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山区小学教学

山区小学教学

发布时间:2021-03-14 00:48:33

『壹』 为什么现在的山区小学教育又差人又不招人呢

体制问题很难改的,建议全国人大能讨论一下此类问题

『贰』 如何做好一名山区农村小学的

针对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国家推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惠农政策,即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村家庭供孩子上学的经济压力,同时也给广大农村孩子提供了更多的就读机会,极大地促进了国农村山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可是在国农村一些偏远的山区,由于受交通、地形、语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长期以来都无法得到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也一直得不到提升。
因此,对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行深入探讨便十分必要。
1.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现状(1)小学教育设施条件差,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因为农村偏远山区发展缓慢,信息闭塞,村民对教育不重视,再加上没有过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行业,导致小学教育只是勉强地停留在保证教室、黑板和粉笔的阶段,对现阶段素质教育所需的硬件设备基本是空白状态,如小学生根本不知道多媒体教学的存在,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1](2)无法保证偏远山区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农村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信息交流不畅,致使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去这些地方教书。
另外,因为农村偏远山区人口非常少,适龄上学的孩子更少,就出现了目前农村偏远山区小学学校缺乏生源,教师编制配备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国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质量长期无法提高的局面。
(3)教师教育水平有限,综合素质不高。
农村偏远山区大多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离城中心较远,教师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机会不多,再加之农村偏远山区对教育资金的投入有限,教师无法经常性地参加教育教学的培训,对教学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及时,长期以来一直使用一套教案,教育方式僵硬。
[2]2.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1)强化农村山区教师的培训。
从事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工作的教师,因为各种外部因素的限制,无法定期得到相关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的培训,导致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体系不完善,教学技能滞后等现象,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尽可能地给创造培训的条件和机会,与城市小学教育教师交流先进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偏远山区的教学质量。
(2)保证教学过程的规范。
国农村偏远山区,由于生活条件落后,教师资源有限,教学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现有的教师教学任务相当繁重。
因此,要规范山区小学教育的教学过程,合理利用教师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吸引大学生去山区支教,帮助教师做一些辅助工作,使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专注备课,为山区的教学注入新的力量,给带去新的知识和教学技能。
此外,还要保证教师的生活条件,减轻生活上的负担,专注教学,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能力。
[3](3)全面培养教师崇高的教育理想。
农村偏远山区的教师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关爱学生,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培育山区教师崇高的教育理想,强化教师的道德模范教育,用崇高的教育事业责任心和热情吸引更多教师,建设一支具备高尚教育思想和崇高道德品质的教师队伍。
另外,尽可能地给山区教学提供自发展和成长的机会,可以在政策中实行一些奖励措施或补偿,激发教师教育的积极性,使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4)保证基础的教学硬件设施。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先进的教学硬件设施对促进学生学习进步不可或缺。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山区教学质量,加大对教育资金的投入,提高落后的办学条件,改善山区小学教学缺乏基础教学设备的局面。
可以借助一些公益活动和城市小学进行合作,保证能够及时地给山区小学提供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使陈旧的教学硬件得到更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改善农村偏远山区的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国推出的九年义务教育惠农政策,针对所有的适龄孩子。
对农村偏远山区孩子普及教育是教师应该要尽的义务,教师必须要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公平地接受教育,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学习环境,促进山区孩子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成长。
只有从多方面做出努力和改善,为山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的质量才能有所改善。

『叁』 如何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之我见

针对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国家推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惠农政策,即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村家庭供孩子上学的经济压力,同时也给广大农村孩子提供了更多的就读机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山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可是在我国农村一些偏远的山区,由于受交通、地形、语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长期以来都无法得到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也一直得不到提升。因此,对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行深入探讨便十分必要。

1.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现状

(1)小学教育设施条件差,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因为农村偏远山区发展缓慢,信息闭塞,村民对教育不重视,再加上没有过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行业,导致小学教育只是勉强地停留在保证教室、黑板和粉笔的阶段,对现阶段素质教育所需的硬件设备基本是空白状态,如小学生根本不知道多媒体教学的存在,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1]

