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

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

发布时间:2020-12-28 18:47:41

『壹』 小学阅读教学研究的目标、内容有哪些

小学语文各年段阅读教学的目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认为要想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首先教师要十分明确新课程标准对自己所教学段的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只有教师心中有了这个目标的准绳,才能依此备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同时,也才会创造出生动活泼的精彩课堂。而现实中,目标把握不准,越位和不到位的现象较普遍。低年级向中年级靠,中年级向高年级靠,高年级向初中靠,这都不行。低年级应以识字教学为重点,注重朗读的训练和词语的积累;中年级重视读懂一段话的训练,要教会学生把握一段话的主要内容;高年级要从精读中悟写,学会通过略读获取信息。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

1.以识字教学为重点。要求认的字必须能正确认读,要求会写的字必须写对写好会用。教师可以通过把能认识的字(或会写的字)组成词语来认(写),所以,小学阶段要求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其中2500个会写,这就能组成7500个词语。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强调整体识记,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巩固。在写字教学中,主笔画和字的结构要指导到位。每节课都要花几分钟写字。教师要通过学新温故,要通过比较辨析形近字、多音字、同音字等。要建立学生自主识字的激励机制,激励学生在生活中、阅读中识字,每周用一节课交流识字成果。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

2.朗读的指导和训练。低年级应该要求所有学生正确的读,而不是有感情的读。读正确的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初步语感。怎样读正确?要做到以下三点:每个字都能读准,特别是多音字、轻声、变调、儿化;不多字少字,不颠倒重复,读准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理解少量的重点词和句

中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

1.继续重视识字和写字的教学。

2.加强词和句的教学。词句的教学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A.能找出重点词句。(用的准确的词,如《荷花》里的“冒”;能揭示文章主旨的词句;能统领全文的词句;能总结全文的词句;过渡句;不理解的词句等)B.教会学生用多种方法来理解重点词句。(换词;读词句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理解等)C.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D.注意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并学会在表达中运用。

3.阅读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如:理解重点词句;概括段意;了解段和段之间的联系;揣摩构段方式等。

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

1.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先自学后师生共学。可以通过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学:初读后写一点初读的感受;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或者感兴趣的或者关心的问题,引导学生提语言方面、写法方面的问题。

2.从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中得其法。比如: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有顺序地写,边写景边抒情(《记金华的双龙洞》);写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理清顺序,抓住重点句段体会感情;写人的文章,要引导学生重点感受人物的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来写;说明性的文章,要让学生读懂说明什么,了解说明的方法。

总之,要如崔峦老师一首诗所云:

依标种好自家田,

扣本找准训练点。

识书读写动天君,

惜教丰学谱新篇。

标:课标。训练点:指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

识书:识字。天君:孩子。惜教:教师尽量少教。丰学:让学生多参加教学实践活动。

相关链接:各年级段阅读教学目标:

一、二年级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四年级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五、六年级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贰』 如何确定高中各年级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目标

考生应能复:一是理解主旨要义制;二是理解文中具体信息;三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四是作出简单判断和理解;五是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六是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语言技能七级目标的能力要求是“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万词以上;九级目标的能力要求是: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及良好的阅读习惯。与传统的教学大纲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相比,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更高了。与此相适应,高中英语新教材的一个明显特点也是阅读量比以前加大了,表现为每个学年由原先的两本教材增加为四个模块,四本教材,而且具体到每一篇课文里面,阅读量也大大增加。因此如果再按照传统的以课文为教学单元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是完不成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成了高中英语教学中关键的问题。

『叁』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力图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根据学习语文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设计、编排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为此,大纲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造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
3、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本册的1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与联想;能提高默读的速度;能选择句子的表达方式;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读科普文章,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练习从内容、词语、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把自己写得不具体的作文改具体;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会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逐步养成课外读物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能听广播说说自己的感想;听录音以后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8、了解革命战士为了人民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感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感受关心他人、自觉经受锻炼的良好品质;初步培养爱科学的志趣;初步了解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憎恨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

『肆』 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及我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教学目标

