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小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12-16 02:22:49

❶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学习心得

在音乐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确非易事,它需要音乐教师付出极大的心专血与智慧。属教师要多学习、多思考、多探讨、多挖掘,不段改进教学方法,编创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只有不段更新新的教学理念,我们的音乐课学生才会愿意学,课堂也会越来越精彩。

❷ 哪位能提供一片有关教育的论文,只要是教育方面的就成,比如说课改,任教心得等(我是一名小学音乐老师)

对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现状的反思

内容摘要:农村的基础音乐教育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目前,农村音乐教育中还存在着教育经费不足、对音乐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等一些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 键 词:农村 基础音乐教育 现状 对策

音乐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完美人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对于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音乐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农村,农村音乐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因此对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进行思考,探讨农村基础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并提供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基本对策,这些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
1.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不完备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农村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些农村学校为了缩减财政支出,尽量聘请代课教师。教育经费不足,导致教师工资较低。而一部分音乐教师也因没有课,在年终考核时没有机会参加考核,这些导致一些音乐教师对音乐课不感兴趣。有些老师在自己能力允许的条件下都转教语文或数学,导致音乐教师队伍严重流失。教育经费不足,导致农村的一些学校没有固定的音乐教室或多媒体音乐教室,也没有完备的音乐器材,影响了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教育观念陈旧、滞后
在较偏远地区一些农民的生活还有问题,不会有太多的心思和多余的钱去学习知识、学习音乐。即便是想让孩子学,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音乐,他们觉得不能创造财富,所以他们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和财力让孩子去学习。只有文化课成绩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学生家长更看重学生文化课的成绩,没有认识到音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音乐在孩子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孩子美感、审美素质的培养。
由于学生家长的期望,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上对学校的评价也是以升学率作为标准。所以,学校一方面考虑升学率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家长的“重望”之托,它们以抓学生成绩为主。在这样的状况下,一些学校就会为了升学率放弃,甚至牺牲一些看似与成绩无关的课程和活动,音乐课就是其中一个牺牲品。一些学校拿教学成绩作为老师的考核标准,一些老师用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这一连串的排名不由自主地会让学校、教师、学生都觉得走到哪里都是文化课最重要。音乐教育在一些农村的基础教育中基本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因为升学考试不考音乐,所以平时可能还有音乐课,而一到临近期末,音乐课就会被其他课程占去。
作为中小学生,他们还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学校和家长的影响。一些学校讲升学率,家长期望他们跳出农村,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不由自主地也会重视文化课。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也只是通过电视、录音机等这样一些媒介,认识到的也基本都是时下流行的通俗音乐。其实,对于本民族的民歌、民族乐器等,他们应该多了解、应该了解的知识却从未耳闻,更谈不上喜欢与否。
因此,在农村学校,家长、教师以及学生,对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甚至是模糊的。
3.师资力量缺乏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是支撑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我国中小学音乐师资的来源基本上是高等师范院校、中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但由于一些现实问题,比如,一些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交通、通讯、文化等与城市相比较落后,所以一些音乐专业毕业生不愿去农村任教。
现在,农村较少数学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大多数音乐教师都由语文、数学或其他科教师兼任,这些兼任老师绝大多数也都是半路出家,他们对音乐理论知识、音乐课程教学方法等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音乐课教学形式单一、气氛不够活跃,致使学生对音乐课也失去了兴趣。而那些专职的音乐教师,也会因为教学设备不完善而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感到没有用武之地。这样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也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和国家统编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脱节。

二、发展农村音乐教育的对策

1.转变农村音乐教育的思想观念,完善评价机制
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曾经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绝不可可有可无,等闲视之。”所以,必须要改变长期以来影响音乐教育向前发展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改革考试制度。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出了很多年,但是在农村的实施情况还不够好。要对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进行教育,使他们转变“分数第一”的观念,树立让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培养的思想。还要鼓励学生家长参加一些社会艺术活动或民间艺术节,使家长切身体会到艺术的美和音乐的美,使他们明白音乐教育在孩子身心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塑造孩子心灵的重要作用。
在改变社会、学校、家长教育观念的同时,随之改变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的评价机制问题。当各方都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时,便不会再以单一文化课成绩来衡量学生和评价学校,这样会激发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

