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教学计划中的学科课程标准分析怎么写

教学计划中的学科课程标准分析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0-12-23 17:36:41

① 教育学方面的问题。 课程计划、课程设计、课程设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一下。自己琢磨了好久还是不懂。

课程计划,就是指导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的,先有了计划才能有大回纲才能有教科书才能上课啊答。就是计划我们国家上什么课啊,课的顺序啊,多少课时啊,这个学期多长时间什么的。
课程设计,就是这节课该怎么上,要达到哪些目标,运用什么书,运用什么方法。
课程设置,就是学校里安排上什么课,上语文,数学,科学,艺术还是美术音乐什么的。
够通俗易懂了吧 - -

② 学科标准编写的依据是什么:( ) A、教育目的 B、课程计划 C、教学计划 D、课程标准

A、教育目的

③ 新课标下综合学科如何落实课程计划

新课标下中小学音乐课程问题的思考

音乐课程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的音乐教育改革的关键,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及尝试解决的方案与途径的研究显得愈来愈重要。

一、课程的学科综合问题

音乐新课程提出学科综合这个基本理念之后,确实丰富了课堂教学。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中小学生接受音乐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势。但是当前许多音乐课为了突出课程的综合,偏离了以音乐为本的原则,把音乐课上成历史课、地理课、舞蹈课、绘画课等,湮没了音乐的学科特点,冲淡了音乐艺术的鲜明个性。教育部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学科综合。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由此可以看出,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能否适当地、适量地实施学科综合,直接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很好地贯彻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原则,直接关系到音乐课程改革的成败。
(一)音乐课程要坚守自己的阵地
音乐综合课程应加强音乐性而不是弱化它,应该以音乐为主线,所引用的其他学科的内容必须与音乐密切相关,融合一体,要突出音乐的首席地位。
(二)音乐课程的综合,应为音乐服务,把握好度
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综合,旨在了解音乐在其他艺术形式中的作用,通过其他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但是必须把握一个适可而止的“度”。超过了这个“度”,就是画蛇添足。
(三)学科综合的含义
音乐教师必须明白,音乐学科综合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科综合给学生广阔的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广博的人文素养,体现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因此,音乐教师首先要正确理解学科综合的含义。其次,要明白综合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而不是一种形式。再次,综合表现活动的展示与延伸不要占据太多的课堂时间,也不能喧宾夺主,忘了是在上音乐课。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考虑音乐课程在形式上的科学性,更要考虑音乐课程在内容上的科学性。

二、音乐课程资源问题

(一)音乐教材的编写及推广方面存在问题
在朱则平、廖应文主编的《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一书中,明确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和据此编写的教材是音乐课程最重要的基本资源。”根据《标准》编写的试验教材,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呈现方式上,较之以往的音乐教材,从总体上看,有了质的进步,无疑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收获之一。但是笔者认为,新教材在编写、组织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音乐教材的编写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学习国外教育理论不能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其次,音乐教材的可操作性不强。再次,音乐教材的内容不够丰富,缺乏多样性。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建议:(1)借鉴国外教材编写经验,构建和完善我国音乐教材体系。音乐教材的编写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编写不同层次的音乐教材,借鉴国外音乐教材编写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构建和完善我国音乐教材体系。其次,必须打破那种模仿音乐专业教材的以乐理知识体系为教材体系的传统框架。降低中小学音乐教材的知识化、学术化的成分,增加音乐生活化的含量。再次,教材内容的选择既要考虑面向全体学生,也要有利于具有特殊音乐兴趣和爱好的学生的学习。最后,还要注意教材载体的多样性,除了书本文字教材外,应大力发展声响教材、多媒体教材、多媒体组合教材等。(2)强化音乐教材的可操作性,突出音乐教材的主体性与基础性内容。音乐新课标要求重视音乐实践。教育部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就要求教材在编写时应强化它的实践性可操作性。(3)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教材资源。这对促进音乐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校本课程是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特长的基本途径。其次,实施校本课程是培养多种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需要的重要措施。再次,校本课程是体现与发挥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环节。
(二)新课程资源普遍缺乏
在音乐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音乐教师和学校领导对音乐新课程资源的需求较之原来出现了大幅度增加。一方面,他们急切希望了解有关课程改革的各种信息,希望能与有关的教育专家和同行进行及时地沟通和对话,以便及时交流音乐课程改革的情况和经验。另一方面,在音乐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新的音乐课程提倡音乐课的学科综合。这就要求音乐教师的知识面及信息量增大。音乐教师希望拓宽信息来源通道,从多方面获取各种与音乐教育新课程相关的教学材料。从各试验区反馈的情况来看,新课程教学资源的匮乏带有普遍性。音乐教师为备好一堂课,有时会花费好几天的工夫,也不一定就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料。
因此笔者提出如下措施:(1)整合学术资源,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资源匮乏问题有计划地组织教育专家进行集中攻关突破,丰富和完善音乐教育资源。(2)改革和建立课程资源开发系统,从实践中深入挖掘新的有效的音乐课程资源,加强音乐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音乐课程内容、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
总之,新课标下中小学音乐课程问题还不仅这些,笔者只是管中窥豹。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与中小学音乐课程相关的问题并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正在进行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玉琨,代蕊华.课程与课堂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朱则平,廖应文.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108页.

