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小学生中国画教学内容

小学生中国画教学内容

发布时间:2020-12-17 15:05:09

⑴ 小学生想学画画 ,学素描还是学国画好

如果将来有走艺术生方向的打算,那建议学习素描。因为素描可以应付将来的考学,也是一切美术的基础。如果没这方面打算,那就建议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选择。

(1)小学生中国画教学内容扩展阅读:

素描: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绘画的骨骼;也是最节制、最需要理智来协助的艺术。初学绘画的人一定要先学素描,素描画得好的人,油画自然画得好。

素描的起源,普通都是以文艺复兴开始,事实上希腊的瓶绘、雕塑都有良好的素描基础。初期的素描是视为绘画的底稿,例如作壁画先要有构想的草稿,然后有素描的底稿,同时也要有手、脸部分精密素描图。

作壁画习惯上是不看模特儿写生的,完全要靠事先准备的习作素描和画家的记忆。近代素描,已脱离了原来的底稿和及作的地位,可以成为艺术品来欣赏。画素描的态度不只培养描写力,同时也培养造型的能力,最后仅仅是素描也可视为作品来欣赏。

相反的单看油画作品就可知道作者在素描上的造诣如何。因此,素描是绘画的基础,也是绘画的骨骼,是初学画的人无论如何要先认真学素描。

素描在严格的解释上,只有单色的黑与白,但如加上淡彩或颜色,仍可认作素描。

君友会美术文献依素描的表现方法分成:一、以描画材料来看可分成木炭素描、铅笔素描、炭精素描、钢笔素描、银笔素描、毛笔素描等。二、以所画的题材可分成石膏像素描,风景素描,静物素描、人体素描、幻想素描。三、依素描的目的又可分成作为构想的素描、用作画稿的素描、速写、作品、习作。

参考资料:素描网络

中国画网络

⑵ 小学生学美术的顺序是什么比如先学素描还是先学国画

素描和国画不分先后的 两者有联系 但不是由深至浅的关系,只能说素描有功底学国画会好点,两者可以同时学的,你最好先问问这方面的专业教师吧

⑶ 如何指导小学生学习国画理论意义

儿童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性
在世界美术发展史上,中国画和西洋画是并蒂而开的两朵奇葩。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西洋画以写实为主,表现对象的体积,空间和光线效果;中国画则以白描,勾填和泼墨写意的方法表现对象。【1】中国画是个与西方绘画区别甚大的独特体系,它本质上不是西方概念的纯绘画,特别是诗,书,画,印结合的文人画,更是一种文化综合体,为西方所无,也正因如此,中国画才成为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艺术瑰宝。但是,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因看不懂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综合文人画而逐渐放弃中国画特色而屈就西方画的画家时而有之。在中国画的创作发展过程中,到底是应该提高现代人的传统文化素质,去欣赏千年文明造就的艺术精华呢,还是应该要求艺术降低传统文化含量和品位,去屈就没有传统文化或传统文化不高的现代人,答案显然是前者,因为文人画不能被欣赏就认为是它的错,而忽略了文化教育和美术教育的西倾之过显然是不合适的。而要普遍提高现代人的传统文化素质,提高现代人对诗,书,画,印文化的欣赏水平,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将中国画从“精英培养”中解放出来,使之

⑷ 教小学生画国画应该从哪方面入手引起他们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是推动学生认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我就结合几节课,谈一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关爱学生,萌发兴趣。

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是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气,对孩子们的学习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年级的学生从家庭来到学校,老师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追求老师的爱,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将成为他们一切行为的动机和迫切需要。一般说来,学生往往是喜欢哪位老师,也就喜欢她所教的那一科。而要做到学生的喜欢,老师首先就要尊重、相信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能因为他画得不符合要求或不如其他同学画得好,就给他很低的分数或瞧不起他。而应多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如:你画得真好看,我觉得要是再加一些背景就更好……这样既不伤学生的自尊心,又对他进行了指导。其次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语言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再次教师应以精深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授一年级学生使用水彩用具时,当我用毛笔蘸着颜料,快速地画了一幅小风景画后,学生们佩服地鼓起了掌,并且一边鼓掌还一边说:“老师你画得真好看,老师你真帅……”

二、 趣味导学,诱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 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用“小谜语、小故事、小幽默”等形式导入新课。例如,在教学《变脸的太阳》这节课时,一上课我先讲了一个《太阳妈妈和十个孩子》的故事,引起学生很大兴趣,然后又帮助他们分析了不同天气时对太阳的不同感受。这样导课生动、形象、自然,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为学习新知识作好了心理准备。