2.加大对农村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教育需要投资,音乐教育更是如此。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同时要积极鼓励和调动社会上各种力量来对农村音乐教育进行投入,逐步建立多种渠道,来筹措农村音乐教育经费机制,解决农村音乐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改善办学条件,修建音乐教室,配置音乐教学器材,完善教学设施,提高农村音乐教师的福利待遇。这样,一些音乐教师才会安心扎根农村,在农村音乐教育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保证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得到真正的发展。
3.优化农村音乐教师队伍
针对农村音乐教师紧缺,且目前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较低等诸多问题,首先应该稳定在职音乐教师队伍,加强对在职音乐教师的定期培训,提高这些教师的综合音乐素质。发展有音乐爱好的其他课程教师,鼓励他们加入音乐教师的队伍里,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从而壮大农村基础音乐教师的队伍,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和水平。
当然,单靠农村音乐教师的自我补充和自我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要鼓励高等师范、中等师范院校的专家、教授和专业教师到农村去作讲学、作兼职,这样有助于他们了解农村基础音乐教育、了解农村需要什么样的音乐教师,然后再结合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便不至于使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脱节。同时要鼓励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到农村去建设农村,毕竟城市人口只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少部分,城市学校所需的音乐教师也是有限的。因此,要帮助他们树立到农村去的观念,帮助他们克服思想上的负担和困惑。另外,相关部门对这样的毕业生在生活上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4.充分利用有利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在农村,要保存传统音乐文化就必须从农村入手。对于农村音乐教育来说更是便利,对传统音乐文化触手可及,要充分利用当地的音乐资源。
民间传统音乐具有淳朴的乡土气息,适合农村的特点,容易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共鸣。例如,淳朴高亢的西北民歌、委婉悠扬的江南丝竹、豪迈热烈的北方吹打等,这些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而且更容易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对学生的感染也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因此,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请一些本地的民间艺术家到学校进行演出,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使他们了解本土的民间音乐。这样既丰富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国要实现21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科教兴国,一定要狠抓农村基础音乐教育。一方面加快发展农村的经济,这是物质基础与保障;另一方面,社会、学校、家长要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对中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重视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改变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伟大工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诸多现实困难,需要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

参考文献:
[1]邬志辉,任永泽.精神培育: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教育的使命[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2]苏敏.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边缘化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7(8).
[3]孟颖杰,蒋丽君.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8(2).
[4]张聪.对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4(8).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❸ 小学唱游的心得怎么写

