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全科的教师资格证有什么用
小学全科是语数外音体美全部都可以讲课,是多面手,可以胜任很多课程的教学。
全科教师面试分为大综合与小综合两种。“小综合”是指小学教师具备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教学能力。“大综合”包括语数外加“副科”,“副科”包括音乐、体育、美术等。
教育部要求建立高校和中小学教师专兼职结合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鼓励高校与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探索“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并对高校教育类课程教师提出深入中小学等兼职任教、挂职实践每5年不少于1年的要求。
(1)2015年小学体育教学计划扩展阅读:
报考条件:
以广西横县为例。
招生对象和条件:
户籍属横县并参加中考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且符合以下条件:
(一)志愿从事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自愿报考定向师范生,且保证毕业后到我县农村小学任教不少于6年。
(二)成绩要求
报读五年制定向师范生的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不低于2015年我县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计划内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等级。
(三)身体健康,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申报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办法》相关标准体检合格。
(四)相貌端庄,无身体残疾,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文字书写能力。
㈡ 2014-2015年九年级体育教学进度计划
现在的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进度是根据每个人、每个学校的不同情况来定的,没有统一的进度。
制定教学进度,要根据你们水平计划、全年计划,还要参考你们学校的场地、器材情况来定。
㈢ 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暑假教学楼开放吗
开放,但是只开一楼的两个大教室
㈣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专业考考哪些科目谢谢
考中学体育教师资格证,需要考《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体育学科知识与能力》。这三门都是笔试,参考书可买教育部考试考试中心组织专家编写、高等教育出版。
拓展资料:
考试流程
考普通话证(语文老师要二级甲等以上;其他科目要二级乙等以上) 一般3月到6月,9月到12月每个月可以考一次。
考心理学以及教育学(该考试半年一次,通常在3月和10月, 有效期要根据自己省份的规定,因此最好一次性通关;在考心理学和教育学时,就要报名好考试的等级——幼儿教师/小学/初中/高中(高职)/大学,你的学历一定要高你报名等级一级,如果你要教高中就一定要大专以上学历,另外大学教师证是提供给大学在职教师考的)
拿上你的以上三个证外加毕业证、身份证、体检,就可以去报名试讲——也就是“说课”,这个时候你要选好科目(就是要选好数学、语文之类的) 。说课一般是15分钟,考之前上网下一下模板。 在每年6月和11月,通过说课就可以拿证了。
教师资格认定理论课考试每年3月、11月各举行一次。报名时间为每年1月、9月(在普通高校在校学生的报名时间由自考办另定)。教材由自考办供应。 教学技能测试每年举行1—2次,一般在上半年的5月和下半年的11月报名,具体时间由当地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确定后公布。
教学技能测试的内容为:备课、说课或上课、面试。 根据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意见,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班学生,在未取得毕业证书前允许参加教师资格认定理论考试,但在申请参加教学技能测试时,应已获得相应学历证书。
2015年上半年国家统一考试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时间为5月16日-17日。
2015年下半年国家统一考试中小学教师资格报名时间:9月7日-9月13日,笔试时间11月1日。
参考资料:网络-教师资格证考试
㈤ 教育学2015年5月第5期总第78期浅谈怎样在体育课中育人 崔
崔贺南辽宁省朝阳县大庙镇初级中学122600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育人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德育在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切实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体育教学是以身体锻炼为手段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过程,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必须突出两个特性。
下面谈谈本人在这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突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性
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锻炼身体形成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质的增强是在刻苦锻炼的基础上而获得的,思想品德要经过运动过程的磨炼,才能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所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例如:长跑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极好的教材,因为长跑中的“极点”现象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学生只有在练习中闯过“极点”,出现“第二次呼吸”,其意志品质的质变才有可能产生,并通过反复实践的积累,不断扩大和巩固质变的效果。如果在长跑练习中一出现“极点”现象就中止跑步,那么不但达不到“通过长跑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目的,反而会起到意志消退的消极作用。
又如:篮球、足球这类对抗性极强的教材,进行“过人”、“投篮”、“射门”等教学时,仅止于无人防守或只设置固定的障碍物(如标竿),脱离激烈的对抗或仅限于相对静态下的练习,那么,通过教学也就无法实现培养学生勇敢、机智、灵活的品质。还要进行“助攻”、“加速跑”、“鱼跃扑球”、“长传突破”、“区域防守”等激烈对抗、迅速运动的训练。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认真研究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及其在各项教材上的运用,进行课的设计时要同步研究教育的方法与措施。例如:结合长跑教学,开展班级间的长跑通讯赛、象征性长跑比赛,并不断公布班级的团体成绩或进程,既培养了学生的的集体主义观念,又能激发学生进行长跑锻炼的积极性。再如球类教材,适当增加一攻一防的双人练习或实践练习,变静态练习为动态练习,既是进行教育的措施,又能收到培养运动能力之效,还可以增加课的练习密度。这样做,把教育与教学融为一体,能使学生体质的增强、运动技能的掌握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在实践中互相促进、同步发展。
二、突出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想、行为上出现的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教育,贻误时机则可能失去教育的针对性,影响课的教学效果。
例如:对学生练习单、双杠或支撑跳跃时表现出来的惧怕心理,不仅应加强保护措施,给予鼓励和引导,而且一旦出现转机,应立即加以表扬,并使其重复练习,以巩固勇敢精神的质变效果。
又如:一次以“抢救伤员”为主题的背人接力(负重跑)教学,由于疏忽,出现了一个男生和—个女生同组。当轮到这个男生时,他中止了练习,并喊了一声:“她是女生。”面对这个意外的情况,我及时坚定地回答:“她是伤员!”结果,练习恢复了。我立即引导全班为这个男生鼓掌,并进行了讲评,使全体学生受到了一次团结、互助、友爱的革命人道主义教育。
由于学生在体育课中处于运动状态,因此意外事件经常发生,而且他们思想品质上的弱势也会在身体练习和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教育,是体育课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
要抓住上述特点,加强体育课的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以育人为目的,树立教育意识,爱护学生,关心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2.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剖析教材各技术环节的教学特点,努力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
3.教材的教育因素,既可能不明显又可能是兼容的,不同的处理方式和组织教法也会使教育因素转移。因此,要研究组织教法和教学手段对德育教育的作用,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4.教师应努力完善自我,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情感人,寓情于教,坚持正面教育。在教学中既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启发、诱导,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5.教育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批评与表扬要运用得当。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教学艺术,才能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6.充分发挥释放班集体的正能量,要善于利用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对个人的监督和制约作用。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都要用科学发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组织练习过程,揭示体育教学的原理,阐明活动的性质,提出练习的要求,从而使学生既学到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又受到积极的熏陶,使学生了解“生命在于运动”,崇尚“健康第一”的阳光体育理念,懂得体育与德育、智育的辩证关系,明确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从而激发他们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体现体育运动的集体感、荣誉感和竞争性,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通过体育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做人,真正收到体育教育教学新理念——“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