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儿园教师教学论文格式是怎样的
××××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
(页面设置:论文版心大小为155mm×245mm,页边距:上2.6cm,下2.6cm,左.5cm,右2cm,行间距20磅,装订线位置左,装订线1cm,)
此处为论文题目,黑体2号字
摘 要
正文略
关键词: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之间分号隔开,并加一个空格)
第1章 绪 论
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1]。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用4号字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
1.2 本论文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各章题序及标题小2号黑体
2.1 各节点一级题序及标题小3号黑体
正文另起一段,数字与标题之间空一格
2.1.1 各节的二级题序及标题4号黑体
正文另起一段,数字与标题之间空一格
2.1.1.1 各节的三级题序及标题小4号黑体
正文另起一段,数字与标题之间空一格
1. 款标题 正文接排。本行缩进2字符,标题与正文空一格
(1)项标题 正文接排,本行缩进1字符,标题与正文空一格。
(2)项标题
2. 款标题
2.2 页眉、页脚说明
在版心上边线隔一行加粗线,宽0.8mm(约2.27磅),其上居中打印页眉。页眉内容一律用“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字号用小四号黑体。页码置于页眉右端,采用形式为:第M页,具体设置参考模板。
2.3 段落、字体说明
每段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固定值20磅。正文用小4号宋体,西文和数字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按照GB3100~3102及GB7159-87的规定使用,即物理量符号、物理常量、变量符号(如:a(t) , (i-1)Tht< , m>
2.4 公式、插图和插表说明
(公式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序号按章节编排,如有“假定,解”字样,文字空两格写,若有对公式变量的说明,以分号结束。公式中用斜线表示“除”的关系时应采用括号,以免含糊不清,如1/(bcosx)。通常“乘”的关系在前,如acosx/b而不写成(a/b)cosx。具体格式如下)
假定 (2-1)
式中 R—幅度;
θ—相位;
fc—载波频率;
(插图图题于图下,小4号宋体,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a)分图a b)分图b
图2-2 图题
(插表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小4号宋体,若有分页,需在另一页第一行添加续表。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占2个数字宽度)。表内文字或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采用通栏处理方式。表内文字说明,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
表2-1 形状变化特征值及相应比例
形状模型变化: 特征值编号特征值比例1比例210.01064259.62%59.62%20.00230512.91%72.53%30.0013477.55%80.08%40.0006833.83%83.91%50.0006453.62%87.52%60.0003922.20%70.0003241.82%91.54%80.0002381.34%92.87%续表特征值编号特征值比例1比例29------100.0002051.15%95.30%
结 论
正文略
致 谢
正文略
参考文献
(参考的中文文献排在前面,英文文献排在后面。作者与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写“等,编著”等字样,如果版次是第一版,则省略。没有引用书籍文字则不写引用起止页,且以“ . ”结束)
(著作图书文献)
[1] 作者,作者. 书名. 版次. 出版社,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2] 作者. 书名. 出版社,出版年.
(翻译图书文献)
[3] 作者. 书名. 译者. 版次. 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刊物文献)
[4] 作者. 文章名. 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会议文献)
[5] 作者. 文章名. 编者名. 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 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6]
(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
[7] 研究生名. 学位论文题目. 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 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附 录 1 标题
(对需要收录于毕业设计(论文)中且又不适合书写正文中的附加数据、资料、详细公式推导等有特色的内容,可作为附录排写)
(以上内容来源于学术堂)
㈡ 浅谈幼儿园幼儿教学应如何与生活结合论文
幼儿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的探讨论文
摘要:幼儿的生活是其活动也是其经验。要将幼儿生活与幼儿教学有效结合起来,首先要予以其生活充分关注,包括生活中各种问题、困难,以及每个发展历程,为其创造良好发展机会,尽量做到生活化教育,通过生活教育,使其从生活中学习,获得积极、健康成长的良好空间。本文主要探讨幼儿教育与生活结合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活经验;教学策略
