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小学教师如何上好第一节课
新小学教师上好第一节课做好以下几点就行:
1、完成了教学任务。
2、学生掌握了老师当节课授课的内容。
3、双边活动较好,课堂气氛活跃。
4、条理清晰。
5、重点突出。
『贰』 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怎样做
如下作为来参考:
一、自抓学习,强研究,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二、优化教研常规管理,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三、进一步做好教科研,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
四、开展“达标课、示范课、优质课”教学研究活动,树立榜样和旗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五、继续实施“名师工程”,选拔、培养、一批能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的高水平教师.
『叁』 小学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首先,一名小学教师,应该具有普通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情意几方面素质。因而,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养、教育能力素养、身心健康素质应该是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结构。此外,小学教师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由于小学阶段教育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指从事小学学科教学的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方面素养的总和。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业也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新一代的教育方法也不断更新。那么作为新一代的教师在掌握宽厚渊博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了解现代化的科技知识,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和态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努力刻苦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积极参与到教育科研当中,在教育中勇于探索,创出一套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教育方法吸引学生,使学生听我们的课觉得有趣、有味,从而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其次,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知识。教育具有科学性,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指导,特别是素质教育更需要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理论的指导。小学教师必须掌握小学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学科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遵循教育规律,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儿童学习的心理特征,如儿童的记忆、观察、思维和兴趣、习惯、意志、性格等心理现象。
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教育现代化的新成果,如课程、教育测验与评价、教育研究方法等,特别对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和在儿童发展中的启蒙作用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对儿童发展的内涵和特点、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有清晰的了解。小学教师要善于把教育科学理论与小学学科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自己把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使教育科学理论真正发挥作用。此外,我们还必须懂得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科学习心理。
再次,注意细节,让孩子们在细节中成长。教育过程是一个知行统一、情意结合的过程,教育细节是教育过程中有待开发的教育资源。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都有可能成为让我们为之一振的教育细节;教师的一声问候、一个动作、一次表扬也都有可能演绎出精彩的教育。只要我们敏锐地抓住它,深入地挖掘它,就可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甚至可能形成一股强劲的教育旋风,让学生的心海卷起波澜。我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激励。如果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能达到激励学生上进的目的的话,那这样的教育手段便是有效的。而最高明的教育手段便是那种“无痕”却“有情”的教育。
『肆』 小学一线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一、让学生喜欢自己
最要紧的是教师平时要以慈父慈母的心态对待学生。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必须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心情去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一门功课。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教学成绩、教学积极性都会超出一般教师。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高高在上,在学生面前是权威。但是今天,教师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二、用真情感化学生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好学生谁都会爱,教师的爱心更应体现在对学困生的转化上。“每一朵小花都有微笑的权利”,“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对学困生的转化要倾注大量的心血。学困生之所以学困,很多是因为成绩不好而厌学,从而把兴趣转到别的地方去。现在农村有很多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大部分寄养在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等人家里,思想上很难沟通,留守儿童缺乏父爱母爱,教师就应该充当学生的临时父母。作为教师就要付出许多,教师是传递爱的使者,付出的同时也有收获。我们对学生要以心换心,以诚相待,用情感化学生。
三、教师要有责任心
一是对家长负责。家长把孩子托付给我们,就是把希望和责任托付我们,那么,我们就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对家长负责。急家长之所急,想家长之所想,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育,把对学生的责任融入到我们日常工作的每个细节中去。我们是一线教师,不是教育家,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优生,我们也许一辈子教不出一个陈景润、华罗庚,但是,我们可以尽自己的责任去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二是对教师的职业负责。有人说,教师太苦,也有人说,教师太累。我可以说是这样,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既然不是你选择了职业,而是职业选择了你,那么,我们就要有一颗平常的心对待教师这个职业,做到知足常乐,摆正心态。我们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点亮和启迪学生的心灵,我们的一次谈话、一次活动、一个眼色、一个动作、一身穿着都会潜移墨化地影响着学生,我们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也就是为学生的将来的行为负责。
四、教师工作积极性要高
教师工作积极性主要表现为:在思想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有正确的教学观、育人观、质量观;在行为上,注重师表形象,严谨治学,勇于创新,不断增长自己的才智与学识;在工作上,勤奋工作,恪尽职守,善于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服从组织,顾全大局,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
『伍』 小学教师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1、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应提倡“学生学习为主,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平等、友好、合作的氛围。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首先,应引导学生养成提前预习和课后回顾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前预习课文,有助于使学生找到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在课堂中就能有针对性的提问;课后回顾有助于使学生巩固一天所学的知识。然后,应精心准备和设计好每一堂课,课前仔细参阅教材和教学资料,适当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再者,在激趣导入、课堂流程、课后辅导、作业布置各环节都应注重学生乐于学习和学到知识技能。
