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孩子上一次琵琶小课400元钱贵不贵
按中央音乐学院或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级别来说,这个价位不算贵。但个人认为,如果您的内孩子几年内不容以考学为目的(考音乐学院附小或附中),而只是单纯为了学琴,目前不一定要跟这个级别的老师学,请个音乐学院大学在校生或者中等音乐学校的专业教师来教也就够了,课时费大概在1小时100—200之间。当然这之前最好了解下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成绩,毕竟学乐器最怕走偏了路,一旦养成不良演奏习惯再改起来会更花时间和精力!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㈡ 关于琵琶入门
琵琶学习技巧
1、弹跳:初学者首先接触到的指法就是“弹挑”,手腕背面呈小量外突,手背面与面板呈斜状即小指侧处的腕关节作向外前方稍稍抬出;拇、食两指的指甲尖端要一般齐。
2、扫拂:运用“拂”的技法时,先由双挑开始,依次变为三根弦、四根弦,在进行到四根弦时,右手要达到一定的力度和速度,往回拂时犹如“铁针刺手”触痛般自然把手缩回,弹奏出的声音才会整齐、刚劲、有力。
3、轮指:在琵琶常用指法中是较难练习的一种,也是琵琶的特色技法,在初学者中往往较难达到5个手指力度和速度的平均。
4、摇指:用小手臂的三分之一处压在琴右下方的圆角处,用以进行支撑和固定,手腕立起,右手自然下垂,右肩稍做往外倾斜的调整,福莱多食指稍用力顶起,靠手腕灵活的转动产生速度,着力点同样在手指上。
5、滚奏:即快速弹挑,首先手腕不能扁平,要稍稍立起来,转动动作不宜过大;其次手指需要“站立”起来进行弹奏,指甲触弦面积不宜过大,并使指甲尖触弦。速度和力度在于手指而不是手腕,所以手腕需要放松,手指有摩擦的感觉,弹奏出的声音才既有力度又有速度。
琵琶的系弦方法
琵琶共有四根弦,由粗到细分别称为缠弦、老弦、中弦、子弦。
头部有四个弦轸分别列在琵琶两侧,每侧两个,由上至下分别称为缠弦轸、老弦轸、中弦轸、 子弦轸。
系弦时,某一条弦必须匝系在规定的一只轸子上,即缠弦系在缠弦轸上、老弦系在老弦轸上、中弦系在中弦轸上、子弦系在子弦轸上,不可随意匝系。
弦的上端匝系在轸子上,下端穿系在覆手上。覆手上有四个弦孔。系弦时,先将弦下端系在覆手上。
穿系在覆手上的方法可分为四个动作:
第一、先将弦穿在覆手的弦孔内,末端余出二市寸许;
第二、将弦的末端在弦身后兜转来;
第三、再把弦的末端在弦孔处弦身下兜转来;
第四、最后把弦的末端拉紧成结,嵌在弦孔内,并把弦身向上拉紧。
(2)琵琶小学教学扩展阅读:
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
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
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也就是说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
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㈢ 学琵琶有哪些需要准备的
你得首先你得有音乐的天赋。最基本的一些音乐的知识,你得知道,因为,学琵琶你得会那个拨弦,你得,最起码你得知道这些都是代表哪些音乐,你要是没有这些音乐知识的话,你根本就会学不成这个琵琶。
㈣ 关于学琵琶的问题
1 入门并不难,琵琶有四根弦,调好弦后,有固定把位和音高,学习一两个月后就能弹一些小儿歌(《新年好》、《八月桂花遍地开》《四季歌》等),关键要坚持练琴,每天保证至少半小时的有效练琴。
2 便宜的五六百,那只是最初级的练习琴,音色和质感肯定要稍差一些。如果你只是想试试能不能学,用这类琴入门完全没问题。要是觉得自己能坚持下来,可以考虑更高价位的,一次性到位,视个人情况而定。
3 琵琶属于民乐,要求简谱。
4 应该找老师,乐器不同于文化课,谁也不知道你在练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没有老师指导,只会走弯路,一旦形成不好的习惯,还不好改。另外,简谱的学习也需要老师的指导。可以找学校学琵琶的学生教你,一来比较方便,二来价格也会便宜很多。更重要的一点,琵琶需要经常调弦,初学者如果没有老师帮你调好,那就别弹了,根本听不下去···
5 琵琶的弹奏需要戴义甲(假指甲),手指只要不是超出正常范围的短,就都没问题。
6 看你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付出的劳动和收获成正比。如果你想成大师的话,晚了。
7 还好,不是很难听,看个人喜好,本人觉得和古筝差不多,当然要是你弹奏的方法不对,声音就很难听了。
补充:本人学音乐教育,主修钢琴,大一时选修琵琶。以上属个人所见···
㈤ 广州琵琶老师,最好的教学水平在哪~
嗯·~《《月泉琵琶》》不错~~~
㈥ 琵琶好学吗 入门要多久
我现在已经考过十级勒。但我是小学二年级开始学的。琵琶的话还是内小时候开始学比容较容易,如果大一点的话就怕不能坚持。
琵琶需要速度和力度,如果放弃一段时间再学,肯定还有付出很多的。如果真的下决心学了,就要一口气学到底。
如果你下决心要学的话,就不要在乎入门多久了。如果学一个乐器只学入门的话,很可惜的。
㈦ 我想学琵琶,是初学。。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就是抄耐心。琵琶不比古筝,基础袭是很枯躁很枯躁的,我若不是家长看着,估计也学不下来,一个半月左右,你不要想弹曲子,每个必保至少两个小时的基本功。你要是坚持下来,以下的就OK了!
