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幼儿园韵律活动教学

幼儿园韵律活动教学

发布时间:2020-12-19 18:49:36

1. 在幼儿韵律活动中,体态律动和舞蹈有什么区别

1、目的来不同。

体态律动是以训自练听音乐、感受音乐为主。以身体为乐器,根据音乐的速度、节奏、力度、分句、感情等变化,有控制地作出各种幅度和力度的动作,表达听到的乐曲。

舞蹈是对为了锻炼出身体的柔韧度、平衡力、协调力,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开发艺术潜能,改善形态以及气质。

2、训练效果不同。

体态律动既培养节奏感,又有助于对音乐的全面感受,加强表演的自信心。

舞蹈启迪幼儿的艺术天赋,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从而达到培养少儿形体美与艺术气质的效果。

3、难度不同。

体态律动难度较低,日常学习可以很快见到成果。

舞蹈难度较高,需要进行系统细致地训练,长久学习可见效果。

(1)幼儿园韵律活动教学扩展阅读:

少儿舞蹈分为国际舞蹈与形体舞蹈两种。

国际舞蹈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系统,以科学系统的形体芭蕾训练为基础,学习世界各国代表性舞蹈、了解世界各国的艺术。

形体舞蹈通过启蒙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对舞蹈、声乐的热爱,提升学生的艺术气质和艺术视野。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

网络-少儿舞蹈

2. 怎样上好幼儿园音乐韵律活动课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音乐活动对幼儿的生活、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音乐教育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对音乐美的敏感性,是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驭音乐,才能进入音乐天地,并借助音乐活动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为了更好地开展音乐活动,我尝试着从趣、情、美三方面着手:
一、寓教于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说人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现代教育研究科学表明,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积极化,可以使儿童具有更高的求知欲,更敏锐的观察力,更丰富的想象力和更坚韧的意志力,而一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智慧,没有灵感。在音乐教学中,我借用美术、录音、动画课件、故事、游戏等表现形式,生动直观的把内容表现出来,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如欣赏《狮王进行曲》时,就用故事导入课题,“大森林黑洞洞的,风吹树摇声中隐隐传来狮王的吼叫声,突然,猴子从树上滑下来说:‘狮王驾到’!乐队吹起了号角------”故事讲完,孩子们还想听,我就再引导幼儿从音乐中听这个故事。音乐会讲故事吗?孩子们半信半疑地听着音乐。当音乐进行到缓慢有力的节奏时,小朋友们一个个模仿起狮王的动作来:有的双手放在背后,抬头挺胸的踱起了方步;有的用双手做爪子,张牙舞爪地把狮王威风自得的模样表现得惟妙惟肖。当音乐进行到轻快跳跃的节奏时,小朋友们有的表演小兔跳,有的表演小鸟飞,有的表演猴子抓痒痒等等。为了帮助全班小朋友保持对该乐曲的兴趣,再次倾听时,我按乐句分别出示了图谱,使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中进一步感受到了乐曲所表现的情节、内容,这下孩子们彻底听懂了乐曲所讲的故事。接着,我又让幼儿分别扮演各种小动物,教师扮演狮王,师生共同游戏。这样将静态的教学内容用动态的教学形式介绍给幼儿,大大地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寓教于情音乐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这些情感需要教师引导 幼儿感受、理解、欣赏。《长大要当解放军》是一首坚定有力的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在教唱这首歌时,我请一名幼儿穿上小军装,背上小木枪,学习解放军走路的姿势出现在活动室。孩子们顿时嚷开了:“棒棒当解放军了!”“棒棒真神气!”我说:“那我们一起来做解放军吧。”孩子们积极愉快地模仿着解放军走路、扛枪等。为了进一步引导孩子表现出解放军英勇、威风的形象,我边请幼儿观看解放军的图片,边问幼儿解放军是干什么的?孩子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解放军叔叔为了让人们过上幸福的日子,他们勇敢的消灭敌人。”“解放军叔叔是保卫祖国的。”为了使孩子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我启发幼儿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达音乐所包含的情感,抒发自己对解放军的热爱之情。由此可见,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充分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音乐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情传神,以情动人,声情并茂,感人至深。
三、寓教于美音乐教学除了对幼儿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用一切美的因素,诸如良好的教学环境,美观的教具,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为孩子创造一种音乐意境。在教唱新歌《小树叶》时,我先让幼儿聆听主旋律,使孩子们在美的旋律中产生遐想,为教授新歌作了铺垫。此后,我又根据歌曲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意境变成生动的画面,同时介绍歌名及内容,使幼儿对作品有了进一步理解。然后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让幼儿初步掌握作品的情绪及演唱方法,幼儿基本学会后再进行表演唱,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美、创造美、表达美。在欣赏《嘀哩嘀哩》这首曲子时,孩子们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我则鼓励幼儿运用画笔大胆想象,在纸上把关于春天的种种美妙景物展现出来,从而完成这一抽象到具体的概念。总之,对于幼儿园孩子来说,教师只有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突出一个“活”字来进行音乐教学,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 >活动的兴趣。实践证明,孩子们通过科学的音乐教育,不仅学到了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达力,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质,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其智力的发展。