高年级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提高阶段。按照课程标准的分学段目标,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仍然是阅读方法的学习和指导。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具体指标是:1.阅读时能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2.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3.学会叙事性作品、说明性作品和诗歌等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4.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同时还要求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阅读,在阅读交流和讨论中,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等。 可以看出,第二、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集中在“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阅读理解的层次有明显的差异:第二学段侧重读懂、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第三学段着重在领悟文本的表达方法,诸如学习各种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揣摩各类文章的表达顺序、文章中词语句子的感情色彩及表达效果,对文本内容和表达形式进行评价,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在阅读过程中汲取更丰富的语文营养。 我为了达成落实《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实施的教学策略有: 1、紧扣中心,板块推进 高年级的课文与中年级的课文相比,篇幅要长。不少高年级教师埋怨:课文长,来不及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从抓整体入手,做到长文短教。教学还是停留在逐段串讲分析上。可以采用“紧扣中心,板块推进”的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即在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脉络的基础上,围绕课文中心,将课文内容重新组合成若干板块,引导学生分板块读议感悟。 比如《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篇幅较长,我设计第二课时的教学时围绕“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引导学生从想象中感受柳树的神奇(6、7自然段);从对比中感受柳树的神奇(8自然段);从品读中感受柳树的神奇(5自然段)。最后连起来朗读最后一段,体会柳树身处逆境,不抱怨,不畏怯,顽强生存,坚持抗争的精神,联系实际感悟人生哲理,从而落实教学目标。 2、走进文本,展开想象,体会句子的含义。 品味含义深刻句子意思的能力,是一种要求较高阅读能力,也是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难点。这需要教师教给品句的方法。一般来说,凡是含义深刻的句子都是与文章中心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的。如最后一句话“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联系6、7自然段体会柳树遇到的死亡之路,以及它如何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一片绿阴。”从而感悟柳树坚持与命运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学会联系课文具体内容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重点词句,反复朗读。 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中7自然段,“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但它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有一回起死回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读:“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从一次次的朗读中展开想象,加深理解,感悟柳树的顽强的生命力和与环境坚持抗争的精神。 4、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 《青海高原一株柳》虚实结合,通过想象来突出柳树的顽强生命力学生容易发现,8自然段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学生不易发现,因此我设计了问题引导边读边思:当这株柳树在高原的雷电风雪当中苦苦撑立的时候,它的同类——那些平原柳树,特别是作者家乡灞河边的柳树它们在干什么?既然陈忠实对高原上的这株柳崇拜到敬畏的境地,又为何对家乡的柳树用上这么多笔墨呢?学生能够读中比较,从而体会到作者的对比的方法。

『伍』 小学六年级之前的英语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

小学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实践这一目标,我觉得关键一点就是要看我们这些授课者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我们是引路人!我们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真是任重道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实际的困难,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高,给他们一个自然的发展空间。下面就谈谈我对如何确立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的理解:

一、从教材整体出发确立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淡化

确立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既要从本课特点出发,又不能只盯在一篇课文上,要树立英语的整体教学观念。从整体出发,把眼光放在一单元、一册书、一个学年、一个学段乃至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上来考虑,使其上下关联,互为照应,分解合理,体现出学科的序列性。这样,就不会为教一课而教一课,以致脱离教材,失去“英语味”。

如涉及具体单元或某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不能过于笼统、淡化,如以下的教学目标设计就存有此缺点:

知识目标:

1.掌握相关单词,要做到听、说、读、写四会。

2.掌握基本句型并能进行替换练习。

能力目标:

1.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读写训练。

2.能利用所学知识,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进行对话表演。

对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要清晰、具体、明确,注重前后联系,体现目标的三维性。这样从教材整体出发,在观照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的前提下,设计每课时的教学目标就不会出现表面上热热闹闹作秀,深究目标实质却不甚明了的课了。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确立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设计的偏执性

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精神,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根据学生的求知需要、情感需要和发展需要来设计教学目标的理念是符合新课程精神的。某些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偏执,其主要原因是对学生的实际需求不了解。因此,要走出偏执的误区,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教学目标。

教例以人为本的英语教学片段

上课铃刚响,有位家长托人送来一个大蛋糕并请求作为班主任的英语老师为刘兵过生日,以表达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此时教师决定改变预设的教学目标,确立新的教学目标,即创设生日party情景,学习与生日相关的词语、句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思想情操。

师:Boys and girls,today is Bingbing’s birthday, Would you please sing the song"Happy Birthday"to him?