(2)无法保证偏远山区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农村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信息交流不畅,致使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去这些地方教书。另外,因为农村偏远山区人口非常少,适龄上学的孩子更少,就出现了目前农村偏远山区小学学校缺乏生源,教师编制配备不合理的现象,导致我国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质量长期无法提高的局面。

(3)教师教育水平有限,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偏远山区大多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离城中心较远,教师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机会不多,再加之农村偏远山区对教育资金的投入有限,教师无法经常性地参加教育教学的培训,对教学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及时,长期以来一直使用一套教案,教育方式僵硬。[2]

2.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1)强化农村山区教师的培训。从事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工作的教师,因为各种外部因素的限制,无法定期得到相关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的培训,导致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体系不完善,教学技能滞后等现象,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培训的条件和机会,与城市小学教育教师交流先进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偏远山区的教学质量。

(2)保证教学过程的规范。我国农村偏远山区,由于生活条件落后,教师资源有限,教学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现有的教师教学任务相当繁重。因此,要规范山区小学教育的教学过程,合理利用教师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吸引大学生去山区支教,帮助教师做一些辅助工作,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专注备课,为山区的教学注入新的力量,给他们带去新的知识和教学技能。此外,还要保证教师的生活条件,减轻他们生活上的负担,专注教学,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能力。[3]

(3)全面培养教师崇高的教育理想。农村偏远山区的教师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关爱学生,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育山区教师崇高的教育理想,强化教师的道德模范教育,用崇高的教育事业责任心和热情吸引更多教师,建设一支具备高尚教育思想和崇高道德品质的教师队伍。另外,尽可能地给山区教学提供自我发展和成长的机会,可以在政策中实行一些奖励措施或补偿,激发教师教育的积极性,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4)保证基础的教学硬件设施。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先进的教学硬件设施对促进学生学习进步不可或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山区教学质量,加大对教育资金的投入,提高落后的办学条件,改善山区小学教学缺乏基础教学设备的局面。可以借助一些公益活动和城市小学进行合作,保证能够及时地给山区小学提供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使陈旧的教学硬件得到更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改善农村偏远山区的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国推出的九年义务教育惠农政策,针对所有的适龄孩子。对农村偏远山区孩子普及教育是教师应该要尽的义务,教师必须要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公平地接受教育,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学习环境,促进山区孩子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成长。只有从多方面做出努力和改善,为山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的质量才能有所改善。

『肆』 如何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偏远山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教学的“基本”的要素,大体有三:一是学生;二是教师;三是课程资源(或称之为“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以前人们往往重视教师的讲授,或者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殊不知无论教师的讲授,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其最终的效果取决于课程资源。

『伍』 怎样提高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1)加强课堂教学管理。(2)加强新教材培训。 现在基层农村学校的教师,拿到新教材后,不知从何入手。为此,要求县教研室和乡镇教研组,对教师进行新教材知识点和教学技能的指导培训,使教师们及时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思路和基本理念,了解教材的设计思路,掌握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

