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建议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0-12-17 12:08:17

㈠ 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建议中,对教学有怎样的建议

1-3年级注重识字和规范写字,之后写字开始混乱,潦草。尤其是铅笔和钢笔交替使用期。一片混乱,到初中就连自己也不认得写了啥。作业太多。高考制度不改,无以解决。

㈡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反复诵读,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诵读是传统语言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强调诵读的重要性。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道:“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读,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培养语感、理解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初学一首古诗,教师应要求学生先自己预习,参照拼音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不读错,不丢字,不加字,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巩固汉语拼音。课堂上,教师可以选出几名同学大声朗读,让其他同学当裁判,评一评,议一议,看谁朗读得最好,谁朗读时存在哪些问题。教师要声情并茂地为学生示范朗读,让学生跟读,注意古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读出古诗的韵律美。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朗读、配乐朗读的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学会欣赏,领悟古诗的意境深
学习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感知和领悟古诗的深邃意境,这样的学习方式才会使学生深深地爱上语文这门基础学科,进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
1.巧用插图感受情境。在教学《山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插图,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一辆马车停在路旁,诗人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欣赏着漫山遍野的枫叶。让学生通过插图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㈢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1 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指引着教学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学目标更是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有所体现。在“知识与能力”层面上,主要是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领域,掌握自主思考等语文应用实践能力;在“过程和方法”层面上,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上,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教学内容所体现的内涵,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比如在学习《可贵的沉默》时,可以这样制定教学目标:
(1)查阅字典,认识“迅、蕴、霎”等9个字,能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文章内容,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回报父母的爱。
2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要依据教学要求制定。在新课标下,语文的教学要遵循语言的应用规律,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学方法要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时,由于绝大多数人没有去过,仅靠讲述与演示并不能让学生体验到桂林山水的魅力,而是需要借助视频、图片和音乐等多种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产生主观上的情感体验。另外,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上课时情绪的新动向、新思路、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此外,阅读课文的内涵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只有让学生走进设定的教学情境,学生才能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设定教学情境是,要首先了解学生的审美发展现状。
3注重学生阅读学习体验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小学生往往好动,难以静下心来安静阅读,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是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心理发展情况,推荐适当的阅读刊物和书籍;
(2)学生阅读后,组织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学会表达。小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表达欲望,但又缺乏表达技巧,教师可以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同时也能增加学生阅读的成就感。
(3)布置教室环境,如墙壁张贴卡通、自然画卷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㈣ 怎样上好小学语文课——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永恒的研究课题。身为一名从事小版学语文教育工作已近权20年的教师,笔者一直孜孜不倦地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改进。回望新课改之初,语文教学研究者们纷纷对之前传统的语文教学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批判。在这股潮流与风气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育界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各教学流派竞相辈出,语文教学界呈现异彩纷呈的景象。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在五彩斑斓的教学流派、教学风格面前,一些语文教师开始眼花缭乱,他们来不及分析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是否对自身教学具有适用性,也不去分析他们的本质和实际效果到底如何,就争相模仿,只学皮毛而忽略本质,课堂教学刻意追求诗意化、个性化,最终矫枉过正,导致语文课已经不像语文课,反而更像是绣花枕头,失去了最初的语文味。那么,什么样的小学语文课才算是好的语文课,因为本文研究的主体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基本的自我思考和自我表达的能力。所以,对他们而言,好的语文课应该能充分挖掘、训练和提高他们自我思考、自我表达的能力,使他们切身体会到语文的价值和魅力。

㈤ 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按照我们学校的“愉快课堂”倡议,倒是有几点可供您借鉴的:
1、是否符合情景教学: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段的学生,因为思维及想象空间还处于发展阶段,太抽象的导入他们理解起来会费力些,得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进行生动有趣的情景导入;
2.设疑提问是否合理:即设置的疑问、提问应遵循徐徐渐进,符合小孩思维逻辑的特点;
3、激励探索:在教学期间,可以利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特别是中低年段的孩子更应该用鼓励的语言,可以通过提示来激励他们自己的探索;
4、教学活动是否合理;
5、语言是否风趣:小学生对于语言的感知能力很好,他们很喜欢说话幽默的老师,更喜欢面带笑容经常鼓励他们的老师;
6、巩固拓展:这关系到是否有学到知识
7、师生互动:因为学生的注意力没有初中孩子那么容易集中,而且集中时间不够长,这时候就需要老师适当的给他们放松放松,做到有紧有松,他们学起来才会更加感兴趣。

