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四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0-12-16 07:22:48

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
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
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

❷ 新课标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1.有一串数19962808864……,这串数的排列规律是:从第7个数起,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之和的个位数。那么这串数中第1999个数字是( ),这1999个数字的和是( )。

2.有一种细胞,每分钟分裂一次,每次能把一个细胞分裂成9个。经过1999分钟,把这些细胞平均装在7个试管里,还剩下( )个细胞。

3.用记号(a)表示a的整数部分,如(10.62)=10,(15÷4)=3,那么

(120÷7)×(9.47-1.83)=( )

4.□□□□□+□□□□□=199998,则这10个□中的数字之和是( )。

5.印刷厂要印刷数学口算册27万本,白班每天印刷2855本,夜班比白班每天多印刷290本。完成任务时,白班比夜班少印刷( )本。

6.一条长2000米的公路两旁每隔10米种一棵杨树,每二棵杨树之间等距离种3棵枫树。这条公路两旁一共种枫树( )棵。

8..小明骑在牛背上要赶着四头水牛过河,这四头牛过河分别需要2分、3分、6分、8分钟,并且每次只能赶着两头牛过河。那么小明至少需要( )分钟才能把牛全部赶过河去。

9.海关大楼共有十二层,李苹的爸爸在十楼办公,有一天,李苹去找爸爸,她用40秒从一楼走到五楼,照此速度,她至少还要再走( )秒才能到达她爸爸办公室。

2.今年小玲12岁,妈妈40岁。当妈妈的年龄是女儿5倍的时候,母女两人年龄的和是( ) 11.小巍带着一条猎犬骑车离家到26千米远的招宝山郊游,他骑车速度是每小时18千米,猎犬奔跑速度是骑车速度的2倍。当猎犬跑到招宝山脚下后,如小巍还未到,则马上返回迎着小巍跑去,遇到小巍后再跑向招宝山,……这样来回跑一直到小巍到招宝山为止。这时,这只猎犬一共跑了( )千米路。

12.有一组算式:1+1,2+3,3+5,1+7,2+9,3+11,1+13……那么和是1997的算式是左起第( )个算式,第1999个算式的和是( )。

13.有两列火车,客车长200米,每秒行30米,货车长300米,每秒行20米。两车在平行轨道上齐头同向行进,( )秒后客车超过货车;如两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错车而过,需要( )秒。

14.四年级数学竞赛试卷共有15道题,做对一题得10分,做错一题扣4分,不答得0分。陈莉得了88分,她有( )题未答。

15.四(2)班举行“六一”联欢晚会,辅导员老师带着一笔钱去买糖果,如果买芒果13千克,还差4元,如果买奶糖15千克,则还剩2元。已知每千克芒果比奶糖贵2元,那么辅导员老师带了( )元钱。

1+2+3=6,3+5+7=15,5+8+11=24,7+11+15=33,( )。
2626÷202=13,4242÷202=21,6868÷202=34,( )。
3、(1+2+3+4+5+……2998)÷2999=( )。
4、箱子里装有同样说明的圆球和方块,每次可取出5个圆球,3个方块。取了( )次以后,圆球没有了,方块还剩下10个。
5、一个数与它自己相加、相减、相除、相乘,其和、差、商、积相加的和是121,这个数是( )。
6、一堆零件有100多个,如果4个4个包装多2个,如果7个7个包装多3个,如果9个9个包装则多5个。这堆零件是( )个。
7、如果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6次,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6段,要( )次。
8、a和b都是自然数,并且a+b=100,a和b相乘的积最大可以是( ),最小可以是( )。
9、果园里有桃树和杏树一共500棵,桃树的棵数比杏树的2倍少16棵,桃树有( )棵。
10、小明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61错写成188,结果商比原来多3,但是余数恰好相同,这道题的余数是( )。
11、小芳比小珍大2岁,4年前他们的岁数和是18岁,今年小芳( )岁。
12、一个长方形正好能剪成两个正方形,这样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增加16厘米。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3、一次数学测验后,五人一共得434分,最高分是100分,其余各人所得的分数都是整数,并且各不相同,那么第五名最多得( )分。
14、右图中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4厘米,三角形ABC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5、有红、黄、蓝、黑四种颜色的小球各若干个,每个人可以任意选择2个,那么要( )个人去选,才能保证至少有两个人选的小球颜色相同。
16、20只兔可换2只羊,9只羊可换3只猪,6头猪可换2头牛,12头牛可换( )只羊。
17、数学竞赛后,甲、乙、丙三人猜测自己在三人中的名次。甲说:“我不是第一”;乙说:“我是最后”;丙说:“我在甲前”。结果只有甲说对。那么这三人的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是如何排列的?( )
18、王明放学回家,在距家门310米处时,妹妹和小狗一齐向他走来,王明和妹妹的速度都是每分钟50米,小狗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小狗遇到王明后用同样的速度不断地在王明和妹妹之间往返跑。当王明和妹妹相距10米时,小狗一共跑了( )米。
19、小明要从许多硬币中拿出来2元6角买钢笔,不用找钱,最多有( )种不同的拿法。