3. 组织韵律活动教案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英国课程学家劳顿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三个:教学思想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变化以及教学技术的变化,而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技术的跟进。 对瑞吉欧教育来说,教师的角色既不是母亲、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同伴,而是“以专业的眼光赋予学习者和学习以价值的人”(霍钦斯语)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够投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注重教育的细节,使之成为课堂的闪光点,是教师教育智慧与教学能力的体现。有些细节看似信手拈来,实陈上是匠心独运,他的背后闪烁着教学理念与教学智慧的光芒。让我们用智慧预约一些细节,预约一些精彩,带给孩子更多的快乐与成长。

一、音乐教材选择与处理的智慧

智慧1:分析音乐的特点与变化并巧妙运用
独特的眼光就是一种智慧以《兄弟们》为例,看音乐的特点与动作设计音乐是-rABACAD的回旋曲式,A段音乐比较流畅,适合围成一个圈跳优美的动作;B、C、D段音乐都是鼓点,节奏不同。(打的是即兴的节奏)不同节奏能力的幼儿可以如何调整?

智慧2:预见幼儿的学习困难并巧妙处理
例1:《小瓢虫飞》音乐的处理。速度上的变化、加上两拍子的反应时
例2:《欢沁》音乐的编辑。根据小班幼儿对节奏感知的发展水平,音乐的特点是节奏清晰、工整、速度适中,乐曲共四句,每一乐句八拍,但是感知最后一拍始终感到困难。
第一次调整:在音乐最后一拍加上“叽叽叽”。幼儿的问题与困难:幼儿基本是等到“叽叽叽”念完后才跟念,难以主动感受音乐。第二次调整:在每一乐句第七拍时加上火车叫“呜”,幼儿很快就能跟上音乐节奏。

二、引导幼儿与音乐共鸣的智慧

智慧1:筛选的智慧
一首音乐名曲中往往蕴含许多丰富的信息,但不是都要让孩子全盘感受,教师需要在活动前进行筛选,选取最有特色、最易被幼儿感知、最符合幼儿需要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教学的重点)《野蜂飞舞》:音乐紧张的情绪;大黄蜂在空中飞舞的故事;一群;《惊愕交响曲》:音乐中的重音,以及前后段落的比较。《蜗牛与黄鹂鸟》:感受台湾儿童歌曲中的文化元素。《小白船》音乐在托班与大班均可以用,但是重点不同。

智慧2:搭桥的智慧:教师要在欣赏活动中选取合适的策略建构起“作品”、“教师理解”与“幼儿理解”三者之间的桥梁。如果三者间没有建立恰如其分的联系,音乐欣赏就会失去它的意义。
多通道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立体、全方位地感知。听觉、视觉、运动觉都能调动起来。
最后一遍,一定要用适宜的方式引导幼儿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幼儿表达作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选择最合适的方式,使活动收到最好的效果。《野蜂飞舞渗:引导幼儿用线条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狮王进行曲》:加入语言,帮助幼儿很快理解狮王威猛的形象。《快乐舞会》:语言的巧妙运用《种子托比的故事》:教师语言、动作、动画、吹画的运用《编制梦想》、《时钟》:体态动作的巧妙运用

三、语言提问与引导的智慧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互动活动。西方学者德加默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看法不无道理。教师准确、恰当的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思维进入积极状态。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同教学效率的高低息息相关。因此,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与质量。
误区:不少教师将集体性提问等同于启发式提问,他们认为,提问越多就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就是灌输,就是注入式教学。

智慧1: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提问,使提问富有成效
音乐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教师精心设计、合理规划的,好的提问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与幼儿的知识经验与智力水平相适应,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富有启发性,并能促进幼儿自我反省。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提问主要有六种类型:回忆陛提问、理解性提问、分析性提问、综合牲提问、评价性提问、运用性提问。实例分析:音乐欣赏《小乌鸦爱妈妈》

智慧2:巧妙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以适应各种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教学中的每一个幼儿都是平等的,他们应该享受平等参与集体教学活动的权利和机会,教师也理应保证每一个幼儿的这种权利和机会,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的这种权利和机会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保障,教师提问喜欢用请“能干”、“聪明”的幼儿回答,用“能干”、“聪明”幼儿的思维代替全班幼儿的思维,一节课中有些幼儿获得了5-6次回答问题的机会,而40%以上的幼儿没有获得一次机会,成为教学活动中的“边缘人’,甚至脱离了教学活动,这样,教学活动的提问功效和作用必然受到消极影响。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陈述性提问、填空性提问、选择性提问和判断性提问四种。实例分析: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