『陆』 如何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英盛观察】
刍议如何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发布时间:2015-09-18来源:毕业论文网 手机版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偏远山区的小学教育质量一直得不到保证,教师数量不足,综合素质不高,教育理念没有深入普及,相比于城市小学教育,差距甚大。本文在分析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措施和对策以期改变这一状况。
关键词:小学教育;农村偏远山区;教学质量
针对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国家推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惠农政策,即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村家庭供孩子上学的经济压力,同时也给广大农村孩子提供了更多的就读机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山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可是在我国农村一些偏远的山区,由于受交通、地形、语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长期以来都无法得到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也一直得不到提升。因此,对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行深入探讨便十分必要。
1.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现状
(1)小学教育设施条件差,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因为农村偏远山区发展缓慢,信息闭塞,村民对教育不重视,再加上没有过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行业,导致小学教育只是勉强地停留在保证教室、黑板和粉笔的阶段,对现阶段素质教育所需的硬件设备基本是空白状态,如小学生根本不知道多媒体教学的存在,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1]
(2)无法保证偏远山区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农村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信息交流不畅,致使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去这些地方教书。另外,因为农村偏远山区人口非常少,适龄上学的孩子更少,就出现了目前农村偏远山区小学学校缺乏生源,教师编制配备不合理的现象,导致我国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质量长期无法提高的局面。
(3)教师教育水平有限,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偏远山区大多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离城中心较远,教师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机会不多,再加之农村偏远山区对教育资金的投入有限,教师无法经常性地参加教育教学的培训,对教学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及时,长期以来一直使用一套教案,教育方式僵硬。[2]
2.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1)强化农村山区教师的培训。从事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工作的教师,因为各种外部因素的限制,无法定期得到相关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的培训,导致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体系不完善,教学技能滞后等现象,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培训的条件和机会,与城市小学教育教师交流先进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偏远山区的教学质量。
(2)保证教学过程的规范。我国农村偏远山区,由于生活条件落后,教师资源有限,教学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现有的教师教学任务相当繁重。因此,要规范山区小学教育的教学过程,合理利用教师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吸引大学生去山区支教,帮助教师做一些辅助工作,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专注备课,为山区的教学注入新的力量,给他们带去新的知识和教学技能。此外,还要保证教师的生活条件,减轻他们生活上的负担,专注教学,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能力。[3]
(3)全面培养教师崇高的教育理想。农村偏远山区的教师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关爱学生,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育山区教师崇高的教育理想,强化教师的道德模范教育,用崇高的教育事业责任心和热情吸引更多教师,建设一支具备高尚教育思想和崇高道德品质的教师队伍。另外,尽可能地给山区教学提供自我发展和成长的机会,可以在政策中实行一些奖励措施或补偿,激发教师教育的积极性,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4)保证基础的教学硬件设施。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先进的教学硬件设施对促进学生学习进步不可或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山区教学质量,加大对教育资金的投入,提高落后的办学条件,改善山区小学教学缺乏基础教学设备的局面。可以借助一些公益活动和城市小学进行合作,保证能够及时地给山区小学提供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使陈旧的教学硬件得到更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改善农村偏远山区的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国推出的九年义务教育惠农政策,针对所有的适龄孩子。对农村偏远山区孩子普及教育是教师应该要尽的义务,教师必须要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公平地接受教育,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学习环境,促进山区孩子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成长。只有从多方面做出努力和改善,为山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的质量才能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卓玛才让.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之我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8):38―39.
[2]龙腾飞.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J].飞(素质教育版),2013(09):196.
[3]韦艳琼.如何提高偏远山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05).

『柒』 如何提高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1)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因为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课堂效率。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是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掌握的新理念。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充分熟读教材,合理地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安排学生学习,并注重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参与学习,使所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同时还要提高40分钟质量关。一是抓教学过程。各学校的负责人要认真抓好备课、上课、辅导、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等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规范教学行为;二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意识。提高课堂教学,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意识,抓好教学反思。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三是提高教师的教案预设。写好教案、备好课是课堂优化的前提。老师备课,写教案都是为了应付检查,照搬照抄,没有落到实处。为此,教师备课必须严格具备“五备”、“四点”、“两法”、“两题”。“五备”:备教材、备教参、备课标、备教辅、备学生。“四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2)加强新教材培训。
现在基层农村学校的教师,拿到新教材后,不知从何入手。为此,要求县教研室和乡镇教研组,对教师进行新教材知识点和教学技能的指导培训,使教师们及时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思路和基本理念,了解教材的设计思路,掌握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

