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我走斑马线幼儿园线上教学视频

我走斑马线幼儿园线上教学视频

发布时间:2020-12-29 14:57:32

㈠ 幼儿园中班上册社会过马路怎么讲

设计意图: 幼儿是弱小的,教会孩子保护自身安全,防止受意外事故的伤害,是社会、学校、家庭的责任。而良好的遵守规则的习惯和自我保护能力如同一对孪生姐妹,密不可分。随社会的日益发展,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它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人们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因此,特意设计了“怎样过马路”的安全活动课。 活动目标: 1、知道红绿灯的用处,能自觉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懂得过马路时应注意安全,一定要走斑马线。 3、对交通标志感兴趣,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红绿灯、斑马线、课件《三颗星星》录音、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听录音,谈感受录音内容:街道上各种车辆来来往往的喧闹声,喇叭声,汽车快速行驶的声音……突然,传来了长长的急刹车的声音。 师:请问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想到了什么?(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声音) 二、倾听故事《三颗星星》认识斑马线标志。 1、播放课件《三颗星星》,使幼儿知道红、黄、绿灯代表的意思。 2、出示斑马线标志,共同讨论斑马线的用处。 3、幼儿学习安全儿歌,帮助理解红绿灯和斑马线的用处。 附安全儿歌: 嘀嘀嘀,汽车叫,车来了我让道,过马路,左右瞧,走路要走人行道,不玩耍,不乱跑,安全第一我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遵守规则别忘掉。 三、交通游戏。 1、谁对谁错——教师依次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判断图中行为的对错,并说出理由。 2、红绿灯、斑马线游戏玩法:教师出示红绿灯的变化图,请幼儿按照红绿灯的指令前进或停止。 遵守交通规则的幼儿可获得安全宝宝奖,小组中遵守交通规则多者为胜。 活动延伸: 此活动,力求通过多种方式方法,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进行参与,从而使幼儿体验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另外,案例中的活动,教师也可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将其扩展为半日活动,使得每一名幼儿的参与体验变得更为充分。 附故事:三颗星星太阳妈妈有三个孩子:红星星、黄星星、绿星星。三颗星星长大了,太阳妈妈教他们学本领。 红星星是让跑的物体停下来,黄星星的本领是让跑的物体放慢速度注意安全,绿星星学的本领是让物体跑起来。三颗星星学会了本领。太阳妈妈吐口气,用太阳风把三颗星星吹到了地球上。 好多年过去了,太阳妈妈思念孩子,她发出了呼唤信号。三颗星星又回到了太阳妈妈的身边,地球却出了事。所有的马路都塞满了汽车,爸爸妈妈上不了班,小朋友去不了幼儿园。 地球上的人发出了求救信号。三颗星星立刻返回了地球,马路又畅通了。从那以后,三颗星星再也没有离开过地球。到现在,太阳妈妈也不知道三颗星星在地球上干什么。 地球上的小朋友都知道红黄绿三颗星星,也都喜欢他们。因为在每个十字路口,三颗星星天天向小朋友问好。

㈡ 幼儿园中班教案《特殊的线》斑马线,银行一米线,危险地带的警戒线,车站的等侯线

活动目标:
1. 认识抄常用绘画工具,了解其用法用途
2. 知道物体是由线连起来的,尝试线的练习
3. 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活动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师生互相介绍问好
师:小朋友们好!
幼:老师好!
2.请小伙伴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请来了小伙伴,我们一起欢迎他们好不好?
幼:好(鼓掌欢迎)
依次请出(彩笔、油画棒、记号笔、绘画纸)小伙伴,老师做用途介绍。
3.小结
这些工具是用来帮助我们绘画的
二.组织教学
1.认识线
①横线

②竖线
|||
③斜线
/// \\\
左斜线 右斜线
④曲线
﹌ ︾
水波线 折线
2.练习线
请幼儿尝试用不同的绘画工具进行线的练习
3.组画
引导幼儿采用不同的线条自由组画
4.作品展评、张贴
重点:点评幼儿作品中用到的线
活动延伸:
请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物体的线条,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能力,在生活中学习

㈢ 幼儿园不在天桥或斑马线上停留教案

教学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环节,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场景,是提供给读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资料,如所在学校的情况、个人的工作背景、事件发生的起因等。
2.主题
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
3.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这个环节中,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可以和事实材料交织在一起。这是整个案例的主体,要详尽地描述,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可以涉及问题初步解决成效的描述。
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㈣ 幼儿园小班玩的室内游戏过斑马线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过马路走斑马线》

导语:让幼儿在活动中认回识斑马线的作用,答了解斑马线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下面是《过马路走斑马线》的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有过马路走斑马线的意识,做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背景图(马路)、斑马图片、斑马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讲述故事“有一群快乐的…………主动放慢了速度”。
1)今天有小动物到我们班级来,他们要给我们说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马路上的斑马线》。
2)小动物们是怎么过马路的?(坐在斑马叔叔的背上,让斑马叔叔驮着过马路)
3)可是斑马叔叔每天这么背小动物过马路,他多累啊,你们有没有好办法?(幼儿想办法)
4)你们想了很多好办法,小动物们也想到好办法了,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办法。

