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份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都有哪些,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课程设计是由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组成的,和教学设计的区别:
一、对应层次不同
1、课程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
2、教学设计: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二、设计的出发点不同
1、课程设计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基础。教师应在设计中设计教学和学习。如何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2、教学设计是教材和教师意图的体现。其核心目的是建立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的纯“教学”案例。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学生的主导地位。
三、原则不同
1、课程设计的原则
①、从简单到复杂。
②、从特殊到一般。
③、现存生物体的生命循环。
④、从一般到细节。
⑤、从一般分类到更细的分类。
2、教案设计的原则
①、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③、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
④、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1)循环教学计划扩展阅读:
教学设计的方法:
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
2、根据学习目标,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升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3、要实现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4、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㈡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理工结合,以工为主的新兴交叉学科,并涉及人文、经济、管理、法律等多个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途,学生专业视野宽阔,适应性强,综合素质较高。学生毕业后将主要在各级政府的资源管理部门、科研机构、环境工程规划、工矿企业、产业生态园等相关领域从事资源高效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生态化及可再生资源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教育和咨询工作,还可以直接攻读环境、冶金、材料、矿业和化工等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地理国情监测专业的就业前景看好,毕业生可在从事定位装备与信息处理装备使用、维修、监造、管理等工作。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和它的“同胞兄弟”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相比,更加重了对实践能力的锻炼。以南开大学为例,该校的资源循环专业主要教授学生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学,能源与低碳技术,资源—能源管理,环境经济等相关知识,涉及环境科学、经济、管理等诸多学科,培养学生的研究、管理和技术应用能力。此外,教学计划涉及的环境监测、环境污染控制原理、再生资源工程等主要专业实验均与绿色能源、低碳经济等现今高新技术产业相关。而且,天津大学还将采用课程教学与基地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学生可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工业区、中新生态城、天津子牙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单位实地学习,以增强自己对专业的认识和动手能力。
㈢ 教学设计需要掌握哪些要点
)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哪些内容?
3.提问那些内学生,需用多容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
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㈣ 初中个人教学计划提供一循环是什么意思
初中个人教学计划提供一循环的意思就是你需要带足七八九年级这样的一个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