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儿园大班数学下学期8以内的加减法教案怎么写
8十8二16OK了
⑵ 幼儿园大班数学20以内加减法怎么教学方法
手指速算秘诀 初级:100以内加法 准备:教师在带读以下口诀并做相关手指游戏前,需发出口令“清零”,幼儿马上双手击掌,然后紧握双拳在胸前,聚精会神做好准备。(注意:手心朝里,两拳间隔距离以方便双手出指为准,既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 一、手指定位口诀 我有一双手,代表九十九;左手定十位,九十我会数; 右手定个位,从一数到九;加减很方便,计算不用愁。 二、手指定数口诀 食指伸开“l”,中指伸开“2”; 无名指为“3”,小指伸开“4”; 四指一握伸拇指,拇指是“5”要记住; 再伸食指到小指,“6”“7”“8”“9”排成数。 三、右手出指练习口诀 一马当先,二虎相争,三言两语,四海为家,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七上八下,八仙过海,九牛一毛,十万火急。 一言九鼎,二龙戏珠,三足鼎立,四面楚歌,五谷丰登, 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面玲珑,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注:念到“十万火急”或“十全十美”时,右手握拳,左手出“1”,代表进位。) 四、左手出指练习口诀 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 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 (注:念到“一百”时,双手击掌,然后紧握双拳在胸前。) 五、双手出数练习 15、23、46、99、58、73、61 …… (注:根据各年龄段幼儿认知水平,选择出数的大小。) 六、加法练习 注意:在做加法练习时,比如“3+5”,右手先出“3”,“+5”的过程是:嘴里念“加1”,出小拇指;嘴里念“加2”,四指一提伸大拇指(注意在出指的过程中大拇指只代表“1”,只有在定数的时候,大拇指才当成“5”);嘴里念“加3”,出食指;嘴里念“加4”,出中指;嘴里念“加5”,出无名指。此时开始定数,右手手指只有小拇指未打开,结果即为“8”。 (1)个位数加法练习(10以内加法练习) 1+1 2+l、2+2 3+l、3+2、3+3 4+l、4+2、4+3、4+4 5+ 1、5+ 2、5+ 3、5+ 4、5+5 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9 2+l、2+2、2+3、2+4、2+5、2+6、2+7、2+8 3+l、3+2、3+3、3+4、3+5、3+6、3+7 4+l、4+2、4+3、4+4、4+5、4+6 5+ 1、5+ 2、5+ 3、5+ 4、5+5 (2)十位数加法练习 10+10 20+l0、20+20 30+l0、30+20、30+30 40+l0、40+20、40+30、40+40 50+10、50+20、50+30、50+40、50+50 10+10、10+20、10+30、10+40、10+50、10+60、10+70、10+80、10+90 20+l0、20+20、20+30、20+40、20+50、20+60、20+70、20+80 30+l0、30+20、30+30、30+40、30+50、30+60、30+70 40+l0、40+20、40+30、40+40、40+50、40+60 50+10、50+20、50+30、50+40、50+50 (3)一百以内加法混合练习 3+ 5、4+5、l+5、6+5、8+7、9+l、9+3、7+10 13+12、24+17、49+2、47+ 6、43+8、46+54,38+62…… (4)一百以内连加混合练习 23+18+19+24+16、18+6+49+27……
⑶ 幼儿园大班数学加减法公开课怎么上
幼儿园大班数学加减法公开课教案: 一、 ;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5的加法,是幼儿在学习5的组成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已具有初步的计算能力,为了更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这种能力,为了以后孩子能在数学计算中得心应手,我在设计《5的加法》这节课时,抓住幼儿爱玩的心里,将每环节都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挤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又满足了孩子的快乐。注重从感知入手,有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通过丰富多彩的情境和数学问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从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复习数字1~5和1~4各数的加法。;学习5的分成与组成掌握5的加法。认识“+”号、“=”号,会正确认读。通过观察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式计算。