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小学教学策略

小学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0-12-20 12:25:52

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有哪些

有可能你正在为怎样提高小学阅读水平而觉得苦恼,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提高小学阅读水平重要的就是多读,注重读书的方法和步骤。下面就带你了解小学阅读辅导提高阅读水平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从小开始)以上的五次阅读法以及阅读的三个步骤都是非常实用的提高语文水平的方法,如果能够拿去实践,那么学生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小学阅读辅导其实并不难,只要用对方法,学生就会在一段时间后得到提高。

㈡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有哪些

“整体教学”的五大策略

21世纪以来,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一般采用“大螺旋式”编排结构,即在六个年级教学内容的整体编排上采用螺旋式,其中每个单元上采用直线式。这种“小步子”“高密度”的单元知识编排方式,虽然强调了数学内容内部每一领域的连续性与系统性,但是由于时间跨度大,学生容易遗忘,而且不利于知识整体结构的系统性。

数学知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每个知识点都处于彼此关联的知识体系之中,都存在着自身的历史和逻辑结构。那么,根据知识的结构体系,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以整体方式展开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落实,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里主要介绍小学数学整体教学的本质内涵、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

一、小学数学整体教学的本质内涵

整体教学是指基于关联性和整体性原则,遵循学科知识的内在结构,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现状,寻求学科知识之间以及学科知识与学习者心理结构之间关联的教学方式。整体教学以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学科素养为目标,追求学生习得知识的整体性和生长性,为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提供基础。

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是指根据数学知识的系统结构,结合小学生心理特征和已有认知基础,整合相关教学内容,以凸显关联性和整体性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整体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小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本质,形成完善的数学认知结构,而且有助于学生获得数学思想,提升数学能力,发展数学素养。

二、小学数学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

1.结构课程论。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在其著作《教育过程》中指出“一门学科的课程应该决定于对能达到的给那门学科以结构的根本原理的最基本的理解。教专门的课题或技能而没有把他们在知识领域更广博的基本结构中的脉络弄清楚,这在几个深远的意义上,是不经济的。”布鲁纳认为学生掌握学科课程的基本结构,不仅有利于对新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有利于后续学习的开展。

根据结构课程论,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选择和编排上,要理清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的核心知识,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教学中要体现数学知识自身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之间的应然联系。

2.意义学习论。美国心理学家D·P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中指出有意义学习的条件为“(1)学习者表现出有意义的学习心向;(2)所要学习的材料对学习者来说是有潜在意义的。”条件(1)是指有把新的学习材料

