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学语文中寓言故事该怎样进行教学
寓言是一种讽喻或寄托的故事,是一种形象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优秀的寓言故事里有着丰厚的思想容量,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需要学生们去领悟言外之意、品评味外之味。在寓言王国里,狐狸和狼、小鹿和老虎不再是一种动物,它们是人格化了的“人”,就是人的言行举止也大多显得怪诞奇异,这些都能使学生难以忘怀。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不少文质兼美的寓言故事,那么,小学寓言故事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 指导疏通文意,把握故事内容
小学阶段有不少寓言故事课文,比如《亡羊补牢》、《南辕北辙》、《井底之蛙》等,寓言故事常常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弄清故事的情节,也就是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那么,如何使学生弄清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内容呢?
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字词。比方说《亡羊补牢》一文中“亡”和“牢”的意思,这两个字所表达的意思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此,教学中面对三年级的孩子要指导他们学会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还理解“后悔”“接受”这两个词意,引导学生读书讨论,想想从“后悔”一词你了解到了什么?从“接受”一词明白了什么?
加强朗读指导,启发学生把故事中表达的意思读出来。如学习“亡羊补牢”时,可以使用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邻居对养羊人的关心和养羊人对丢羊这件事的态度。
二、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蕴涵道理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往往只有上百个字,但是几乎每一则寓言,都有一个生动有趣、情节富于变化的故事,同时语言精练简洁易于朗读,这样的故事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从而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寓言故事往往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形象地反映人们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就像慈爱聪明的长者,总是语重心长地告诉人们一些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较强,理解能力较差,缺乏感性经验,要揭示和理解深刻的寓意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在阅读寓言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学习寓言故事时,一定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身边以及在电视、电影或读过的故事里所知道的类似的人。比方说:学习了《亡羊补牢》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你有没有犯过和养羊人一样的错误?如果你是养羊人你会怎么做?还有学习了《南辕北辙》可以谈一谈这个人错在哪里?你想对这个楚国人说些什么?学习了寓言故事你收获了些什么?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中通过理解、提取、分析、概括信息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揭示和理解了寓意,同时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三、捕捉编者意图,了解寓言特点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在汉语言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编者在小学语文中选编寓言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学习寓言哪些特点呢?
首先,从形式上看,寓言故事的特征:一是语言精练简洁,概括性极强,极富表现力;二是篇幅短小精悍,结构严谨,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最简短的一种。寓言故事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是一个充满机智、幽默、滑稽、胆识和丰富想象力的世界,它对自然界的动物、植物赋予了人类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基本的善恶观,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由于要在短小的故事中蕴涵丰富深刻的哲理,把讽刺对象的本质充分地揭示出来,让人们在嘲笑故事丑角荒诞可笑的行为之余,感悟生活的哲理,因此,要求寓言故事的语言既要精炼概括,极富表现力,又要幽默、风趣。此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寓言故事很好地吸收了象征、夸张、拟人等艺术表现手法,增添了更加丰富的文学色彩,使寓言故事的情节更具曲折性和趣味性。寓言故事凭借形象夸张的形象、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丰富深刻的哲理性、教育性赢得了儿童的喜爱,也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文学体裁,为学生的写作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其次,要注意教给孩子学会区别寓言和童话,他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区别。童话是一种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有幻想才有童话,它以少年儿童认识、理解的人或事物为描写对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童话有诗一般优美的意境和语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 注重拓展延伸,增加文化积累