『捌』 如何打造边远山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如何打造边远山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内容提要】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调研入手,指出了当前边远山区小学数学低效课堂的五种主要表现形式,分析了低效课堂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
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对影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和对策谈谈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低效课堂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教学模式陈旧单一,重负低效。
教师是“水桶”,学生是“水碗”,课堂教学是“灌水”的过程。“延时之风”、“题海战术”、“增压之道”盛行,其结果是教师累、学生苦、家长难、教学代价高、效率低,课堂教学陷入了“高耗低效”的怪圈。
(二)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传统教学,以“五个中心”为主,即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以讲课为中心,教师讲课以教材为中心,学生学习以做题为中心,教学价值以应试为中心。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成了教师演“教案剧”的场所,学生只是教师的配角。教师习惯于“专制式”的教,学生习惯于“被动式”的学;教师只顾“教什么”,不研究“怎样教”;学生只知“学什么”,不掌握“怎样学”,学习效益差。
(三)重知识传授,忽视方法的引导和学生体验。
课堂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听课、轻动手,重记忆、轻应用,重结果、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和价值观,强调知识的掌握和经验的沿袭,而对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整合培养却比较忽视,导致学生表现出不会思考、不会质疑,不能创新。
(四)教学活动形式热闹,缺乏实效。
没有把课堂教学目标真正定位在学生的发展上,缺乏对学生思维广度、思维深度、思维力度、思维效度的训练,而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形式,形成表面上课堂教学研究轰轰烈烈,实质上课堂教学效果空空洞洞的局面。
(五)以本为本,忽视对学生和教学内容的了解和分析。
没有把学生当作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丰富多彩的生命个体,没有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加上边远山区小学的孩子受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个体差异、思维的平均水平比城镇小学生差距更大,这样用同样的内容去教有差异的学生,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低效课堂原因分析
(一)边远山区小学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和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城乡教育不平衡。边远山区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年龄结构趋于失调。这些老师明显的感觉教学“吃力”:一是教材把握不住,以前的老教材的设计,不仅教什么给设计好了,连怎么教都安排好了,而现在课本中只有那么几幅画,重点在哪,难点在哪,很难把握。二是由于知识上跟不上,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教育信息的了解和吸收重视不够,缺乏进修学习的迫切性,即使参加一些进修,又缺少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因此教学中仅满足于下功夫“磨”,强调“见多识广”地练,致使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尚保持“教者面面俱到地讲,学生消极被动地听”的格式,这样的教学势必引起学生的厌烦。
(二)传统教学方法根深蒂固。当下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许多教师依然热忱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嘴巴,一本作业,几道练习题……教师一味地讲,一味地问,一味地填,一味地灌,这不是教学,学生一味地听,一味地答,一味地收,一味地装,这也不是学习。课堂上教师讲得多、演得多,看得是结果是否正确,听得是是否有大而整齐地齐声回答,一节课下来很难见到有生动有趣的体验场景。
(三)教师缺少改革课堂教学的决心和信心。当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仍是教学成绩一票否决,家长们往往也认准的是分数,班级学生成绩高了,老师就是会教书的好老师,否则就不是,因为他们都认为,孩子以后中考、高考,选择好学校还得要高分。受这一导向影响,数学教师们是尽其所有本领,尽其所有时间,坚持“题海战术”,而对新课程新教学望而却步,生怕误了学生成绩,因此教师没信心去改革课堂,走进课堂,新的教学方法、新的学习方法想用却不敢用,数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形成。
(四)家庭教育严重缺乏。边远山区小学生地处偏僻地区,大多数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对待孩子的要求出现两种极端,一是望子成龙,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子女若未能达到他们的要求,会愤怒、失望、或冷嘲热讽,常使孩子无所适从,感到压抑,导致自信心缺乏;二是认为子女认得几个字,能算简单的帐就行了,对子女要求不严,不能给子女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造成孩子主动学习的要求不高。
三、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所谓有效教学,是通过教师和有效导学资源的辅助,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式。有效教学主要包涵三方面:一是学习时间,即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二是学习结果,即在学习过程中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三是学习体验,即学生感受到一种愉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学有效性既指如何教,同时学得如何也是重要的考量标准,也就是:提高学习效率,获得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
如何提高边远山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1、了解学生个性。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高兴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让全体学生能够共同进步。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二)、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是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
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为教师要擅长接学生投过来的每一个球,特别是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这也是作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最好表现。
(三)、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
新课标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
(四)、课堂中优化教学过程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高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
1、课前导入,出示目标。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进课堂就可以或让学生听听与课文有关的录音或音乐,或讲一个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或展开一段与课文有关的精彩对话,或利用视频短片导入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设置提纲,引导自学。课前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小黑板让学生看,明确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而学习目标与自学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学生以激励比赛方式最好,因为比赛可以激发小孩子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而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4、检查反馈,精讲点拨。
通过检查反馈,精讲点拨启发学生的思路,教师归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指导方法,补充知识规律,实现整合和升华。这一环节既是补差,又是培尖,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既帮助后进生解决疑难问题,又通过纠正错误,使好生也了解得更加透彻了。
5、巧设练习,巩固提高。
通过基础性训练,检验学生达标情况,弥补缺欠。课堂作业要典型,难易程度和作业量适中,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一节课用15分钟左右课堂作业,老师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鼓励必做题做完了的学生,做选做题或思考题。通过巡视,了解哪些同学真正做到了“堂堂清”,哪些同学课后需要“开小灶”,使课外辅导更有针对性。并对个别优生及后进生和部分的中差生进行批改,这样就不仅能检测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的,还能促进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积极主动地学和练,提高他们的效率;及时反馈信息,能按时做对课堂作业的就达到学习目标,做到了“堂堂清”;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解题能力;课堂作业下课时都交了,真正减轻了学生课外负担。课后学生轻松了,有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打造边远山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应该使课前、课堂和课后等方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我们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玖』 山区小学教育要发展,我该怎么办