㈢ 小学老师教学的主要困惑及相关策略

我主要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优差生兼顾,以及平时作业中改错 环节的落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都说人的手指头十个都不一样长,同一个妈生的孩子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每个班无论多么整齐,都不会所有学生是一个水平。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有一些困惑。困惑之一:在课堂上,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成绩好的无论是回答问题还是课堂作业都很快,思维灵敏。回答问题时容不得有些同学思考就说出了答案。课堂作业做得又快又对,当然我们老师得等多数学生做好了才安排新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优秀生做完了,无事可做,就会左顾右盼,甚至讲点小话,这时的课堂纪律就不好控制。困惑之二:现在的书后面都有“拓展练兵场”,“思维体操”之类的思考题。思考题有的专家曾说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拿些学生不做,的确是个不错的主义。可是,如何来界定他们的层次,这里就会伤有些学生的自尊心,并且学生都喜欢平等,有的成绩好的学生就认为凭什么我要比别人多做题。如果不硬性规定做,有的学生就不去做,当然包括有的成绩好的学生。不做又不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硬性规定做吧,那些差点的学生去做又不合适。即使在讲评思考题的时候也不能统一要求,差一点的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的。不让他听吧,他又会去影响其他同学。困惑之三:评讲卷子和平时的作业评讲。我们总发现在评讲作业或卷子时,跟着老师思路走的恰好是那些懂了,都做对了,得高分的学生。而考得差的,错得多的就是那些课堂上就不怎么认真的学生,他们还时不时的讲点小话,做点小动作。这时老师就会特别生气,讲是为那些不会的学生在讲,听却是那些会做的学生在听,不会的倒没认真听,没认真领悟。所以往往会出现有的题目讲了几次,做过几次,有的学生还不会的现象。
针对这样一些困惑,大家都各抒己见,研究解决这些困惑的策略。
困惑之一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帮助学困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缩短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差距。
在《广州教学研究》的“关于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调查与思考”这篇文章中,有这样的一个调查结果:76.47%的教师认为学困生上数学课时“边听边玩”,学困生中也有52.63%认为自己上课“边听边玩”;可见,教师和学困生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而认为学困生根本不听课的教师只占17.65%;所以说,学困生上课边听边玩,没有专心听课,造成课堂听课效果不好是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观原因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兼顾优差生,达到整体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尝试了多种做法。一、采用组与组比赛,注重小组合作学习:(1)在研究问题时,优秀生帮助学困生,教他们思考的方法,教他们如何表达思考过程;汇报时,优秀生和学困生共同合作完成,当学困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或说着说着不知道怎么说时),可邀请优秀生帮助;汇报后,就能给他们组加分。(2)在做习题时,也采用比赛的形式,发动所有的优秀生去帮扶,每组最快做完的同学到老师处批改,如果全对,他(她)就是组长(负责批改全组同学的习题),组里其余的优秀生做完,可马上去帮助学困生,组长在老师指定的时间内全组都改完,那这组就可加分;半学期累计一次小组总分,教师就给予奖励。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能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除外,也减少了教师辅导学困生的人数,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更需要辅导的学生身上。二、简单的问题多提问学困生。如复习旧知时,就多给他们表演的机会。三、复杂的问题多让学困生复述。如遇新知、难题时就可采用这种方式。
困惑之二,既然是属于思考题,就主要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不做强性要求。自由参与是学生自觉、自为、自主地从事自己的学习活动,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自由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不受外在压制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参与学习目标的确立,参与学习内容的选择、扩展、深入,参与反思,参与提问,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参与发言等等。没有自由参与的课堂生态,教师绝对主宰教学的进程,生成性教学是不可想象的。
困惑之三,在讲评卷子和作业时,可以让都对的学生到教室外去适当的休息。或者是安排他们做自己喜欢的题目。比如可以做一点奥数之类的题目。这样的安排,对那些聪明能干的学生是一种肯定和奖励,
让他们学就学个塌实,玩就玩个痛快!如果让他们留在教室听他们已经懂了的内容,他们会觉得枯燥无味而且还会讲小话做小动作,甚至影响周围那些不会的学生。而留在教室的学生,人少且可以针对性的讲解,让他们把不懂或者说不透切的知识掌握。
通过以上的几点做法,感觉学生的学习态度较好,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既让优生能体会到他的优秀,同时也帮助了学困生,也让学困生在直接的帮助下尽快地掌握该学的知识。让全班都沉庆在学习的喜悦中,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让人人都学有价值的数学,让数学成为人生中美丽的音符!

㈣ 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和主要方法.

Practice is the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 teaching basic form of activity, and also one of the students study English knowledge, get English skills of important ways and main method. From the whole process students learn English to see, any a language skills must be through a lot of practice to obtain. The students from the perception, understand materials to the actual appl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language to express, is cannot leave this important link of practice for students, it will acquisition knowledge into ability plays a vital role.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e of form and practice of the strategy in elementary school, talk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should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practice.\x0d2011-10-25 14:58:00

㈤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有哪些

第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教版师在授课时需有权意识课堂形式要丰富,要学会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同时要注重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观察学生的吸收情况,课堂上也可增设英语小游戏,增强师生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到说英语的活泼氛围。

第二,注重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与热情。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拓展相关的儿童感兴趣的英语读物、儿歌、电影、动画片等,丰富孩子课后学英语的时光,也让学生们可根据感知好玩的事物与同学用英语交流,老师从旁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例如全民皆知的《小猪佩奇》动画片,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对话,也可以用投影仪播放动画片让学生配音。

第三,注重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许多孩子会有腼腆的心理,不敢开口。教师应对每个孩子都应该一视同仁,对他们的成绩予以肯定,对于羞于开口的学生更要多加鼓舞。同时与这类学生的家长沟通,一起为孩子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与目标要想方设法满足学生“成功”的心理要求,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树立自信心。总而言之,教好小学英语需要爱心与耐心,教师要关怀每一个学生知识的掌控情况,帮助学生在快乐中学好英语。

㈥ 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

(1)课堂教学不切实际,形式单一

解决问题教学方法就是培养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解决所遇到数学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教学还是以播放幻灯片和牢记书上的公式为主。一般老师在进行解决问题教学时,由于通常是利用幻灯片将问题展现出来并进行解决,使得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变得单一,更有甚者部分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数学教学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然后学生课后在进行强化训练,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对学习数学越来越不积极,思考越来越缓慢,使得教学不能有效进行。


三、结语

通过对教育理念的改进和传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将课本问题转化为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老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鼓励学生勇敢的解答问题。同时,还应多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有针对性的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和思考的人才。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教学策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