㈥ 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表现力的几点建议

摘要:课堂教学活动在提升教学成效中具有重要地位,只有牢牢抓住了课堂这一专主阵地属,才能够有效实现教学成效的快速提升。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活动而言,教师要强化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分析,重点分析学生在学习中的特点以及教学实际情况,以创新的姿态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成效,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笔者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活动,

㈦ 小学语文教学建议怎么写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识字 学生在遇到生字后首先要做的是自主识字、自觉猜测读音和意专思.这个汉字的属读音是什么?它的意思与其构成的哪部分有关?它的形体结构如何?这些问题是学生在初次见到生字时应该有的疑问. 这个时候,教师要出面,给学生以猜测和思维的引导,使学充分使用大脑的记忆存储功能,调动原有的认知结构,完成自主识字. 这样通过小成果的赞扬,使学生找到成就感,以此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识字活动成为学生思维与心灵共同参与的游戏. 这样学生才会主动深刻地认知生字,达到重新建构知识体系的目的.

㈧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具体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新教材的学习更注重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各个年级之间的知识体系联系紧密,中间如有一环节掉队,就很难补上去。而农村师资配备并不完全到位,难免中途有个别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不够,而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出现断层。接任教师再去弥补,效果不像老教材那般显著,从而导致语文成绩下降。

2、新教材的编排中,二、三年级之间跨度太大。二年级对阅读、作文教学的要求不明显,但三年级就要求会写250字左右的文章,且近几年来作文的题目艰涩,习作要求与五六年级相差不明显,使学生倍感吃力,也使教师教的幸苦。而且万一脱节,很难弥补。

3、农村孩子的家长配合难以到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但是,农村学生目前有三种状况让教师感到头痛。一种是,想配合而无能为力。许多家长学识有限,对现代教学提出的问题感到很茫然,无法谈的上让家长进行家庭辅导。二种是有能力而不配合,这类家长都比较忙,忙于挣钱,忙于农活,连学校开家长会都没时间参加。也许,在他们认为孩子交给了学校就是老师的事了。第三种情况是没有人配合。许多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等长辈上学,只管孩子的吃穿住行,不过问学习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家长良好“照顾”只有靠孩子的自觉学习,幼小的孩子又有多少能有自觉学习的习惯呢?顶多是为完成作业而已。这是语文教学也是各科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4、新教材内容变广、变活,虽说题型变化不大,但阅读量、识字量大增,也导致许多教师无从下手,只能更大范围的进行题海战术,更长时间的“折磨”学生,教师教的痛苦,学生学得痛苦。

二、建议:

1、加强师资培训,尤其对年龄偏大的教师的培训,现阶段对年轻教师的培训不少,但对中老年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加强教师的对新教材的认识,加强对教师的新教材培训。使教师对整个教材体系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引导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

2、学校对各年级教师要重点安排,同时学校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指导。

3、积极开办家长会,加强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努力宣传现代教育理念,使教育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

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建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读写()等()个生字,会读认()等()个生字,掌握()等词语的用法。

2能利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理解文中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主旨句关键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文中()的知识点,突破课文重点。

2运用听读、跟读、默读、自由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体味文章()思想感情,突破课文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味课文对(内容风光人物意象)赞美

2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对(大自然大好河山或美好品质)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产生对()的兴趣,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

1了解(长城)的(构造外貌)知识。懂得()的描写顺序、叙事线索、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由()而产生()的感情。并有感情朗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通过提问法创设情境“同学们有没有……”引起学生兴趣参与课堂分享。

2、出示图片、PPT视频引出本文话题,请学生谈图片视频感受。

3、对学生代表的回答予以鼓励性评价,并引导学生形成()的观察方法、描写顺序。导入新课。(学习生字词)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提问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学生跟读。并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字词。

2、老师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识字方法,如部首归类法记忆“”字趣法记忆“”等,强调写字姿势写字习惯。

3、了解作者简介、时代背景,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4、通过自由朗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就文章大意同桌展开交流。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自由朗读第一小节,思考问题:“”“”

1、通过四人小组形式展开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2、老师予以积极评价,引导正确答案。

(二)在10分钟内快速默读第二小节,通过圈点勾画,划出“”问题。

1、通过四人小组形式展开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2、老师予以积极评价,引导正确答案。

(三)教师示范朗读第三小节,请学生注意其中的重音和停顿。()

1、通过寻找段落的(动词)重音,说说你的理解。

2、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四、精读课文,拓展延伸

1、自由选择朗读方式,重点阅读“”句子段落。说说你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把握文章脉络和内容,体味感情。

3、仿词造句,知识迁移。

4、开放课堂,复述表演。

五、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背诵喜欢的段落。

2、阅读()课外知识,搜集()资料,故事讲给父母听。

阅读全文

与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建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