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培智社区适应教学计划

培智社区适应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1-01-01 18:56:27

⑴ 如何在培智中年级生活适应课中渗透德育思想

通过劳动技能教育除了可以培养弱智儿童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进行劳动技能训练和提高他们适应家庭、社会生活的能力之外,还有助于矫正和补偿他们的身心缺陷,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 通过培养劳动技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弱智儿童大多从小受到周围人的关心、帮助和家长的过分爱护,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无形中滋长出惰性,导致了他们对学习劳动技能产生恐慌,信心不足,个别智障学生啥事都不会做,自己能干的事不愿干。劳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不仅能矫正弱智儿童的感官缺陷,而且还为唤起和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创造了条件,从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首先,我教他们学会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以增强其自信心。如剪指甲、洗头、洗澡、刷鞋、会整理个人用品、整理自己的床铺。教《剪指甲》时,我先指导学生认识指甲钳及其组成部分,接着检查并表扬班里指甲干净的学生。然后,我通过谈话导入:“你们的指甲是谁给你们剪的?”当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是爸爸或妈妈时,我鼓励学生道:“同学们,你们一天天长大,而爸爸妈妈却一天天的老了,有一天离开了我们,那么我们还靠谁帮我们剪呢?所以,我们也要自己学会这个本领,你们愿意跟老师学习吗?”学生们都大声喊:“愿意!”最后,我详细地演示剪指甲的方法,学生也都非常认真地看着。可是,当组织学生练习操作时,我愣住了,发到桌子上的指甲钳,有的学生碰都不敢碰,其中有一个中重度弱智学生说:“我妈妈说过,小孩子不能拿刀具的,扎到手会很痛的。“我接过他的话说:“是啊,如果不专心剪,眼睛东张西忘,那肯定会剪到皮的。”我走到这位学生面前,微笑地拉出他的小手,一开始,他立即缩了回去,经过我苦口婆心的劝导,并保证不会伤到他的手指,这才把手伸给了我,我把他左手的一个手指甲伸入刀口处,刀口靠近指甲盖,右手用力按挫齿板,小心翼翼地把指甲剪下来。只见这位学生松了一口气。我顺口说:“小永,老师说没事就没事的。这下你们可以放心了吧。“请全班同学拿起你们的剪刀开始练习剪自己的指甲。只见小丽”耶“的一声认真地剪了起来。我巡视了一番,发现小丽很快剪好了,便立刻给予表扬。小彬同学肢体协调能力差,我发出请求“同学们,谁愿意做好事,帮助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这时,全班同学纷纷举起手“我,我,我……”一个个情绪高涨。课后,我组织帮助低年级学生剪指甲的活动,他们个个跃跃欲试,满怀热情。这样,劳动积极性提高了,自卑心理随之消失,进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
二、 在发展弱智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的同时,注重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生活适应能力首先是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处理身边和家庭中的日常事务,能够从事不同性质的社会劳动。
大扫除是中年级劳动训练的重要项目之一。这是一项脏活、累活,是中度学生最不感兴趣的劳动内容。因此,学生参加劳动时间的长短和强度要适度,对弱智学生各自的特殊情况要作适当的安排,特别要注意劳动保护,避免事故,确保安全。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要注意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参加校内义务劳动,我事先向学生讲明目的、要求和意义,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在学生中间做好分工,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任务。到现场时,让他们简单回忆一下有关事宜再动手劳动。这时我发现有的同学很认真扫地、清理水沟,有的同学嫌灰尘多、脏,拿着扫把站在一边。看到这些现象时,我赶紧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劳动后,我就地进行小结,激励表现好的学生以后更加努力,引导做得差的学生更正错误和缺点,以后搞好劳动。
三、 有意识的选择合适的劳动教学内容,发展和形成弱智儿童的个性心理品质
人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在各种活动过程中发展形成的。不同弱智学生在劳动承受能力、对劳动技能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诸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应充分估计到每个儿童的特点,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而且他们感兴趣的,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并便于他们完成。对于接受能力好的,我安排他们切黄瓜、切萝卜丝、煎荷包蛋、切肉片、……,对于体力差,或有明显动作障碍、手脚不灵便、理解得慢的,要求应低些,教师的帮助也应多一些。如洗毛巾、洗茶杯、洗菜、洗头、洗澡等。让他们能“跳一跳,够得着。”都能摘到自己想要的果子。
上煎、煮、炒食物的课,学生劳动积极性很高,最后品尝劳动成果,学生们都吃得很开心。我在教学《煎荷包蛋》时,先示范教学,再组织学生做好准备工作:打蛋(把蛋打在碗中,不搅拌),加作料(在蛋上面撒些盐和味精)。煎半圆饺子状荷包蛋比起煎圆形荷包蛋和煎煮荷包蛋来得复杂些。越是复杂的劳动技能越要注重调动其积极性,要加强直观教学,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当倒入适量的油,待油泡散开,开始冒烟时,即将蛋倒入锅中,可学生没等蛋清凝结,就用锅铲把它掀起,对折起来,结果蛋黄被搅破了,做不成半圆形了。于是,我站在小林身后,手把手地再训练一次,边说边握着小林的手拿着锅铲道:“一定要等蛋清稍微凝结,再用锅铲把它掀起,对折起来,稍停顿,等蛋的颜色微黄,就可以起锅把蛋盛入盘子里。”一会儿,色、香、味、形俱全的“半圆形荷包蛋”呈现在大家面前,小林开心地笑了。在品尝小林的劳动成果时,一个个像馋嘴猫似的,吃了一口还想再吃。我让学生们每人都试一试煎荷包蛋,学生学得很起劲,煎得成功的及时表扬肯定。这样,学生从不愿学到乐学,有效地发展和形成弱智儿童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技能。
综上所述,通过对弱智儿童进行劳技训练,养成良好习惯,进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在自立、自强的过程中,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了生活能力,减轻了社会、家庭的负担,真正做到“为智残儿童生活的进步与提高而教育。”相信在社会、家庭、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弱智儿童终会战胜自我缺陷、发展能力,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⑵ 全日制培智学校生活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指导思想怎么写