三、 尝试探索,激发兴趣。

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什么都想亲自试一试,并希望自己是一个成功者。尝试探究教学最基本的特点是“先讲后练”。即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先行尝试学习解决,再由师生共同归纳讲解。例如,在教学《勤劳的蚂蚁》这一课时 ,我布置了课前作业“观察蚂蚁”。上课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画一只小蚂蚁。然后,通过课件向学生介绍蚂蚁的形态、习性……最后,再让学生找差距,看看自己画得蚂蚁哪些地方画错了。“尝试”是学生创新学习的心理基础。一是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在尝试中切实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满足亲自“试一试”并获得成功的心理需求;二是使学生在“尝试”中了解、“尝试”中发现、“尝试”中学会创新。

四、 进行游戏,提高兴趣。

根据美术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找妈妈》这一课时,先听了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然后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妈妈与孩子的区别,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人制作一个头饰,其中有妈妈有孩子。最后,请每个小组的同学戴上头饰表演一个小节目。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美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 联系生活,增添兴趣。

美术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受美、鉴赏美。 因此,必须把美术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到美就在身边,感受到美术的趣味和作用,对美术产生亲切感。

例如,例如:在上《摆花样》这节课时,先观看录象,看一看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需要装饰,如,毛衣、栏杆……都是如何进行装饰的。再看一看在生活中同样的一种物体有规律的排列和无规律的,效果是怎样的。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这样教学,既让学生体会到美术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兴趣盎然,效果好。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情景设计,不但使学生对学习美术产生乐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⑸ 如何培养学生对中国画教学产生兴趣

当代的小学美术教学具有启蒙性、趣味性、游戏性和审美创造性并行的特点。在传统美术教学中,中国画教学往往以传统方法为主,主要是临摹和仿照名家或教师的作品,学习内容较单一,较枯燥,绘画技法既单纯也复杂,绘画过程要求学生心平气和,耐住心性,但是这种纯粹模仿式的教学不利于发展和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天性。并且由于课堂教学中不注意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发挥,不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很容易将中国画美术课落入单一化、程式化、成人化的误区,丧失了小学生自我创造和发挥的烂漫天性。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所运用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在儿童有限的学习生活中全部讲授,太多的专业概念和技法内容全部灌输到儿童稚嫩的头脑中,儿童难以掌握,不容易消化吸收,在学习中注意力又常常容易分散,这种吃得太饱、太撑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他们对中国画产生持久强烈持久的兴趣。
真正有效的小学生中国画学习应当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开发其潜能,发展和张扬他们的个性,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画,从而让学生更广泛的了解美术,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在实际创作中要善于引导,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心理和生理实际,针对小学生中国画教学中大部分的知识内容,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用幽默风趣、平俗易懂的语言来组织教学,进行新授示范展示和评价。一则,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比较接近学生的平时说话的语境。二则,大部分中国画的绘画形式和效果本身就趣味十足,小学生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几经尝试,足可以体会出其中的几分奥妙。
小学阶段的中国画教学,就是一个启蒙教学,益智教学,让学生体会真善美的教学,它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在这个阶段让小学生对于中国画有个形象直观的大体了解即可,以培养兴趣,树立良好习惯为主要目的。
二期课改后,在倡导三维目标的学科理念下,教学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教授知识,而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研究性的学习。艺术学习的进步也是教和学双方共同促进和激励的结果。学生对绘画产生兴趣了,老师更容易教授相关绘画知识。小学阶段的学生想像力丰富,活泼好动,创造性强,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的绘画基本功又极为薄弱。结合学科目标,教和学在实际教学中能否做到两全其美,既照顾到发展儿童天性又同时兼顾中国画学科要求的方法呢?根据很长一段时间的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经历,我认为,初学中国画,在题材的选择上要选择学生最容易上手的题材作为他们的入门练习(如图),让学生一学就会,画出了好作品,有了成就感,立马就产生了学习兴趣,树立了学好中国画的信心。同小学阶段学习绘画的其他课程一样,必须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在与小学生心灵共通的地方来教授学习中国画。
就此,我建议初学中国画的小学生应当先学一学小写意,因为它形象、直观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象,可以先求形体结构相似,从小写意中学习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小写意的绘画方法从小学生接受和掌握的难易程度来说,是比较容易的。它常采用“没骨法”作画,不需要勾画物体的轮廓线,用毛笔调好墨色或颜色,然后一笔或几笔直接在纸上画出具体形态或神态。拘谨细致的工笔画或过于繁琐的绘画形式会很快消磨掉小学生宝贵的兴趣,而太过松散放得开的大写意国画又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物象展开较为细致的观察和比较具体的描绘。在明确了小学生初学中国画的目标(学习小写意)后,老师应参考整个小学生阶段,学生活泼好动、烂漫天真的身心发展特点,寓教于乐,结合中国画的知识点进行强化和补充。
在此诚恳地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在中国画艺术的道路上多多学习,刻苦努力,用自己的双手体验收获成功地快乐!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中华大地上,孕育出更多齐白石和徐悲鸿那样的求真、求实、求善、求美,为人民服务的大艺术家!

