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组织幼儿泥工教学活动的几点做法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泥工教学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幼儿喜爱。当你给幼儿一团泥时,他们会很高兴地反复捏弄着玩,这时幼儿的手指和肌肉便参与了锻炼,所以泥工教学就是指幼儿以泥为材料,用手及简单的工具塑造立体形象的一种教学活动。通过泥工教学活动,教幼儿掌握用手和一些简单工具塑造各种物体形象(人物、动物等)的方法,使幼儿更好地用视觉和触觉感知物体的不同侧面,感知物体的立体性,帮助幼儿认识事物,形成立体感概念,发展幼儿的空间立体感,并能增强幼儿手的协调性、灵活性,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在幼儿泥工教学活动中,如何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并实施教学活动呢?首先要明确教学内容及要求。泥工教学的内容及目的主要是认识泥工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其名称、性质,学会用搓、团、压等方法,简单地塑造一些物体并能按自己的意愿塑造。我在进行泥工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设计课题为幼儿设计课题时,不仅要选择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物体形象,而且要考虑到泥工表现的特点,因为泥工表现具有立体性,因而选择的物体形象要便于进行立体的表现,如各种水果(苹果、香蕉等)、各种动物(蜗牛、刺猬等)都可选为表现课题的内容。 由于幼儿手腕肌肉尚未发育完善,眼手不能协调一致,所以最初的课题是让幼儿任意玩弄泥块,任意塑造一些简单的形体。只要他们自己能够说出塑造的是什么物体。教师在教幼儿玩泥时,要注意引导幼儿欣赏泥工作品,教师捏制几个给幼儿看,再安排幼儿玩泥活动。在幼儿玩泥活动中,教幼儿认识泥工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它们的名称、性质、用途和用法。 以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教他们用一种或两种基本技能表现简单的物体形象的课题。先教幼儿塑造单一的基本形状,这些课题可以是“苹果、饼干、油条”等。具体塑造方法是:把泥放在手心里,两手来回地搓,搓成大元宵,表示苹果;把泥放在手心里,两手前后搓,搓成圆柱体,表示小棒、面条;先团圆后再压扁,做成馅饼、圆饼干;把两根小棒拧一拧,就成了油条┅┅以后逐渐复杂化,教幼儿能对基本形体略加改变,塑成某一物体。 为幼儿设计课题时,特别要注意应具有一定的情趣性。例如:在“请娃娃来家做客”的课题中,让幼儿任意做一样点心招待娃娃,就比教师要求幼儿孤立地做一样糕点,更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另外,教幼儿塑造时,注意充分利用游戏法来引发幼儿兴趣,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游戏中掌握简单的技能。如在教幼儿做“梨”时,让幼儿有节奏地念儿歌并模仿动作,搓搓搓,搓成一个大元宵,搓搓搓,搓成一个长圆形,压压压,压出一个小坑来,抹抹抹,梨儿滑又滑。随着儿歌的节奏,幼儿很快就做好了“梨”。下课后,他们还很有兴趣地念着儿歌用手做着各种动作。就这样,在游戏中幼儿掌握了基本的泥工技能。 二、观察泥塑与绘画相同,表现物体形象都离不开观察泥塑表现的是更接近实物的立体形象,这就不仅要引导幼儿观察认识物体一个面的形象特征,而且需要引导幼儿立体的观察,认识物体上下、左右、前后的形象特征。引导幼儿观察时,应注意从幼儿身边的事物入手,如:水果,蔬菜,各种玩具,进而观察各种动物,任务,有意识地比较各类事物不同的地方,掌握其主要特征。,为做好泥塑打好基础,才能对各种年龄的幼儿给予必要的泥工技能的指导。 三、示范讲解在泥工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是教师给幼儿看一看预先准备好的实物或教师自己塑的作品,通过让幼儿观察,明确它们的名称、形状、颜色,然后,教师就开始向幼儿逐步示范,边做动作边说明,幼儿跟着教师的示范,说明动作。使幼儿理解每个动作的顺序、要点,同时还要巡视每个幼儿的动作。在他们都学会了一种技能以后,再教下一种技能。另外,每次上课,教师要多为幼儿提供一份材料,以满足幼儿任意塑造的愿望。 四、练习在泥工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练习方法和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练习掌握泥工的表现技法。 如做橡皮泥平面泥塑,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颜色的橡皮泥,分别团成球,搓成条或拍成片,粘贴在瓷砖上,塑制成一幅画,用来布置教室。