(一)推荐寓言故事书
教师要给学生推荐一些寓言作品,让学生大量阅读中外寓言故事,如:《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寓言名著故事精品》以及相关的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等有关书籍,并向学生提出每人每周不少于两篇故事的阅读要求。从而使学生对寓言这一体裁文章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拓展他们的视野,扩大他们的阅读量。学生逐渐从被动读书转变为主动读书,对语文学习起了推动、促进的作用。
(二)组织寓言故事会
老师在学生大量阅读中外寓言故事的基础上,趁热打铁、组织寓言故事会,用不同的形式诠释自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改编后的相声、小品、课本剧等等,以此来推动学生对寓言故事学习的兴趣。
(三)编写寓言故事
想象和写作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想象力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积极作用。寓言故事是一个充满了机智、幽默、滑稽、讽刺、胆识和丰富的想象力的世界,十分符合小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供良好的契机。通常情况下寓言故事的寓意深刻而具有多面性,语言精炼简洁。还有的寓言只讲故事没有明说道理,在结尾对故事的结局或人物的命运或作品的寓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品味、辨析、感悟。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根据寓言故事的特征设计续写寓言故事、改写寓言故事、仿写寓言故事等教学环节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续写寓言故事。有的寓言故事的结尾言已尽而意无穷,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写下有可能发生的故事结局,不一定要求有标准、统一的结局。
如寓言故事《狼和小羊》的故事结局没有说明可怜的小羊的最后命运如何,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艺术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续写之后可能发生的事情,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句话:“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凶恶的狼向小羊扑去时的动画,让学生充分感受狼的凶狠,小羊的弱小、无助,为可怜的小羊被狼吃掉而痛惜。也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小羊最后被狼吃掉了吗?如果没有,小羊是怎样获救的呢?”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思维,想出解救小羊的办法。最后,在学生充分说出办法的基础上,要求以“小羊获救”为题,写一段话。
在学生充分阅读寓言故事的基础上感受问题情境的特定角色,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思路展开创造性的联想,为写出有特色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寓言故事往往具有角色少、故事情节简单但富于变化的特征。因此,可以添加情节和增添角色,进行多角度叙述,续写寓言故事。另外,故事总是从反面给读者以教育,所以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对寓言角色接受教训后做正面的描述,进行续写故事。
2.改写寓言故事。改写寓言故事的教学环节,可以根据寓言故事的寓意具有深刻的教训性、角色少和形象夸张可笑的特征设计。例如,《狐假虎威》这则寓言故事讽刺老虎的凶残、愚蠢和狐狸的狡猾、仗势欺人的可恶行为。因此,利用寓意的多面性可以在故事中增加角色,给人以更多的教育。如在小动物看见老虎来了纷纷逃走时,一只犀牛来了,它建议老虎站在旁边观看,让狐狸自己向前走,结果老虎恍然大悟。
总之,寓言故事教学注意了以上四个问题,教学中就能开拓学生思路,拓展学生积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② 小学二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反思100字
本课是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载。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如:《揠苗助长》,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这则寓言情节简单,学生一读就能了解故事内容,但寓意比较抽象,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为此,我认真研读了文本,寻找到了本课教学的关键所在,较好地引导学生悟出了深刻的寓意。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共4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讲明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用填空的形式:“宋国有的农夫,因为巴望禾苗___________,就把禾苗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并自然地概括了各部分的意思。
《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故事对孩子很有教育意义,这是古人做的一件蠢事,对什么事情都存有侥幸心理,不会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夺。从古到今这样的人依然存在,学习本篇课文时,课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学生续编《守株待兔》学生写的很形象很生动,有的学生写到:"种田人对自己的行为很是懊悔,于是他就振奋起来,不再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了,而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工作,最终在秋季得到了大丰收,并且家庭逐渐富裕起来,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后来这个种田人还把自己的经历讲给了自己的儿女听,并奉劝孩子不要像自己学习."孩子现在明白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但以后他们会怎么做呢?我期待孩子不要只是片刻的明白,而是长远理解。
