

六、试验完毕,应将所使用的仪器、配件擦洗干净,放回原处,无用的试验废料应于当日清理完毕。

七、定期保养仪器,保持室内清洁,应注意计量仪器的检定期限.

八、下班前,应检查门、窗、水、电。

❺ 如何合理利用小学科学实验室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我们要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小学科学实验室是素质教育的基地,是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科学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科学教学的质量.管理是关键,使用是根本,效益是目的.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应走上器材配备、管理与使用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轨道,初步形成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为目的的“实验-教学-创新”的良好局面.下面,谈一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实验教学得到领导、任课教师的高度重视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现代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实验室和仪器室,并配套了相应的教学仪器和责任心强的实验教师队伍.
.二、实验室及仪器配备情况学校配有一间实验室和一间仪器室.实验室占地50平方米,实验桌凳三十套;仪器室占地60平方米,有六个仪器柜,一个危险药品存放专柜.仪器设备管理科学合理.实验仪器设备全部入橱,分类存放,做到科学合理、取用方便.剧毒品和易燃品存入危险品专柜.还有一个透明玻璃作品展橱,分成多层,使其能放更多的物品,把教师在教学中的自制教具和学生在课上课下及科技活动中制作的小发明、小创造等科技作品陈列出来,让教师、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对培养创新精神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让实验室充满创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氛围.实验室是为观察实验活动而设置的特定场所,因此,实验室的环境设置应当具有科学的氛围,使学生一走进实验室就如同来到发明创造的圣地.
四、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科学课堂具有开放性”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实验教师按教材要求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积极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方式、方法,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实验教学.在教学六年级科学《宇宙》,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学光碟,可以让学生欣赏到壮丽而遥远、神秘的宇宙空间;从中看到月球外部的构造,了解月球的地形特征;还可以从中观看太阳、星星、银河……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到宇宙空间的浩瀚无际.这种方法可以弥补课堂上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观察,形象直观,效果显著
总之,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观察,实验、栽培、饲养、小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的阵地,成为展示学生探究活动成果的舞台和发明创造的乐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❻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发挥实验室的作用

[摘要]小学科学实验室是素质教育的基地,是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应走上器材配备、管理与使用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轨道。只有搞好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才能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合理利用实验室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让实验室真正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创新的乐园。[关键词]实验教学 实验室 仪器正文: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我们要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小学科学实验室是素质教育的基地,是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科学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科学教学的质量。管理是关键,使用是根本,效益是目的。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应走上器材配备、管理与使用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轨道,初步形成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为目的的“实验-教学-创新”的良好局面。下面,谈一谈我们的一些做法。一、实验教学得到领导、任课教师的高度重视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现代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实验室和仪器室,并配套了相应的教学仪器和责任心强的实验教师队伍。几年来,为了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素质,创造了许多教学方法交流的学习机会,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本校的科学任课教师都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自觉提高业务能力,真正地推进了实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目前,我们的实验管理能力比以往大有提高,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这些都是与领导的重视和实验教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二、实验室及仪器配备情况学校配有一间实验室和一间仪器室。实验室占地50平方米,实验桌凳三十套;仪器室占地60平方米,有六个仪器柜,一个危险药品存放专柜。仪器设备管理科学合理。实验仪器设备全部入橱,分类存放,做到科学合理、取用方便。剧毒品和易燃品存入危险品专柜。还有一个透明玻璃作品展橱,分成多层,使其能放更多的物品,把教师在教学中的自制教具和学生在课上课下及科技活动中制作的小发明、小创造等科技作品陈列出来,让教师、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对培养创新精神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仪器室内设置工具箱,放置实验和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材料等。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利用,如气球、乒乓球、各种弹簧、石头、易拉罐、各种金属条、废钥匙、塑料瓶、吸管、各种纸、海绵、泡沫、木块、木炭、橡皮、硬纸板等都由学生自主筹备。发动学生不断为它“添砖加瓦”,使它应有尽有,充分施展学生自制学具的才华,为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实施开放式探究提供便利。 这几间室符合环保要求,排气效果较好,各室均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制度和规章制度,责任到人,管理安全。教学仪器按要求配备,不但管理得较好,而且使用率高,学生能按要求使用实验仪器,损坏现象较少。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能学会教材要求的各种操作方法以及简单的保养维护工作,并做好实验情况的记录。我们认识到,只有搞好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才能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三、让实验室充满创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氛围。实验室是为观察实验活动而设置的特定场所,因此,实验室的环境设置应当具有科学的氛围,使学生一走进实验室就如同来到发明创造的圣地。我们在实验室的墙上挂了一些科学家的画像、科学家的名言和一些实验操作常规挂图、实验制度,在实验室前面的一个角落摆放师生共同制作的生态瓶、水族箱(里面饲养青蛙卵);还可陈列饲养槽、饲养笼,让学生饲养一些小动物如:蚕、蜗牛、金鱼等;实验室门前摆放师生种植的各种各样的花让学生欣赏;窗台上可摆放“种子萌发”、“食物发霉”等对比实验;这些设置可根据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的变化而随时进行更换。学生利用课前课后时间尽情观察,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让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学会观察,感受到科学创造的氛围。四、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科学课堂具有开放性”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实验教师按教材要求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积极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方式、方法,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实验教学。在教学六年级科学《宇宙》,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学光碟,可以让学生欣赏到壮丽而遥远、神秘的宇宙空间;从中看到月球外部的构造,了解月球的地形特征;还可以从中观看太阳、星星、银河……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到宇宙空间的浩瀚无际。这种方法可以弥补课堂上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观察,形象直观,效果显著。 实验是学生检验真理的途径。我们在实验课时进行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空间,如:为他们设置工具箱提供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材料,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发展学生的多向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强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提出问题到做出预测或假设,然后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考之后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我在教学《导体与绝缘体》时,先让学生从工具箱中选择各种材料,然后提问:你认为哪些材料可以让小灯泡亮起来?这时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铁钉、铜片、回形针等可以让灯泡亮起来,有的说纸片、塑料、布料等不能让灯泡亮起来等等。教师把学生的这些猜想和假设板书出来,并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活动,在活动中得出结论,验证自己的猜想,发现新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探究的创造性发展。可见,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总之,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观察,实验、栽培、饲养、小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的阵地,成为展示学生探究活动成果的舞台和发明创造的乐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肖玉美)

❼ 如何做好小学科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不好小学生的科研时间,所以安全第一应该把什么东西都准备好,然后想到它们的安全性才能做得更好。

阅读全文

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管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