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三、教法、学法: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尝试发现、综合对比等方法,指导幼儿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而展开课堂教学。以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入手,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以亲自实践、积极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识。 四、 教学准备:; (1)铅笔、小鸭、耳朵、红旗、金钩图片各一张。 (2)太阳、青蛙、蜜蜂、小猫图片各五张。 (3)“+”、“=”图片。 (4)花图片若干。; ;1~5的数字卡片,算式卡片 五、 ; 活动过程: (一); ; ; ; 律动导入:《五只小鸟飞呀飞》,幼儿与老师一同做手指游戏。 (二); ; ; ;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袋子,这个袋子里面有好多好多的东西,小朋友想不想看看里面有什么?让我们闭上小眼睛。;; 1.; ; ; ; 睁开你们的小眼睛,看!; ;(出示1~5的数字卡片,幼儿复习认读数字) 2.; ; ; ; 小朋友们看看这些数字都像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请小朋友跟老师说: ; ;; ; 1 像铅笔来写字,2 像小鸭水中游,3 像耳朵听声音,4 像红旗迎风飘,5像金钩来钓鱼。 3. 我们的数字宝宝不仅像铅笔、小鸭、耳朵、红旗、金钩,他们还会变魔术,请小朋友们一起和老师玩《数字变变》的游戏。伸出你们的小手,和我一起做。 (三)我们的数字宝宝和小朋友做游戏很开心,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位小客人,让我们看看他们是谁吧!(出示“+”、“=’图片,让幼儿认读)。 (四)复习1~4各数的加法。 (五)学习5的分成及组成。 ; ;; ;分成 ; ;; ;;;5 ; ; /; ;; ; 1; ; ; ; 4 2; ; ; ; 3 3; ; ; ; 2 4; ; ; ; 1 ;;1.游戏:《我来问你来说》。 ; ;; ; 小朋友告诉我,5可以分成几和几?; ;; ;; ; 1和4 ; ;; ;;;……; ;; ;; ;; ;; ;; ;; ;; ;; ;; ;; ;; ; …… 2.组成:教师示范把分成组成算式引导孩子们将算式写出。 例:1+4=5(引导幼儿将以下分成列成算式得出结果,并给予鼓励。) (六)看图片列算式: 1.今天啊,从森林里来了好多小动物,他们听说小朋友们在上数学课,他们也要来和大家一起学,顺便考考小朋友们。大家来拍拍手欢迎他们吧! 2.小朋友看(出示青蛙图片)这是谁啊?来了几只青蛙啊?(幼儿看图回答)又来了几只青蛙?一共有几只青蛙啊?(引导幼儿列出算式,并引导幼儿发现一图可以列两式,例:1+4=5/4+1=5) 3.出示蜜蜂图片、太阳图片、小猫图片,依次提问,让幼儿观察回答并列出算式。 (七)练习: 游戏《送花》 1.请两位小朋友上台,拿规定花送给老师。 提问:一个小朋友送三朵,另一个小朋友送了两朵,那位老师一共有多少朵花啊?(幼儿思考回答,并上台列出算式得出结果。给予幼儿奖励与鼓励。)多次练习,让幼儿掌握知识.. (八)游戏:《坐车》结束活动。
⑷ 幼儿园8的加法的教案
学习8的加法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2、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教具:实物卡、看图列算式卡 2、学具:看图列算式卡、数字卡、实物卡、记录卡、看图分类计数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8以内数的组成 1、碰球游戏 师:我们来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戏,我和你合起来是8,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2球碰6球。 师:我和你合起来是8,嘿嘿,我的4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4球。 …… 2、出示实物卡,复习8的组成,引出8的加法 师:看,这张图片上有几只小猫啊? 幼:8只 师:上一次啊我们帮这些小猫分过类了,现在我们来动动脑筋,怎么样用算式表示 (请3—4位幼儿) 二、引出新游戏 出示看图列算式卡,请幼儿操作 三、分组操作 (1)看图列算式(实物卡、数字卡) (2)8的组成卡 (3)看图分类计数或用算式记录 (4)看实物用算式记录 (5)算式接龙 四、总结评价 集体验证部分幼儿的操作卡。 表扬认真操作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
⑸ 如何教幼儿园孩子学习加减,
一、教幼儿园孩子抄学习袭加减法的方法