④ 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区别,怎样理解

一、内涵不同来

1、课程计自划

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学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二、指导范围不同

1、课程计划一般是宏观上的指导。

2、而课程标准是对某一具有学科的指导。

三、功能不同

1、课程计划

包括三点:一是;规定课程设置。 二是;规定课程的顺序。 三是;规定各门课程的教学时数。 四是;规定学年编制和每周每日的活动总量。

2、课程标准

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⑤ 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区别,怎样理解

课程计划是抄根据一定的袭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其中,开设哪些科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展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材可以是印刷品,也可以是声像制品。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⑥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有何区别

1、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 2、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标准关注的5、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评价建议 6、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业

⑦ 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什么

【育萃教育为你解答】教学大纲可能会更准确一些。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回科以纲答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若将提干修改为: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则最佳选项为B。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如何教,后者强调的是行为主体学生如何通过学习过程达到目标。

⑧ 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对做好老师有什么好处

课程计划可以让你的课堂安排的更有条理。计划计划,就是要你准备好课程怎么上,怎么合理有序的进行教学工作。

课程标准,所谓标准就是告诉你该把握一个怎样的度,该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习哪些内容、应该学到什么程度都有一个标准,教师完成了课程标准圈定的范围,这个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就完了。

不熟悉课程标准的老师可以打印一份所任科目的《xx课程标准(2011版)》

⑨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有何区别

区别:
1、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
2、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标准关注的
3、课程计划提出了多元评价建议
5、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业
拓展资料:
课程计划分为实际课程与虚拟课程,所谓实际课程就是实际操作的计划安排,例如,安排好今天要学习的课本章节,上午要学习哪些内容,下午要学习哪些内容;虚拟课程就是把将要做的任务安排记在头脑里,不一定要立即实行。
课程安排方法
1、要认清现实情况,根据自身是否能达到任务的目标,而定好计划,一般紧急的一些课程必须要注意这点,以免导致无法完成安排任务.。
2、首先安排整体,然后整体安排具体计划。
3、整体安排上要清晰明确,在细节上要精细。
4、在安排课程时最好用纸笔记录,以免忘记某项任务而全局崩溃。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随着新的基础改革的开展,国家教委和各地教委开始重新着手组织编写新的各科课程标准。其要求是: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指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其中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讲授和实习、实验、作业的时数分配等。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规定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文件。包括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等。有的教学大纲还包括参考书目、教学仪器、直观教具等方面的提示。
列入教学大纲的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一般应是学生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⑩ 课程计划的概念与课程标准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专有关教学和教育属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区别:课程计划强调的是由国家部门制定的,它的作用是指导和规划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而课程标准又名教学大纲,强调是针对每门学科制定的,它的作用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对教师工作有直接指导意义。

阅读全文

与教学计划中的学科课程标准分析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