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50米跑教学设计
50米跑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四年级50米跑的教材以提高学生跑的能力,建立50米跑的整体
概念,促进学生对途中跑技术的掌握为主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教学。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途中跑的技术,明确跑的要求。难点在于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自身的技术问题。
二、 学生的分析:
此次教学中的四年级所学的50米跑在三年级时就接触过了,三
年级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起跑技术。本届四年级学生生性活泼,活跃,但稳重不足。学习中有激情、爱钻研,学习的热情很高,从来不会出现课上无精打采的现象。同是这样的性格也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经常有同学在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就进行了实地操作,当然结果是以失败告终。还有一部分同学,一兴奋、一运动就把动作要求抛之脑后了,随意性很强。
三、 设计理念:
本次课的教学意在提高学生跑的能力,建立50米跑的整体概念,
促进学生对途中跑技术理解。教学中主要运用三部分内容完成教学任务。(1)素质练习:通过素质练习以及相关的辅助练习,提高学生的跑动能力,做好学生掌握技术运用技术的充分准备。(2)技术教学:讲解示范技术动作,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对技术整体的理解。(3)游戏:通过游戏促进能力的发展,强调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
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通过素质练习以及相关的辅助练习,提高学生的跑动能力,做好学生掌握技术运用技术的充分准备。通过技术教学,讲解示范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对技术整体的理解。通过游戏教学,促进学生跑的能力的发展,同时在游戏中强调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此外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首先在教学中进行50米跑相关素质的练习,然后进行技术的复习、示范、练习、指导。最后进行游戏实践。
五、 教学过程:
教材内容:50米
课的任务:通过素质练习和游戏提高学生50米跑的能力和技术.
部分
课 的 内 容
次数
时间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开始部分
集合整队
师生问好
报告人数
介绍内容
4
严格要求队列动作,要求学生有节奏,有力度,精神面貌好.
准备部分
1. 雏鹰起飞
(1) 预备节
(2) 伸展 (10)压腿
(3) 肩胸 (11)活动
(4) 体侧 手腕脚
(5) 体转 腕
(6) 腹背
(7) 全身
(8) 跳跃
(9) 整理
6
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强调学生动作的节奏与规范,可在完成时互相监督指出不足.
基本部分
1.50米途中跑
(1)散点原地摆臂练习
(2)按节奏原地摆臂练习
(3)素质练习
(4)起跑动作复习
22
两人一组,在老师示范后进行散点练习,同学之间互相纠正.
学生两脚前后开立,做原地摆臂,要求按老师击掌的节奏完成(击掌速度由慢至慢)
提踵 10次, 高抬腿50个, 蹲起 20 个,
俯卧提膝 10 个
俯卧提膝跑 10米
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10 米
X X X X X
X X X X X
要求学生认真完成素质练习, 俯卧提膝动作中提膝要接近胸部,蹬地跑出要有力.
教师示范后,学生进行动作复习,同学之间互相纠正指出不足.教师深入队伍进行现场指导,并适当再次示范.
基本部分
(5)途中跑前后摆臂练习
(6)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2 游戏:钻圈接力
4
起跑后进行20米途中跑,强调途中跑时以中速进行,并注意前后摆臂.
全班分成四组进行游戏.教师引导学生把操场想象成一个大池塘,操场上的小垫是荷叶,同学们是小蝌蚪,要到荷叶下面找自己的妈妈(小垫下印有青蛙的图片).其中一个小蝌蚪发现妈妈后,要招呼其他同伴迅速向荷叶靠拢,并在荷叶后站成一队.老师从学生开始找时计时,找到妈妈后学生排成一队停表. 计算哪一队用时少,哪一队为胜队.
第一轮比赛结束后,要求学生讨论:如何进行游戏能保证本队的胜利.然后进行第二轮.
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每人钻一次,比比哪一队钻的快.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结束部分
(1) 集合,整队
(2) 收器材
(3) 总结
(4) 下课
4
希望同学们在游戏中也要动脑筋,想办法,讲团结,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
教具
小垫 10 块
铁环 4 个
运动量曲线预计
200
180
140
10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练习密度预计
40%
课后小结
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中应强调学生前后摆臂的技术动作的完成.
六、 教学反思:
本次课的教学中,游戏的理念是可取的,确实通过游戏提高了学生合作学
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应再次强调游戏中应注意技术动作的运用。很多学生在游戏中由于过于兴奋,出现了各种不规范的跑动姿势,这样一来就很难是学生达到提高技术的目的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刻意的留心教学中的每个环节是不是达到了教学目的,尽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不浪费教学资源,争取最大限度的发挥优势,争取最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