还可让幼儿用橡皮泥制成各种动物、人物、瓜果蔬菜等,用来充实游戏材料。另外,也可让幼儿直接用面团来做成各种面点,培养幼儿的劳动观点和对泥塑的兴趣。 五、 教学注意事项(1) 做好课前准备。幼儿年龄较小,教师要帮助幼儿做好准备。在幼儿桌面上,把泥工需要用的工具和材料摆放好;泥塑前,要帮幼儿卷好袖子;泥塑后,要引导幼儿把作业放在指定位置。 (2) 妥善处理好幼儿的泥工作品。泥工作品保存教困难,教师要把作品安置在阴凉通风,不易被人碰撞的地方。 (3) 教学时间安排要注意时令。泥工教学的材料是泥,特别是橡皮泥,遇冷发硬不易塑造成型,遇热粘手,也易变形。因此,泥工课最好是春秋两季。 以上五个环节在教学中并不是孤立表现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
㈡ 幼儿园泥工课大全的介绍
本书来编者根据《幼儿园源教育指导纲要》精神,通过泥塑活动,让幼儿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审美经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本着课程设计的原则:发展性——强化幼儿双手的灵活性,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的发展,促进幼儿对颜色的区别,丰富幼儿触觉的感知力,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生活性——书中实例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常见并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幼儿制作的热情。时代性——今天培养的幼儿是21世纪建设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让幼儿富有自信、热情、创造等品质。活动性——以游戏为主体,幼儿主动的建构各种造型,让幼儿体验活动的快乐。整合性——考虑了实例的分类又注意方法系统的整合。书中泥工以黏泥、橡皮泥、面团为材料,辅以简单工具:泥工板、湿布、竹刀、牙签、火柴等,使用团、抻、拉、捏、划、戳结合等方法,制作出栩栩如生、鲜活可爱的泥工形象。此书献给幼教工作者及美术喜爱者,书中有活动方案、实物彩图、小窍门、小常识。愿具有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泥塑作品,弘扬民间艺术文化,开发挖掘民间艺术教育对幼教事业的潜力。
㈢ 幼儿园美术泥工怎样培训
以某位优秀培训师为模板,制定培训档案,做出书面版教案,然后再以此为基础进行培训
㈣ 幼儿园超轻粘土毛毛虫教案有哪些
幼儿园超轻粘土毛毛虫教案:
小班幼儿年龄小,手腕肌肉尚未发育完善,眼手不能协调一致,再加上大多数幼儿在家中受到过分的保护,以致入园后普遍发现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较强,而动手能力很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班适时开展了幼儿手工操作活动,以增强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泥工教学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幼儿喜爱。通过泥工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塑造物体形象的方法和技能,并能增强幼儿手的协调性、灵活性,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本学期以来我们在美术活动中以泥工为主,孩子们初步掌握了捏、团、搓、压等技能,学会了搓面条、团汤圆、包饺子、做胡萝卜、做棒棒糖等,在此基础上我还结合小班孩子爱动物的特点精心设计此课。
活动目标:学习运用捏,团,搓等技能用橡皮泥做毛毛虫。初步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点,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能运用搓、团圆、捏等技能表现毛毛虫特征。
活动难点:能团得比较均匀,正确压坑使用辅助材料。
活动准备: 橡皮泥,火柴、牙签若干,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欣赏毛毛虫,引起兴趣;进入活动室,出示布绒玩具毛毛虫,引起幼儿参与兴趣。让幼儿观察毛毛虫,并说说毛毛虫长什么样子?
教师示范讲解;展示活动工具:橡皮泥、牙签、火柴。结合儿歌"橡皮泥呀真漂亮,小朋友来捏一捏呀搓一搓,团一团呀团成球,毛毛虫身体长又长,插上眼睛和触角,桌子上面它来爬"进行教学(小毛毛虫头部的触角和眼睛用火柴棒制作)。
引导幼儿操作;这只毛毛虫宝宝很想找朋友,我们来帮帮他做一些小伙伴好吗?橡皮泥、牙签、火柴是做毛毛虫宝宝的,小朋友不能吃,不能往地上扔,不和别人争抢好吗?