⑹ 怎样让小学生学好美术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对本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目前国画教学在小学阶段开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在国画教学中,因受到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就有必要在应有的传统方法教学的基础上,努力地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阶段国画教学中,一是由于孩子年龄小,对笔墨的运用技巧较难掌握;二是在小学国画教学中,存在着以小托大的成人化教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注重儿童“观察----思考----动手----创造的心理发展过程。尊重儿童良性的个性发展,让儿童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的愿望。从而达到创新思维,创新教学,进而达到创新生活实践的目的。
小学中国画是我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深受国内外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体系。
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以及传统教学模式长期的作用下,小学国画教学还是以临摹范画或教师画一笔学生练习一笔的现象,一节课下来,全班同学都完成的是同一幅画。教师、学生家长在评价作品时都是拿与教师范画是否相近为标准,作业作品都是教师创造出来或选择来的东西,这样一来,基本是成人化、模式化的内容,硬是让小朋友跨越几十年的年龄界线,去适应成人眼睛里的世界,孩子怎么可能接受?结果不外乎两种,好的结果是少数痴迷于美术的孩子学“进去了”,成了“小大人”,而一些先天不足地、过早地、人为地导致进入到一个莫明其妙的专业美术圈子里,成为美术教育的牺牲品;而这样所带来的结果是绝大多数孩子认为美术太难学,索性与美术绝缘。他们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与天生的美术表现潜能以及由此引导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被扼杀。
所以,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在国画教学中,受到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就有必要抛弃传统的方法,努力地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我在国画教学中,注重儿童“看----想----画----创的心理发展过程。尊重儿童,让儿童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的愿望,探索几种教学方式。主要表现如下:
一.细致观察,提高儿童的兴趣。
通过造型视觉表达绘画艺术,首先给人的最直观的影象是通过“看”来直接在脑海留下的。认真地发现性地“看”即为观察,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观察是取得知识的重要步骤。”观察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他们往往看得少,对事物极其生疏。通过观察事物,了解事物来培养学生浓烈的兴趣,反过来,通过兴趣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当学生刚进入课堂,教师进行教学时,由于学生对水墨画十分地生疏。若以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机械地临摹老师的范画,学生易产生厌烦,从而讨论画画,使他们失去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听一则有趣的故事,即:“吴大帝孙权,让曹不兴画屏风,曹误将笔掉在了画上,因此就将笔落在画上留下的墨点画成了一只苍蝇,当献给孙权之后,孙权以为是上面落了只苍蝇,抬手就想弹掉苍蝇。”来调动兴趣,然后在纸上示范点上一点墨,让学生想可以画些什么?(如蝌蚪、甲虫等)再进行合理的示范,随即让学生来尝试。这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学生也乐意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进行绘画,从学生的作业中可看到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水墨画的优越所在。
中国画与蜡笔画、水彩画等不同,一瓶墨水一张宣纸就可以产生变化无穷的迹象。刚开设国画课时,我引导儿童通过玩墨,玩笔让其观察笔的运用,如侧画,坚画会产生不同笔迹,墨加水量多、少会产生浓墨,焦墨,湿墨等多种不同观赏感观效果。儿童对笔、墨、水、纸产生兴趣后再引导儿童掌握国画几种常用的用笔方法,如运笔有中峰、测峰、拖笔等。
我们中国画发展的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名人轶事也多,这对提高学生的知识面,领略国画艺术的优秀有着很大的作用,让学生感受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和笔墨的巧妙之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画画的影响,让他们感受到学国画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广,促进儿童发展思维。
中国画十分重视对本质的表现,讲究形式美,要求画面具有“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构图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处理空间具有及极大的灵活性。著名画家米罗曾说,“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他们画画是用心在描绘生活,画面自然会呈现孩子具有的形、神以及气韵。因此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尽量贴进儿童生活并注重活动的可操作性、启发性。我在指导儿童学习用笔及用墨时,鼓励他们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把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画法表现出来。且给儿童充分的探索空间,培养自主进行思考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来临习梅、兰、竹、菊等花卉、山水、鱼虫等,一节课是临习为主,而学生自己主观意念受到限制,只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做着机械的练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我在课堂教学上采用多元化的内容供学生选择,这样既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也为学生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画“脸谱”,我让学生先看几十种不同的京剧脸谱和其他不同形式的脸谱,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绘画,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创作出来的作品吼十分新颖。再如画“猴子”,先讲清猴子的结构,老师进行示范,强调用笔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各种猴子的动作表演,再讲述有关猴子的有趣的事情,如母子情等,可观看录像让学生对猴子有更深的了解,再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到了知识,也表现了自己的长处,使得每个学生都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在玩中学,玩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敢于去画,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拓展思维空间。