1、让孩子能够从小得多锻炼,能够学会数数,在学习数学计算的时候,是作为一个前提的条件,让宝宝熟练地能够从一数到100,从某个数开始继续的数下去,然后再倒数回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2、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同现实结合起来,或者是在玩耍一起吃东西的时候去进行引导,让孩子对数学有一个敏感度,能够增强孩子的求知欲,比如在家里玩耍的时候,要让孩子注意到房间的不同的玩具,告诉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形状。
3、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让孩子能够从数学游戏当中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比如堆积木或者是玩儿积木的时候,对数字会有一个基本的概念,让孩子能够熟悉和亲切的去进行分类和计算,感知着一些玩具的尺寸和形状。
二、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希望自己的宝宝从小都会比较聪明,早教虽然好,但是也要根据宝宝的实际的情况,通过宝宝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来进行教育,千万不要强加于给宝宝更多的压力,这样会造成宝宝的预防心理。
⑹ 如何教幼儿园孩子学习加减法,
*****先教分解
如果想让孩子真正的理解加减的意义,那么,就要让孩子操作实物,不断的练习,从练习中理解。我还是推荐这一种,因为都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理解加减的意义才能真正的让孩子的思维得到锻炼。
加法,实际上就是:将两个集合和在一起,变成一个集合。
减法:将一个集合分开,分成两个。
孩子真正的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不是算会那道题,而是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比如:6个苹果,可以分成2个和4个苹果,也可以反过来说是4个和2个苹果,同时,2个和4个苹果(或者4个苹果和2个苹果)合起来就是6个苹果。 也就是说:
1、从分解组合开始教孩子,一边分,一边用语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说出来,能说出来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
2、从5以内的开始。先从分解2开始。
3、每次分开后表述完,要记得在合起来。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打基础的方法 1、学数数
学计算之前先学数数,这谁都知道,但是利用多种数数形式来为计算打基础,却被相当多的父母所忽视。不少父母在孩子会唱读1~100之后就认为孩子已学会了数数,而可以教计算了,但实际上孩子并没有真正建立数的概念,也没有真正掌握计数的技巧。
数数的内容其实很多,除了要建立数的一对一的概念以外,还要包括多种数数的技能,主要形式有:
①N加1,即按递增1的顺序正着数,这是学N加1计算的基础;
②N减1,即按递减1的顺序倒着数,这是学N减1计算的基础;
③数单数,建立奇数概念;
④数双数,建立偶数概念;
⑤逢10数,建立进位概念;
⑥逢5数,将5作为一个基本单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数技能,因为在提高数数和计算技能方面,5的重要性仅次于10。
2、计算N加1,凡是能正着依次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增1个的幼儿,都能轻而易举地学会计算N加1,包括10加1、20加1、99加1乃至100加1。
3、计算N减1,凡是能倒着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减1个的幼儿都能学会计算N减1的题,包括11减1,21减1、100减1乃至101减1。
4、整10相加或相减,如10加10、20加10、……90加10,凡是会逢10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增或递减10个的幼儿都能很容易地学会。
5、整5相加或相减,如0加5、5加5、10加5乃至95加5,凡是会逢5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递增或递减5个的幼儿,掌握起来并不难。
6、计算10加N,包括10加1、10加2……10加9,幼儿一旦理解10加几就等于十几,不仅能快速运算10加N,还能推广至20加N、30加N乃至90加N。
7、两个相同数相加,包括1加1、2加2……9加9,对于会数双数的幼儿,当发现两个相同的数相加后的结果都是双数时,便会很容易地学会运算这类题。教学实践发现,幼儿普遍对两个相同数相加的题有自发的关注与兴趣,因而幼儿对这组题的掌握往往要先于10以内非N加1的题。
8、计算两数之和等于10的题,包括1加9、2加8、3加7、4加6及5加5,这组题的熟练与否对于进行10以上的运算是至关重要的。
9、口算(20以内),当幼儿已掌握了上述技能之后,就可以做20以内的口算题了。父母应注意提醒幼儿学会运用已掌握的计算技能来推算其它题,如由2加2等于4而推知2加3等于5,由3加7等于10而推知3加6等于9,9加9等于18而推知9加8等于17,等等。