教学目的、要求
(一)、政治思想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思想品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
(二)、基础知识方面
1、汉语拼音
①、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4个声调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②、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
①、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②、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③、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庄、整洁。
④、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①、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③、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④、对于读物中感性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
①、学会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②、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③、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④、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愧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⑶ 培智教育课堂教学学情分析怎么写

一、在培智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本质是服务。为学生的终生幸福服务是教育的崇高使命和终极目的。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生命是人的根本,关注生命是人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要“以人为本”,就必须关注人的生命世界。人是以生命的方式存在的,离开生命一切将无从谈起。教育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而人的成长与发展实质上是生命的成长与发展;生命是教育的始点和归宿。因此,教育的“以人为本”首先应当是以人的生命为本。生命是具体的、独特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区别于其他生命个体的特征和性质,具有不可替代性。
“生命教育的目标应在于启发生命智能、深化价值反省、整合知情意行。它所包含的范围应笼罩人生整体及其全部历程,以帮助公民(特别是青年学生)建立完整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内化陶冶其人格情操。”生命教育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激发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滋养学生的感恩情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在培智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大背景下,培智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
智障儿童首先是儿童,是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的表现,是有着生命的人。基于人的生命存在,智障儿童有着人的生命的价值、意义和尊严,应该享有人的一切的权利。【1】但长期以来,对智障儿童发展的偏见以及消极的教育期望,使他们在社会上处于弱势、从属的依附地位,被当作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受到许多人的歧视。教育是唤醒人的生命意识的一种有效活动。生命意识的养成,不但能够使智障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也能够养成他们丰富的生命情感和坚强的生命意识。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对智障儿童不但要像对普校学生一样实施教育,而且要在教育活动中密切关注智障学生个体的生命意识,帮助他们提高生存和生活的智慧。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既是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又是特殊教育的天职,更是特殊教育的一种追求。

⑷ 如何多彩的进行培智生活适应课论文

摘要来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自,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3]。
摘要的规范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
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阅读全文

与培智社区适应教学计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