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关幼儿园安全教育讲座的观后感,不少于500
2013年9月4日早上,今天本铁路幼儿园张园长为我们进行了《幼儿园安全教育》的讲座,感触很深。 每次都怀着期待的心情听这样的讲座,而每次听的感觉都不一样。随着年龄的增加,自己经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责任和压力也越来越大。 我们需要冷静思考:幼儿在园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切实有效地减少在园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幼儿真正生活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 我们老师应该怎样作好安全保育教学工作?谁也不愿意看到事情发生后家园两方去对驳公堂,那可怜的只有孩子,一切皆有可能,特别是对于孩子,怎么尽量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这是我们要关注的。在安全问题上,任何的想象力都不为过,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提高每一个人的安全意识,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安全预案,防患于未然。 对于我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压力也就更大,我们应该全身心的投身到教育中来,想尽一切办法挖潜资源,多一份爱,少一份粗心,多一份细心,少一份危险。 总之,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工作责任心,防止责任事故和意外事故的发生,让孩子们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
② 关于幼儿园的读后感怎么写
《幼儿教育》虽说是一本杂志,但其中的内容形式是丰富多彩的,看完内每一期的《幼儿教容育》,我都深有感触,因为这本书不仅是针对幼儿教育,对家庭、社会、幼儿园、教育都有很好的认识。一本薄薄的杂志有精彩的“方案研析”、真诚的“教养笔记”、甜蜜的“教师书房”、良好的“家园互动”等等,每个内容形式都写的如此深动,尤其是教养笔记,真的能让人受益非浅,也能给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教养笔记”中的一篇文章让我很感动,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图书架旁的碎纸片”,讲述的是老师在教室的图书架上摆了很多新的图书,可是总是发现有书的破坏,为此老师利用了晨间谈话对孩子进行了爱护图书的教育。可是没过几天还是有这样的现象,老师找到了原因,原来是孩子们为了折纸飞机玩,于是,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些作业纸好方便孩子们折纸飞机。可过了几天,图书封面还是被撕坏了不少,老师再次找出了原因。
③ 幼儿教育读后感
[幼儿教育读后感]《幼儿教育》虽说是一本杂志,但其中的内容形式是丰富多彩的,看完每一期的《幼儿教育》,我都深有感触,因为这本书不仅是针对幼儿教育,对家庭、社会、幼儿园、教育都有很好的认识,幼儿教育读后感。一本薄薄的杂志有精彩的方案研析、真诚的教养笔记、甜蜜的教师书房、良好的家园互动等等,每个内容形式...都写的如此深动,尤其是教养笔记,真的能让人受益非浅,也能给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教养笔记中的一篇文章让我很感动,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图书架旁的碎纸片,讲述的是老师在教室的图书架上摆了很多新的图书,可是总是发现有书的破坏,为此老师利用了晨间谈话对孩子进行了爱护图书的教育,读后感《幼儿教育读后感》。可是没过几天还是有这样的现象,老师找到了原因,原来是孩子们为了折纸飞机玩,于是,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些作业纸好方便孩子们折纸飞机。可过了几天,图书封面还是被撕坏了不少,老师再次找出了原因。原来孩子们有了纸飞机的需要后,看上去老师已经给予支持但是这种支持还是非常表面和初步的。在孩子们初步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会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而且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需要。只有作更深入的了解和更细致的思考,发现幼儿感兴趣的折飞机活动中隐含的教育价值,及时提供不同质地、不同大小的纸,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班是早期阅读实验班,孩子们在看图书的环节中有很多点跟这里面的孩子很相象,但是我们老师处理的方式却不一样,我们有时候由于心太急而忽略孩子的这些需求,看了这篇教育笔记后确实让我们感触很多,也学到了很多。《幼儿教育》中还有好多吸引我的栏目及文章,有些文章虽简短,内涵却很深邃。文中的一些观点都是非常值得我们细加品味的。〔幼儿教育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④ 幼儿园教育活动观后感
为了提高我镇幼儿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月24日,我镇组织了一次外出参观学习的活动。其中我园有6位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
一大早,我们在园长的带领下,带着各自分配的任务踏上了参观的旅途。今天共参观了五处幼儿园,分别是:陈户中心园、城区幼儿园、店子中心园、兴福实验园、兴福社区幼儿园。我们每到一处幼儿园,都会感受到一股浓厚的儿童化气息,每所幼儿园都有一支充满爱心、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通过观察、交流,都能感受到他们团结、进取、敬业、乐业的精神。各幼儿园园长的热情接待、老师无私的经验介绍,让我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