㈤ 幼儿园大班观摩课没有斑马线的马路教案

设计思路:
日常生活中我发现现在的幼儿在自我保护方面知识比较缺乏,成人的过渡保护是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为了让幼儿体会社会生活,并结合近期我班正在开展的主题活动“小司机”,我预设了语言活动“马路上的斑马线”,因为在主题活动中我看到孩子们不但对各种各样的车辆非常感兴趣,而且对马路上的各种设施如红绿灯等也产生了兴趣,特别是马路上的斑马线,有的说这是人行道,有的说这是横道线……针对孩子们的兴趣点,我将通过有趣的故事,使幼儿认识了斑马线,明白了斑马线对行人安全的重要,让幼儿知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活动目标:
1、了解斑马线的由来,知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的基本常识。
2、初步具有交通安全的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课件《马路上的斑马线》
活动过程:
一、 游戏“小司机”。
师幼共同扮演小司机,模仿小司机在马路上开车,忽然,老师说“停车”,
重点提问:猜猜我们为什么要停车?
小结:遇到红绿灯、汽车坏了、要加油等都需要停车,那么今天我们遇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讨论:斑马线
1.教师点击【图片欣赏】,呈现斑马线的图片。
重点提问:这是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小结:这是人行横道线,它还有一个很好听名字叫“斑马线”
2.教师呈现斑马线和一张斑马的对照图片,
重点提问:为什么叫它斑马线呢,它和斑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要在马路上画斑马线?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吧!
三、欣赏故事:《马路上的斑马线》
1.教师播放课件【整体欣赏】,请幼儿分段欣赏故事。
重点提问:
(1)小动物碰到什么困难啦?
(2)请小朋友们为小动物们想想办法?
(3)后来谁帮助了他们?他是怎么帮的?
(4)猜猜来来往往的车辆看到他们会怎样?
2、教师:小猴子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最后,小动物们能自己过马路了吗?
四、再次完整欣赏故事,并讨论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教师小结:我们在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线(斑马线),才能保证过马路的安全。
附录:
故事:马路上的斑马线
有一群快乐的小伙伴,每天早上他们都要穿过小路,去幼儿园。后来,汽车.摩托车多了起来,小路不够宽了。大家一起动手,修了一条宽宽的马路。早上,小伙伴们走到宽宽的马路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吓得不敢过马路。
这时,一匹斑马出来晨跑,路过这儿,说:"我来帮你们!"斑马叔叔让小伙伴们都爬上他的背。斑马叔叔驮着小伙伴们踏上马路。真奇怪,来来往往的车辆立刻发现了他们,主动放慢了速度。 树上的一只猴子看见了这一切。晚上,聪明的小猴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用白漆在动物过马路的地方涂上跟斑马身上一样的白色条纹。
第二天,来来往往的车辆看见小动物们拉着手从斑马线上过马路,都自觉地放慢了速度。这下好了,大家要过马路时先看清来往车辆,再通过斑马线,就一点儿也不害怕了。

㈥ 幼儿园门口人行横道用黄色的行吗

注意行人和人行横道标志的区别 ,还有徒步标志的区别具体如下; 1.注意行人标志:是表示前方道路行人密集,或者有人行横道但是不易被发现的标志,这样的等边三角形、黄底、黑边、黑图案,或者白底、红图案的,多数属于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 2.行横道标志:是蓝色的正方形,在里面有一个白色的三角形,同样有黑线和一个人向左在走,这样多种形状、蓝底、白图案的属于指示车辆、行人进行的标志。 3.“徒步”为平民的代称徒步,根据穿越区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城郊、乡村、山地、丛林、沙漠荒原、雪原冰川、峡谷、平原、山岭、长城、古道、草地、环湖、江河等很多分类徒步。但是徒步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城郊和乡村间进行。 标准如下:根据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交通部,2009年7月28日发布),对人行横道线(斑马线)做了规定 。斑马线的国家标准是斑马线的宽度、长度、间隔,是有一个国际标准的。斑马线基本长度为3米--5米,应该横跨人行道外的道路斑马线每条的宽度在45或60厘米,斑马线的宽度还可以根据行人数量以1米为一级予以加宽,行人越多的地方,斑马线越宽。在一段路上,斑马线的设置间隔一般为150至500米,较为合理的设置间隔为350至400米,也就是说,在城市中,最好每隔350至400米就设置一段斑马线,便于行人通行。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门前的道路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提示标 志。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应当按照规划设置盲道。

㈦ 幼儿园门口有没有规定必须要有斑马线小区门口就是幼儿园 ,所有人都是横穿马路过去很危险,都是老人在

复行人过马路如果制没有斑马线,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是可以过马路的。
参考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第六十二条 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

阅读全文

与我走斑马线幼儿园线上教学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