由于一直受到传统幼儿教育影响,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实践中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包括如幼教目标偏差,重知识传授、技能发展等。鉴于这些问题,众多幼儿教育专家倡导要让教育回归生活,必须做到幼儿教学生活化。现阶段,我国教育领域强调教育需回归生活,其不仅只是某种口号,更是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贯彻落实的宗旨。
一、幼儿教育与生活结合的重要意义
根据幼儿发展规律和幼儿教育要求来说,要合理安排教育知识与方法,不但要全方面了解幼儿,更要避免脱离其认知范围。任何知识的基础都是生活,因此,必须坚持提高幼儿学习兴趣,使其保持轻松状态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这一教学中心思想。幼儿教育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能够让幼儿深刻理解学习内容,且与其思维模式、学习心理相符,还能利于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增强其逻辑思考能力与生活观念,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幼儿教育要实现生活化,首先是要在课堂上再现生动的生活情景,全面调动其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幼儿教育生活化的定义即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在教育中合理把握幼儿学习的心理特征,将生活引入课堂来激发培养其学习兴趣和逻辑思考能力。
二、幼儿教学与生活结合的策略
(一)挖掘幼儿的生活素材
生活是不分昼夜的进行,在幼儿生活中拥有大量具有生活教育价值的素材,这些均有待幼儿教师的合理挖掘。比如,幼儿洗手、用餐等过程中,教师均可加以引导,教会幼儿正确的方法,使其学会彼此谦让,当小伙伴洗手时后来者应在旁等候,避免争先恐后;并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可以带幼儿参观食堂,或是帮忙整理蔬菜、学习点心制作方法等,让幼儿产生良好的劳动体验,进而学会勤俭节约,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将饭菜认真吃完。
(二)开展生活化区域活动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幼儿园逐渐改变了既往单纯角色游戏与学科教学模式,逐渐加重了区域活动、综合化课程的比例。而这种教学无疑能为幼儿创造更大的活动空间,充分体现出幼儿自主性,促进其全面能力发展。综合化课程更强调幼儿生活实践,有助于提高幼儿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鉴于目前我国幼儿园中多以独生子女为主,往往缺乏较强的生活能力,基本上幼儿在家中都属于“小皇帝”,无法做到独立洗漱、进餐、如厕等。归根究底,是由于幼儿父母忙于工作难以腾出时间照顾幼儿,更为节省自己的时间而直接帮幼儿做事;或是部分幼儿主要由外公外婆等照顾,祖辈常常对其溺爱,管教并不严格,进而严重加大包办代替现象。为此,开展生活化区域活动,围绕幼儿生活组织活动,以自由宽松的环境激发幼儿参与热情。通过创设与幼儿相适应的活动区域,并将日常生活渗入活动中,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成人劳动等,发展增强其实践能力与生活能力,这样方可使其自然、独立、快乐和创造生活。
(三)设计多样化游戏活动
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极大,同时幼儿在游戏中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这对幼儿各种心理、运动器官与个性品质的发展形成具有积极促进意义。游戏不但是其日常生活中占据最多时间、发生最多次的一种活动,但不包括基本生存所需的活动。因此,幼儿教育要充分与生活、游戏相结合,充分满足幼儿全面发展诉求,使其积累大量对身心发展有益的经验。众所周知,游戏具有社会性、虚构性、自主性等特征,这与幼儿学习及身心特点不谋而合,也能反映出幼儿的各方面特征,满足其社会性、生理、情感和生理的发展要求,更能符合其自我肯定与表现的需要。游戏在满足幼儿诉求的同时,还能带给幼儿快乐,使其对游戏活动产生强烈兴趣,然后在两种情绪体验不断作用、补充下,充分促进支持其进行游戏。由此可见,幼儿最佳学习手段即游戏。比如,组织幼儿开展“玩纸箱”活动,鼓励幼儿自己想象玩法,充分丰富培养幼儿想象力与创造性,并在幼儿钻、摇纸箱时,锻炼发展其肌肉与动作,再引导其在纸箱内放入物品,以小组为单位抬动纸箱等,促进幼儿养成良好合作精神。
(四)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作息习惯包括作息能力与作息规律。后者则主要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最好做到相对固定,养成科学作息时间习惯。前者涉及面相对广阔,比如休息前进行洗漱等,这就是一种作息能力,同时还要清楚脸盆毛巾、牙刷牙膏、洗发露等摆放位置和使用方法。并且早起后要自己穿戴衣物,但要注意避免穿错穿反,还要合理整理床铺,自主叠放被褥等。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既能享受其乐趣,更能充分理解何为良好作息,并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现触类旁通。此外,这样还能有效调动幼儿积极性,让幼儿抱以良好心态参与其中。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幼儿生活化教育对幼儿了解掌握生活与知识至关重要,教育工作者既要推广这种教学模式,也要注意对幼儿进行正确指导,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帮助幼儿养成合理科学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冯珺.幼儿生活教育的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6):120-120
[2]杨琼.关于幼儿生活教学的价值取向探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6):228-228.264
[3]王娟.论如何实现幼儿教学生活化[J]教育界,2015,(28):161-161.149