一、在唱游教学中铸造孩子的品德魅力
像低年级的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就可借用此曲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妈妈、妈妈你歇会儿吧,自己的事情我会做了……”妈妈含辛茹苦、毫无怨言,每天都重复着为我们一些事情,而我们为她又做过什么呢?这首歌曲就教会孩子们,只要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了,就是在减轻妈妈的负担,就是在关爱妈妈。每当学到这一课,很多孩子还会说,还有爸爸、爷爷、奶奶等为他们付出劳动的亲人,我都会趁此把他们想唱的人都尽情的唱个遍。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这样一个永恒的话题,通过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歌声所表达出来了,比生硬、枯燥的说教深刻多了。
音乐能够培养人们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正如亨德尔说的:“音乐能使人高尚起来。”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出音乐中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充分发挥音乐的德育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在唱游教学中提升孩子的情感因素
唱游通常称作音乐游戏,是一种集体的音乐活动。可以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唱歌,从而去感受、学习、体会、表现音乐,为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集体主义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唱游教学即是在玩中学习音乐,玩是手段,学习是目的。唱游教学是“动”的艺术,唱游课上的“玩”,其核心就是要让儿童在音乐课上“动”起来,在动中感受音乐,这不仅符合音乐艺术的运动个性,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生理特征,而且会更有效地实现儿童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唱游教学的内容极为丰富,形成多种多样,包括律动、音乐游戏、歌表演和集体舞等。有些唱游具有一定的情节,可以将故事与音乐联系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思维和个性的发展。比如:第三册教材中的歌表演《大鹿》,这首歌曲是以少年儿童喜爱的动物大鹿、小兔,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的一个小童话故事,通过对歌曲的学唱,来培养儿童助人为乐的精神。
在教唱这首歌曲前,我请一位同学扮演讲故事的人,再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大鹿、小兔进行对话,这个故事到底写了些什么?通过对话同学们加深了对歌词的理解,并知道了歌曲的教学目的。
在学会唱这首歌曲之后,我又请了三位同学分别扮演叙事者、大鹿、小兔,还请四位同学搭成小房子状,然后,让他们自己动脑筋,想象表演动作进行歌表演。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通过了他们的想象力。
儿童喜欢新奇、幻想,童话便以它独特的功能把儿童带入了超越时空的境界,开展想象的翅膀,对儿童具有很大魅力。
三、在唱游教学中启迪孩子的智慧
唱游游戏是以发展音乐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游戏,一般是集体进行的,有一定的规则,规则又常以音乐制约,并有一定的竞争性。它大致分为几种类型:(1)在歌声中进行的游戏。(2)有情节、有角色的游戏。如:《开火车》、《躲猫猫》、《西伦达》等,这类游戏儿童玩起来兴致勃勃,注意力集中,虽“玩”的成分较大,但在音乐能力的培养上同样能得到发展,对旋律、歌词的感受力增强了。(3)音乐学习成份较大的知识性游戏。例如:音乐游戏《拍电报》,是训练节奏记忆力的游戏,用四分节奏,两个八分节奏,一个十二分节奏编成两个小节节奏,传一传,拍一拍。我还让学生的名字串起来让学生边拍边念,其中有三个字的名字则用X X X ,两个字的就用 X X,这样,学生兴趣倍增,很快就掌握了四分节奏和八分节奏在时间上的分配。
这类游戏以训练儿童素质为主要目的,它不同于传统的知识教学和识谱教学,由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学习,而这类音乐游戏变枯燥的知识传授为富有情趣的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学生成了课堂的小主人,每一个孩子都是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因此,这种教学形式,最充分地体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律动即身体随着音乐而进行的各种有节奏的动作,它能帮助儿童借助身体的动作来理解音乐内容和情感。比如:第一册教材《过新年》中的律动,要求学生用鲜艳的绸带和手绢,边听歌曲边做动作。整个律动都是围绕着“过新年”这一主题,通过学生的表演动作,给人类以新年到的感觉,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气氛,既帮助学生体会歌曲的内容,又感受到歌曲的意境。如:歌曲《大海》和《摇篮曲》中的律动,动作设计为各自坐在各自的座位上表演。整个律动只设计了三个动作,一拍做一个。第一拍拍腿,第二拍双手的四个指头轻触,第三拍头枕着一只手做睡觉状态,要求动作轻柔,歌曲也要唱的轻柔、缓慢。这个律动配合学习了三拍子歌曲,使学生很快掌握了三拍子音乐的强弱规律,把握好单位拍的音值,培养了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律动教学不仅能巩固知识的学习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启迪智慧,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实践证明,在一首歌曲中加入了律动或表演设计的歌曲,学生掌握得更快、准、牢。
四、在唱游教学中使孩子们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唱游教学还能增强群体意识,训练儿童身体各部位相互配合的整体协同性,促进了身心健康的发展。曾记得在一次校艺术节的“主题形象大赛”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创造能力,大赛规定由学生自创的节目给予一定的加分。因此,有很多班级都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放手让学生去编排,没想到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能创编出像模像样的节目来。由于是学生自己创编的动作、设计的服装和道具,孩子们表演起来表情更到位,意境更浓,博得了台下的阵阵掌声。经过这次比赛活动,给我的教学也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在音乐的某个方面即使我特别优秀,我也不会强求学生学我音乐教师的音乐,而是“把音乐还给孩子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特有的音乐才能得以充分地发挥。
通过唱游活动,在歌词、乐曲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等思想道德教育,并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多种要素的感知力,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力,掌握浅显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和技巧,通过唱歌、律动、表演、舞蹈等活动来感受音乐的美,体验音乐的丰富感情和内容。