智慧3:控制问题数量,并及时反馈
每次问题以1-2个为宜,一般不超过3个。提完问题后要及时检查,避免幼儿充耳不闻。

智慧4:悦纳不同答案,与幼儿探讨不同答案所蕴含的价值并予以提升
过去,许多教师在提问前往往心中都有一个预期的答案,通俗地说:教师事先设计了_一个“套子”,等着幼儿来钻。当幼儿的固答与教师答案相一致的时候,教师就很快地予以肯定;当幼儿的回答与教师答案不一致的时候,教师就会予以否定或不置可否。这种处理方式抑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同时,也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要。教师要能接纳幼儿的不同答案,并且学会与幼儿共同探讨答案中蕴含的价值,对幼儿的答案进行提升,就可以让幼儿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获得成长的经验。例1:音乐欣赏中对幼儿的孙导,幼儿对音乐的不同元素有了各种层次的感知;韵律活动对幼儿动作的提升。以中班音乐欣赏《水族馆》为例。

四、图谱设计使用的细节智慧

智慧1:巧妙将音乐学习的内容与重难点蕴藏在图谱中
例1:说唱活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图谱
例2:打击乐《快乐女战士》的演奏图谱
例3:韵律活动《小哪吒》的图谱

智慧2:引导幼儿参与图谱的设计
与教师共同商量,一起设计;教师设计一部分幼儿补充一部分;完全幼儿设计(家长可以参与)

智慧3: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图谱
要引导幼儿发现图谱中蕴含的学习内容,并自主学习

智慧4:引导幼儿排出图谱的顺序
从《巡逻兵进行曲》图谱的四次调整透析音乐图谱设计与运用的智慧:
第一次:平铺直叙,所有内容都放上去,密密麻麻。幼儿看得眼花缭乱。
第二次:去除重复的部分,图谱变得清晰、美观
第三次:增加了重复记号。(理解反复记号的意义)
第四次:让幼儿自己摆放重复记号。主动倾听,在理解反复记号的意义基础上主动运用。

五、启发与提升幼儿动作的智慧

幼儿的困难:一是不知道从何下手创编,二是创编的动作经常重复不变,如拍手、招手、扭胯等。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掌握创作的规律,在幼儿创编不同造型时不能给予具体、有效的指导,致使幼儿在同一层次上变化,最终也不清楚创新的途径与方法。
幼儿的动作从来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中生有”。关键一是找到有鱼的池塘或河流,二是要“授之以渔”。

智慧1:引导幼儿掌握动作探索的关键
例1:韵律活动《机器人》机器人的动作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从人的动作转化而来,关键是要让幼儿理解机器人的动作与人的异同。这不仅帮助幼儿创编,更是学习能力与思维方式的的培养。教师指导语言的指向性要明确,启发性要强。(让幼儿探索的东西是有方向的,而不是漫无目的地乱猜、瞎掰)
例2:韵律活动《跷跷板》跷跷板动作的关键是—上--F,所以可以引导幼儿探索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眼镜、头部、手臂、手措以及大动作;还可以两两合作,表现一上一下。

智慧2:丰富幼儿动作的表现方式
例1:韵律活动《毛毛虫和花蝴蝶》
例2:韵律活动《小蝌蚪》
幼儿的动作经验源于生活,应在生活与观察中丰富动作图式。许多时候幼儿无法探索,是因为没有相关的经验。探索就成了无源之水了。

智慧3:选择恰当的探索点
各个环节、具体的内容、音乐是否适合幼儿的探索,避免无所事事地探索、漫无边际地创造。

智慧4:处理好示范与探究的尺度
许多教师认为,示范会影响、限制幼儿的自主探究,其实,适度、恰当的示范能够促进幼儿有效地探索。

智慧5:巧妙记录自己探索的动作。

智慧6:积极有效的鼓励与引导

在探索性活动中,幼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或答案,或是表现了自己的创编动作时,教师应及时予以总结、归纳、引导。让幼儿明确自己好在哪里,不够在哪里。幼儿的发展不仅需要鼓励,也需要教师引导。教师需要不断地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幼儿体验成长的幸福。

4. 幼儿园小班韵律活动《好孩子要诚实》的教案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说话要诚实,知错就改的良好习惯。 2、指导幼儿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知道知错,能改是好孩子的行为。 教学难点:怎么才能引导幼儿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 活动准备 1、好孩子要诚实的音乐。 2、好的行为图...片例如:讲卫生,有礼貌,知错能改。 活动过程 组织教学 感受音乐 1、 听音乐入室:让幼儿以小鸟飞的动作,有次序地飞入课室。 2、让幼儿找一个舒服的位置站好做一些简单放松的动作。 3、师生问好(表演唱) 头儿点点,(点好)手儿摆摆,(招手) 我们对你 说一声:“老师你好!”(鞠躬) 4、让幼儿逐一欣赏图片,分别利用图片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教师提问:你有没坐过这样的事情? 请幼儿回答,从谈话的过程中,引出教学幼儿做事要诚实,导出课题。 5、感受音乐,欣赏音乐 (放音乐)听一听,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让幼儿感受音乐,并学会领悟歌词大意。 6、学习歌词:随老师拍手一起读歌词。可分组、分角色朗读歌词。在语言中能 加点花样变化。把学歌词当成一种游戏进行。让幼儿乐于参与其中。 7、跟随伴奏,有感情地跟随老师演唱歌曲。 8、结束部分:让幼儿开火车离开课室。 9、延伸活动:请幼儿自由谈论,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有做错事的时候,做错事后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阅读全文

与幼儿园韵律活动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