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己修业九年义务教育,按课程计划规定完成学业,是什么意思
已经完成9年义务教育,具有初中文化了。
2. 计划与总结的区别和联系
一、计划和总结的联系
计划和总结均是人对一段时间内需要进行的事项的主观意识安排。计划是总结的前提,总结是计划的结论。
二、计划和总结的区别
1、出现时间段不同
计划和总结出现的时间段有所不同,计划早于总结。
计划是指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而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方式。
2、具体内容不同
计划包含的要素有目的或使命、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方案,以及预算等,要明确时间、方法、步骤、预算等;而总结主要是对已发送的事项进行效率或经验、做法的评价,需要将实际执行的事项与计划内容做出对比。
3、分类不同
计划和总结的具体分类形式不同。
从计划的重要性程度上来看,可以将计划分为战略计划和作业计划;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指标,可以将计划分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把总结分为工作总结、生产总结、学习总结、教学总结、会议总结等等;根据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全国性总结、地区性总结、部门性总结、本单位总结、班组总结等;根据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月总结、季总结、年度总结、阶段性总结等。
(2)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扩展阅读
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态有三种
一、纵式结构
就是按照事物或实践活动的过程安排内容。写作时,把总结所包括的时间 划分为几个阶段,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每个阶段的成绩、做法、经验、体会。这种写法的好 处是事物发展或社会活动的全过程清楚明白。
二、横式结构
按事实性质和规律的不同分门别类地依次展开内容,使各层之间呈现相互并列的态势。这种写法的优点是各层次的内容鲜明集中。
三、纵横式结构
安排内容时,即考虑到时间的先后顺序,体现事物的发展过程,又注意 内容的逻辑联系,从几个方面总结出经验教训。这种写法,多数是先采用纵式结构,写事物 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情况或问题,然后用横式结构总结经验或教训。
3. 要求根据学校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完成一份自己的学习计划
你好,关于学习计划,首先要学会给自己规划一下时间,每个时间段要做版什么,明确下来,有了权目标复习才有方向、才能有条不紊。
我通过练习“快速阅读”来激发右脑潜能,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阅读者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音现象,越过由发声到理解意义的过程,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实现阅读提速、整体感知、理解记忆、注意力集中的飞跃。
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网,安装软件即可进行试用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你的阅读速度提高5-10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
做题实战也是必不可少的,做题时检查学习、复习掌握情况最好的办法,平时要多做多练。考试前可以自己做一两套模拟题,按标准的考试时间来,培养考试心态。更多关于学习的方法可以到贴吧《高效学习法》吧学习交流。
4. 高二第一学期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
一、 发动准备阶段(2013.9.1—9.30):教务处负责
各教研组在学习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选修课开设情况完成课题名称上报工作(指导老师不局限于高二年级任课教师,高一老师也可以参加)。
二、 选题、汇总确认评审阶段(2013.10.10—11.6):教务处负责
教务处汇总上报推荐课题并分发到班主任处(开班长会议),由班主任组织全体学生选题(每人独立完成一个课题,课题指导老师尽可能选本班级任课老师,可以自选课题与指导老师),完成班级汇总表交教务处。教务处在确认、评审后印发《2013-2014学年高二研究性学习课题一览表》。
三、 实施阶段(2013.11.8---2014.4. 8):班主任、指导老师负责
各班按《2013-2014学年高二研究性学习课题一览表》实施与学科教学拓展紧密联系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一人一课题)。课题研究范围不宜太泛、太空洞(可在已指定课题范围内结合可行性、有价值及现实意义等,修正课题名称、课题研究内容等)。
四、 结题成果汇总阶段(2014.4.10—5.10):班主任负责
班主任汇总结题成果(学生每人独立完成一篇课题论文,成绩由学生找指导老师审定)
五、 学生成绩评定阶段(2014.5.11-6.10):班主任、指导老师负责,完成同学教务处给予相应学分。
5. 如何完成教学计划
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就必须进行精心的安排和周密的计划。如果教学无计划或计划性不强,教学工作就会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学质量则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认真负责地制订好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计划,要在熟悉本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再根据学校与教研组的工作计划要求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进行制订。只有这样才能制订出符合实际并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具体实施方案,通常包括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或课题)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简称教案)。
学期教学计划
学科教学计划是由任课教师根据一册教材编制的学期教学计划,因此又称为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是教学的依据,也教学正常进行的保证。制定教学计划是熟悉课程标准、教材,熟悉学生的过程。
学期教学计划是指对一个学期教学内容作一个总体安排,使教学工作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期教学计划一般应在学期开始前制订好,最迟也应在开学一周内完成。教师制定计划时必须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把握教材体系和教学重点,认真分析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学校教导处拟订的本学期学校教学计划中的大事活动安排及教学工作目标和重点。
学期教学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班级情况分析 如班级、学生人数、男女生比例、原学习成绩分布以及学风情况等,它不同于班务计划时的学生情况分析,应着重分析学生的基础情况,如优秀率,及格率、各分数段的人数等;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掌握等情况及师生关系等,兼顾优缺点。(必要时要对上学期期终考试试卷进行全面分析),特别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做详细分析。若是起始年段还应分析学生的来源情况。
(2)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对整册教材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要通过通读全册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掌握本学期所要教学的教材内容有哪些?其地位与作用如何?要搞清全册教材的知识体系,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什么?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各单元教材之间有何联系?等等。
(3)教学目标与要求 可用条文式写出思想教育、知识教学 、基本技能培养要达到的目标;如“双基”教学要达到哪些目的与要求?“智能”培养要达到哪些目的与要求?思想品德教育要达到哪些目的与要求?
(4)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措施要具体,实际,绝不泛泛而谈。一般应包括教师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法,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推进,强化后进生的转化,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提出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考查学生学业成绩等有哪些措施?在帮助优秀生更上一层楼、帮助学习困难生上新台阶方面有哪些打算?等等。
(5)进行教学课时数的分配及进度安排 全学期授课时数、复习考试时数及进度,要根据大纲和教学参考书的总体安排,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恰当的分配处理,并排出进度表。进度表内容应包含周次、教学日期、课时数、教学内容安排、备注等栏目。
(6)其它 如新学期准备开展哪些教学专题研究与教改项目实验,学科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与学科竞赛活动如何开展等等。
6. 缠绕画教学计划
以每学期4个月进行计划: . 第1个月完成xxx计划,(其中,第1 —2个星期完成xxx计划,第3个星期完成xxx计划,第4个星期完成xxx计划。) . 第二个月完成xxx计划,(其中,第1—3个星期完成xxx计划,第4个星期完成xxx计划。) . 第三个月完成xxx计划,(其中,第1个星期完成xxx计划 ,第2个星期完成xxx计划,第3—4个星期完成xxx计划,) . 第四个月完成xxx计划,(其中,…………,…………,………………。) 。
7. 数学基础差的班级,调整教学计划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怎么处理
首先整顿上课状态 培养学生认真听课 然后授课内容以基础为主 先让学生有成就感 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每天围绕计算和基本概念展开练习 一段时间后 逐步提高内容
8. 申请从事继承学习的理由,是否能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
申请从事继承学习的理由、是否能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
签名:
指导老师意见(明确是否同意带该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