个人意见:
现在的中国基础教育有点脱离现实,不管是初中还是小学,都实行并校。不管远近都要雇校车来回接送,这些校车都是私人车辆。
不管平原还是山区,不管路近还是路远,不管原来的村子大还是小,都要并到乡镇所在地的学校去学习。
这样雇校车钱还是家长出,实际上虽然国家减免了学生的学费、书本费,但是车钱、饭钱、。。。。。。还都得家长自掏腰包,何况有的人家本身不富裕,经济上是捉襟见肘,无疑是增加了家长----特别是农民的负担。
自从并校以来,校车增加了,事故也随之增加,多次出现人员伤亡事故。
我感觉,以后还得实行比加大的村子还得开办学校,教育会很有前途的。

『拾』 浅谈在山区小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自信心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1]。然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长期受到家长的溺爱,养成了任性的性格,受挫能力较差。另一方面,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应付升学,多数成绩不好的孩子经常受到的是冷落、批评,在学习上信心严重不足;再加上农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学生见识少胆小怕事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孩子们在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方面,表现出克服困难的勇气不足,学习上缺少自信、害怕困难。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上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1.重视教学 中的情感因素,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
1.1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坚持学生的本位观,遵循民主的教学原则,尊重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都有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尝到成功的滋味,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才能的地方。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如果对某位老师很亲近、很喜欢,学生就对这位老师的课很感兴趣,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好这一学科的知识,在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因此,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诱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下老师的架子,作为学生的“大朋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事事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开放性教学情境。老师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谁最聪明?”“谁最棒?”“谁的答案更好?”“谁 能把老师问倒了……,给学生创设一种心灵愉悦、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讨论,从而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
1.2牵挂每一位学生,让所有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优点。
《学习的革命》一书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们固执地透过唯一一片滤色镜去观察智慧的彩虹,那么,许多头脑将会被认为缺乏光彩”[2],美国著名教授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色。世界上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只是谁在哪一方面更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因此作为教师应善于抓住这样的时机,不轻易放弃这样的机会,用心去关注学生,牵挂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帮助所有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优点,重新认识自己,肯定自己,这对培养孩子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1.3给孩子说理由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身体,有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要给每个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和机会,给孩子说理由的空间。一天下课,有学生跑到我跟前说:我班的王芋池把班上扎拖帕用的竹竿整断了。我当时挺生气的,要知道那是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准备好的。我气冲冲地来到王芋池跟前,准备给他一顿训斥,当看到孩子那双委屈的眼睛时,我压住了内心的怒火,平静地说:“说说理由。”原来在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时,为了帮助这些山区孩子能体会到从“外洞到内洞的孔隙的小、窄、险”,我因陋就简,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把两张课桌合并在一起,当作孔隙,用小黑板当小船,叫两个同学睡在“小船”上,再叫两个同学当工人从“外”往“内”拉。我班的王芋池看到“工人”在拉“小船”时很吃力,他想到了平时在自家玩时,爸爸给他做的“滚珠车”,他想:如果在小黑板下面放两根竹竿,这样拉起来可能比较省力,于是下课以后,他就将班上用来扎拖帕的竹竿弄断,准备把竹竿当作“车轮子”来试试,哪知还没成功就让同学给告了密。听了王芋池的话,我心里的怒气被他智慧的火花驱走得无影无踪,心中的惊喜与自豪油然而生。我鼓励王芋池按他自己的想法在班上进行试验,事实证明王芋池的办法是对的。年仅九岁的孩子能根据平常的生活经验想到如此奇妙的办法,我心里不禁一震,庆幸自己在关键的时候没有训斥孩子,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冷静处理,我留给了孩子辩驳的机会,使他能说出自己的理由,让他们奇异的思维得以闪光。
2.激发动机,培养兴趣,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2.1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与意志。