自己取舍吧
③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故事寓言等是属于什么文体
寓言是一种讽喻或寄托的故事,是一种形象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优秀的寓言故事里有着丰厚的思想容量,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需要学生们去领悟言外之意、品评味外之味。在寓言王国里,狐狸和狼、小鹿和老虎不再是一种动物,它们是人格化了的逗人地,就是人的言行举止也大多显得怪诞奇异,这些都能使学生难以忘怀。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不少文质兼美的寓言故事,那么,小学寓言故事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呢看
一、 指导疏通文意,把握故事内容
小学阶段有不少寓言故事课文,比如《亡羊补牢》、《南辕北辙》、《井底之蛙》等,寓言故事常常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弄清故事的情节,也就是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那么,如何使学生弄清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内容呢看
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字词。比方说《亡羊补牢》一文中逗亡地和逗牢地的意思,这两个字所表达的意思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此,教学中面对三年级的孩子要指导他们学会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还理解逗后悔地逗接受地这两个词意,引导学生读书讨论,想想从逗后悔地一词你了解到了什么看从逗接受地一词明白了什么看
加强朗读指导,启发学生把故事中表达的意思读出来。如学习逗亡羊补牢地时,可以使用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邻居对养羊人的关心和养羊人对丢羊这件事的态度。
二、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蕴涵道理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往往只有上百个字,但是几乎每一则寓言,都有一个生动有趣、情节富于变化的故事,同时语言精练简洁易于朗读,这样的故事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从而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寓言故事往往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形象地反映人们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就像慈爱聪明的长者,总是语重心长地告诉人们一些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较强,理解能力较差,缺乏感性经验,要揭示和理解深刻的寓意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在阅读寓言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学习寓言故事时,一定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身边以及在电视、电影或读过的故事里所知道的类似的人。比方说:学习了《亡羊补牢》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你有没有犯过和养羊人一样的错误看如果你是养羊人你会怎么做看还有学习了《南辕北辙》可以谈一谈这个人错在哪里看你想对这个楚国人说些什么看学习了寓言故事你收获了些什么看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中通过理解、提取、分析、概括信息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揭示和理解了寓意,同时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三、捕捉编者意图,了解寓言特点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在汉语言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编者在小学语文中选编寓言的目的是什么呢看我们学习寓言哪些特点呢看
首先,从形式上看,寓言故事的特征:一是语言精练简洁,概括性极强,极富表现力;二是篇幅短小精悍,结构严谨,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最简短的一种。寓言故事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是一个充满机智、幽默、滑稽、胆识和丰富想象力的世界,它对自然界的动物、植物赋予了人类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基本的善恶观,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由于要在短小的故事中蕴涵丰富深刻的哲理,把讽刺对象的本质充分地揭示出来,让人们在嘲笑故事丑角荒诞可笑的行为之余,感悟生活的哲理,因此,要求寓言故事的语言既要精炼概括,极富表现力,又要幽默、风趣。此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寓言故事很好地吸收了象征、夸张、拟人等艺术表现手法,增添了更加丰富的文学色彩,使寓言故事的情节更具曲折性和趣味性。寓言故事凭借形象夸张的形象、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丰富深刻的哲理性、教育性赢得了儿童的喜爱,也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文学体裁,为学生的写作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其次,要注意教给孩子学会区别寓言和童话,他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区别。童话是一种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有幻想才有童话,它以少年儿童认识、理解的人或事物为描写对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童话有诗一般优美的意境和语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 注重拓展延伸,增加文化积累