❹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课程在新形势下应当注重倡导关注学生的发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让小学生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焕发和飞扬起来。”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内容的形象,情感价值的直观体现是音乐课堂教学的要求,这也是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从音乐中体验美,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愉悦,使学生充分领悟音乐的魅力。另外,现在学生的知识来源丰富,不仅仅局限于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所以做为一名音乐教师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光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拓,使许多抽象的音符变得简单明了,便于理解,同时还会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与意义。
当然,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能因为用而用。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一节课仅仅依靠课件、视频、录音机来授课,而传统的示范唱、领唱、指挥、节奏,甚至于板书消失得无影无踪,使人感到这堂音乐课是不是谁都能来上,教师的个性,教师吸引学生的基本功,教师组织教学引领学生学习的通通都不重要了吗?这就是,突然没电了,这课也别上了。所以,信息技术的运用应当有个度,应当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首先,新授课的运用,要有分寸感,要合理。
众所周知,音乐中歌曲的教学是学习的音乐的基础,从简单的音符开始,再到旋律的节奏感,最后到歌曲情感的体验,歌曲的拓展,这些内容使课堂内容极其丰富,所以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对于学生理解处理情感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教学一年级《小青蛙找家》,如果单一教学这首歌,相信学生也可以很快学会,但是学习的效果不会多好,所以,导课中,课件中传来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一猜,之后动画视频出现一片美丽的荷塘中,一片又大又圆的荷叶上一只小青蛙在歌唱。这样通过课件的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提了起来,课堂的教学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之后的教学水到渠成。
接下来,就要谈度这个问题,如果教师按照这样的发展展开《小青蛙找家》这节课,不弹琴,不范唱,不打节奏,不用小乐器练习拍子,完全依靠课件、录音机,而教师只是一个将这些电子设备联接起来的人,有什么意义,学生是否可以真正从内心情感中体会到这首儿歌的可爱呢?所以,教师个人魅力的体现恰恰不需要用信息技术手段。反复的范唱试唱,教师的丰富情感表现直接感染着学生;学生最喜欢的小乐器打击节奏,还有学生最喜欢的音乐游戏和角色扮演,边唱边跳边表演,这时的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很快就体会到小青蛙欢快的心情了。
所以说,新授课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能掩盖住了学生的表现,更不能掩盖住教师的教,学生是和人来学习,不是和机器,所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情感价值在课堂上直接影响着学生,使学生真正受益的是教师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后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将学习方法渗透给学生,将音乐的美感影响给学生。
其次,欣赏课的运用,要内容丰富,要恰当。
当然,音乐课并非都是新授课,欣赏课也占了很大比重,这时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适当的多用一些,尤其是中高年级的欣赏课时,教师的讲解只能起到引导与提示的作用,而当学生达到一定认知能力的时候,体验音乐的美感就有了千差万别,如同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读《红楼梦》都有不同的感悟一般。
比如四年级《彼得与狼》这一课中,各种乐器的运用是教师拿嘴讲不清楚的,而且教师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本事,能将每一件乐器都熟练掌握。所以,当比较抽象的欣赏交响乐,配以合适的画面,信息技术就是最好的帮手。反复欣赏过乐曲后,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听里面都会出现哪些乐器,之后,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听和看各个乐器在单独演奏的特色与特点,让学生学着分辨,通过听和看还体验乐器的不同点与与众不同的特色。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体验乐曲的故事背景、创作情况以及所表现的情感,最后,再听,再看,从而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与收获。最后,可以通过引深,来体验作家其它作品。
所以,欣赏课大可多用来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未知的知识,从而体验来自于世界知名乐曲带来的美感和愉悦心情。
因此,基于这两点,我们可以看出一位音乐教师,应该用个人高超的音乐素养来折服学生,让学生欣然地接受你音乐上的造诣,喜欢你的课,才能上好你的课,而信息技术手段只是一个助手,仅仅是应教学需要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仅仅是一样比较好用的教具而已,所以,音乐教学要处理好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真正做到既使学生得到的美的感受,愉悦身心,获得知识,又让教师开开心心上好课,不断展示个性,激发教学的热情与积极性,这难道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吗?

❺ 小学一年级花巴掌读书心得

你好
这堂音乐课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我从一开始就用音乐律动进教室,就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使得学生整堂课下来就投入在其中。整堂课我以打巴掌围绕主题,在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以提高他们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围绕主题,循序渐进地展开,注重环节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主题鲜明。整个教学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使学生有感情地表演了《打花巴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美中不足之处,如对学习歌曲的方法上不够多样化,还有对于歌曲教学内容上挖掘的还不够深入。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具备很强的应变能力,时刻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事先设计的教学构思为基础,但不受其局限,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只要真正从学生出发,为学生量身定做的一节课,就是真正这堂音乐课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我从一开始就用音乐律动进教室,就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使得学生整堂课下来就投入在其中。整堂课我以打巴掌围绕主题,在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以提高他们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围绕主题,循序渐进地展开,注重环节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主题鲜明。整个教学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使学生有感情地表演了《打花巴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美中不足之处,如对学习歌曲的方法上不够多样化,还有对于歌曲教学内容上挖掘的还不够深入。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具备很强的应变能力,时刻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事先设计的教学构思为基础,但不受其局限,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只要真正从学生出发,为学生量身定做的一节课,就是真正成功的一节课。成功的一节课。

满意请采纳

阅读全文

与小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