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感到难学或自认学习不好,在心理上也是一种负担,在这种心态下学习注定是学不好的,所以要在教学中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树立坚定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如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基本问题,学有余力的学生解决难度大的问题,当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说“再想想,再看看,你能行!”的鼓励话,作业批改上多写“有进步”“相信你能学会”的批语。发现学生做错题时,先不在作业上打“×”,先打上“------”,学生改对后再打“√”,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燃起他们自信的火种,激起他们前进的热情。
同时,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还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你讲我听”的思想束缚,在堂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去体验成功的喜悦。我要求学生查字典,解决字、词、句、篇的一些问题,阅读相关的课外书,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还让他们自己去自已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看书,积极动脑思考,在课堂上,对可讲可不讲而学生通过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适当加以引导,扶一扶,让其通过自学解决。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人人动手、动口、动目、动脑。创造条件,让不同程度学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牢固地确立起自学的信心。
2.2 培养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兴趣是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通过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来激发,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环节的一切机会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2.1以疑激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以疑启思,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应充分运用“变式”,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使其思维产生矛盾,意见分歧,这时我放开让学生各抒已见,使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中。教师的点拨应尽可能将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途径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学习时有学生提出:“当时敌人投掷的燃烧弹炸开时有浓烟,邱少云为何不趁此机会打个滚熄灭自己身上的烈火呢?”通过质疑,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果。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有时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疑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隐含疑点处质疑,投石击浪,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如教学《鸟的天堂》最后一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但学生读时,一眼晃过,似无所疑。这时我启发学生质疑:文中两个“鸟的天堂”是同一个意思吗?为什么一个“鸟的天堂”打了引号,一个没有打引号呢?从而引起学生注意,激起思维的浪花。
2.2.2以趣乐学。
对新知产生兴趣仅是迈出了一个小步,如何在求知过程中保持旺盛的兴趣,需教师深钻教材挖掘内在的“趣”。平常在学生的习作中,我常发现学生混用“辨、辩、瓣”。于是我很有创意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谜语。谜语内容分别是:辨:“辛辛两个插树丫,插上点撇分开它。”(分开含有分清之意。)辩:“辛辛两旁在说话,站在两边争论它。”(争辩的“辩”与说话有关,所以中间是言字旁。)瓣:“辛辛两个种西瓜,种了西瓜先开花”。(瓣字既指话的片,也含有瓜瓣的意思)。通过这样两头不变“辛辛”只有中间部分的变化,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这三个字的区别所在,这一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以趣乐学的过程。这样的练习定能减少学生错别字的发生,这样的学习方式生动有趣、深受学生的喜爱,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推到主体的位置上,又获得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浓厚兴趣。
2.2.3结束延趣。
一首好诗,一篇好的小说如一枚青橄榄让读者回味,同样一节好课也会让学生回味无穷。当一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设计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让学生思索,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不因课的结束而中断,兴趣会引他们进入一个求知的氛围,如《凡卡》一课的教学,在结束全文时,大家都意犹未尽,我抓住孩子们都十分关注凡卡的命运这一契机,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说一说、写一写凡卡最终的命运如何?这样课堂的延续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今天,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教师和学生留出了更多的空间,让我们积极地投身于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全心全意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努力跟学生沟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学生一定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上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参考文献:

