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生的连减法有什么技巧
连减法通常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运算,不过,在实际计算时,有时可根据题目版的数目特权点,选用合理的计算方法,使计算简便。连减法主要有下面两种简便算法。
一、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后再减
例1:1851-132-251= 851-251-132 =600-132=468
例2:6852-235-6352 = 6852-6352-235 = 500-235 =265
二、从被减数里减去几个减数的和
例3:4791-1386-614 = 4791-(1386+614) = 4791-2000 =2791
例4:6524-312-212 =6524-(312+212) =6524-524 =6000
其实,计算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反过来用减法的运算性质,依次减去这两个数,从而使计算简便。
例5: 3082-(1082+519)=3082-1082-519 =2000-519 =1481
例6: 762-(117+362) =762-362-117 =400-117 =283
㈡ 小学生分减法怎么做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相同数位(个位和个位;十位和十位;百位版和百位……),权然后用竖式表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如37+24(个位上:7和4对齐,十位上:3和2对齐,)接着就是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1.即;7+4=11,个位上写1并向十位上进1;十位上:3+2=5,再加进上来的1就是6,在十位上写6,所以,37+24=61.减法也是同样的道理: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溅起(如果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1作10,再与原来的数加在一起,然后再减)。如34-27,个位上4-7不够减,就向十位借1,这样,个位上就是14了,14-7=7,个位上就写7,(十位上本来是3,借掉1还剩2),十位上:2-2=0,这个0就不必写了,(最高位上是0就不要写了),所以:34-27=7
㈢ 如何教一年级的小学生学会10以上的加减法
了解抄 告诉孩子 数字很好玩 我们都知道9+9=18 那么90+90=? 所以去掉后面的0 就看前面的数
最后在加上这个0 所以=180 什么的 我现在16岁 但是我爸爸这样教我 我从一年级就没问题了 还会一些乘法呢.......
㈣ 小学一年级20以内的减法怎么教
数学运算本身是枯燥抽象的,例如1+1=2,最终结果就是2不可能是3,没有道理而言,孩子必须接受并记住产生条件反射,循序渐进,熟能生巧,反复练习,这个没有捷径的,只有这样速度和正确率才能得到提高,你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试试:
1、10以内加减法需运算自如,速度快、正确率高,这是基础;
2、先少后多,先从20以内加法开始,循序渐进;
3、20以内加法OK,再练习减法;
4、加减法都OK,最后练习加减法混在一起的题。但前提是家长一定要耐心,孩子烦躁你一定不能烦躁,因为对你而言很简单但对孩子而言很难,这很正常的,我们要耐心持续的帮助孩子,让他在数学运算方面越来越棒。
㈤ 怎样教一年级小学生学数学加减法
1、首先10以内加减法是小学数学加减法计算的基础,就好像乘除法计算中的“小内九九容”一样,都是需要孩子去背的。那么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可能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现象、无法进入学习的状态中去。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于孩子还小可能无法理解学习的真正意义那么就先从兴趣开始吧!
3、多多的联系实际(知识来源于生活嘛)因为书本上的知识都是经过加工总结出来的会有一些抽象。
4、先让孩子理解加和减的概念,找些道具,积木什么的,演示给孩子看,理解了概念,孩子就知道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
先让孩子理解加和减的概念,找些道具,积木什么的,演示给孩子看,理解了概念,孩子就知道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
至于说,10减去4孩子能不能立刻说是6这个得靠练习,我觉得没必要家长担心,老师会教的,回家都给孩子念叨一下练习一下就好了。
㈥ 小学数学计算减法的步骤是什么
借位计算
减法不一定要硬算,也可以简算。这个方法适用于学前班、一年级的小孩学。例如:24-8=16
可以这样想:借位14-8,先用10-8=2,再用2+4=6,差个位一定就是6,十位算就简单了。就是说,借位后,去掉个位的数字先减,然后用减出来的数去加少减的个位的数,十位就不难了。
不过前提是被减数个位一定要比减数[1] 个位小才能简算。
减法口诀表
10-1=9
10-2=8 9-1=8
10-3=7 9-2=7 8-1=7
10-4=6 9-3=6 8-2=6 7-1=6
10-5=5 9-4=5 8-3=5 7-2=5 6-1=5
10-6=4 9-5=4 8-4=4 7-3=4 6-2=4 5-1=4
10-7=3 9-6=3 8-5=3 7-4=3 6-3=3 5-2=3 4-1=3
10-8=2 9-7=2 8-6=2 7-5=2 6-4=2 5-3=2 4-2=2 3-1=2
10-9=1 9-8=1 8-7=1 7-6=1 6-5=1 5-4=1 4-3=1 3-2=1 2-1=1
㈦ 怎样教一年级小学生学数学加减法
1、首先10以内加减法是小学数学加减法计算的基础,就好像乘除法计算中的“小专九九”一样,都属是需要孩子去背的。那么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可能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现象、无法进入学习的状态中去。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于孩子还小可能无法理解学习的真正意义那么就先从兴趣开始吧!
3、多多的联系实际(知识来源于生活嘛)因为书本上的知识都是经过加工总结出来的会有一些抽象。
4、先让孩子理解加和减的概念,找些道具,积木什么的,演示给孩子看,理解了概念,孩子就知道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
先让孩子理解加和减的概念,找些道具,积木什么的,演示给孩子看,理解了概念,孩子就知道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
至于说,10减去4孩子能不能立刻说是6这个得靠练习,我觉得没必要家长担心,老师会教的,回家都给孩子念叨一下练习一下就好了。
㈧ 小学二年级数学100以内减法教学设计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要求:
1. 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计算,并说明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
单元教学重点:在熟练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2---P13例1、例2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1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12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3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实践应用
1、练习二第1题交流算法并汇报。
2、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布置作业
㈨ 小学加减法怎么教怎么给她解释
答--您是说一年级新学生的讲课。有适应的过程,孩子在幼儿园的大班阿姨就交简单的1-10数了,就知道1个和2个的含义了,在小学一年级就是在学习的过程,就要按教课书来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