还要就是多多听多多看琵琶的教学及曲子,培养乐感是极为重要的!!
同是琵琶学者,加油了!
㈧ 初学者怎么学习琵琶
自学有点困难哦!因为琵琶的弹奏有很多的技巧,我知道有什么轮指、揉、 4指轮、 5指轮、扫等等好多呢
㈨ 学琵琶有哪些要领
琵琶的演奏技巧技法丰富多彩,基本可以分为右手技法与左手技法,其中前者包括弹、挑、滚、分、摭、勾搭、轮、扫、拂、摇、凤点头等,后者包括按音、换把、跳把、过弦、打音、带音、吟、揉、推、拉、绰、注、绞弦、颤音、顿音、泛音等。这些繁复且有难度的技巧技法在演奏中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教师本身的演奏基本功与教学方法。这些基本技巧技能的养成除了需要教师的专业指导之外,更需要学生课外持之以恒的不断练习。在诸如此类技巧技法的教授与训练中,每位教师均有自己的观点与方法,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多年的演奏与教学经验来归纳一下在琵琶初学阶段需要练习和掌握的一些演奏技巧与技法及其要诀。
一、弹挑
在初学阶段,首先接触到的指法就是“弹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让学生在入门阶段就练好“弹挑”,教师首先要用正确的方法去教授,使之形成一个正确良好的“习惯”,其次教师还必须要求学生在音色上下功夫。我们知道,琵琶发出的音色分为“乐音”和“噪音”,其中“乐音”占主要位置,它是我们在弹奏中使用到的最基本的声音;“噪音”是在琵琶演奏中运用特殊技巧所发出的声音,如“绞弦”、“煞音”、“摘音”以及一些模仿打击乐的击板声等。我在“弹挑”部分对初学者主要进行两个阶段的训练:第一部分为“固定弹挑”,第二部分为“手腕弹挑”。其目的是为了让初学者能更好的掌握此种演奏技法,并为干净、透亮的音色做铺垫,为今后演奏基本功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分别来谈谈这两个阶段训练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1.固定弹挑
初学者在练习和运用这一技法时往往容易出现以下问题:手型未做好就开始弹奏;大指与食指分开;弹奏时使用到手指的最后一个关节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容易导致音色薄且硬的现象。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正确地进行弹挑。
在弹的时候,首先将右手握圆,虎口呈龙眼状(圆形),然后将食指前两个关节打直向左边面板弹出,弹出后虎口呈凤眼状(长型),手指的指向应朝向面板,而不是往正前方。这样弹出的声音厚实、干净。弹完后手指收回,恢复弹前手型。
在挑的时候如要这样进行,右手在握圆的情况下,大指第一个关节打直触碰琴弦并发出声音,挑起后,大指触弦处不能超过第二根琴弦的高度。挑完后收回,恢复挑前手型。
以上介绍的是“弹挑”的基本技巧,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必须在连续练习时学会找到手指弹完后的松弛状态,而且在运用这一组合弹奏时指甲的触弦位置都应在指甲尖上,力点在手指尖上,并力求使所弹奏出的声音均匀丰满。
2.手腕弹挑
此技法的演奏是在练习好“固定弹挑”的基础上,加以手腕进行弹挑。“固定弹挑”发出的声音比较“死板”,而手腕弹挑所弹奏出的声音则清脆柔和。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在用手腕进行弹挑时的动作过大,并且指甲在琴弦上停留时间过长,手腕始终处于紧张用力的状态。这样,弹奏出的声音就达不到清脆柔和的效果。
手腕弹挑的正确弹奏方法是,手指的弹奏方法不变,但手腕需要处于放松状态,在弹奏时让手腕犹如煽扇子一样小幅度地转动,同时指甲在琴弦上要快速而且果断地进行弹奏,并且都集中在一个点上。
在这里特别需要注意一点,千万不要因为手腕的加入而使得弹挑成为上下弹奏。
二、双弹挑
许多初学者在运用双弹挑技法时无法使两个音达到整齐轻巧的程度,总是出现“前后音”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初学者在进行双弹挑时“不敢下手”,手指在琴弦上形成往下滑拉式的弹法,这样就形成了“拉”的弹奏法,弹出的声音肯定达不到双弹挑
㈩ 我小学大概两年级的时候学琵琶 到六年级考完十级之后就没碰过 现在要高二了也没多少时间
我是个琵琶教师。我有些建议给你。还再弹的话你看看是要不要继续再深造下去内了。我建议你一个容暑假的时间不用说再去学习新的曲目。也不用说去再学习了。你只要恢复一下自己以前弹过的曲目。意思就是说呢。你只要复习一下你以前拿手的一首曲目就可以了。或者两首也可以。因为到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对你重要的比赛。要是那时候你无法拿出一首完美的作品。那你学来岂不是得不偿失。所以我建议你不要再学习其他的新的曲目了。只要复习。继续把自己拿手的曲目、作品,做到最好。以上是本人的建议。要是还有疑问的话。欢迎你随时来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