如:画“瓶花”利用破墨的方式进行教学,先用浓墨(或色)画各种不同的线描的画,然后用淡墨或水(色),点在画的中间,利用水的张力,以及宣纸的特征,使画产生了漂亮的肌理效果,由于水份的多少或时间的长短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学生对这种效果,表现得非常兴奋,而且胆子也大,在这个玩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水份的多少对画面产生的效果的作用。再如,利用写字的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锻炼中,侧、逆、顿锋的应用以及色彩知识的掌握。即,让学生用平时写字的方法在宣纸上用墨写上字,可以把字拆开、叠加、拼合等方法进行书写,写时也可用各种运笔方法,然后在不同的空间填上颜色。通过训练学生对各种用笔、色彩间的关系、疏密关系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进行潜在的引导思维拓展的教学,学生的主动性很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发挥的余地。
三、让儿童动手勤,体验绘画的乐趣。
在画“老虎头”这一课,老师对老虎的各个结构分析清楚,然后让学生感受分析不同情况下老虎的各种神态,再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时学生表现出来的老虎各不相同,发火的老虎用红色。也有用各咱颜色,如在画老虎头四周的毛时,有的学生用干笔来画,体现出了笔的质感,这说明他们是用自己的感受来进行创作。每个学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能够用笔墨来体现自己内心的感受,利用各种不同的范例的比较,让学生选择自己较满意的作品,从而传授些构图等知识,让学生较容易地接受绘画的基本知识。
如《可爱的水墨昆虫》一课,首先是让学生观看课本的图片或让学生讲述一些有关昆虫的故事等,在学生了解了有关昆虫的结构后讨论一下用墨的处理。再让学生分析学生常见的个别昆虫生活习性,或者讲述昆虫有关的动画片等,最后把自己所想表现的形象以及周围环境作进一步的练习,并且完成一幅作品,这样学生有一个自由发挥的创作余地,同时对周围环境的联系思考,使其能够扩大思考的空间,给予其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
四、多渠道,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意识,首先需要以下几个条件:①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充分开展创造认知活动,产生乐于创造要求;②民主、亲密、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创造教学、培养儿童创造性的前提;③在创造教学的内容安排上,必须具备准确的有利于产生联想的指导理论和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充分活动。
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1、如:学生之间或师生间共同讨论如何完成一幅画,例《公鸡》一课,在表现了公鸡以后,作为背景的处理可让学生各抒已见,进行讨论,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肯定学生想法,这样学生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2、采用国画中的各种表现方法,如:①揉纸法,作画前先将纸揉成一团,然后轻轻展开,使皱纸平整后才能作画,也可有部分利用揉皱,用这种方法画出来有一种肌理效果,例如画树干、矮树丛等。②没骨法、填色法、点染法、晕色法、平涂法、擦染法、洒落法、拓印法、加剂法等等,这样使学生能利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对心中的事物进行描绘,使之能获得得成功感,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另外,多更新工具材料,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受到传统国画的影响,学生头脑中绘画国画的材料是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而我在教学中允许学生用水粉颜料,并且能用水粉画的方法作画,还可以用油画棒等材料来作画,这样学生在材料的应用上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乐意利用其它各种材料来进行绘画,效果也十分理想、兴趣很高。五.
生活见,个性展
美术是一种艺术,在艺术教育中,艺术中介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运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完成。所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扩展学生表现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教学不外乎临摹、写生、创作三体合一,这是历代画家实践证明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内容也是常规的花鸟、山水等,而目前相当数量的儿童国画班,也施行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模式,有的更以前辈画家成名作品为范画,此现象已引起众多美术界有识之士的忧虑。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深入生活,表现生活中的某一事物,如鞋、自行车、花瓶、田野的树等静物外,还可以表现生活中的某一场景,如卧室的一角、我的窗前等,也可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愉快的星期末、乘凉晚会等等。这样的作品在实际教学中几乎是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幅,充分体现出儿童不同的个性特征。
从我国的美术课程改革的目标来看,更多的是一种导向性目标,而非标准性目标,这就意味着在美术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未必达到一个标准,在自己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这实际上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个性本质特征的独特性,也就是保护学生的差异性,因为差异不仅是美术教育的基础,更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尊重个性、重视其良性的个性发展。
通过对中国画的学习,培养了儿童的观察、思考、动手、创作能力,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热爱生活,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美术课程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艺术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总之,小学生的国画童稚味浓厚,彩墨效果强烈,与其工具勾线填色相互间更为自由舒展地运用,对其绘画语言的应用及表达能力均有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加强儿童对祖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接触、理解、为进行其它形式的教学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