在活动中,我们主要通过看、问、查阅档案等形式去参观学习。通过此次学习,我感觉受益匪浅。通过看,我们了解了每所幼儿园的特色,如:兴福中心园环境创设丰富多彩:老师们充分利用了空间,教学楼内的走廊和各班级的环境创设真是各有千秋,他们的墙壁上全部装上了用木板制作的围墙,这样便于粘贴孩子的作品,也便于更换,老师布置的作品几乎没有,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全是孩子的作品,真正让孩子成为了环境的主人。各个活动室所有的摆设都是那么适合孩子,从各个角度考虑,为孩子设置的环境非常全面,有锻炼孩子自理能力的值日生,有培养孩子爱心的动、植物角,植物角特别丰富,有各种花卉、孩子种植的农作物和大蒜等,孩子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然后把观察结果记录到本子上。通过让幼儿种植、观察、管理等培养了幼儿积极学习的态度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通过问,我们了解了好多教玩具的制作方法和玩法,如:城区幼儿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缝制的特色玩具:沙包、鱼类、水果等,如果不问,我们还不知道这些玩具的玩法,原来他们都是用扣子连接起来的,如:沙包可以一个一个的玩,还可以把几个沙包用扣子连接在一起,做成毛毛虫、长龙等玩具,鱼类身上的鱼鳞可以用扣子扣到鱼身上,一块块苹果用扣子组成一个完整的苹果。这些一物多玩的玩具适合小班的孩子,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又丰富了想象力。再如:老师们制作的多功能棋盘,即在硬纸板上画上线,中班可写上从1——10的数字,大班可延伸到从1——20的数字,孩子通过下棋,不仅开发了智力,还使孩子的手脑并用能力得到提高。通过以上游戏促进了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使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提高。
通过查阅资料(因为我是负责教育活动的项目),让我了解了他们各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内容、形式及开展的方法。其中,店子中心园开展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丰富多彩,他们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的优势,利用秋、麦二季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农民伯伯的的辛苦,去认识各种农作物;同时还不错过一年之中每个节日的活动,“迎国庆,庆中秋”开展幼儿绘画比赛;“教师节”给老师送礼物;“重阳节”走进敬老院给爷爷奶奶送温暖……
总之,通过这次参观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不懂、不会的地方虚心向别人请教,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满怀爱心的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美丽的活动环境!
⑤ 幼儿园公开课观后感
幼儿园公开课活动观后感 4月20日上午,阳光灿烂,机关幼儿园音中班热闹非凡,今天幼儿园开展公开课活动。作为孩子的家长,大家都很重视,都想看看孩子在幼儿园里的表现,我也怀着同样一份认真的心态准备好参加此项活动。 第一节公开课开始了,随着刘老师用手打着节奏,孩子们慢慢加入并安静下来,老师开始了讲课—...—《10以内的相邻数》,刘老师以让“小朋友找左右邻居”的方式导入课,然后进入正题让孩子们找字宝宝的邻居并给出了“相邻数”的概念,这导入使孩子们很容易接受“相邻数”这比较难懂的知识。课上老师还和孩子一人发了一张数字卡和孩子们做找相邻数的游戏,结合幼儿的特点让两个数字“亲亲”,这种游戏方式大大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认真的样子,在游戏中学习,老师的方法真是好啊!第一节课完了孩子下楼做广播体操,虽然做的不是很整齐,但每个孩子都是那么认真,那么朝气蓬勃。 喝水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们自觉得排队,让我们看到了平常养成习惯的教育在孩子的心里已经扎根了。喝完水后段老师的第二节课《肚子里的家》开始了。先是通过问题“我从哪里来”的影像资料,让孩子们了解了“生命的起源”。以前女儿也问过同样的问题,我只是很简单的敷衍了事。段老师站在幼儿角度让孩子们明白了“自已是从哪里来的”,并明白了妈妈好辛苦!从此要学会感恩!接下来段老师以“如果妈妈的肚子是蓝蓝的大海,我就是大海里的小鱼在快快乐乐的游来游去。”来提示小朋友们去想象,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问题,我也被这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感染了,真想参与到他们中间去,也去举手回答问题。下课后女儿还意犹未尽还“嫌”段老师只叫了她一次! 上午的最后一堂课是音乐鉴赏,孩子们在音乐声中高高兴兴的动了起来,每个孩子都那么自信,那么活泼!一转眼,这节课要结束了,段老师在最后还对孩子们这节课的表现进行了总结,表扬了做得好的同学,也对一些做得不好的地方提出了意见。 半天的公开课程结束了,在这次公开课中,我收获颇多,不仅看到了女儿的进步,也看到了她的不足。另外一个感觉就是老师的辛苦,在课程的设计下,结合幼儿的特点,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鼓励孩子们大胆发言,寓教于乐,可谓是独具匠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态度亲和,富有感染力,让孩子自由的发挥想象力,在轻松愉快中让孩子学习。今后我会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多和老师交流,让孩子在健康快乐中成长。在此,还要感谢老师,段老师、刘老师,你们辛苦了!!