(一)推荐寓言故事书
教师要给学生推荐一些寓言作品,让学生大量阅读中外寓言故事,如:《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寓言名著故事精品》以及相关的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等有关书籍,并向学生提出每人每周不少于两篇故事的阅读要求。从而使学生对寓言这一体裁文章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拓展他们的视野,扩大他们的阅读量。学生逐渐从被动读书转变为主动读书,对语文学习起了推动、促进的作用。
(二)组织寓言故事会
老师在学生大量阅读中外寓言故事的基础上,趁热打铁、组织寓言故事会,用不同的形式诠释自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改编后的相声、小品、课本剧等等,以此来推动学生对寓言故事学习的兴趣。
(三)编写寓言故事
想象和写作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想象力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积极作用。寓言故事是一个充满了机智、幽默、滑稽、讽刺、胆识和丰富的想象力的世界,十分符合小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供良好的契机。通常情况下寓言故事的寓意深刻而具有多面性,语言精炼简洁。还有的寓言只讲故事没有明说道理,在结尾对故事的结局或人物的命运或作品的寓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品味、辨析、感悟。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根据寓言故事的特征设计续写寓言故事、改写寓言故事、仿写寓言故事等教学环节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续写寓言故事。有的寓言故事的结尾言已尽而意无穷,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写下有可能发生的故事结局,不一定要求有标准、统一的结局。
如寓言故事《狼和小羊》的故事结局没有说明可怜的小羊的最后命运如何,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艺术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续写之后可能发生的事情,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句话:逗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地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凶恶的狼向小羊扑去时的动画,让学生充分感受狼的凶狠,小羊的弱小、无助,为可怜的小羊被狼吃掉而痛惜。也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逗小羊最后被狼吃掉了吗看如果没有,小羊是怎样获救的呢看地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思维,想出解救小羊的办法。最后,在学生充分说出办法的基础上,要求以逗小羊获救地为题,写一段话。
在学生充分阅读寓言故事的基础上感受问题情境的特定角色,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思路展开创造性的联想,为写出有特色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写作文这件事,我们一定要树立一个观点,那就是久久为功,就是说写好作文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长期的坚持,那种为了考试而应付的讨巧办法一般是很难奏效的。听起来,这好像很难一样,其实不然,只需要我们平时稍微多花一点时间在作文这件事情上。
④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童话和寓言的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有一定数量的童话和寓言,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高效地指导学生进行童话和寓言的阅读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解决。
⑤ 小学寓言故事有哪些啊
小学的寓言故事有很多 下面给你举几个例子
鼬鼠和狮子
有一次,一只鼬鼠和—头狮子相遇。
鼬鼠向狮子挑战,要同它一决高低。狮子想也不想,就果断地拒绝了。 “怎么?”鼬鼠轻蔑地说, “你害怕了吗?”
“非常害怕!”狮子说,“如果我就这么答应你,你就可以获得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虽然,你可能会死;但我呢,以后所有大动物、小动物都会来耻笑我,耻笑我竟然和弱小的鼬鼠打架,弄得自己无地自容。那不是一件可笑的事吗?”说完,它头也不回地向树林深处走去。
你认为强大的狮子应该接受鼬鼠的挑战吗?我觉得狮子的选择是明智的。
如果狮子接受挑战,它一定会赢,但这只不过是短暂而无意义的快乐,不久便会满城风雨,所有动物都会反感狮子,都会耻笑它,事情将会弄得—发不可收拾。俗话说:“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狮子如果落到这地步,到那时,就后悔莫及了。
如果拒绝,一切风平浪静。狮子还是森林之王,还是像原来一样威风凛凛。
就像人一样,如果与—个实力与自己不是同一等级的人争执不休,就会浪费许多的资源,如口舌、精力。这还是小事,最重要的是浪费时间。同样的,一个人对琐事的兴趣越大,对大事的兴趣就会越小。曾经有位哲人说过: “明智的艺术就是清醒地知道该忽略什么的艺术。”不要把精力过多地放在不重要的事和人上,因为成功的秘诀就是抓住既定的目标不放。
空城计只能用一次
有一次,山羊妈妈要出远门。可它出门前却犯了愁,不带小山羊去吧,小山羊—个人呆在家里它不放心,带去吧,又不方便。
忽然,它想起了仨国演义》中诸葛亮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故事。于是,它就一个人出去了,临走前还叮嘱小山羊不要关门。
山羊妈妈出去以后,大灰狼真的来了。它看见门开着,以为屋里一定有一张大网,不敢进去,就跑了。山羊妈妈回来看到小山羊没事,非常高兴。
第二次,山羊妈妈又要出门。它还是按照上次的计策办,结果小山羊被大灰狼吃掉了。
山羊妈妈气得把《三国演义》撕了个粉碎。隔壁的猴子大叔耐心地对它说:“你再看看(仨国演义》,诸葛亮只用了一次空城计,而你却用了两次,计策当然会被别人识破啊!”