10、竖式笔算(100以内),口算100以内的数即使是对学龄儿童也是不容易的,可是列成竖式之后,凡具备上述技能的学龄前幼儿稍加指点即可完成运算,因为一道两位数相加的题列成竖式后实际上就变成了两道一位数相加的题。目前,5岁左右的幼儿都在幼儿园里学会了书写阿拉伯数字,因而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进行独立的竖式运算是完全可能的。
⑺ 幼儿加减法怎么教
几个月以前,我也是一位迷茫的妈妈,如何教孩子数学,成了让我很头疼的事,一直以为这是老师的事,孩子上学前班可以跟老师学,可是这是个对数学极其敏感的孩子,似乎等不及让老师来教她,四岁一过,跟着阶梯数学进入了加减运算的世界。 首先学加减法的基础,必须学会1—100的数数,100—1的倒数,至少二十以内的点数取物。这些东西孩子小朋友四岁时就全部完成了,特别是倒数,让我很意外很惊讶,因为我从没教过她。所以我常说这个孩子对数字很敏感。 十以内的加法小朋友很顺利,但是减法小朋友开始时一定要看到实物才算得出来,特别是10-9之类的,我们看起来很容易,孩子算起来却觉得很难,想这类大数减大数,孩子最初算是老是出错,我只是点了孩子一句话,“10-9=,其实就是10比9多多少?”一句话,小朋友的十以内减法就此过关。 如何教孩子学加减法?——基础加减法 想着今年孩子才上大班,觉得会这些已经足够了,不想偶然之间发现,小家伙已经会进位了,虽然我知道是在心里数出来的,还是让我很惊讶,于是,我开始到处找学习进位的方法,在孩子买的口算书上,我找到了,现在很流行的二十一内进位加法的算法就是----凑十法。后来我问过上学前班的孩子家长,也得到了证实。 所谓凑十法,举例来说比如8+7= ,用凑十法来算就是8+7=8+2+5=15,16—9= 16—6—3=7.这个算法要求孩子是以内加减法熟练,10的组成熟悉。 起初以为孩子不容易学会,我用摆蘑菇丁(小颗粒玩具)来让孩子体会,熟悉,几次以后我也淡忘了,事实是,再后来做题时,孩子清晰的说出了思路,用的就是凑十法,才发现其实孩子还是理解了。 到了任意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小朋友还是用凑十法,但是根据题型的不同,有时凑前面有时凑后面,我发现这时很容易出错。像这样58+6=,和23+9=,好在这个时候小家伙的二十以内加减法已经很熟练了,所以我思考后提出这样的算法58+6=50+(8+6)=50+14=64。小朋友很容易就接受了。 再遇到借位减法时,我第一次向小朋友讲述了借位的概念,因为只是涉及到两位数减一位数,所以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跟着新思维的数学训练,很快就涉及到两位数的加减法,整数加减很容易,但是两个数都不是整数,孩子就开始出错,我发现其实是孩子没有数的概念,拿来蘑菇丁,我们一起摆来做题,很快孩子就明白了数的的关系,我也发现了口算的好处,口算24就读做二十四,2是表示二十,读出口立即就明白了,这远比学前班教的列竖式数位对齐,在十位是表示十,比这个好理解多了。而且我一直不赞成太小的孩子用竖式教孩子计算,理解的孩子好些,没有理解的孩子就只是做机械的二十以内的加减运算了,即使会做,但没有明白数的关系和量的概念。而且会了口算再学竖式计算,只会更容易,所以孩子的竖式计算我是不会教她的,留给学前班的老师教吧。 如何教孩子学加减法?——两位加两位进位的加法和退位的减法 最难的是两位加两位进位的加法和退位的减法,我一直在思考怎么和孩子讲,从开始学加减法,一直是我跟在孩子的后面,她会做了我在教,到最后这个时期才是我主动先思考,但是等我想好了怎么教,小家伙不知不觉中又跑到了我的前面。 某天,当我心血来潮教孩子怎么做加法时,我写下了27+14=,小朋友立即制止了我,:“妈妈,你不用教我,我会算。”思考了一会,小朋友脱口而出:“41”我惊讶的问:“你怎么算的?”小朋友的算法27+14=27+10+4=37+4=41,思维很正确,但是和我的想法不同,我的方法是27+14=20+10+7+4=30+11=41,这样思路更清晰一些,错我率会更低,小朋友还是听从了我的算法。 两位减两位借位减法是我唯一一次先教的,54—28=, 我的思路54—28,先用50—20等于30,4—8不够减,从30中借10,那么三十就变成20,后面14—8=6,20+6=26,一遍讲过,觉得小朋友似懂非懂,就没再重复讲,之后的几天一直在想是不是还有更容易让孩子理解的好方法?那知小朋友自己已经在悄悄的消化着,几天过后,我又问起时,小朋友已经在我开口之前算出了正确答案。 孩子的加减法都是在口算状态下完成的,小朋友有兴趣加上对数字敏感,所以进步的很快,这一点就连我也很意外。 整个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数的概念,这一点阶梯数学和新思维数学训练做的都很好,省了我不少时间,再加上摆放蘑菇丁,更明确了数的概念,让孩子更容易理解。 因为我的教授过程大都是在孩子自己会做题之后,所以孩子接受的时间很短,我觉得孩子自己体会也很重要,就算是用最笨的方法,她能算出来,就说明她明白这个数字关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孩子更容易理解,运算起来更简便。
⑻ 幼儿园老师让从数字1到8的加减法怎么写
其实就是练习8以内的数字分解,比如:8可以分解成1和7,2和6,3和5,4和4,5和3,6和 2,7和 1,那么加法就是:1+7,2+6,3+5,4+4,5+3,6+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