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小学五年级语文牧童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牧童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1-01 18:52:13

Ⅰ 小学五年级语文:牧童和羊皮狼的课件

苏州市新庄小学 张燕

一、导入:

先送一条能开启这堂阅读课智慧的名言给大家:

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法国寓言诗人 拉贩獾?/SPAN>

1、点读。读了这条名言,你有哪些充满智慧的思考?交流后齐读。

2、回忆一下,你们以前读过哪些寓言故事?

3、师小结:

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比如刚才同学们说到的《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刻舟求剑》等等;外国的寓言则不同,像我们学过的《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农夫和蛇》。但是,无论是中国的寓言故事还是外国的寓言故事,它们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往往带有讽刺和劝戒的性质。

4、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伊索寓言》中一则大家非常熟悉的小故事――牧童和狼。因为熟悉,所以,相信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更深入的思考,也会有更精彩的智慧火花闪烁。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闻声赶来 惊慌失措 喉咙 一贯 说谎

2、按 “身体”和“灵魂”把课文分为两部分,用“/”在文中标出。

检查自学情况:(注意指导“贯”的写法。“慌”与“谎”的字形,“惊慌失措”的意思及读法。分男女生点读两部分内容,齐声读好寓意部分。)

三、精读课文。

1、 在这个故事中,一贯说谎的人指的就是——(牧童)。

2、 请同学们看课文,文中两次写到牧童的大叫,一次是——(出示有关句子),另一次是——(出示有关句子)。

3、 牧童这两次大叫都是要告诉村民们——(板书:狼来了)

是真的狼来了吗?前面的大叫是谎话,后面的大叫是真话。

(板书:谎话、真话)

4、 这两次大叫的内容相同,结果相同吗?

(板书:闻声赶来、没人帮忙)

5、为什么牧童说谎话时村民们都来了,而到说真话时却没有人来帮忙了呢?

(板书“?”)

请同学们再读故事,圈圈划划能说明原因的词句。

A、 讨论:你从哪里看出牧童一贯说谎?(1)“好几次”——一贯;(2)“哪里有什么狼!”——根本没有狼,牧童在说谎,令人气愤;(3)“哈哈大笑”——牧童以说谎为乐,拿村民们寻开心。

B、 指导朗读:牧童知道村民会上当吗?那么他当时叫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你也用这样一来的心情叫叫。我们一起来读好第一自然段。

C、小结:是啊,正是由于牧童一贯说谎,所以村民们不仅气愤,而且再也不相信他了。因此不幸降临到了牧童的身上。狼真的来了!

D、这时候,牧童是怎么叫的?谁来学学。你觉得他读得好吗?

老师觉得这里要读好,得做到三个一点:“吓坏了”——声音抖一点;“慌忙”——声音急一点;“喊破喉咙”——声音哑一点。谁再来读读。还有愿意和他比的吗?

E、 你的叫声,让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惊慌失措的牧童。牧童说的是真话,却没有人去救,书中用一个转折词告诉我们这个结果。这个词就是——“然而”,(把它圈出来)这个词还可以换成——可是;或者——但是等等。

6、我们来想象一下,这时候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7、 大家想象力很丰富,由此看来,一贯说谎话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就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损失);就会——(带来危险)。说惯谎话的人就算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四、总结:

1、让我们把这则寓言的“灵魂”牢牢地记在脑子里。齐读寓意。

2、现在,你对这则寓言的理解一定比以前更深刻。有什么话想提醒大家吗?想一想,就写在课文的下方,看谁写得精练。

3、交流。那么,这个“?”解决了吗?(擦去?)

4、会讲这个故事的同学请举手。下课后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五、拓展:

1、看来,同学们学习寓言非常得法,对寓言的“身体”和“灵魂”研究得相当透彻。看到你们这么优秀,我就更想和大家进一步探讨了。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

2、在《伊索寓言》这本书里,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小故事,想不想再来研究一篇?

出示要求:读《蝉和狐狸》,想一想故事说明的道理,在末尾为故事添加“灵魂”。

六、作业:课外阅读〈寓言集锦〉

图书馆、网上,还有许多有智慧的寓言故事等你们去读,别忘了,读到精彩的故事把它记熟了,和大家一起分享啊!

Ⅱ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牧童》古诗资料

作品原文
编辑
牧童⑴
草铺⑵横野⑶六七里,笛弄⑷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⑸黄昏后,不脱蓑衣⑹卧月明⑺。[1]

注释译文
编辑

词句注释
⑴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⑵铺:铺开。
⑶横野:辽阔的原野。
⑷弄:逗弄,玩弄。
⑸饱饭:吃饱了饭。
⑹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用来遮风挡雨。
⑺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2]

白话译文
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创作背景
编辑
钟傅原本是一个书生,因李宪推荐做了兰州推官,但是仕途不顺,多次被降职。钟傅在镇守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县)的时候,曾经与一位道士闲游,看见一个牧童牵着一头大黄牛来到院子里。道人说此牧童会作诗,钟傅不信。牧童应道人之请,即兴作下此诗。[3] [4]

作品鉴赏
编辑

文学赏析
首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

上草色葱茏。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
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

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笛声的悠扬悦耳,反映出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具有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5]
第三句“归来饱饭黄昏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直接描写牧童,牧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
末句“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诗人没有描写牧童躺下做什么,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赏月色。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全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
《牧童》一诗,不仅让读者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该诗反映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诗中尽道牧童生活的闲逸与舒适。此诗委婉劝说钟傅趁早离开那尔虞我诈、角名竞利的官场,回归田园,过牧童那样无欲无求的生活。在此诗中,牧童即是以智者的化身出现为迷失在宦途中的钟傅指路,而其人未必真是牧童。本诗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3] [5] [6]

名家点评
《唐诗鉴赏》:吕岩的《牧童》写尽了牧童的轻松闲适,一派无牵无绊的天然随意。[7]

作者简介
编辑
吕岩,一名岩客,字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号纯阳子,自

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其里籍、生卒年均不详。吕洞宾本儒生,因科场不利,而转学道,隐居终南山,活动于关中等地。好以诗言内丹旨要,对钟吕金丹道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卷

Ⅲ 五年级的《牧童》

铺床。吃饱饭。

Ⅳ 五年级语文.仔细阅读《牧童》这首诗,体会诗中描绘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疑答惑:

《牧童》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息回图:广阔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白天有牛和悠悠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当然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望采纳,谢谢!

Ⅳ 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牧童思维导图。急求!!!谢谢!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阅读全文

与小学五年级语文牧童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