⑥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读后感 幼儿园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一)
作为教师,应该对教育关注,我精心拜读了张平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后,感慨良多。这本书从交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的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很多名人也都对这个问题发表过自己的观点,法国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而还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前苏联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
名家们为探索教育真理,穷其一生精力,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着最好的注解。在这个社会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拜金主义甚嚣尘上,很多人看不到精神教育的方向,尽管人们生活已大大改善,温饱已不是问题,但竞争却更为激烈,于是考好大学,找好工作,成了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家长、老师,学生本人也在这条路上辛苦地攀爬着,分数成了衡量一切的根本。尽管有那么多的教育家现身说法,诉说着教育的本质,但社会依然急功近利,学生们为了分数,依然辛苦。
⑦ 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350个字
前几天,我们幼儿园的全体老师观看了优秀纪录片------《幼儿园》。影片真实记录了一所寄宿制幼儿园里孩子们的一些生活片段。看完影片后我感触颇深,尤其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有更多感想。在成人眼里,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简单的,大人们经常说一句话:小屁孩,懂什么?其实不然,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样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对孩子的了解还很少。教师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须要了解孩子。要了解孩子,就不能仅仅从普通的视角去观察,而是要从容易被忽视的一些细节去观察。这部影片选准了观察的角度,捕捉到了体现孩子内心世界的精彩瞬间。整部影片充满童趣,令观看的老师们不时捧腹大笑。笑过之后是略带伤感的沉思,我在想,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拥有的不仅仅是鲜花和掌声,也一定有成人不曾想到的心路历程。 孩子是单纯的,但绝不是简单的,在他们纯洁的心灵中也有那么一点点可爱的私心。有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玩,高个子小朋友不小心将矮个子小朋友的玩具弄坏了。小个子哭着要高个子赔。高个子推脱说:“可是,我的爸爸不在家。只有我的爸爸买,我的妈妈钱不够。”多么可爱的托词。这说明孩子还是会动心眼的。 小孩子也知道讨好别人。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被问到为什么能长得这么高时,他一本正经地说:“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老师的帮助下才长这么高的。”多么可爱的恭维话,能不让人捧腹大笑吗。 孩子也是爱出风头的,也最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在课堂上,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连续地大声说:“我早就会画啦,我早就会画啦,老师!我早就会画啦”看那样子,他是多么希望老师能给他表现的机会啊。遗憾的是老师没有。我要对那位老师说,你应该给孩子表现的机会,不要打击孩子积极表现的欲望。 小孩子也是有脾气的。起床的时候,有一个小男孩怎么也穿不上他的上衣,终于恼羞成怒,哭着将上衣狠狠地甩在床上。过了很久,他终于穿好上衣,可是,讨厌的纽扣让他恨得咬牙切齿,几乎又要哭起来。看来小家伙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会发一发脾气。 孩子们都有一颗爱心。一次吃饭的时候,一个小女孩把一个鸡蛋剥了皮,递给她旁边的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接在手里,大口地吃着。那一幕真让人感动。还有一次,一个小男孩,为了主持正义,被一个调皮的男孩打破了鼻子。吃饭的时候,老师让受伤的男孩多吃点。旁边一个小女孩,不声不响地从自己碗里舀起一个肉丸子给了小男孩。多可爱的小女孩啊!
⑧ 请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知识谈谈幼儿园的观后感
《学前教肓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五本书是孩子出世后,我托阿兵从上海购买的。 书拿到手后,每本都随手翻开了几页,终因孙子小、琐事缠身而未进行到底。
随着孙子渐渐长大,越来越多的问题摆在我的面前,迫使我觉得自己真的很有必要去了 解一些关于孩子生理、心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于是我将这些书翻出来,决定腾出时间一一认 真拜读,领会其中精神、要害,提髙自己教肓孩子的知识与能力。
因为孩子在上幼儿园,属于学前教肓阶段,所以首先挑选了〈〈学前教肓学》。翻开这本 书,看了几页,方知它是为幼师而写的,是够专业的。但这无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嘛,也应该知道如何担当幼儿的老师。继续着,,,,
书在一天天地翻动着,由厚变薄,我也在这翻动中,逐渐了解和明白:为什么要对幼儿 进行学前教肓;家长、教师在幼儿教肓中的角色与作用是不一样的;游戏是实施幼儿教肓的 重要工具且有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教肓孩子仅凭家庭或幼儿园是不够的,只有家园共教, 形成一股教肓合力,才能保证幼儿身心获得健康地成长。在这些中,我对游戏的认识尤为深 刻,可以说有了质的变化。此前,我知道孩子小时以玩为主,也经常给孩子购买各种玩具, 任由她玩耍摆弄,而不任何干涉,除非她求助于我。但读了这本书后,才知晓我们的家庭幼 儿玩耍与幼儿园的游戏相比相差甚远:前者让孩子玩耍,无非是想通过玩玩具让孩子安安静 静地呆在一旁,不过多地缠绕着我们;后者是通过游戏,有意识地开发孩子的智商、培养孩 子的情商、发展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是从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富学习于游戏中的。两者相 比,我们对孩子的教肓是放任自流的、片面的。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全面发展对孩子的身 心成长是最有利的,但怎样教肓才能获得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且孩子在发展中 仍能始终地保持愉快的心情去获得各方面的信息?
其实,教肓孩子,难的不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获得,难的是度的把握。是向左好,还是 向右好?有时真是难以把握。过于严厉,怕不利于孩子本性的发展;过于宽容,又怕幼苗长 不好。真是左右为难。所以,读《来吧,孩子》时,我是非常能理解和明白池莉关于教肓孩 子心历路程的描写的。
关于孩子的书,我会一直继续读下去,不为别的,只是不想因为我的无知与简单、粗暴 而扭曲了孩子的正常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