自信心是个体心理长期发展的产物,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与生活态度。俗话说:信心多一分,成功多十分。自信心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支点,它能把阻力化为动力,将被动变成主动,勇于战胜困难,走向成功。因此,如何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到达成功的彼岸,是每一位教师工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留心教学的每一个细微环节,时时处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信心。
一、鼓励为主,唤起自信心

无论哪一个孩子,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作为语文教师,我关注学生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把握时机,尽可能地表扬每个学生,以简洁、中肯的评价,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唤起学生的自信心。
我们班上有位姓周的男生,朗读水平较差。一次,我请他读《白杨》第五自然段。结果,短短十几字的一个长句,他反复读了好几遍,都没有读准确。我看他很紧张,也很尴尬,就摸摸他的脑袋,鼓励他说:“还可以嘛,老师觉得你比以前读得好多了,声音也挺响亮。课外你再多练练,下节课还请你来读,能行吗?”他激动地点点头。到了下一堂课上,我又请他读,果然他读得十分正确流利,我再一次表扬了他,后来,这位男生的读书劲头更大了,朗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二、设立目标,产生自信心
确定学习目标时,要注意适应因材施教的需要。针对每位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因人而异,设立适中的教学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轻松达到既定目标,产生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特征,相信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心。
一次口语交际课《我的读书生活》,我给班上同学分配了不同的任务:要求平时能说会道、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一些学生不但要介绍书名、作者、主要内容,还要结合谈谈自己的读后感受;而对一些口语交际能力较差的学生,我只要求他们说话声音响亮,态度自然大方,能说清书名、作者、把书中摘抄的精彩语句读给大家听就行了。当学生达到了我的预设目标时,我就加以肯定。一堂课由于对大家的要求不同,学生们都较轻松地完成了任务,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
三、认识自我,发展自信心
小学生的自信心往往是在通过与他人比较的基础上产生的,以人之长比己之短,会越比越泄气,反之,则会造成骄傲、自负的缺点。在语文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会辨证地分析比较,挖掘自己的闪光点,同时认识自己的不足,长处发扬光大,短处设法弥补,这才是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正确态度,才有利于自信心的健康发展。
一次习作课写《我的同学》,我请同学们互相说说所写对象的特点,发现大家对班上几个成绩较差的“调皮鬼”尽挑毛病,我就引导说:“相信这些同学听了大家的意见,会改正缺点的,不过你们不要太挑剔了,也夸夸人家好的地方嘛!同学们又纷纷给他们找优点。原先被批评得低头不语的几位同学,这回也挺直了腰杆。习作完成后,我又补充布置了一个小任务,写一篇小练笔《夸夸我自己》,同学们积极性都很高。
四、创设环境,激励自信心
自信心是自我意识长期发展的结果,它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密切相联,在小学阶段,对自我的认识主要是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态度来确定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文本,更多地创设一个欣赏学生,信任学生的环境,对学生的表现不说泄气话,更不说讽刺挖苦的话。
比如在朗读课文中,我最常运用的方法就是开展朗读比赛,如个人赛、小组赛、师生赛等,要求学生都来做“评委”,为别人的朗读情况打分、评议,除了指出他朗读中的错误外,更要找找他朗读中值得别人借鉴的优点。课堂上同学们的肯定态度,更能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另外,在与家长的联系中,我也要求家长对孩子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不要一昧地高要求,比分数,而要采取信赖、欣赏的态度。
五、创造机会,增强自信心
“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我设法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才能,创造各自成功的机会。学生在获得成功体验、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又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巨大动力。比如:让写字有进步的学生上黑板范写生字,把他的作业本拿出来展览;每一次习作后,挑选优秀的学生习作推荐到学校“笋芽儿文学社”,有进步的作品在班上范读,甚至贴进“学习园地”;让朗读得好的同学起来做“小老师”,给大家范读、领读等。让学生用行动把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展现在别人面前,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自信心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间接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要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摆到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阅读全文

与山区小学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