3、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
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心声,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创设自由、民主、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要学、想学、乐学,并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有趣地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和谐、乐学中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4、注重引导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发展。
主要是通过抓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在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安全防范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5、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特别是后进的同学,这些学生总希望能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面对这样的孩子,要解决他们身上问题,就得充分地尊重他们的情感需要,对症下药,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请他们回答问题,并及时进行表扬; 让他们在喜欢的活动中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重获自信。只有相信和尊重他们,才能教育他们、改造他们。
6、认真抓好后期复习。
在后半期的学习中,带领学生认真、切实地做好复习工作,加强后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争取后进学生能在复习中有一个大的进步。按照不同层次和目标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复习,努力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好最后一关。
二、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1、用三颗心去感化学生、去教育学生。
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它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也是搞好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应努力做到爱每一个孩子。放心,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放手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以促进学生个体的知识发展,带动群体知识的发展。耐心,由于各自家庭、各自际遇的不同,在生活中、集体中,每个学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善于发现、耐心辅导。
2、重视远程教育网上资源的利用。
网络资源丰富多样,经常从网上查阅资源,老师增长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增长了见识,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激发了兴趣。
3、培养和建设师资队伍。
主要是通过抓教师的分流、整合,使师资结构有明显的改善;抓教学、教研,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抓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现代教育教学技能。
4、建立合理的教学常规工作制度。
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制度,对教师的行为起着指引作用。教学常规工作制度要规定教师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时间、工作方法、工作标准。常规工作制度要符合本校实际,要能为教师所接受,对教师既要有约束性,又要有激励性和鼓动性。教学常规工作制度要涉及到教师的进修培训、教学行为、教学研讨、师德表现等方面,有了制度,就有了方向。
5、落实量化考核方案,严格检查。
制度要落到实处,必须严格检查督促才能得以实现。工作制度重点起指引方向的作用,还应针对工作制度,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或标准。考核方案或标准应做到细化和量化。这样的方案便于检查和操作,以便使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得到客观、公正的衡量。对教师工作进行检查时,严格按考核方案进行,以保证制度的实现。
三、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
1、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极其重要,发挥的教师积极性也是学校工作的难点和关键。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因此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也非常重要。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学校育人氛围的创造、学校激励制度的建立、教师启发诱导等多方面努力的结果。
总之,运用了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建立了合理的教学常规工作机制,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就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完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任务也就指日可待了。
『陆』 如何做好一名小学老师
我心中也有一个“好教师”的标准,
一、热爱学生
爱是一种内在的情感体验,表现为一种倾向,从而形成一种动力。一方面我们要热爱小学教育这一职业,另一方面我们要热爱学生,这一条最重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这是教师的本职,爱孩子的感情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与学生共同学习、玩耍,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老师说,这是怎样的一种亲和力啊!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对学生充满爱心和对学生保持人格上的平等。关心学生的冷暖、体察学生的心理,通过各种渠道,加深师生的感情沟通,通过师生心灵上的交流、撞击和感情交融,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我们要保护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幼小的心灵。我在工作中用真挚的爱去对待学生,才能提高学生对我的信任感,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热爱学生应该做到:
1、对学生的爱是有原则的、合理的、公正的、理智的。
2、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平等的,无论是对学习成绩好,还是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二、兴趣的培养
要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条件,多争取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还要争取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从而让自己对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意志的培养
1、勇敢顽强的意志<BR>小学教师没有令人羡慕的诸多光环,在加上小学教育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繁杂性,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教育,努力克服困难,突破心理上的困惑,坚定从教的决心。
2、坚定果断的意志<BR>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自己坚定果断的意志品质。因为坚定果断的意志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我乐于接受各种考验,这样可以培养自己处理问题的良好能力。
3、沉着冷静、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BR>要培养自己具有沉着冷静、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应该多学习特级教师、名教师及优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心理品质,以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四、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现代教育。所以做一名小学<BR>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大胆突破,敢于向传统挑战,提出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从而培养其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的心理品质,以适应教育改革新形式的需要。
时代在迅猛地飞跃,作为教师来说,具备各方面综合能力不是夸夸其谈、轻而易举的事。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所以,未来的教师要有超越自己的紧迫感,应善于从学生身上诊断、分析发展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设想,有效地处理各种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