师:Look,boys and girls,I made a birthday card for Bingbing,How about you?Take out your paper and make a birthday card for him,

教师提醒大家画自己喜欢的内容。并用英语互相介绍。又指导学生写下英语祝贺语并签上自己的英文名。接着,同学们开始赠送生日贺卡,教室里洋溢着热情的祝福语,如"Happy birthday t0you","Here is a presentfor you","Best wishesto you"等。

接着,教师利用Party上用过的物品开展教学,单词有cake,card,present,candle,plate,fork,句型有"When’s your biahday?""What would you like"a birthday present?"等。

本教例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值得借鉴:

第一,“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求知需要、情感需要和发展需要来设计教学目标的理念符合英语课标精神,是英语课标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的具体体现。

第二,注重联系教材前后内容,有效地将生日这一话题融入本课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并有所拓展,活用教材,体现了教学目标实施中的具体过程与方法。

第三,教无定法,因材施教,目标设计具有人情味,避免了预设目标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执性。

三、从学生认知差异出发设计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实施缺位

新课标提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但是,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并没有想到要分层落实,而是使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全体学生。教师设计目标时必须认真进行目标的分解,提出整体目标的层次要求,实施分步分批达标。另一方面,学生间存在着个性差异,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就同一内容达成同一目标是不科学的。因此,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应准确把握学生课前目标的达成度,而后分层提出要求,逐层提升,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单元整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上体现分层教学原则:

A层:切实掌握所学单词、词组及各语法项目,流利地背诵并表演所学的课文,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B层:掌握所学单词、词组及语法项目,能模仿课文进行对话,背诵重点内容。C层:基本掌握所学的四会词语、句型,能理解并朗读课文。

在具体的语言操练中,要求A层学生自己创设情景,自编对话并进行表演:B层学生背诵教师规定的课文。能用书上所提供的词语做替换练习并进行对话;C层学生会读和理解课文,能机械模仿交流、表演。

另外在预习、表演、作业、拓展等方面都应体现分层教学观念。

四、从预设到生成灵活设计教学目标。体现教学目标实施的灵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大致是预设的,而且教学目标大多是教师按照教学参考书制定的。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执行教科书目标,学生执行教师的目标。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许多人对此提出了反思,认为课堂教学目标不应是预设的,而应是自动生成的。但如果完全靠课堂自动生成,那就势必会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因此,只有将预设和生成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才是最佳选择。


落实课程目标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只有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师生通过教学目标的达成才能最终实现课程目标。

『陆』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小学五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随着课程的改革,如何锻炼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已经成为了广大师生追逐的目标。
一、小学五六年级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