幼儿操作,教师辅导;教师和孩子一起制作毛毛虫,注意用儿歌引导幼儿。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多做几个毛毛虫宝宝,并试着给毛毛虫宝宝添上嘴巴。教师重点帮助能力差的幼儿。
展示作品;幼儿送毛毛虫宝宝回家,渗透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将作品布置在背景桌面:毛毛虫温馨小家,播放背景音乐,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㈤ 幼儿园泥工铅笔教案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明白用嘴啃铅笔的害处(铅中毒),学习正确的握笔方法。 2.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铅笔、彩色铅笔、笔架、纸笔。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今天我要给小朋友介绍如何使用铅笔。” (二)关键步骤: 1. 将铅笔笔尖朝左水平放在笔架上。 2. 取纸置于桌面。 3. 左手拿起铅笔的左端,右手示范正确握笔的动作:大拇指、食指、中指张开,慢慢握在铅笔适当的位置上。 4. 用不同颜色的铅笔再纸上做图案。 5. 在纸的右下角写上自己的名字。 6. 将物品归位。 活动延伸: 1. 在活动区投放削铅笔器,并教给孩子正确削铅笔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削铅笔。 2. 通过说故事、团讨、戏剧表演的方式让幼儿了解用嘴啃铅笔的害处(铅中毒),和从小养成良好坐姿习惯对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家园共育: 1. 家长要不断向幼儿示范正确的握笔动作,进行正面强化,为幼儿树立榜样。 2. 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地握笔姿势和书写习惯。 注意事项: 1. 最佳的握笔方式是将笔握在拇指与食指中间,并以中指相辅。铅笔上端应稍微垂直或倾斜向幼儿前臂。 2. 握笔的手机肉若显出紧张,即表示幼儿不是以最佳的方式握笔。
㈥ 幼儿园教案泥工小雨点
活动目标 1、在创作的过程中使幼儿感受泥塑的快乐,享受成功的愉悦。 2、通过泥塑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好塑造力。 3、指导幼儿运用搓、团、捏、压等技法塑造面--具。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动物面--具 2、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面--具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多好看的面--具呀!你们喜不喜欢呀?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好不好? 二、展开 1、ppt课件:动物面--具 (1)欣赏不同造型的面--具,引发幼儿做面--具的愿望。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面--具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你喜欢哪个面--具? 小结:面--具可爱,各有特色。 (2)你们想不想用面泥制作面--具呢 2、幼儿讨论、交流如何制作面--具提问: 你知道这些面--具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吗? 3、对范例面--具进行分解、演示,让幼儿了解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引导幼儿学习塑造不同造型的面--具。 4、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展开想象,用搓、团、捏、压等技法塑造动物,也可将其夸张、变形。 (2)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三、结束 作品欣赏展示:引导幼儿介绍、评价自己好同伴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㈦ 幼儿园泥工课大全的目录
新鲜水果
美味食品
可口蔬菜
禽鸟乐园
动物王国
水族世界
昆虫天地
趣味人物
恐龙家族
生活空间
奇妙组合
㈧ 幼儿园泥工教案漂亮的包包
教学目标: 1、认识各式各样的包、了解其材质与性能。 2、用画画、写写、剪剪、撕撕、贴贴等方法设计一款别致的包。 3、体验创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 废旧纸盒、各种布料、彩纸、装饰品、剪刀、胶带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小熊一家乘坐火车的情景,问“小朋友,你们猜猜小熊一家乘着火车要到哪里去呀?”“他们要到包的世界去,那里有许多漂亮的包,你们想去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欣赏活动 1、多媒体显示各种包,幼儿欣赏。 2、教师提出问题 (1)包可以分成哪几种? (2)包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 (3)这些包都是由哪些材料做成的? (4)我们要做一个漂亮的包,可以用哪些材料? 三、操作活动 1、 教师示范讲解包的做法。 (1)教师:“那怎样做一个漂亮又特别的包呢?”(多媒体显示制作步骤) (2)教师:“现在你们知道怎样设计制作包了,想试试看吗?” 2、幼儿进行设计与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讲评活动 1、教师将幼儿作品摆放在展示台,教师:“你觉得那一个包最漂亮,好在哪里?” 2、幼儿与作品合影。 3、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都设计出了与众不同的包,老师相信,将来你们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㈨ 幼儿园泥工课大全的基本信息
作者:朱春晖步利君
ISBN:10位[753181823X]13位[9787531818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