⑺ 如何给小学生上国画课

如何给小学生上国画课,你有这个国画课的能力,你应当知道怎么样给小学生上,否则你也不可能教学生啊。

⑻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国画的兴趣

水墨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并已形成了融合整个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思想哲学观念的完整艺术体系,是我国民族文化璀璨耀眼的瑰宝。小学美术教学要想让国画真正的走进课堂,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并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1.水墨画面临的困境
在长期的传统教学的模式下,水墨画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小学阶段,一是由于学生年龄问题,他们较难掌握笔墨的运用技巧,并且无法理解国画的价值所在;二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长期的作用下,教师教水墨画仍停留在教师画一笔学生画一笔或临摹范画的状态,一节课根本无法独立完成一幅作品。并且小学生的耐心有限,学生不可能一节课都跟随教师画画。另外,教师教授的水墨画一般是以成人的眼光选择模板,小学生无法跨越几十年的年龄界线,用成人的眼光去理解这些成人化、模式化的美术作品。从而,让学生走进一个莫名其妙的专业美术圈,成为美术教育的牺牲品。而这些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许多学生索性选择与国画绝缘。因此,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成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2.从兴趣入手,唤醒水墨画的新源泉
在美术水墨画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水墨画的技巧能力。
2.1 游戏入手,以小见大。谢赫强调"气韵生动、骨法用笔",而用笔用墨恰恰是水墨画的根本。教师要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小学生感受到水墨画的笔墨情趣,逐步掌握水墨语言,体验水墨画的乐趣。如:组织一场水墨游戏,让学生用毛笔蘸上浓墨在宣纸上天马行空的"乱涂乱画"自由挥运,直到笔墨干涸,然后继续蘸墨、蘸水继续挥运,直至教师喊停。最后让学生将自己的"随心所欲"的作品放到投影仪上展示,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他们所创造的各种墨色,以及墨色产生的原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水墨画的一些笔法和技巧,激起学生有意识的进行创作水墨画的热情,为学好水墨画打下基础。
从简单的作品入手,让学生慢慢的接触水墨画,从而对其产生兴趣。教师的教学内容要以小见大,最大程度上拉近学生与水墨画的距离,让学生易学、乐学。俗话说的好:"一花一世界",所以小小的一朵花、一片树叶都可以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一朵花可以展现夏天的妩媚;"一叶可知秋"并不是一句空话,一片小小的树叶也可也展现出秋天的唯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美,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下这种美好。
2.2 不拘教材,故事引入。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学生正处于喜欢故事的阶段,所以,教师不妨从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入手,打开美术水墨画教学的空间,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发现艺术,让艺术丰富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艺术的魅力,从而发现美、创造美。
"书画同源"指的是传统水墨画和传统书法是异名同源的,是中国绘画的基本理论之一,水墨画吸收了书法线条的韵味,同时,一些文字明显地具有一定的图画形态。因此,在水墨画的教学中,可通过童话故事将水墨画和书法的教学融合。先从简单地线条入手,让学生逐渐掌握运笔规律;到能通过"画"古象形文字渐悟水墨画,再到将二者进行深层次融合,使学生在练习书法的同时,又能体味到水墨的韵味感受以书入画的乐趣,又可同时继承两种传统文化,又可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民族艺术并将其发扬光大。
2.3 自然之美,补写生体验。中国传统水墨画绘画中的笔墨依据就是写生的观察及自然体验,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教师在水墨画教学中要将生活的真情实感融入进去,学生并非只能待在狭隘封闭的空间进行创作,让学生亲身接触大自然,或许更能触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从而主动进行写意创作。如,教授《水墨画--燕子》时,正值春季,小草初露,柳叶青青,让学生走出教室去亲近大自然,看燕子归来。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燕子的各种形态,通过观察对比,学生会有更直观的视觉经验和深刻体验。到时,不用教师刻意提醒,学生便主动的投入写生,用笔下这幅初春燕归来的水墨画。
2.4 鼓励肯定,激励创作。美术教育家伊顿曾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冒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水墨画的发展也离不开创造性思维。陶行知先生提出:"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干",所以,要培养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激发他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其次,不能遏制学生的想象思维,随意的扼杀学生与众不同的作品。水墨画的美具有多样性,需从不同视角去欣赏。所以,不论学生的水墨画作品是热情粗狂还是平淡细腻,是夸张奔放还是朴实含蓄,只要是学生心灵的真实再现,那都是学生创作的结晶,教师要给予肯定。
2.5 审美教育,产生共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个人有个人的审美标准,小学生也不例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心境及情感体验。因此,在水墨画教学中,教师切勿给审美材料定下统一审美标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用自己独特视角去感受水墨画,从而使学生和作品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学生的审美意识自然会得到发展。可以肯定的是,小学生的经历并不足矣审视理解古名画之作,这些让孩子有个初步了解,但在教学中,教师应选择跟生活紧密联系的水墨画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即可。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小学生对水墨画产生极大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去学习水墨画,才能真正领略到国画的艺术魅力。

