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怎样测量雨量》
首先写教学目标,现在是课改阶段上课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识专、能力、情感态属度价值观。 然后分析教材:重点和难点 三 教具 四 教学方法 五 教学过程,可分详案和简案,详案要设想每句话怎么讲比较麻烦,简案只要写一下时间安排,和每部分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 六 板书提纲 七 教学反馈 这样的教案就比较完整,也能及时地总结问题。 我认为写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确立教学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万不能小看了这部分,否则上课就会漫无目的,效果比较差。
② 小学学过哪些测量知识,做过哪些有关测量的实验
《测量》这一单元的知识要说还真算是少的:认识分米、毫米和千米;并感受1分米、1毫米和1千米的实际长度,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空;掌握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对于孩子的知识技能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 能体会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
1千米:我们学校操场一圈是200米,5圈就是1000米,即1千米。
1米:张开孩子的双臂,把双手掌心相对,两个掌心之间的距离大约就是1米。
1分米:从手腕靠上的横纹到中指的第二节关节下之间的距离是1分米,在尺子上也就是10厘米。
1厘米:1个中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1毫米:1张IC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从米到毫米,我喜欢让孩子用身体来表示,我告诉孩子这就是你随身携带的度量长度的单位。这样是为了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便于孩子理解。(叙述的时候挺麻烦,但是让孩子们在比的时候很好操作的。)
2、 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在课堂上,我交给了孩子“五指记忆法”来记住每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千米”这个单位最大,就用大拇指表示,依次就是米(食指),分米(中指),厘米(无名指),毫米(小拇指)。
大拇指和食指离得最远,所以千米和米的进率最大是1000;其他的相邻的两个手指的远近都比较小,所以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果,每隔一个手指,进率就要在10的后面填上一个0,变成了100。如果隔两个手指,再添上一个0,也就是1000。所以:
1千米=1000米(读音很相似,区别就是停顿的地方不一样)
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练习题:
(1)3km=( )m 7dm=( )cm
500mm=( )cm 8dm=( )mm
(2)填>、<和=。
6cm( )60mm 20cm( )2dm
比较时,先看单位:单位相同,直接比数的大小即可;单位不同,先吃“统一面”----先统一单位,一般情况下都是大化小,根据进率在数的后面直接添0就可以了。例如:6cm( )60mm,把6cm变成( )㎜为单位,因为进率是10 ,直接就在6的后面添上一个0,即60㎜,所以6cm( = )60mm
3、 会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难点)
例如:一根香蕉长约25( ) 小红身高约137( )
李叔叔每时骑自行车约行18( ) 眼镜片厚约2( )
“千米”这个单位更抽象,孩子不容易理解,所以可以领着孩子具体的感受1千米的长度。例如:用走一走的方法数一数大约走了多少步,1千米是从自己家大约到哪个位置的长度;再告诉孩子在表示较远的距离的时候用“千米”作单位,并且可以通过步行、自行车、汽车、飞机每时的速度,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4、 能估测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长度,会进行简单的测量。
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总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际测量物体长度前,都可以先让孩子进行一下估测。在估测的时候,孩子“随身携带的小尺子----两臂距离(1米)、一小拃(1分米)、一个手指的宽度(1厘米)”都会派上用场的。测量的时候,最容易判断测量方法的就是用尺子上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另一端到数字几就是几厘米,不够整厘米数的,根据要求用毫米或几厘米几毫米表示长度。
③ 小学数学用直尺测量应注意什么
1、认清刻度尺的量程抄(即测量范围)、分度值(即最小刻度所表示的数值)和零刻度线(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可从能看得清楚的某一整刻度线开始测量)。
④ 1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测量”要求与教学如何的实现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测量”要求与教学如何的实现
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专等的关系,创设宽属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在中学,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辅导学生时,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⑤ 在小学三年级面积教学中怎样落实测量操作,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
在小学三年级面积教学中怎样落实测量操作,你可以拿一个黑板去讲解。
⑥ 如何测量小学生的识字量
首先,复从生字表中按笔画顺序制多少分为三类。5笔以内是初级汉字,5~10笔是中级汉字,10笔以上是高级汉字。
2
随机选取初级汉字30个,中级汉字40个,高级汉字30个,通过让孩子辨认该字并发音来考他。
3
根据2012年教育部开始实施的语文新课标,小学生的识字量要求为:一、二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 ,其中 会写800个三、四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1800个五、六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会写2500个
因此,如果是一、二年级学生,举例说如果孩子对了90个汉字,那90乘以16就是他的识字量。如果是三、四年级学生,如果孩子对了90个汉字,那么90乘以
25就是他的识字量。如果是五、六年级学生,如果孩子对了90个汉字,那么90乘以30就是他的识字量。
⑦ 小学测量技能在哪些方面
小学测量技能具体表现在距离测量上,分为工具测量、步测、目测。
距离测量是指测量地面上两点连线长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