㈢ 如何开展幼儿园数学教学论文
开展幼儿园数学教学,要以启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为主,首先要给幼儿建立数学认知,把数学生活化、游戏化、儿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
▋有意识的进行数学教育
通过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使孩子不知不觉中接触到数字“1”的概念。例如在给孩子喂饭的时候,可以说“宝宝乖,先吃一口,再吃一口”,这样子对孩子日后数字教育会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和孩子做游戏互动
游戏室孩子最喜欢最能接受的学习方式,也是最有利于亲子关系的方式。例如,和孩子爬行比赛,或者比赛捡东西的游戏等。通过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和运动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耐力和竞争意识,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发展非常有好处。
▋教孩子做比较
数学启蒙除了数数,还涉及到图形几何、时间空间、逻辑推理、比较分类等。家长们借助生活中的事物,教孩子大小比较、形状配对知识。例如吃饭时让孩子比一比谁的碗更大,装的东西多,甚至可以引导孩子动手操作一下,怎么才能装满它。
▋教孩子数数之前要懂的
很多父母一提到数学启蒙,就想到教孩子数数,其实数数随时都可以进行,并不单纯让孩子背数字,而是让孩子理解数字。在教孩子数数前,家长应该多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了解到大小快慢、轻重高矮等的不同,然后才引导孩子去认识数字1234,理解数字。
启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不仅是数数和加减,要更多地联系实际,让孩子去发现生活中数与形的关系,并引导孩子理解和运用抽象数字后的实际意义,将数学与他的日常联系起来,这是父母给孩子做数学启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当的方式。
㈣ 幼儿园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谈谈怎样观察幼儿
这个题目你不会写吗,很简单的,可以给你一个样板,也可以直接用的
㈤ 论文:浅谈如何轻松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
幼儿园数学活动的开展,首先要启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给幼儿建立数学认知,把数学生活化、游戏化、儿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培养幼儿数学思维,。
▋有意识的进行数学教育
通过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使孩子不知不觉中接触到数字“1”的概念。例如在给孩子喂饭的时候,可以说“宝宝乖,先吃一口,再吃一口”,这样子对孩子日后数字教育会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和孩子做游戏互动
游戏室孩子最喜欢最能接受的学习方式,也是最有利于亲子关系的方式。例如,和孩子爬行比赛,或者比赛捡东西的游戏等。通过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和运动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耐力和竞争意识,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发展非常有好处。
▋教孩子做比较
数学启蒙除了数数,还涉及到图形几何、时间空间、逻辑推理、比较分类等。家长们借助生活中的事物,教孩子大小比较、形状配对知识。例如吃饭时让孩子比一比谁的碗更大,装的东西多,甚至可以引导孩子动手操作一下,怎么才能装满它。
▋教孩子数数之前要懂的
很多父母一提到数学启蒙,就想到教孩子数数,其实数数随时都可以进行,并不单纯让孩子背数字,而是让孩子理解数字。在教孩子数数前,家长应该多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了解到大小快慢、轻重高矮等的不同,然后才引导孩子去认识数字1234,理解数字。
启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不仅是数数和加减,要更多地联系实际,让孩子去发现生活中数与形的关系,并引导孩子理解和运用抽象数字后的实际意义,将数学与他的日常联系起来,这是父母给孩子做数学启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当的方式。
㈥ 幼儿园教学论文《如何做好家长工作》
一、尊重理解、建立信任
做好家长工作,要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面对一个班的家长,首先要做到了解,这位家长是什么性格,脾气如何?做什么工作的?在家里对孩子是否上心等问题都是身为老师的我们需要了解到的。平时班里发的一些家园配合的工作,有些家长对此不理解、不配合,以前的我会感到生气与委屈。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家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会更容易解决。也许是他们忙于工作,也许因他们没有进行过系统、专业的育儿培训,不知道该如何配合。我们可以对部分家长加以说明或进行提醒, 家长会更乐意配合。
第二点是尊重,要表现出对他们的尊重,平时要有善意、发自内心的微笑,不能冷眼相对、爱理不理。例如,在来园环节,是每天接触家长的时候,在这个环节中有点老师会出现不知说什么沉默的情况,这样不好,会让家长觉得你很冷漠,甚至认为对孩子不关心,在这里你可以主动跟孩子问好,简单说一说孩子的近况,例如这个孩子前段时间生病,今天才来可以问问孩子的状况怎么样,是否需要用药,饮食方面有什么主意的。关爱每个孩子,使家长能放心将孩子交到我们手上。尊重家长、给予理解,逐步与家长建立起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关系,从而形成融洽的教育气氛。
二、平等对待、真诚沟通
沟通是家长工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