乌鸦与黑猪
一只乌鸦飞呀飞,感到有点累了,便停在一块大黑石上闭目养神。忽然,“黑石”摇动起来。乌鸦—个趔趄,差一点儿掉下来。
乌鸦一愣,石头怎么能动?它仔细一看,噢,原来“大黑石”
是一只乌黑的老母猪。乌鸦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哈哈,世上怎么有这么黑的东西!哈哈……”
乌鸦的笑声惊动了黑母猪。黑母猪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乌鸦站在自己的背上。黑母猪看到乌鸦手舞足蹈,笑得直流眼泪,于是奇怪地问: “喂!你笑什么?”这时乌鸦笑得更厉害了: “你怎么长得这么黑呀,活像—块大煤炭,真羞死人了……”
黑母猪顿时明白了,它觉得好笑。“哈……哈哈!”黑母猪也大声笑起来。
乌鸦听到黑母猪的笑声,一下子愣住了,就问黑母猪:“喂,你笑什么?黑不溜秋的,真羞死人了。”
“哎哟,你怎么光看见人家黑。”黑母猪说,“难道我比你还要黑?”乌鸦—惊,低下头来看看自己的身体,脸“刷”地红了。
桂花树与迎春花
初春的一天,迎春花笑眯眯地对身边的桂花树说: “桂花树,你看看你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开花呀?你再看看我,弯弯的树枝上开满了小黄花。路过的人都说我是迎春小喜神,长得非常美,却没人说你美,也没有人朝你看。”说着,迎春花就不理桂花树了。
桂花树听了迎春花的话,伤心地流下了眼泪。不过春天—过去,迎春花的花儿就凋谢了。夏天也过去了,秋天慢悠悠地到来了。桂花开放了,金黄的小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过路的人纷纷停下脚步,去闻桂花散发出的芳香,恨不得摘下几枝桂花带回家。
这种情景被迎春花看见了,它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落下泪来。
桂花树看出了迎春花的心思,就对它说:“迎春花妹妹,不要难过,现在是我好看,不过到了来年的春天你就又会开花,你不就比我好看了吗?好了,别难过了。”迎春花听了破涕为笑,连忙说: “桂花树姐姐,我以后不会再看不起别人,自以为了不起了,我一定要把这个缺点改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但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
比赛暂停
一天早上,小象、小鸟、小猴和小松鼠来到草坪上,准备进行一场比赛。小鸟自告奋勇地说:“我来当裁判。”
大家都同意了。
可是比什么呢?
“比爬树。”小猴大声说。
“不!比跳树。”小松鼠尖声说。
“不!不!比发树。”小象粗声粗气地说。
“比爬树!”“比跳树!”“比拔树!”
它们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听谁的。一直到天黑,它们都还没有决定比什么。
“真没劲!”大家只好耷拉着脑袋回家了。
都争着要比自己最拿手的项目,除了自己,还有谁愿意参加呢?