影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的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即教学中阅读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
(一)学生方面
1、阅读方法不当
阅读方法不当会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彻底。学生阅读方法不当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只是对文章进行草草的阅读,对文章的深层次含义不求甚解;很多学生对于应该略读的文章却长时间的不肯放手,造成精力和精力的大量浪费;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候没有计划性和目的性,对阅读也只是敷衍了事,不做读书笔记,读后也不深入思考。
2、阅读兴趣低下
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阅读的巨大作用和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对于阅读没有兴趣。这种想法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极为普遍。他们许多时候都是在等待老师为其分析文章内容和要义,而懒于自己动脑,这种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感,严重的破坏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阅读时间稀少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在思想不够成熟,自控能力弱,很容易被周边环境影响。同时,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学习负担很重,有的学生不只是要在学校学习,回家还要应付父母为其安排的艺术教育等。所以,平常的上课学习或者是培训时间,已经占据了一天中的大半,这使得学生很少有时间去阅读课堂内外的书籍。此外,电视、游戏、网络等现代的娱乐工具,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吸引力非常巨大,很多学生宁愿将多余的一点时间消耗游戏上,也不愿意去阅读。
(二)教师方面
1、阅读教学盲目
目前教学中,很多教师指导学生阅读都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对课本上的文章解释的很随意,导致学生也只是一知半解,掌握不透。同时,老师在课程上讲的过多,会让学生的学习很被动,会占据学生独立思考和阅读时间。适时的诱导学生自主发挥,教师从旁指挥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要重视应用各种新颖的课程资源,但是也不能忽略课本的重要性。
2、教学目标空泛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部分老师拟定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容易出现如下情况:老师对文章的解读不够深入,本身没有理解到文章的真意;生搬硬套书本上的教学目标,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每堂课的教学目标间应该有着前后联系,而不是相对孤立,这样会使教学过程顾此失彼。
3、语言训练滞后
老师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时,求多求全,没有突出重点,目的性不够明确。忽视了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对预感的培养,导致学生的语言训练滞后,跟不上阅读节奏。
二、小学五六年级语文阅读能力提升对策
(一)激发阅读兴趣是基础
作为教师,要时刻充实自身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认知面。以身作则,为学生带好阅读的榜样。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掌握的各种知识综合运用到教学中,将课堂打造得生动有趣。教师应该突出自己的口才,让自己的语言魅力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模仿天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目的。
(二)改善阅读方式,提升阅读能力
阅读语文课文都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和普遍性的方法,老师可以悉心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下去实践,去改造成为自己的阅读方法。经常传授学生阅读技巧,教学生哪些地方该仔细研,读哪些地方该略读。另外,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精选阅读文章,针对班上学生的特点仔细备课。老师也可以布置给学生一定的阅读任务,并强调要进行抽查,督导学生勤于阅读。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出现了难理解等问题,老师要常帮助学生理解,避免学生因为屡遇困难不解,从而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三)杜绝盲目指导,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老师要制定不同的阅读教学目标,不能对所有年级的学生一概而论。制定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不同年龄段、知识面、语言能力等因素,结合教学资源,做出最合理的教学目标。否则,随意制定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就是盲目教学。在学生进行阅读时候,老师要多做指导,哪些地方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哪些地方指导学生浅略阅读,哪些地方该让学生自行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四)夯实语言基础
阅读教学是一种考校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综合能力等多方面为一体的教学方式。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从低年级就开始培训学生的语言功底,帮助学生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做到读通、读懂、读好。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需要老师从平常的课程中就要时常训练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根据文章的意境,读出文字背后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挑拣出文章中的重点段落、重点字段、重点词语,让学生推敲理解,进而将局部的字、词、句、段放回到整篇文章中,再推敲意境。

『柒』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目标是

本册教材是贯彻党和国家的
,力图全面体现
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
,并根据学习语文的规律和儿童
的需要,设计、编排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为此,大
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
、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
、无私奉献等
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造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
方法和学会生存的
,陶冶爱美的情趣。
2、巩固
,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
。能正确认读学过的
,能辨别

3、继续
,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本册的1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
,正确领会课文的
;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与联想;能提高默读的速度;能选择句子的
;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读科普文章,初步掌握
,了解科普文章的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
。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练习从内容、词语、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把自己写得不具体的作文改具体;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
;会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逐步养成课外读物阅读的习惯。本学期
不少于20万字。
7、能听广播说说自己的感想;听录音以后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8、了解革命战士为了人民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感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
的高尚情操;感受关心他人、自觉经受锻炼的良好品质;初步培养爱科学的志趣;初步了解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憎恨
的剥削制度。

『捌』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目标应该怎么设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倘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目标制定这项工作。制定教学目标有以下依据:1.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国家颁布的文件,它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及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当然,也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一方面,我们编制的所有目标不应当超纲,另一方面,全部目标的合成,也不能低于大纲的总体要求。2.教学内容不同教材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要求。要吃透教材,把握编者意图,顺着编者思路去设计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去考虑目标的侧重点。比如初中语文教材是按单元编排的,每个单元冠有“单元提示”,在其简短的文字中,已将学习该单元的要求作了交代。在教读课文的课题下面,印有该课的“训练重点”,在自读课文的“自读提示”中也作了类似的说明。这些材料都不是闲言废语,它们已把编者的意图告诉了我们。在编写教学目标时,要紧扣这些文字,努力用具体的目标来落实其要求,并把它们当作中心目标或重点目标来对待。3.学生实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必须予以充分考虑,在重视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要适当照顾“两头”,即对学得较快与学得较慢的学生因材施教。

阅读全文

与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