(3)在钟面上,6时整,时针与分针成( )度角。

(5)时钟4点钟敲4下,12秒钟敲完,那么6点钟敲6下,_____秒钟敲完?

(6)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要走 16 个台阶,到小英家要走 64 个台阶,他家住( )楼。

(7)甲数是92,乙数比甲数的7倍还多58,乙数是( )

(8)找规律填空:1,3,7,13,21,( ),43 ,( ),……

199999+19998 +1997+196+10

(26、38、44、53、62)有一个数与其它4个数不是一类,请把它找出来是( )。

4、从旧日历中知道,2001年元旦是星期五,那么2002年元旦是星期( )。

5、 有黑、白、红三种颜色的珠子共87颗,按4颗黑色,3颗白色,2颗红色穿在一起,请问:最后一颗是( )色,第58颗是( )色。

6、被除数是3320,商是150,余数是20,除数是( )。

7、每上一层要走 16 个台阶,到小英家要走 64 个台阶,他家住( )楼.

8、两数之和是616,一数的末位是0,如去掉0与另一个数相同,两数的差是( )。

9、用1、2、3、4、组成的四位数从小到大排列,第15个数是( )。

二、应用题

1、甲、乙、丙3个数的和是1160,甲是乙的一半,乙是丙的2倍,甲、乙、丙3个数各是多少?

2、甲桶的水是乙桶的4倍,从甲桶取出15千克倒入乙桶,两桶相等。两桶原有水多少千克?

3、 甲乙两桶各有油若干千克,如从甲桶倒出和乙桶同样多的油给乙桶,再从乙桶倒出和甲桶同样多的油给甲桶,这时两桶油恰好都是36千克。原来两桶各有油多少千克?

4、用一只杯子向一个空瓶里倒水。倒进3杯水连瓶共重4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重600克。一杯水和这个空瓶各重多少克?

5、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多5米,还剩下7米。电线原长多少米?

6、甲乙两人的钱一样多,甲给乙30元,则乙的钱是甲的5倍。甲乙原来各有多少元

7、甲每天行67千米,乙每天行55千米,今同时由东村往西村,但甲行30千米后因故返回东村后立即赶往西村,如果两人同达西村,问东西两村相距( )千米。

1. 两个数相除,商是810,如果除数不变,被除数缩小10倍,商是( )。
4.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56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 鸡与兔共有120只,鸡的腿比兔的腿少60只,鸡有( )只,兔有( )只。
4.小红沿长70米,宽20米的长方形花园走一圈,小红走了( ),花园面积的一半是( )。
1.有三箱梨,共重209斤,甲箱比乙箱少16斤,乙箱比丙箱少15斤,问甲、乙、丙箱各有多少斤梨?(6分)
2.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是6米,相当于长的一半,求正方形的面积。(6分)
3.水产研究所投放新鱼种,每公顷投放3500条小鱼,在一块长600米,宽450米的鱼塘里,应投放小鱼多少条?(6分)
4.一列火车以同样的速度上午运行了4小时,下午运行了6小时,上午比下午少运行了136千米,该火车以这样的速度从西安到北京共用了14小时15分钟,问西安到北京的距离?

