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点
1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小学教育概述
(一)小学教育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
学龄儿童(
6-12
岁)
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
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
小学也称蒙学。
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
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
(二)小学教育的任务
根本任务:打好基础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据记载
,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
特点:
1
、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
、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
、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四个标志性事件
1
、
1878
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
2
、南洋公学外院
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
1897
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
3
、
1904
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
,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
中学堂、
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
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
。
(
清政府
1904
年颁布了《奏
定初等小学堂章程》
,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
7
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
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
4
、到了
1912
年,
“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
四个学制
1
、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
、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
3
、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
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
、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
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
1949
年。
(三)当代的小学教育
1
、
1986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
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标志着我国的
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
、
1992
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
、
2001
年开始了第
八
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❷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在一张试卷上考吗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在两张试卷上的,是不同的两门考试项目,分为上下午考试。回
满分都是150分,最后答核算成绩是以学生的实际考试分数乘以0.8,为最后分数,最后分数70分为合格,也就是说卷面成绩要考到88分及以上才算合格。
例如学生卷面考了90分,最后成绩以90×0.8=72,那这名学生的最终成绩(实际成绩)是72分。
(2)小学教育教学与能力扩展阅读:
考试科目注意事项
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要是知识点比较多,就是要记忆的东西很多,这门课真的不能偷懒,但是背诵也要理解性背诵,死记硬背还是很困难的,所以可以报个网课学习,不懂的知识点就听老师讲解,这样背起来也会容易一些。
2、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其实本身考的知识点不多,主要是三观,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但是综合素质的选择题考的很杂,天文地理文学逻辑等等,很难准备。还有50分的作文也需要好好练习。
❸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这个记不住啊
在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简答题是各位同学比较烦恼的一类题型,他在我们整场考试中所占比例比较大,一共三道题,每道题目十分,所以他的比重需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但很多同学找不到考试命题的规律,漫无目的的记忆,最后错过考试重点,接下来我将对我们小学科目二的命题规律进行分析:
从总体上来说,最大的特点是小学科目二所出的简答题自从国考以来每年出的简答题不会出现重复,也就是说之前出现过的简答题我们不用花太多时间识记;其次我们会发现小学科目二和中心科目二中的简答题有所重复,也就是说我们在复习小学简答题时,可以把已经考过的中学简答题作为我们的备考范围。具体来说,以下主要是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对简答题所出现的频率进行一定的总结:
难度五星
1、创造性思维与培养
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3、新课改下的教师观、评价观、学生观、学习观(材料分析题)
4、《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能力为重”“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
5、简述小学生注意发展的规律。
6、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7、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材料分析)
8、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9、简述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0、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11、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和方法(材料)
12、因材施教、启发性、循序渐进性原则的要求(材料)
13、德育疏导原则、因材施教、积极因素原则基本要求
难度四星
1、注意的品质
2、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3、动机冲突
4、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启示。
5、教育制度影响因素
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8、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9、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
10、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1、教师专业知识(材料)
12、后进生教育
13、教学情境的方法
难度三星
1、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2、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4、意志品质
5、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有哪些表现?
6、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7、备课的三个要求
8、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9、人格影响因素
10、气质类型特征
11、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12、学术论文的主要内容
13、班级体形成
14、班级管理模式(材料)
15、班集体的管理内容
16、一堂好课标准
难度二星
1、教育目的影响因素
2、意志的品质特征
3、智力影响因素
4、班级的意义
难度一星
1、记忆的过程
2、良好记忆的品质特点
3、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以上介绍了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考点归纳,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中公讲师解析
❹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都考什么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教育知版识与应用、教权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后者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或掌握、运用三个层次。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考生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4)小学教育教学与能力扩展阅读: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体型: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单项选择题占考试题型的约27%,非选择题占考试题型的约73%。
可根据当前小学教师培养和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的具体情况,在材料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中分别设置语文、数学等科目的选考内容,考生可任意选择一个科目作答。
教师资格证考试不举办培训,亦不指定教材,考生可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下载各科目的《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等相关信息自行复习备考。
❺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如何备考
一、考情分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是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统一考试,通过分析历年考题不难发现,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六大模块的题型和分值都没有太大变化。下面就针对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试卷结构、题型分布以及各考点模块所占分值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题型分布
(二)具体内容及备考建议
模块一教育基础。具体内容: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心理学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组织与管理、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研究方法。备考建议:通过对历年考题的分析,不难发现此部分的内容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比较大,知识点繁多,但大多数都是常规型的识记题目,尤其是在教育、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这两节内容中涉及到的人物观点、代表作等比较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就需要进行准确识记做到人物、观点、著作一一匹配。重点备考的知识点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以单选题、简答题的形式备考,在学校组织与管理、教育研究方法等内容考查概率较小,难度不大。
模块二学生指导。具体内容: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小学儿童的学习、小学德育、小学美育、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协调。备考建议:在备考的时候应当以单选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备考,在这一模块中主要掌握个体的身心发展概述和小学德育等内容即可,这一部分的内容考查主观题的概率较大,其他做到理解识记即可。
模块三班级管理。具体内容:班级与班级管理、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班级活动与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备考建议:在历年考试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有波动,建议在班主任这一节如班主任工作等内容以简答题形式备考,其余内容做单选题备考即可。
模块四教学设计。具体内容:文本解读、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板书设计。备考建议:考查相对稳定,没有较大的变化,基本上涉及单选题和教学设计题,尤其是教学设计的分值较大,在教学设计这一大题型中主要是给考生呈现6道题目,要注意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
模块五教学实施。具体内容:教学概述、教学过程、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实施、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备考建议:这部分比较重要但所占分数相对不多,且这部分不难理解,基本上在教学实施中常考查材料题,主要是以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为主,且材料题所呈现的案例一般都是在教学中的实例,在复习时对于此模块的内容要重点识记,能够结合相应的案例来理解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以便作答此类主观题目。
模块六教学评价。具体内容: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备考建议:主要是以单选题的形式备考即可,而且这部分的内容基本上以一道单选题备考即可。
二、备考指导
对于教师资格考试,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备考:
1.掌握基础知识,构建理论体系
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要采用题海战术急于求成,因为通过做题领会的知识点往往只是零散的知识,没有一个系统的掌握。所以建议考生在做题前能够先将整体知识的逻辑结构掌握清楚,了解每一个章节具体讲了哪些内容,每一个知识点如何理解和运用,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习题的练习,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巩固的目的才能加深知识点的记忆。
2.摒除机械记忆,学会意义记忆
教育基础知识的学习相对比较枯燥,所以很多考生在复习时容易采取机械背诵的方式进行备考,单纯背诵并不能取得较高的成绩,所以考生在复习时尽量能够通过理解记忆,并且可以总结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一个知识点如果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清楚那就证明是真的理解了,所以考生不妨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一些难理解的知识点给他人进行讲解,从而进一步加深自己的理解。并且考生在学习时还要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点尽可能与生活实际相连,这样才能应对灵活多变的题目内容。
3.调整消极心态,积极应对考试
学习的过程是枯燥的过程,尤其是教育基础知识需要记忆和理解的内容较多,所以考生在备考时经常会出现消极抵触,甚至是学习焦虑的心理。面对考试从心理上肯定要经过积极备考、消极备考、高原期等阶段,只有突破了自己学习的高原期才能够真正获得成功。所以考生一定在备考期间调整好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考试,踏踏实实复习,认认真真备考,相信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以上简单介绍了关于《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考情分析和备考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