⑥ 小学生寓言故事
木匠的门
一个木匠造得一手好门。他费了好多时日给自家造了扇门,他想这门用料实在,做工精良,一定会经久耐用。后来,门上的钉子锈了,掉下一块板,木匠找出一颗钉子补上,门又完好如初。再后来又掉下一颗钉子,木匠就又换上一颗钉子;之后又一块板朽了,木匠就又找出一块板换上;门栓损了,木匠就又换了一个门栓;门轴坏了,木匠就又换了一个门轴……
若干年后,这扇门虽经无数次破损,但经过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坚固耐用。木匠甚是自豪,多亏有了这门手艺,不然门坏了不知如何是好。
有一天,一位邻居对他说:“你是木匠,你看看你们家的门!”木匠仔细一看,才发觉邻居家的门个个样式新颖、质地优良,而自家的门又旧又破,长满“补丁”。
木匠很是纳闷,禁不住笑了:“是我的这门手艺使得我家门又破又旧。”
启示:学一门手艺很重要,但换一种思维更重要,技术上的造诣是一笔财富,但也是一扇门,能关住自己。
马拉汽车
有人在俄克拉荷马州的土地上发现了石油,该地的所有权属于一位年老的印第安人。这位老印第安人一生都在贫穷中度过,发现石油以后顿时变成有钱人,于是他买了辆凯迪拉克豪华旅行车,买了顶林肯式礼帽,打了蝴蝶领带,并且叼一根黑色大雪茄,这就是他出门时的“装备”。每天他都开车
⑦ 我是读小学教育的,美术老师叫我们画画,内容可以是寓言故事,道德故事,数学教学等,然后要在讲台讲课,
快乐可以使人延年益寿,快乐可以使人青春永驻,在我们的工作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留下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我们试着在不经意间拣拾快乐,我们的生命道路上将会洒满阳光,我们的青春将不会流逝太快。所以,我们不要随便扔掉他人的快乐,也不要轻易去掉自己的快乐,每天把笑脸送给每个人,为了心中美丽的执着,不管有多少艰难,让快乐永远随“痛”前行。回首2011年快乐,感受最深莫过于教师远程研修了。
不同于学术专家“闻鸡起舞”的苦修,更比不上课程专家们通宵达旦的作战,我的研修平凡真实而快乐。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时间表。
6:00 起床,洗漱更衣,准备早餐,整理房间,准备上班带的物品。时间紧张,采用华罗庚的统筹法,还是有些丢三落四。——我的第一个角色:家庭主妇。
6:30 开始吃早餐,同时催促老公起床,叮嘱老公吃完早餐,上班路上注意安全。——我的第二个角色:为人之妻。
7:30 赶到学校,先确定今天的教学课程,在心中做一个工作安排。再打开网络,看简报,看文本,发表评论,确定作业题目,在忙碌教学工作的同时能有一方心灵静土让自己思索。——我的第三个角色:为人之师。
11:40 与同事们共进午餐,在轻松的聊天中,不忘谈一谈研修的小小感悟。——我的第四个角色:合作者。
12:30 下午继续完成我未竟的事业,修改作业,完成上传;继续浏览网页,看看同事们的评论,读读他人的作业,在研修QQ群中与同仁们互动研修。——我的第五个角色:我是学员。
5:00 下班的时间到了,回家的路上,也是我最享受的,短短的路,承载着我一天的劳动收获与思索。——我的第六个角色:我就是我。
研修的日子里,生活有了追求,也有了意外的收获:对孩子的教育是该放手时就放手,晚上就着研修的热潮一家子学习的气氛空前上涨。
睡梦中梦见自己双眼紧盯着刺眼的太阳,挣扎着醒来忽然领悟,这个太阳,除了网络研修平台,还会是什么?自己成了追赶太阳的夸父了?呵呵,这个梦真有意思,摸摸自己肿痛的双眼,我坐在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以来,我发现:聪明的学生一教基本上能掌握,当然这样的学生在我的班里不少,但是仍然有10%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弱,屡说屡忘,怎么教他都一脸茫然,每个班都有这样的学生,但是心中怒火不知不觉就旺了起来。刚开始我还能耐着性子,一遍遍讲,但是临近下课的时候,我就会变得极不耐烦。
记得一次我讲解完例题后让学生自己练习,班里的张译文呆呆地看着题目就不动手。我走到她跟前,她很紧张地看着我,看她害怕的模样,我觉得很奇怪。于是我站在她旁边,问她为什么不计算?她说出了原委:她虽然记住了减法法则但是根本就不知道怎么用这个法则,再有经常不被表扬,我站在她旁边,就不敢动手做题,免得再被我说。我突然觉得自己愧为人师。我先郑重向她道歉,然后摸摸她的头,试着让她不再怕我。接着开始举些不同类型的例子手把手教她怎么用法则。通过这一次,她在上课时变得主动起来。而我,很注意自己的态度和用词,尽量表扬。渐渐,同学们会主动向我提问,“老师,这道题可不可以这样算?”……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育人性,即它是以育人为根本宗旨的职业。教师在各方面都起着表率作用,教师用自己的学识、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影响学生,培养学生。这种教育作用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更表现在以身立教上,既要教人学会做学问,又要教人学会做人,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尤其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态度、语言,不能因为一时的心情糟糕,而辱骂、讽刺学生。
床上得意地笑。
⑧ 如何发挥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如果教师能运用灵活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回,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会让答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如果我们的方法得当,会使学生由“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他们对知识有一种渴求的欲望.因此,我们每位教师都应重视课堂教学,让课堂真正成为学习和各方面发展的主阵地.