⑼ 小学生何时学国画为宜

你先前有学画基础吗?我小学1年级的时候先学的儿童画,然后2年级才开始学习国画!!!

我现在附近有个邻居,孩子才大班也开始学儿童画了,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国画了!!!

我建议你: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儿童画!最好儿童画和国画要一个老师教!
一般来说,去上那些补习班的话,都会分3个阶段,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3个学期就学完了!!!如果你觉得画的不好,也可以重新在学!至于国画嘛,我报的班没分中高级,因为大部分老师都会把同学分组!如果你那有分级别就最好了!还有,其实也不一定要先写毛笔,因为我事先也没练毛笔,还是3年级了才开始书法!因为书法和国画还是有点区别的!老师到时候会先教你如果用笔的!
对拉,我建议你最好先让你孩子学习画动物或者花鸟,不要一开始就学国画,因为动植物和山水相比是山水画比较难!!!

友情提醒:墨水最好买一德格的墨水,很好用,而且很香!!!对拉,提一个水桶去装水!!!毛笔大概买1-2支,到时候问问老师,因为每个老师教的东西不用,用的笔也不太一样,而且你适合什么样的笔,上过一节课后才知道!!!等以后,至少买个10支左右!(我都买15支了=_=!!!)颜料呢,买马利国画颜料,是上海马利公司的,很好用,我和我朋友大部分都喜欢用这种,老师也比较会推荐这种!对拉,还要记得买宣纸哦!!!我刚开始画画的时候啊,还不知道生宣和熟宣呢,呵呵!好丢脸哦!如果你要学山水画就买生宣!
画动植物就买熟宣,不过你刚开始学,肯定是练笔法最多了,不过你练笔法用什么纸无所谓的!对了,记得带报纸去,或者是那种打麻将时用的布,铺在桌子上,然后把纸放在上面话!!!如果你不明白就先带几张报纸,到时候老师会告诉你的!

其实你要自己本身很喜欢画画,才去学吧!如果不喜欢怎么画都画不出那个味道!学了国画其实好处多多,像我就是,学久了,自然而然会去研究些中国历史啊什么的,中国历史水平自然提高了不少!!!

总知,从几岁开始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那个心!!!

⑽ 小学生国画作品有哪些

国画从题材上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类,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工笔、写意两种。中国画讲究形式美,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画面空白的运用独具特色。多采用散点透视法 ( 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国画营造的空间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和分层式空间。从风格样式上看,中国画构图的基本样式是“之”字形构图(又称“S”形构图)。所谓“易”者象也,“之”字形运动就是变化,就是延续,就是转化,就是周而复始。因此,“之”字形构图是中国画中最基本的构图。

阅读全文

与小学生中国画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