1、有一只一小时快10分钟的表,这个表8点时对好了,当这个表11点30分的时候,正确的表应是( )点钟。
2、在一张长方形的纸面上画4条直线,最多能把这张纸分成( )部分。
3、某数加上5,然后再乘以4的题,错算成某数先乘以5,然后再加上4得34。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
4、甲、乙、丙三人练习投篮,共投进了150次,有64次没投进。已知甲和乙一共投进46次,乙和丙一共投进70次。乙投进了( )次。
5、王叔叔从小卖店买来了一箱啤酒,有24瓶。小卖店规定:喝完酒后,每三个空瓶可以换回一瓶啤酒。他一共可以喝( )瓶啤酒。 ⑵19999+1999+199+19+9
6、甲、乙两人共有30元钱,甲给乙5元后,甲比乙还多2元钱。那甲原来有( )元钱。
7、把0、1、2、3、4、5、6、7、8、9写成两个多位数,使这两个多位数的差最小。这个最小的差是( )。
8、小明在玩“苹果人”游戏,游戏提供了三张不同的脸,4个不同的身体,2双不同的脚。问小明一共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苹果人”。
9、果园里有桃数和杏数一共500棵,桃数的棵数比杏数的2倍少116棵。桃数有( )
10、表兄弟二人,哥哥和弟弟的年龄分别是30岁和12岁,( )年后哥哥的年龄是弟弟年龄的2倍。
11、有一个周长是88厘米的长方形,它是由三个正方形拼成的。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12、四年级一班有50名学生。在数学考试中,成绩排前十名的同学平均分比全班平均分高8分,其余同学的平均分比全班平均分低( )分。
13、以知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和是96,并且甲+3=乙-3=丙×3=丁÷3,那么丁=( )
14、一个电影院的第一排有25个座位,以后每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5个座位。这个电影院一共有( )个座位。
15、一艘船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行15千米,回来时每小时行10千米。求这艘船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
1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到另一地,甲的速度是每小时50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75千米,结果甲比乙晚到2小时。这两地间的距离是( )千米。
17、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剪去10厘米。第二根剪去26厘米。余下的铁丝,第一根是第二根的5倍。原来每根铁丝长( )厘米。
18、同学们乘大、中型两种车去春游,大型车每辆可坐65人,中型车每辆可坐26人。现有学生和教师共338人,要使每人都有一个座
位,并且车上没有空余座位,大型车需要( )辆,中型车需要( )辆。
甲、乙二人沿铁路相向而行,速度相同。一列火车从甲身边驶过用了8秒钟,火车遇到甲20秒钟后又遇到乙,从乙身边驶过用了7秒钟。那么从火车遇到乙开始,再过( )秒钟甲、乙两人相遇

1、已知:□×○=32 □÷○=2 □=( ) ○=( )
3、用2个0、2个5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和一个最小的四位数,把这个最大的四位数除以最小的四位数,商是( ),余数是( )。 2、999+999×999=( )
4、两数相除,商是21,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缩小10倍,商就变为( )。
5、三年前,母亲的岁数是女儿的6倍,今年母亲33岁,女儿今年( )。
6、甲、乙、丙各有一些故事书,甲给乙3本,乙给丙5本后,三个人的故事书的本数同样多,乙原来比丙多( )本。
7、期中测验的成绩公布了,小王的成绩比小李和小张的好,而小张的成绩比小李好,但比小吴的差,( )成绩最差。
8、有240本练习本,每本18张纸,如果装订时每本订6张,这样可以多( )本。
9、甲数是136,比乙数的2倍多4,丙数比乙数少3,丙数是( )。
10、右图中有( )个长方形。
11、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然后从中间剪开,这根绳子被剪成( )段。
12、小刚爬48千米的山坡,走了6小时,下山坡时走原路花了4小时,求小刚上、下坡的平均速度是( )。
13、某人去银行取款,第一次取了存款的一半还多5元,第二次取了余下的一半还多10元,这时存折上还剩125元,他原有存款( )元。
14、一班有42人,28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14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10人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了,有( )人两个兴趣小组都没有参加。
15、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倒水,如果倒进了3杯水,连瓶共重440克,如果倒近5杯水,连瓶共重600克,这个空瓶重( )克。
16、小花猫家里养着20条鱼,它计划从现在起每天还钓1条鱼,要是每天吃3条鱼,这些鱼可以供小花猫吃( )天。
17、某工厂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40个,实际每天生产50个,结果提前3天完成任务,原计划要生产( )个。
18、实验小学举办夏令营活动,每组9人,后来又重新编组,每组12人,比原来减少了3组,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学生有( )人。
19、新年快到了,同学们打算自制贺年卡,在一张长7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白纸上,最多可以剪制( )张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贺年卡,剩余白纸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20、在60米赛跑中,甲到达终点时,乙距终点还有10米,丙距终点还有20米,如果乙和丙速度不变,当乙到达终点时,丙距终点还有( )米。

阅读全文

与四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