⑨ 如何更好地发挥寓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如何发挥寓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寓言是一种把深刻的哲理和教训寄托在简短、 形象的故事里的文学 形式。它是故事、寓示、寓意三者的紧密结合;具有寓意于言的教训 性、连类比物的比喻性、犀利幽默的讽刺性、精练简洁的概括性等特 征。由于寓言的以上特征符合小学儿童的年龄段心理特征的发展,所 以寓言文学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就已经开始。 如何更好的发挥寓 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是值得关注的。 因为寓言把生活中的或浅显或深刻的道理寄寓与寓言中, 把那些 干巴巴的、不易理解的道理娓娓道来,显得通俗易懂,让小学生客观 地理解和把握小故事的道理,并深入他们的心里。而寓言的比喻性、 讽刺性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但是由于其故事性 强,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也就 能自然而然地理解和运用。 寓言故事在语文教学中的编排应尽量结合小学儿童的年龄特征, 由于寓言文学中道理大多是可以多方面理解, 而其中的幽默和讽刺语 言一般较为隐晦,不能为低年级学童所理解,在语文教学中也要注意 这方面的引导。所以要充分发挥寓言文学的语文教学作用,应注意寓 言的挑选和编排。 寓言文学能引起小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小学儿童的阅历、经验 等都有所缺乏,如果只是教师一厢情愿的,滔滔不绝的讲故事道理如 何如何的话,我认为这做法收效甚微。由于寓言大多是来源于生活, 所以寓言的教学也应结合生活去讲解,分析。如:小学一年级的寓言 故事《小马过河》,如果教师只是单方面跟学生讲其中的要自己尝试 的道理, 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 可是并不能真正地结合生活去理解, 更谈不上运用。 而教师如能让学生结合课文谈谈自己在生活的经过尝 试获得的成功的经验, 会不会更好呢?这样寓言故事就能把生活中的 道理反映到生活中,是可观可感的,是有用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 自然而然地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寓言的教育性是通过犀利的言辞、机智的幽默来实现讽刺和训 诫,在表达常常带有幽默性和警醒性。如果在教学中能结合寓言故事 讲解其他篇章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但能起着温故而知新的作 用,而且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如讲解《小木偶的故事》中的诚实 就可以结合《狼来了》的寓言小故事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能够更深刻 地理解“做诚实的好孩子”的重要性。利用寓言的教育性,引导学生 加深对其他章节的理解和学习,促进学生对课文的重难点的理解。 寓言有连类比物的比喻性,借助设譬立喻的艺术手法,将外在的 故事形式作为喻体,由此实现寓意的文学性的传达。所以在寓言文学 的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艺术修辞的学习和掌握。 要多用例子例举 其中的联系与区别, 从而使学生易于理解语文知识中的艺术修辞的手 法和运用。 如能在语文教学中很好地发挥寓言文学的作用, 必能进一步提高 语文教学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